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饵料对黑鲷仔鱼前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增养殖业的日益发展,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近年来在鱼类种苗培育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饵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的要求比较高。日本在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和轮虫作为仔鱼的主要饵料。我国大部份也是采用单细胞藻和轮虫培育仔鱼,同时也用一些个体较小的  相似文献   

2.
陈成进 《水产养殖》2011,32(6):14-16
鬼鲉(Inimicus japonicus)俗称虎鱼,属鲉形目、毒鲉科,分布于我国、朝鲜和日本,为近海底栖肉食性小型鱼类。其肉质鲜美,有清凉解毒功效,是一种优质的增养殖经济鱼类,目前我国沿海一些地方开展了鬼鲉人工养殖生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淡水渔业》1973,(6):2-4
早在本世纪初期,已有鱼类杂交的报导,解放后,我国水产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做了一些鱼类杂交的工作,所得结果也颇不一致,且多限于形态特征的描述,在生产上的成效也不显着。文化大革命后,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鱼类杂交育种工作已在许多地区迅速开展,有些巳取得较好的成绩。鱼类杂交特别是远缘杂交是培育良种的有效方法,加之我国家鱼人工繁殖已有十五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梭鱼海水工厂化人工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梭鱼 Liza hacmatocheila 属鲻科,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北各海域,尤以黄、渤海沿岸为最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仅有少量分布。鲻科鱼类197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开发鱼类。多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鲻科鱼类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科技人员经多年的努力,梭鱼育苗已达到数十万尾的水平,但仍未能逐步推广生产。为解决养殖发展的迫切需要,1986年我们接受了国家科委下达的梭鱼育苗课题,经五年的努力,获得突破性进展,并已顺利推广生产,取得了较高的  相似文献   

5.
一、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现代鱼类育种技术,包括常规育种技术(即杂交和选育),鱼类性反转技术,染色体组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五个技术领域。鱼类的常规育种,在1871年以前是自发的,无计划的。1871年,俄国科学家进行鲟×闪光鲟杂交,并指出了鱼类杂交育种的前景。此后,鱼类的杂交育种才进入有计划的轨道。本世纪三十年代,Kirpitchinckov发现鲤鱼品种间杂交存在杂交优势,并在生产上实际应用。五十年代以来,鱼类常规育种发展迅速,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鲤鱼、虹鳟、沟鲶和罗非鱼。选育出一些品种,品系和杂优组合,同时,在遗传育种的基础理论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从世界范围而言,目前,鱼类的常规育种仍然是最富有成果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正淡水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是稳定新疆水产品生产和供应、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大宗水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挫伤了养殖者的积极性,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一些地区结合本地土著经济鱼类资源优势,从调整品种结构、转变养殖方式出发,开展了主养大宗淡水鱼、套养土著经济鱼类的模式示范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为本地区大宗淡水鱼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解焱 《国外水产》1994,(1):13-14
专家们从60年代开始广泛研究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抗病品种,以降低各种鱼病对鱼类生产的威胁。鱼类抗病性育种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上方面:(1)鱼类抗病能力遗传方差研究;(2)抗病育种的方法研究。目前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抗体水平、血清和粘液的中和活性、应激反应、质量性状、蛋白质多态性及组织相容能力等方面都已有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8.
杂交是获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迄今,我国进行了大量的鱼类杂交育种研究,其中不少的杂交种经济性状优良,已大规模应用到养殖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对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罗非鱼(Tilapia)、鲟(Pseudoscaphirhynchu)和鳢(Channa)等我国主要淡水养殖的杂交鱼类品种进行了介绍,综述了他们目前的养殖现状,旨在为鱼类杂交育种研究和杂交种的生产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行鱼类集约化养殖生产中,由于盲目增加放养密度,导致了精养鱼池的自身污染和密度胁迫.文章综述了自身污染及高密度胁迫对鱼类的影响,并解释了鱼类在高密度胁迫下,如何伴随能量的损耗而最终导致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下降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蒜是治疗鱼类肠炎病的常用药物,其有效成份为大蒜辣素,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植物杀菌素。近年来,一些医药生产单位将大蒜辣素从大蒜中提炼出来,制成药用大蒜素,用于人类的止痢、杀菌、驱虫及健胃。今年我们在鱼病防治工作中用大蒜素代替大蒜治疗鱼类肠炎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水产养殖生产中出现了一种危害鱼类的敌害——刺激隐核虫,该寄生虫寄生鱼类引起的鱼病一旦爆发,常常会造成大批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正常生产活动和经济效益。笔者在2005年、2006年的生产中对鲆鲽类、河豚刺激隐核虫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该病的特点及其防治技术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内陆水产》1983,(2):61-62
鲤鱼是全世界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其产量约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0%。鲤鱼的养殖历史悠久,地理分布广泛,品种繁多杂乱。为了更好改良鲤鱼经济性状,提高其生产性能。国内外对鲤鱼遗传育种做过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尤以鲤鱼种内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很多杂交组合均取得了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3.
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轮捕套养家鱼的主要做法是:一次放足主养鱼类—南方大口鲶,套养一些滤食性鱼类—鲢、鳙鱼等鱼类,分多次轮捕主养鱼类,捕大留小,不轮放,最后干塘将所有养殖鱼类一次性全部上市。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套养家鱼的养殖试验,取得了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以下:  相似文献   

