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诗四首     
茶诗四首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吴英藩(一)春日洪都会,朝夕话茶趣;人去情犹在,何日再相聚。(二)绿丛遍山源,户户采茶忙;竹筐新芽满,夜有焙茶香。(三)绿荫掩山庄,处处闻茶香;人人换春衣,家家住新房。(四)夜来伴无娘,倍觉秋风凉;隔墙煮野味,疑是茶叶香。茶诗...  相似文献   

2.
茶癖(外一章)江西省上饶地区群艺馆徐立忠不知什么时候起,我有了茶癖。无论何时何地,没有茶就打不起精神。劳碌一生,没有茶就没有闲情。案头上没有茶,便不能写诗作文;闲聊中没有茶,便不去谈英雄,论古今;作客进门,喝一盎便知其味是淡是浓。茶中有饮不尽的乡思,...  相似文献   

3.
茶有两大功能,一是功利性功能,即茶功能的物质基础。茶能清甘怡人,提神减疲,抗病除害,延年益寿。二是清赏性功能。清赏茶也是一种精神性功能。清赏茶是一种精神享受,与品题一幅名画,欣赏一首名诗,并无大异。甚至茗茶与诗画创作直接联系起来,“唤人扫壁开吴画,对客临轩试越茶”(苏轼)“闲吟茗花熟”(权德舆)“若使无诗味也枯”(沈周),若使无诗,茶也减味了。  相似文献   

4.
茶歌探源     
李沁遥  廖婷 《农业考古》2004,(2):228-230
我国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茶诗、茶歌、茶文化渊远流长。“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唐陆羽《茶经》)至三国、西晋,茶人茶事多有所见,茶诗、茶歌始有载记。西晋左思《娇女》诗中有记:“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写的是左恩的两位娇女心急品茗,对“鼎”吹气的娇态可掬。从现存茶史资料来看,茶叶成为  相似文献   

5.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寒夜客来茶当酒一羽先生在《茶话》中,曾提到一位宋代诗人,说“他一生写了多少诗已不可考,但如今大家熟知的仅剩了如下名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确,正是沾了这句茶诗的光,后代茶客们才知道宋时曾有一位诗家名叫杜耒,...  相似文献   

6.
陆游茶诗辑注(续)──唐宋茶诗汇辑之二江苏省苏州市经委会方健165.书喜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按〕:《陆游集·渭南文集》卷49《沁园春》(之三)有:“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唯我者,更有人贫。”与此诗意同。166.*杂兴(之三)暮年常苦睡...  相似文献   

7.
陆尧著,18万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定价18元。 主要内容有:分享茶的温馨(科普短文),茶韵诗魂(茶诗),策划创新(创意、文案),杏坛飘茶香(培训提纲),同为茶业鼓与呼(记者采访),雅俗共赏的品茗艺术(茶艺程式),面向21世纪的思考(论文),附录(茶膳配方等)。 作者尝试着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出思想,出项目,并参与运作,使本书有新意,有实用参考价值。读者对象:爱茶人中的管理者、投资者、中高档消费者、有关院校师生。 上述书请通过邮局汇款订购。 订购处: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街…  相似文献   

8.
茶诗话(续)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日本茶道与千利休如果严格遵循时间顺序,本应先谈日本茶诗,后谈日本茶道。因为在日本,茶诗产生的时间要比茶道的形成早得多。然而,一般人却习惯地认为,讲日本的茶艺,总要先讲茶道,因而我们也只好在谈论茶诗之前,先简要地聊一聊日本的...  相似文献   

9.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茶诗与禅研究中国文化史,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巧合:茶兴于唐,诗盛于唐,而佛教中最具影响力的禅宗,同样风靡于唐。这种巧合自然绝非偶然,它促成了茶、诗与禅这三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在唐代这个独特的历史坐标上聚合了,交融了,结晶了。于...  相似文献   

10.
茶诗话(续)     
五,苏东坡的“茶癖”在“茶诗话”开篇时,我便许了愿,要专门写一篇东坡与茶的诗话,今天该向各位茶友交卷了。苏东坡的爱茶成癖,是名传八百年而历久不衰的。他的茶诗,数量也许比不上白居易、陆放翁,但是经他吟咏的茶事,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却是千年诗史与茶史所罕见的。他笔下的名茶各具风姿,难分高低:“顾渚茶芽白于齿”(咏顾渚紫笋),“雪芽双井散神仙”(咏双井茶),“拣芽分雀舌,赐名出龙团”(咏龙团茶),“帝规武夷作茶圃”(咏武夷岩茶),“白云峰下两旗新”(咏白云茶)……真是奇香异馥,尽入诗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东坡品  相似文献   

