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小明 《农业考古》2000,(3):225-227
河姆渡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规模的干栏式建筑遗迹,充分说明河姆渡人已过上了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稳定的饮食来源,是定居生活的条件。河姆渡人从事简单的原始农业、采集业、渔猎业、畜牧业、获取食物。从人体的生理学而论,解决了饮食问题,才能从事其它的生产生活活动。饮食,是人类生存和改造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河姆渡文化延续时间长达2000多年,靠的是当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河姆渡人的劳动创造。本人试结合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及有关文献,对当时河姆渡人的饮食及相关问题作一些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试论河姆渡史前先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表明,人类在不断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将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史前时期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研究史前文化除应注重考古遗迹、遗物外,对当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古自然环境的研究也不容忽视。河姆渡遗址二次考古发掘,除采集了动植物遗存并作了科学鉴定外,同时还做了地层植物抱粉采样鉴定,从而为科学地复原河姆渡先民生活时期的古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本文在已有的文化内涵及自然环境研究基础上,试图对河姆渡先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  相似文献   

3.
河姆渡人如何食用稻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一处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七千年的原始人类遗存。经大规模地发掘,获得了大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稻谷、动植物遗骸和原始艺术品等实物标本。这些珍贵的实物资料,为研究原始人类在长江流域的发展和农业的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从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稻谷、稻壳、稻秆和稻叶等实物资料证实:河姆渡的先民们,已栽培稻谷。当然也可由此推知河姆渡人已食用稻米,但如何食用呢?仅此还难以定论。本文试图用掌握的标本资料来论证这一问题。一九七八年,笔者为组织“古人类陈列”专程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察和征集标本资  相似文献   

4.
中国稻米饮食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有川 《农业考古》2002,(1):272-273
中国是世界上种稻最早的国家之一,据浙江河姆渡与罗家角出土古稻谷测定与研究,我国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稻作历史。我们祖先从茹毛饮血过渡到农业时代,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水稻的新品种逐渐增多,用水稻制成食品不计其数,工艺不断更新和提高。稻米的饮食文化也得以不断发展,它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本文就某些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五叶纹陶块及河姆渡出土有类似植物纹样的文物进行归纳研究认为,河姆渡五叶纹陶块植物为烟草。相关文物反映出烟草在河姆渡宗教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6.
河姆渡周边遗址原始稻作农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姆渡周边遗址原始稻作农业的研究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赵晓波一、河姆渡文化周边遗址简况八十年代初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会同有关县(市)文物部门对河姆渡文化的分布范围作过一次普查工作,发现30多处河姆渡文化1期以后的文化遗址,近几年在基本建设中又有新的发现,增加了...  相似文献   

7.
俞为洁 《农业考古》2006,(1):103-105
1991年,我曾在《农业考古》上发表了《试论河姆渡盆栽五叶纹植物》一文,认为五叶纹植物的原型应是万年青。2004年又在《农业考古》上发表了《再论河姆渡五叶纹植物》(下简称《再论》)一文,认为五叶纹陶块应是河姆渡人屋脊上的一种饰件。由于《再论》文短言简,心有未尽之意,今不揣浅陋,以“三论”为题续之。从1988年到2003年,我一直在浙江省博物馆工作,主要研究浙江的史前文化并进行相关的陈列展示。河姆渡遗址是浙江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常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展览。五叶纹陶块是河姆渡遗址最重要的出土文物之一,又非常好看,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8.
河姆渡遗址“稻谷堆积层”成因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姆渡遗址“稻谷堆积层”成因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劳伯敏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由于它的地下保存条件较好,出土了一群颇富特征的文化遗存,对于当时长江下游杭州湾地区的原始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这个遗址第四文化层上部出土的“稻谷堆积”中...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在迈进21世纪的今天,科技飞速发展,工农业产品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现代病给人类美好的生活带来不安。所谓现代病,是指与肠胃有关的各种癌、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些病与人的饮食生活关系密切,若要彻底追究其原因,有待于揭开过去的人类,特别是史前人类的饮食生活之谜。史前人类的饮食生活是最难研究的课题之一,因入口的食物不  相似文献   

10.
河姆渡遗址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六、七千年。遗址出土有菱角遗存,另外孢粉分析也表明遗址中有菱。有同志就此推测:“河姆渡人除种植水稻外,还可能种植葫芦、菱角等作物”。菱在河姆渡时期是否已栽培,颇值怀疑。河姆渡菱角遗存(图1)及花粉出土于遗址的第四文化层,距今约6570—6900年以前。遗存未炭化,但已  相似文献   

