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轻基质网袋育苗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良种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计了轻基质网袋摆放厢床施肥和容器袋内施肥2种方式、多种施肥量的处理试验,用以研究施肥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中油茶各项生长指标显著不同。厢床施用0.15 kg/m2复合肥、轻基质网袋容器内配1 g/袋过磷酸钙或网袋内配0.5 g/袋过磷酸钙+1 kg复合肥/m3处理的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抽梢率达到85%,抽梢长度和粗度生长也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
洛南县核桃专用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洛南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核桃林,进行了核桃不同生长发育期专用肥肥效试验,结果显示核桃幼树期不同处理新梢长度、粗度生长量分别为24.02~28.95cm、0.82~0.91cm,Ⅰ型专用肥普通化肥不施肥,Ⅰ型专用肥分别比普通化肥和不施肥新梢长度提高7.5%和20.5%,粗度生长量提高7.1%和11.0%;初果期不同处理核桃树新梢长度、粗度生长量、单株产量分别为13.35~17.85cm、0.73~0.82cm、1.01~1.08kg,盛果期分别为12.4~14.9cm、0.76~0.86cm、2.13~2.53kg,初果期和盛果期新梢生长长度和产量都是Ⅱ型专用肥普通化肥不施肥,新梢生长粗度Ⅱ型专用肥不施肥普通化肥,初果期Ⅱ型专用肥分别比普通化肥和不施肥新梢长度提高3.5%和16.3%、粗度生长量提高12.3%和2.5%、单株产量提高8.3%和16.8%,盛果期Ⅲ型专用肥分别比普通化肥和不施肥新梢长度提高12.9%和20.2%、粗度生长量提高13.2%和4.9%、单株产量提高11.0%和18.8%;不同专用肥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分别对树体生长和产量形成都有综合、协调促进作用,建议幼树期为促进树体生长可施用普通化肥和Ⅰ型专用肥,但应优先选用Ⅰ型专用肥,在初果期和盛果期应分别选用Ⅱ型专用肥和Ⅲ型专用肥,以促进提高产量和树体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开展幼林油茶激素与微肥下的控花促冠试验.结果表明:(1)尿素与赤霉素配合喷施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期春梢、秋梢的生长,抑制夏梢生长;赤霉素浓度100 mg/L配合0.5%尿素对油茶新梢直径影响最大,赤霉素浓度100 mg/L配合1.0%尿素对春梢影响最大;赤霉素浓度50 mg/L配合2.0%尿素抑制夏梢的生长但促进秋梢生长.(2)100 mg/L赤霉素配合1.0%~2.0%尿素能促进油茶叶芽的生长但抑制花芽的生长;叶芽与花芽的生长呈负相关.综合以上,赤霉素浓度100 mg/L配合1.0%尿素在促进油茶新梢粗度、叶芽数量与抑制花芽增长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和推广油茶发展的"绿色"集约经营模式,促进油茶增产增收,以6年生"长林"系列油茶为研究对象,分别设配方肥、复合肥、有机肥3种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长林"系列油茶春梢生长、果实产量和果形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肥料在短期内对油茶春梢粗度、长度及油茶果实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油茶当年生叶片的SPAD值有影响,3种施肥处理的SPAD值明显大于对照,其中以配方肥的效果为最好,3种施肥处理的油茶果形指数均值均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以油茶优良无性系幼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树营养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幼树树高、冠幅、梢长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配方施肥和施肥量对油茶幼林的营养生长及叶绿素含量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处理7油茶幼树各指标增量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本试验氮、磷、钾(N∶P2O5∶K2O)最适配方为10∶5∶2。  相似文献   

6.
不同强度修剪对幼龄期油茶无性系生长及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冬在江西中部新余市设置两片油茶幼林修剪试验林。结果表明,在生长势良好林分中,修剪处理对次年春梢的抽生长度、次年新梢数量以及次年产量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但对全年新梢长度及粗度,以及次年的花芽数影响不显著。修剪虽然对无性系间的新梢长度和粗度影响不大,但对无性系间的新梢数量、花芽数量及产量却有显著影响。修剪对亚林4号和亚林56号无性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亚林27号无性系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新梢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20%和6.47%,而亚林27号无性系则比对照低49.33%;次年结果数则分别比对照增加153.72%和5.49%,而亚林27号无性系则比对照低44.39%。在生长势一般的林分中,强度修剪明显抑制了幼林的生长。因此,油茶幼林修剪需要考虑无性系和长势因素。  相似文献   

