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村生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农民增收的系统工程。文章通过对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的分析,找到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便寻求最佳的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粮食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秸秆直接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几年受到了广泛关注。简述了我国秸秆产量和综合利用现状,重点分析了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营养元素、有机质、微生态以及农作物产量的积极影响,同时讨论了秸秆还田可能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出添加生物腐熟剂是促进秸秆快速还田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合理高效地利用秸秆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有效提高秸秆利用水平,分析了农作物秸秆的地位和作用,并总结了相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60-161
淮滨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自实施以来,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秸秆粉碎还田、生物制肥、饲料加工、固化炭化等相关产业发展,示范引领效果明显,该县秸秆综合利用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上升新台阶。本文阐述了淮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介绍了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的项目及技术模式,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诵权 《现代农业科技》2014,(5):260-260,263
分析了农村秸秆焚烧对于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秸秆能源综合利用对策,包括固化成型与发电产业、秸秆气化、秸秆还田、食用菌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如果加以利用,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肥料、饲料、燃料及副业生产等诸多方面,不仅可以缓解传统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还间接地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为切入点,围绕着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展开,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宗旨,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现状发展、现实意义和改进措施等,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伟  魏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94-15196
分析了安徽省农村秸秆资源潜力及其综合利用的现状,介绍了农村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如何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资源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采用专利分析法对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专利申请趋势、技术热点、专利申请人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秸秆在农村未能广泛利用的原因以及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重点阐述了秸秆肥料化技术、秸秆饲料化技术、秸秆能源化技术,以及其他利用技术,如栽培食用菌、用作建筑材料、加工成工艺品等,为综合利用秸秆,节约能源,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提供了新的方式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充分利用作物废弃秸秆,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化学性状,探讨了靖远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作物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废弃秸秆高温堆肥技术、枸杞生物反应堆—植物疫苗技术、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秸秆直接还田难、综合利用率低、焚烧污染严重,土壤碳库匮缺、耕地质量提升乏力等"老、大、难"问题,本课题组率先提出了"秸秆炭化还田"新理论,确立了"以生物炭为核心,以炭化技术为基础,以生物炭基肥料和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能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2005年以来,围绕"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先后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制备与农业应用关键技术,构建了全产业链技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农村的生物资源,是农民用作炊事的主要燃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秸秆不再是主要燃料,大部分秸秆被废弃。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沼气化)技术,是以沼气工艺学和微生物学原理为基础,以厌氧发酵为核心技术并集成其它技术形成的秸秆综合利用与处理系统。该技术运用"秸秆机械粉碎—沼液回用堆沤处理—入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工艺,具有节本、增效、可循环利用的优点,并可根据不同的原料和沼气池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秸秆利用与处理工艺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黄晓斌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5):123-123,28
通过分析当前农村秸秆焚烧禁而不止的原因,阐述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机械粉碎还田技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淮滨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的实施以来,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秸秆粉碎还田、生物制肥、饲料加工、固化炭化等相关产业发展,示范引领效果明显,该县秸秆综合利用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上升新台阶。本文介绍了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的模式和产业,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嘉祥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每年有30万t的秸秆可以用作他用。文章介绍了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的几项成熟技术,主要有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发展秸秆反应堆蔬菜大棚、农村沼气池利用秸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节省农村能源的消耗。该文在研究中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重点,探究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以及机械化还田技术,其核心目的是减少农村能源消耗,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节省农村能源的消耗。该文在研究中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重点,探究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以及机械化还田技术,其核心目的是减少农村能源消耗,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乡村干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河南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不够完善、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低、成本较高、秸秆高效利用与农时劳动力供给存在冲突、传统习惯阻碍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综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作物秸秆的不当处理不仅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还会造成秸秆禁烧成效出现“反转”,阻碍乡村振兴有效实现。通过分析宣城市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现状、主要利用方式结构,揭示了当前存在的秸秆收储转运成本较高、秸秆收储转运体系不健全和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扶持企业发展,健全秸秆收储转运体系、打通产业链条等对策建议,从而为提升宣城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助力“两强一增”行动落实、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供相关支持。  相似文献   

20.
林淑敏  韩荣华 《新农业》2023,(19):34-36
<正>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秋冬、春播之际,总有大量的玉米、水稻和大豆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为了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逐步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为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秸秆的新突破,近十年来做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相关试验示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总结归纳以下综合利用措施,变废为宝,加快可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