14.
葛州坝水利枢纽的修建,截断了长江鱼类洄游的通道,将对鱼类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多年来,由于对该工程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未能取得统一的认识,因此在枢纽上是否需要保留鱼类的通道和给那些鱼类保留通道,一直存在一些分歧意见。  相似文献   

15.
西藏江河众多,湖泊星罗棋布,鱼类资源丰富,为国内外鱼类学家所瞩目。解放后众多学者对西藏鱼类资源开展过一些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拟除虫菊酯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因其对哺乳动物和鸟类毒性较低,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害虫的防治.但是它们对鱼类等水生生物却有很强的毒性作用.本文介绍了拟除虫菊酯对鱼类的毒性作用及影响拟除虫菊酯对鱼类毒性作用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7.
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始于70年前并借鉴陆生动物营养研究经验形成了研究范式。在过去70年中,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水产配合饲料技术的进步,为水产饲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全球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对水产饲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表明,根据一些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成果所配方的饲料在养殖生产实践中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应用效果,这意味着在已有范式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时难以很好地满足现代鱼类养殖产业的需要。本文叙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两种肉食性鱼类大口黑鲈和大黄鱼配合饲料研发与应用的历程,指出对饲料蛋白需求的低估是限制配合饲料长期未能在大口黑鲈和大黄鱼养殖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原因。早期研究报道大口黑鲈的饲料蛋白需求为400-440 g/kg,大黄鱼的饲料蛋白需求为450-470 g/kg。经过重新评估后将大口黑鲈和大黄鱼的最适饲料蛋白水平分别提高到480-510 g/kg和490-520 g/kg。在适宜的饲料蛋白水平下,投喂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和大黄鱼生长与投喂冰鲜鱼时相当。作者认为对饲料蛋白需求的低估与已有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范式存在的不足有关,其表现为:(1)强调食物对鱼类生长的作用,但忽视了实验鱼遗传背景和食物以外的环境条件对生长和摄食的影响;(2)强调鱼类个体生长对评价营养需求和饲料质量的重要性,但忽视了鱼类个体生长差异并不能完全反映养殖产量和效益的事实;(3)强调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作为鱼类营养和饲料研究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但忽视了养殖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是限制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4)没有足够重视基础饲料配方在评价营养需求或饲料质量方面的影响,一些研究因基础饲料组成不当而产生没有实际意义的评价结果。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建议从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已有的范式做如下修改:(1)重视鱼类遗传背景和食物以外的环境条件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明确鱼类营养需求取决于其生长需求;(2)重视食物中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不同饲料原料在实现配方的营养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3)重视对实验鱼种质和种群结构的选择,重视对照组和处理组个体生长差异的幅度对判断饲料处理效应的指示作用,重视饲料配方对渔业资源和环境等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的影响。经过修改后的研究范式更符合养殖生产实际,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也能够更好地指导配合饲料生产,为鱼类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鱼类在越冬期经常出现死亡事故,影响鱼种生产及成鱼养殖。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具体分析,并提出防止措施。1.缺氧造成的鱼类死亡及防止措施冰下溶氧缺乏是渔场冬季鱼类死亡的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1974,(1):10-11
我场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努力搞好成鱼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了鱼类人工杂交试验,几年来在利用鱼类杂交优势,促进渔业生产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接第二讲鱼类的脂肪代谢) 三、鱼类必须脂肪酸的代谢和功能在上文中,已经说明了环境和饵料因子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作用。其次,假设鱼体中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与鱼类对必须脂肪酸的不同需要有关。另外,从当前有限的营养学研究中所取得的资料,可以证实一些鱼类对必须脂肪酸的需要。下面将要说明各族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