7.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茶芽苗砧嫁接过程中,对砧木品种、嫁接时间、穗条叶片保留数量、穗条采摘部位和穗条新鲜程度5个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小苗嫁接的成活率、抽梢长度和抽梢粗度有一定影响。中果油茶种子做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为79.9%,不同砧木品种对嫁接成活率影响差异不明显,大果油茶种子砧木嫁接成活后90 d抽梢长度和粗度最大,分别为13.4 cm,3.6 mm。嫁接时间为5月15日的成活率、抽梢长度、抽梢粗度最高,分别为90.0%,12.7 cm 和3.2 mm,嫁接时间越晚,成活率越低。穗条叶片保留面大小对成活率及生长因素影响不大。采用母树上部穗条,嫁接成活率、抽梢长度、抽梢粗度与中下部相比差异极显著,分别为91.1%,13.3 cm 和3.3 mm。当天采摘即用于嫁接的穗条,嫁接成活率、抽梢长度、抽梢粗度分别为92.2%,14.5 cm,3.2 mm,显著高于保存了3 d 再用于嫁接的穗条,穗条存放时间越短,嫁接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容器育苗后期追肥对培育良种壮苗有重要影响。作者探索不同时间、不同施肥类型和不同施肥浓度对油茶容器苗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长度影响为目的,设置12个施肥处理,展开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7~8月份施肥苗木存活和生长发育情况都较差;②对未抽梢的油茶容器苗,9~10月份施0.5%和0.7%复合肥有较高的保存率,分别为96.7%和87.3%,对促进其抽梢也具有较好效果,抽梢率分别为75.3%和81.3%;③7~8月份施肥苗木抽梢长度为10~11cm,9~10月份施肥抽梢长度为8~10cm。  相似文献   

9.
王邦富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5):47-49,52
以银杏核用品种最优单株"宁银1号"为接穗,对宁化县定植12年的银杏核用低产劣质品种的盛果期幼树进行高位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季节、嫁接方法和接穗的年龄、粗度、性别以及接芽部位与砧木接口粗度对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具有极显著影响,但对抽梢率没有影响。嫁接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以春季采用粗度为0.8 cm以上接穗的1年生顶芽、接口粗度1.0 cm砧木、嫁接方法采用截干切接或截干舌接进行高位嫁接效果最好;雌株嫁接成活率达98%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50 cm以上;雄株成活率达80%以上,当年抽梢率达100%,抽梢长度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新造油茶林营养的及时补充,促进树体生长,对油茶新造林进行了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促进新造林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施肥处理的抽新梢率和平均新梢数分别为83.3%和3.8,分别比对照高31.6%和47.0%;施肥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达5.43 mg/g和39.98 mg/g;不同品种油茶苗造林后施肥效果不同,其中‘湘林67’的施肥生长效果最好;施肥有利于促进容器苗新梢的生长,增加新梢叶片叶绿素及内含物的含量,但对裸根苗造林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油茶轻基质育苗基质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良种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设计7种不同的轻基质配方探讨基质选择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中油茶各项生长指标显著不同。①号基质和⑤号基质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成活率达94%以上、抽梢率达到90%,在株高和地径生长上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以0.5 a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肥料种类及浓度对油茶容器苗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油茶嫁接容器苗的成活和生长均好于施用化肥的处理,其中以0.5%的有机肥(即第1、2次施5%沤制过的人粪水,第3、4次施5%腐熟鸡粪水,第5、6次施5%腐熟麸饼水)处理效果最好,成活率、抽梢率和抽梢长度分别达96.5%、81.3%、10.1 cm。可作为油茶容器苗培育较好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植物源有机肥对油茶N、P、K等大量元素,Ca、Mg、Fe、Mn、Cu等微量元素的养分利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油茶3种施肥处理试验[不施肥(CK)、施植物源生物有机肥(BOF)和施植物源有机复合肥(OCF)]。连续监测油茶叶片在一个生长周期的营养状况,并在成熟期采集油茶果,分析比较各施肥处理的油茶对养分利用和经济性状的差异。3种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改善表现为OCF>BOF>CK,主要提高了土壤中有效钾(AK)、有效磷(AP)、水解氮(AN)等速效养分含量。油茶对养分元素的需求表现为:抽梢期对N、K、Ca、Mg、Fe元素需求较高;果实膨大期和油脂合成期对N、P、B元素需求较高;盛花期对Cu、 Zn、 B元素需求较高。油茶对N、 P、 K、 Cu、 Fe、 Zn元素的吸收利用率为BOFOCF,Ca、Mn、Fe、Zn为BOF相似文献   

