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赣北机插早稻生育期的变化入手,结合近年早稻螟虫以二化螟和三化螟为优势种群的发生规律。研究机插早稻螟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防治上采取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灯光诱杀为辅,科学用药的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二化螟虫是水稻上主要害虫,尤其一代二化螟虫,我县连年大发生,危害重,为筛选防治二化螟有效,安全,经济的新农药,我们在早稻上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就锐劲特防治早稻一代二化螟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地域应用锐劲特防治早稻一代二化螟的杀虫效粜均在94.8%以上,21d的保苗效果最高可达100%,防效稳定,并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率可达12.7%。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永康市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早稻、绿肥、冬作(麦、油)种植面积税减,经济作物及单季稻比例迅速增加,水稻二化螟各代情况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近4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表明,第1代二化螟发生明显加重,已连续5年大发生;第2代、第3代二化螟则表现为前峰轻,后峰重。针对二化螟蛾峰多,蛾峰时间长,早稻面积小,单位面积受虫量大,危害重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二化螟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稻水象甲(Lissovhopitrns oryzopnilus Kuschel)、二化螟是我市早稻前期主要害虫。稻水象甲以成虫取食叶片,幼虫藏在土中为害根部,造成早稻分蘖减少、坐苗;二化螟以一代幼虫钻蛀水稻,造成枯梢、枯心。近年来,我市早稻一代二化螟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稻水象甲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影响早稻生长和产量,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和田间试验,初步摸清了稻水象甲和二化螟在我市的发生特点、危害规律与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水稻高产示范区内通过对早、中、晚三季水稻开展性信息素防治二化螟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余干县水稻二化螟由于近几年的综合有效防治,发生程度逐年下降,2013年早稻一代属中等发生,中晚稻第二、三代属轻发生;采用性信息素防治的无污染,环保安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7.
余姚地区二化螟抗性水平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二化螟对双酰胺类药剂产生了较高抗药性,2014年余姚市部分地区二化螟大发生。为有效控制二化螟为害,本试验选取了三唑磷等10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对早稻一代二化螟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药剂中三唑磷对二化螟防效最好,阿维菌素次之,其他参试药剂对二化螟防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四川省达州地区为例,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为害特点,并分析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药物防治和其他防治管理措施,以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县水稻二化螟常年发生3~4代,如第1代防治不力不但影响早稻苗期正常生长.还直接增加以后各代次的防治难度,为此,我们防治水稻二化螟一般采用了“狠治1代压基数”的策略。2001年前,均选用20%三唑磷EC和18%杀虫双AS进行防治,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0.
1954—1955年曾分别在湖南衡南及江西宜春进行了双季早稻收获时二化螟在稻株内棲息范围和发育状况、早稻收割与二化螟转移死亡的关系和这个时期天敌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观察,进而提出高割或低割稻株结合处理稻根、稻草的防治方法。茲将两年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湖南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探讨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一代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南稻区二化螟虫害历年均有发生,近年来为害呈加重趋势,以二化螟一代为害早中稻及早栽麦茬稻的有效分蘖为主,造成严重减产。为解决二化螟一代的防治问题,几年来,对二化螟一代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索出二化螟一代综合防治技术,并在2003、2004年水稻二化螟一代中等偏重发生情况下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控害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水稻二化螟更合理的综合防治技术,完善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我们使用21%吡愤蛄譋C进行田间应用技术研究,确定该药剂对水稻二化螟具较好防效,同时对稻飞虱有一定兼治作用,可作为综合防治水稻病虫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主要病虫不防治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早稻不防治时一代二化螟可造成27.37%的产量损失;晚稻不防治时稻飞虱、纵卷叶螟和螟虫为害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7.03%、41.53%和38.56%;与完全不防治区比较,完全防治区早稻、晚稻分别增加收益2936.6、3710.6元/hm2。  相似文献   

15.
因再生稻敏感生育期与二化螟发生期重合,二化螟防治的难度较大。本文根据近3年来郎溪县再生稻二化螟防控措施和效果,探讨融合栽培方式、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的二化螟防控方式。 关键词 再生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早稻不防治时一代二化螟可造成27.37%的产量损失;晚稻不防治时稻飞虱、纵卷叶螟和螟虫为害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7.03%、41.53%和38.56%;与完全不防治区比较,完全防治区早稻、晚稻分别增加收益2936.6、3710.6元/hm2。  相似文献   

17.
杜贵勇  黄友才  高海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81-181,222
为了评价10%丙溴磷.杀螟硫磷乳油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及安全性,万载县农业局2010年在罗城镇南垣村水稻高产创建区的早稻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丙溴磷.杀螟硫磷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化螟的特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作简要阐述,提出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20%毒死蜱·三唑磷微乳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是沿江稻区早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试验表明:20%毒死蝉·三唑磷微乳剂的保苗效果显著高于2种药剂单独使用的保苗效果,是当前防治二化螟的理想药物,能有效阻止二化螟猖獗为害,减轻环境污染,延缓二化螟抗药性的产生速度。一般使用量为2.1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二化螟是沿江稻区早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试验表明:20%毒死蝉·三唑磷微乳剂的保苗效果显著高于2种药剂单独使用的保苗效果,是当前防治二化螟的理想药物,能有效阻止二化螟猖獗为害,减轻环境污染,延缓二化螟抗药性的产生速度.一般使用量为2.1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