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面积发展的落叶松人工纯林已占抚顺市森林面积的29.4%,为落叶松有害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林内生物多样性单一,造成落叶松有害生物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落叶松的健康生长和森林环境的稳定。据调查,抚顺地区落叶松有害生物多达34种,其中虫害19种、病害10种、鼠害3种、鸟害2种。该文总结了抚顺地区落叶松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特点,并提出了有效防控措施及今后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2.
油松林是抚顺地区两大人工针叶林之一,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生态位。大面积的油松人工纯林为以油松为取食对象的病虫害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为了培育健康的油松林,避免危害发生,该文对抚顺地区的油松林病虫害进行了长期的调查与监测,以掌握其发生趋势,尽早发布预警预报,为实施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抚顺矿业集团公司现有森林40990hm^2,1980年前落叶松、油松人工纯林面积占93%。由于大面积单一树种的人工纯林,为单一种的有害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和有利的繁衍栖息环境,极易形成虫源、病源地,种群密度和数量迅速增加,经常大发生并造成灾害,严重影响森林正常生长和森林多功能的发挥。近20年来,依据生态学原理,在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改变人工纯林树种组成、调整林分结构的经营措施,逐渐改善了人工纯林的生态环境,丰富了植物多样性,增强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实现了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促进了森林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4.
涵养水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该文以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红松纯林为对照,分析白桦、色赤杨、水曲柳、刺楸、紫椴与红松人工混交林的枯落物和土壤涵养水源能力。结果表明:红松纯林现存凋落物量明显高于人工阔叶红松林,红松纯林凋落物有效拦蓄量最高;5种不同类型的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土壤持水能力、综合涵养水源功能均高于红松纯林。因此,在辽东地区应尽可能营造阔叶红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辽东山区主要水源涵养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以辽东山区苏子河上游赵家林场的红松人工纯林、落叶松人工纯林两种人工水源涵养林为对象,研究其枯落物的厚度、现存量、持水量和持水率等特性。结果表明:红松人工纯林枯落物总厚度为6.8 cm,大于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的总厚度;红松人工纯林枯落物现存量为49.21 t·hm-2,大于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现存量;但红松人工纯林和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枯落物总持水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卢正茂 《辽宁林业科技》2021,(1):17-20,72,74
为研究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土壤变化,以辽东山区人工营造的5种典型阔叶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类型阔叶红松混交林单位面积凋落物现存量(未分解和半分解)均低于红松纯林,其中白桦-红松的凋落物现存量为红松纯林的91.9%,而紫椴-红松混交林的凋落物现存量仅为红松纯林的35.7%;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7.
以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纯林为对照,调查分析了红松-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红松-色赤杨(Alnus tinctoria)、红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红松-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红松-紫椴(Tilia amurensis)人工阔叶混交林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总生物量。结果表明: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总生物量的大小与混交林中与红松伴生的阔叶树种生长速度有关,如果伴生树种生长速度快于同龄红松生长,林地总生物量明显大于红松纯林;反之小于红松纯林。并且红松纯林内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低于各类型的阔叶红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8.
凉水自然保护区4种红松林型下土壤性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始红松林,天然白桦红松混交林,天然白桦人要红松混交林和红松人工纯林下土持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从土壤理化性质,还是从土壤物质和养分方面考察,白桦红松混交林都较红松人工纯林优越,维护林分土壤地力的功能优于原始红松林;而红松人工纯林较原始松林地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人工营造的20年生红松-白桦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及土壤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红松-白桦混交林生物量高于同龄红松纯林26.53%,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提高14.52%和126.35%,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提高41.25%。林木土壤有机质、全N分别比红松纯林提高80.04%和44.44%,速效P、速效K分别提高115.15%和13.41%,pH值增加了0.54。  相似文献   

10.
抚顺矿业集团林业处现有森林36 305 hm2,但1990年前,落叶松、油松人工纯林面积占到了86%。由于培育单一树种大面积的人工纯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有害生物蔓延、生态功能下降等弊端。20年来,依据"近自然林"理论,在森林培育的各个环节中,连续采取改变人工纯林树种组成、调整林分结构等措施,逐步诱导人工纯林向复层异龄混交林演替,初步实现了人工纯林向建康的近自然林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频发,国际和地区间经贸频率,特别是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和人工纯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加重了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程度和治理难度,具体表现在:光肩星天牛在中西部有所反弹;  相似文献   