14.
山楂树的栽植,要求土层深厚以微酸性或中性(PH6-7)为好。其根系在一年内有3次生长高峰,第一次是发芽前,第二次7月中旬前后,为全年生长的最高峰,第三次在10月中旬。山楂的花芽为混合芽,由顶芽和侧芽发育而成,次年抽生结果新梢,花序着生在新梢顶端,营养条件好时,新梢顶端花序下的1-2个腋芽或结果新梢下面的1~2个新梢顶芽仍能形成混合芽,下年春继续抽生结果新梢,开花结果。山楂树叶丛枝多叶面积系数大,光照条件较好时,一般当年能形成混合芽,次年抽生结果枝。  相似文献   

15.
1.梢。油茶春梢于三月初萌芽,五月初停止生长。前一个月生长迅速,后一个月生长缓慢,不同树龄春梢生长的速度不一,成年树和结果幼树快于老树和未结果幼树。春梢是翌年的果枝,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茶果的产量,因此,在油茶春梢抽发前的二月份,应注意追肥等措施。夏梢于五月底或六月初萌芽,七到八月随气温、雨量、日照的增加而迅速生长。早期夏梢于当年分化花芽。幼树的夏梢抽发多,老树抽发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无性繁殖措施对油茶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产油茶开展了不同无性繁殖方法的苗木质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长穗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与苗木平均高生长高于短穗,但抽梢数、抽梢率则低于短穗;长穗扦插处理以生根粉浓度500 mg/L,浸入时间10 s,扦插入土1/2的成活率与抽梢率最高。扦插苗和嫁接苗适宜生产密度均为280株/m2;立地条件与管理水平影响油茶扦插苗的成活率、苗高、开花率及花苞数量;5月中旬生产嫁接苗的成活率较高,苗木生长最好;在油茶嫁接苗生产中宜清除花芽。  相似文献   

17.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 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 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 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不同施肥处理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容器苗抽梢长度有显著影响,对成活率、抽梢率有极显著影响;油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最佳施肥时间为8月10日至10月5日,7至8月初施肥苗木存活率和生长发育均较差,最好不施肥或施低于0.2%尿素水溶液,8月10日至10月初以增施0.5%的稀土多元复合肥水溶液最好,0.3%的尿素水溶液次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油茶一年生容器苗为试材,研究了根施不同质量分数尿素对其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处理1(1 500 mg/L);处理2(2 500 mg/L);处理3(3 500 mg/L);处理4(4 500 mg/L);处理5(5 500 mg/L);处理6(6 500mg/L);处理7(7 500 mg/L);对照组(清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5处理后新梢生长长度最长,平均为51.7 mm;处理4处理后的容器苗的根颈粗度、抽稍数数值皆为最大,但处理4与处理5在抽稍数量这个指标上无显著差异;处理1处理后的容器苗在新稍叶片数量上大于其他处理,平均为3.1,但与处理5、处理2无极显著差异;处理7在新梢长度,根颈粗度,抽稍数三个生长指标上表现的效果最差,说明过高浓度的尿素对油茶容器苗生长不利;清水对照组中,油茶容器苗根颈粗度数值低于其他7个处理组。就8个处理对根颈粗度的影响来看,处理4与处理1、2、3、5、6、7、8间呈极显著差异,而其余各处理两两间无极显著差异。综合本研究的实验分析结果,由于8个处理的新梢叶片数,根颈粗度,抽稍数差异不大,主要考虑新稍长度这一因素。因此,在油茶容器苗培育过程中,以浓度为5 500 mg/L的尿素为较好的施肥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幼龄油茶的施肥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果满多、上海大颂生物菌肥、希星油茶专用肥、江西绿园油茶有机专用肥、复合肥共5个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对江西奉新县幼龄油茶进行了施肥试验。调查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和叶绿度等指标,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加不同类型的肥料与油茶株高、地径、冠幅、梢长、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施肥对于油茶的株高、春梢长、春梢直径及叶绿度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而油茶冠幅和地径与施肥无显著关系;在对油茶株高、地径、冠幅和春梢长度的促进作用上,以上海大颂生物菌肥为最好;在对油茶春梢直径和叶绿度的影响上,以果满多效果为最好。所以在生产上为促进油茶生长,推荐应用上海大颂生物菌肥或果满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