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苗苗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619-3621,3672
在概述了驳岸的产生及现状、生态驳岸的定义与作用,介绍了生态驳岸类型的基础上,以巢湖周边水体为例,调查相关水体驳岸,认为巢湖周边水体驳岸多遵循生态设计理念,且根据地质条件、功能需求的不同运用了不同材料及形式,形成良好的滨水生态环境.建议未来的驳岸设计应在遵循生态理念的基础上研究并运用新型材料,设计多样化的生态驳岸,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文飞  邱延昌  刘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49-14851
阐述了城市滨水绿地的概念,总结了城市滨水绿地应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自然与人文统一、突出地方特色,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的设计原则,并从生态植物群落的设计、交通网的设计、驳岸处理3个方面分析了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在生态植物群落设计方面分析了绿化品种的选择与滨水绿地的绿化问题;将交通网细分为水上交通、滨水步道、车辆道路系统并分别加以分析;在滨水绿地驳岸处理方面则对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人工自然型驳岸3种类型分别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现代城市滨水绿地中存在的功能多样化与设计简单化处理的矛盾、地域性特色的缺乏、亲水性的弱化等相关问题,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使城市滨水绿地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3.
爱伊河驳岸处理方式及乡土滨水植物品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爱伊河现状,就爱伊河生态驳岸处理方式及两岸植物配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爱伊河生态驳岸处理类型以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台阶式人工自然堤岸为宜,主要滨水植物景观建造类型可选择开敞植被带、稀疏型林地、郁闭型密林地、湿地植被带,常用的适生滨水植物品种有13种。  相似文献   

4.
“道法自然”的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毅成  陈晓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714-8716,8721
提出"道法自然"设计的理念融合驳岸景观设计,从驳岸景观的类型等方面做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的思路,使驳岸景观设计能充分体现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周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19-7121
介绍了生态驳岸的类型、特点和功能,分析了生态驳岸设计的要点、植物配置以及亲水空间的构建等,最后以阜阳市中青河、西青河和泉河风景为例研究了如何将生态驳岸形式运用于城市河道的景观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以保护与恢复浙江省城市滨水公园鳑鲏鱼类栖息地,满足人们娱乐和游赏等功能需求为目的,分析研究了浙江省鳑鲏亚科鱼类生活、摄食及繁殖的特点,选择景观格局、植物群落、驳岸设计及水体底质选择4个方面讨论鳑鲏鱼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提出了滨水建筑、滨水道路以及亲水设施等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城市滨水绿地和生态设计的概念.以义乌市佛堂江北绿地景观工程为实例,通过生态分析、规划设计原则和措施,从设计定位、布局与功能分区、景观结构、植物群落和生态驳岸人手,得出相应的生态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泄洪渠河道生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红珊  刘辉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64-6766
从保护生态和满足人的视觉、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中河道驳岸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生态驳岸的涵义,以及在进行河道驳岸建设时,如何根据不同的河道类型选择不同的生态驳岸。  相似文献   

9.
将园林驳岸分为抗土压力型和抗水冲刷型,在分析其不同的崩塌形式的基础上,推导园林驳岸应具有的安全防护、景观亲水、良好生态功能作用,得出园林驳岸设计应遵循结构稳定、场所地域、景观亲水、良好生态、环境适宜的设计原则,指导并形成科学的园林驳岸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并总结城镇滨水空间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以生态性、集约性、整体性、地域性为设计原则,通过对驳岸设计、景观空间塑造、景现细部构造及植物造景提出设计方法及控制条件,达到集约型滨水景观的要求.最后通过郴州市西河生态休闲风光带作为案例,在设计原则、规划布局、景观风格控制、驳岸设计及景现材料选择等方面,对集约型景观为前提的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理论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城市滨水景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结构形式的初步分析,以“洛浦公园”为例,探析城市滨水景观生态系统的构成形式。  相似文献   

12.
驳岸作为陆地与水域的交界线,其设计处理对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九龙湖公园二期湖体近岸生态景观设计为例,通过生态驳岸处理技术、湿地岛浅滩深槽处理等生态技术,阐明九龙湖驳岸生态化设计的理念。针对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利用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水体生态系统,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为人工湖近岸景观的生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靖港古镇滨水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滨水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原则,从驳岸的生态设计、水体的生态处理、生物群落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靖港古镇滨水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旨在提高靖港古镇整体生态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道植物景观结构探析——以南京秦淮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城市河道植物景观对改善单纯水利功能河道的重要性。经过踏查,以南京秦淮河为例进行研究,从植物配置的物种丰富度、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驳岸与植物选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对南京市河道植物景观进行探讨。分析得出近水一侧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驳岸的形式和植物的选择,远水一侧植物景观受水位影响小,起到统一和连续性作用,体现河道景观的廊道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规范园林驳岸构造设计,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研究园林驳岸存在的潜在威胁,将园林驳岸分为“抗土压力型园林驳岸”和“抗水冲刷型园林驳岸”:同时针对园林中最常见的“抗土压力型园林驳岸”,引入国外较合适的园林驳岸构造设计理论.并结合国内实例。详细介绍其设计验算方法和过程。图4表3参13  相似文献   

16.
生态驳岸——治理城市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国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56-156,177
驳岸是指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的稳固岸壁,其作用是保护堤岸,保持水域面积,优化生态环境;生态驳岸是指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的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采用天然材料,形成可渗透界面,有利于河畔陆地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调节植被的水分蒸发,促进水体净化,增强自净能力,是治理城市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低碳设计是在资源、能源日渐匮乏,气候日趋变化,生态环境持续破坏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以长沙市潇湘南大道滨水景观概念规划设计为例,基于该项目的现状,以"低碳化"为设计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建立包括植物配置、建筑设计、小品设计、道路体系和防洪工程、驳岸、水系设计七个方面的低碳理念,旨在为城市滨水景观的低碳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伊河洛阳新区段滨水景观规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虹  陈茜  张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54-6656
分析了伊河洛阳新区段的总体概况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从水体、驳岸、植被、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对伊河洛阳新区段的现状加以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伊河滨水景观规划在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定位,强调伊河洛阳新区段滨水景观规划应遵循生态性原则、文化性与地域性原则、公共服务性原则、可达性原则以及人本性原则。以期为伊河洛阳新区段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参考,以此推动伊河洛阳新区段滨水景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州西湖公园滨水景观资源进行调查,首先阐述了公园的滨水景观属性,进而从观赏性、生态性、宜人性等方面对公园的驳岸、植物、园路以及景观小品等要素进行分析;另外还探讨了公园滨水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并提出了建议性的思考,以期能为城市滨水景观的营造提供一些参考,为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园林景观建设中水景驳岸的形式,包括自然植被驳岸、石笼覆盖土壤护坡、叠石与山石等石料护坡、生态砖护坡、仿木桩与树桩护坡,并对岸线护坡的植物配置进行探讨,以期为水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