12.
营造纯林好,还是营造混交林好,这一问题直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场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于1963年春季设计营造了四种人工混交林,即红松-大青杨混交林、红松-长白落叶松混交林、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和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分别以红松纯林和长白落叶松纯林作为对照,以探讨如下问题:1.在以红松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混交林和以长白落叶松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混  相似文献   

13.
辽东山区水源涵养林枯落物持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位于辽东山区苏子河上游赵家林场的白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红松人工纯林、落叶松人工纯林等4种典型的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源涵养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枯落物总最大持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红松人工纯林、落叶松人工纯林、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白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总体最大持水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落叶松人工纯林、白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红松人工纯林、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吸水速度最快的为红松人工纯林和落叶松人工纯林,最慢的为白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针叶林林下枯落物平均吸水速度大于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  相似文献   

14.
红松由于球果硕大(一般长12cm、宽7cm),由数个乃至数十个围生在当年生主枝和树冠顶部侧枝的新梢基部。每个球果的果柄如同小枝一样通过皮部,深入到木质部。球果发育期长达18个月,发育旺盛期与树高生长同步。特别是红松人工纯林,林木开始结实的年龄较天然林提早60—110年。这样使有些关心红松人工林的同志,把结实视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在红松天然资源日趋枯竭,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了解和掌握红松人工林林木结实与生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辽东山区人工营造20a生水曲柳、刺楸、紫椴、色赤杨、白桦5种阔叶树分别与红松形成的混交林及人工红松纯林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工阔叶红松混交林内,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红松纯林内的植物种类仅为人工阔叶红松林的42%~52%,植物总数量只有混交林的11%~37%;不同红松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好于红松纯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为:红松×水曲柳﹥红松×刺楸﹥红松×紫椴﹥红松×色赤杨﹥红松×白桦﹥红松纯林。在灌木层中,各不同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差异并不明显,且分布均匀。红松纯林灌木层物种种类、数量较少,但有明显的优势树种存在。在草本层中,各不同混交林植物种类分布相对均匀,各林型中丰富度指数,除红松纯林外,都在1.0以上。红松纯林草本层植物种类分布均匀,没有优势种存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红松+白桦人工混交林、红松+色赤杨人工混交林和红松纯林等3种不同林型物种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松+白桦和红松+色赤杨人工针阔混交林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远远高于红松纯林,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也明显好于红松纯林;人工针阔混交林层次结构复杂,垂直多样性丰富,而红松纯林只有一个主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垂直结构单一。人工针阔混交林对多层次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和提高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帽儿山实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培育实验站25a生红松人工纯林和红松——黄波罗、红松——胡桃楸、红松——水曲柳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坡位以及混交方式对林木胸径、树高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通过异速生长方程,估计总生物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除坡位对树高影响不显著以外,混交、坡位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红松胸径、树高和总生物量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红松、刺楸人工针阔混交林和红松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功能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能增加蚯蚓的数量,林龄25年时,混交林的蚯蚓数量比人工纯林高48.4%;人工针阔混交林招引各种鸟类达33种,每天食虫量达1 500条,抑制了森林虫害的发生;人工针阔混交林日平均气温0.5m和1.8m处分别比红松纯林低2.4~1.0℃,相对湿度0.5m处比红松纯林提高24%,绝对湿度提高2.3%,1.8m处混交林相对湿度比纯林提高11%,绝对湿度比纯林提高5.2%;混交林比纯林能降低风速0.7~1.2m·s-1。针阔混交林的各项功能指标都优于纯林。  相似文献   

19.
红松林不同间伐密度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是我国东北地区商品林主要经营模式之一。它是以人工红松纯林为经营对象,以培育大径材和提高种子产量为目标,兼顾生态效能的一种林木培育方式。现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该区域森林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水平。因此,开展对人工红松林的培育途径研究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解决当前生产中广泛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红松Pinuskoraiensis常绿乔木。材质轻软、抗压力强、耐腐朽。是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主要用林树种之一。柴河林区红松人工林面积占造林总面积的30%~40%,大部分分布在中、深山区的采伐迹地上。由于这些地区气候湿润,天然下种力强,加之采伐后保留的部分天然幼苗、幼树,以及造林后天然的杨、作树生长速度快,很快将人工红松林处于林下被压状态,生长量下降,病虫害增多,人工造林成果遭受了一定损失。因此,及时对红松人工成林进行透光抚育,调整天然林木在人工成林中的比例,使红松林木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形成以红松为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