11.
“先秦人”的饮食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人”的饮食生活陕西省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刘军社吃、穿、住、用等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而饮食所需生活资料的取得,又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以至被摩尔根称之为人类的生存技术,“人类能不能征服地球,完全取决于他们生存技术之巧拙。在所有的...  相似文献   

12.
河姆渡稻作渊源探折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邵九华1973年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两次考古发掘中都发现大面积的稻谷堆积层,伴随出土的还有170余件骨耜,其中2件骨耜柄上还绑扎着残木棒,它应是古籍上称为耒耜的农具。这个发现得到考古界...  相似文献   

13.
河姆渡遗址“鱼藻”纹盆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姆渡遗址“鱼藻”纹盆考释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黄渭金河姆渡遗址曾出土不少表现农业题材的陶器,这些陶器不仅制作较精致,而且器表大都经打磨光亮,腹壁也往往刻划线条粗矿、流畅的动植物图案,是河姆渡遗址中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鱼藻”纹盆即是此...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2个茭白品种以不同的间栽模式对茭白主要病虫害二化螟、长绿飞虱、胡麻斑病和锈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茭白品种河姆渡:水珍1号=3:1的间栽模式能有效地减轻各种病虫的发生,二化螟、长绿飞虱、胡麻斑病和锈病的发生均比河姆渡和水珍1号单栽田轻。同时河姆渡:水珍1号=3:1的间栽模式能促进2个茭白品种提早孕茭,提高产值,间栽区667m^2产值分别比河姆渡单栽田和水珍1号单栽田增收290.5元和811.8元。  相似文献   

15.
浅析河姆渡骨匕的用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姆渡遗址二次考古发掘共出土6700余件文物,其中骨器占了3000多件,种类达二十余种,几乎遍及当时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对于这些骨器的用途,学术界历来聚讼纷纭,尤其是对其中的骨匕,更是各抒自见,未有定论。本文拟通过对河姆渡遗址出土骨匕的器形特征及使用痕迹的观察分析,以探求河姆渡骨匕的用途。一、骨匕的器形特征及使用痕迹分析河姆渡遗址出土骨匕系取材于大中型兽类的肋骨,以其一段剖成两半,并将剖开的一面磨光制成,所以它们的器形基本相似。通体光洁弧曲,前端多呈舌形,后端多平齐,并钻有一个小圆孔。最长…  相似文献   

16.
河姆渡遗址稻的硅酸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植物硅酸体分析技术,对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堆积物和土壤中的水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进行了观察调查,以冀从细胞形成角度了解河姆渡稻谷的种属。结果表明,河姆渡遗址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以β型为主,占73.8%;a型次之,占22.1%;中间型占4.1%。平均尖度0.86,背离系数1,是一个以粳型为主的栽培稻群体,其生物学性状与现代的热带粳稻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试论河姆渡稻谷发现的文化学意义宁波市博物馆虞浩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关“文化”的概念达百余种,然从广义上讲,不外乎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考察“文化”概念的演进过程,在人类思想史上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文化”这个术语产生于拉丁语,在拉丁语中它是...  相似文献   

18.
河姆渡遗址稻的硅酸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物硅酸体分析技术,对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堆积物和土壤中的水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进行了观察调查,以冀从细胞形成角度了解河姆渡稻谷的种属,结果表明,河姆渡址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以β型为主,占73.8%;a型次之,占22.1%;中间型占4.1%平均尖度0.85,背离系数1,是一个以粳型为主的栽培稻群体,其生物学性状与现代的热带粳稻有相仅之处。  相似文献   

19.
陈伟权 《农业考古》2005,(4):195-196
一、从河姆渡遗址探索原始茶 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以其七千年左右的文明史震憾中外。那里4米厚的四个文化层,众多的出土文物如厚厚的史书,展示了原始社会后期的新石器时代社会风貌。原来普遍认为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摇篮,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向世界宣告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均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几千年来,民间形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其中茶在原始社会的形态,从地处江南的河姆渡遗址追溯考证,无疑是一条较为科学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20.
人类自出现在地球上的第一天起,饮食也就成为人们第一需要的物质文化。古往今来,无论是帝王还是百姓,是富翁还是乞丐,是男人还是女子,是老人还是儿童,只要是活着的人都"以食为天",无不依赖饮食而生存,无一例外。所以,饮食文化在人类全部文化中,不但是最基本的文化。而且还是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文化,它与整个人类自身的生死存亡,荣辱兴衰息息相关。然而,随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变迁,气候条件的变化,农产品的更新和制作工艺的改进,饮食文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的消失,有的保留,有的融合,有的发展,形成各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