11.
陆游茶诗辑注(续)──唐宋茶诗汇辑之二苏州市经济协作委员会方健87.自上灶过陶山蚕家忌客门门闭,茶户供官处处忙。[按]:陶山,陆佃号陶山,尝请以陶山泰宁寺为功德院,赐名证慈。"公号陶山,盖出于此"(《山阴陆氏族谱》)。并以此名集。88.题斋壁(之二)...  相似文献   

12.
毛文锡《茶谱》辑考复旦大学陈尚君上编《茶谱》辑存1、[荆州]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诗。(《事类赋注》卷一七)按:《太平寰宇记》卷八三引《茶谱》云:“绵州尤安县生松岭关者,与荆州同。”2、峡州:碧涧、明月。(《全芳备祖后集》卷二八)有小江园、明...  相似文献   

13.
凯亚 《农业考古》2004,(2):284-287,297
张恨水素有贪茶之癖,尤癖嗜于贪喝酽茶,贪喝苦茶。当年不论在北平也罢,在南京也罢,他都是报界并文坛的“贪茶癖”者中之佼佼者,其茶瘾之大,确乎无与匹俦呢。  相似文献   

14.
巩志 《农业考古》2003,(4):307-308
清朝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是继宋徽宗赵佶以后的又一位嗜茶、爱茶、咏茶的皇帝 ,他写了 30 0多首茶诗 ,收集在《御制诗》初集———五集里 ,仅《中国茶文化经典》就收集了近2 0 0首。嘉庆元年 ( 1 796 ) ,弘历禅位给皇太子禺页琰 (仁宗 ) ,自称太上皇。他的禅位意愿在朝堂提出 ,有的老臣进谏 :“国不可一日无君”。弘历戏答曰 :“君不可一日无茶。”虽是随口戏言 ,足见他是一个真正的有茶癖的茶瘾君王。乾隆在位期间 ,曾七次下江南 ,写有《焙茶坞》诗和题唐伯虎《品茶图》、文征明《茶具图》等诗 ,对古代茶事无不涉及。到过杭州狮峰…  相似文献   

15.
咏茶(诗七首)婺源县晓容乡王广彬咏茶(一)丽质天生绰约时,仙居僻壤乏人知。一朝邂逅神农遇,人间兀立飒英姿。(二)贱妾将身许九洲,经书一部陆为媒。终生无悔罹汤火,多情岂得诬风流。茶市伫立楼台望远山,淫雨天公故作难。隔岸莺啼春汛早,喧嚣茶市又昌繁。婺源茶...  相似文献   

16.
卢仝茶诗名天下宁夏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江涌“茶理精于唐,茶事精于宋”,迷恋茶道,引茶入诗成为唐宋文人的特殊雅好,卢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以茶诗而名天下,古今尚无第二人。卢仝(约795-835年),晚唐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镇)人(一说济源人)...  相似文献   

17.
西湖的画舫中,曾有人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名诗作为座右铭:“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名似佳人”。 清代杜浚说茶有“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茶,可雅可俗的属性,主要还是茶的淡淡的苦涩味。某以自然物而升华为文化物,功在文人学士,反过来茶对文人,又是宣泄心中沉郁,浇开胸中块垒,甚至激发文思,助诗兴,浮想联翩所不可或缺少的饮品。难怪唐代诗人白居易每次睡梦初醒时,必饮茶一盅,竟有“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之感。 自唐代始,就热衷于有美女捧茶献舞佐茗。如白居…  相似文献   

18.
刘德清 《农业考古》2007,(2):114-117
咏茶诗是中国诗坛的一朵奇葩,它题咏茶事,抒写茶趣茶兴,是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素来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龙凤盛世”,反映文人幽情雅致的咏茶诗,勃然盛行于宋代诗坛。一代文宗欧阳修,生活在茶文化兴盛的北宋中期,在他的传世作品中,就有一些咏茶诗。  相似文献   

19.
茶诗话(续)深圳商报侯军茶色古人品茶讲究先观色,次闻香,然后品味,欣赏茶汤的颜色,向来是品茶艺术的第一步。诗家写诗惯用形象思维,对色彩的描绘尤其精细,因而在茶诗的大观园中,茶色一直是个很受重视的要素。中国人的饮茶习尚,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往往是大不相...  相似文献   

20.
品茶读画(续)《深圳商报》侯军茶画与琴韵“琴棋书画诗酒茶”一向被称作中国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茶与画的结缘占去了其中的两项,而茶画与其他五件雅事之间,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剪不断,解不开,互相缠绕,浑然一体,构成了中国文人的整体生活方式和生命形态。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