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2013年的试验表明,以高巧60%FS 200mL+戊唑醇6%FS 50mL/100kg种子的剂量进行小麦拌种,对小麦生长安全,能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增加小麦的年前分蘖,麦苗健壮,对小麦蚜虫及苗期根腐病和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效,同时能够增加产量。根据高巧立克秀混合拌种剂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示,从增产幅度及亩投入产出比方面考虑:高巧立克秀混合拌种剂应大力推广用量为高巧60%FS 200mL+戊唑醇6%FS 50mL/100kg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试验目的是进一步验证立克秀6%FS与高巧60%FS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及增产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用6%立克秀、60%高巧药剂拌种对小麦生长有一定调节作用,能促进苗壮,防病治虫,提高抗逆力,使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对小麦安全无药害,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小麦播种前药剂拌种,扑力猛2.5%FS种子处理商品用量为150-200克/100千克种子,有效成分用量为3.75-5克/100千克种子处理对小麦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安全,可在小麦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小麦拌种后,晚出苗2~3天,但出苗5天后麦苗叶色浓绿,苗矮苗壮,根系发达。从冬前、拔节期、后期防效及测产情况看,1%FS20毫升拌种10千克/亩、12.5%硅噻菌胺FS(全蚀净)20毫升拌种10千克/亩、2.5%FS(适乐时)20毫升拌种10千克/亩,均能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可以在小麦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防止病菌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建议轮换交替这几种措施,另外考虑到拌种对后期全蚀病的防控下降,建议在生产过程中,搭配其他合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新型牧草类型牧草大豆(FS)为原料,添加富含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玉米粉(CF),以4种添加比例在室温条件下青贮,研究牧草大豆的青贮品质。结果表明,100%FS青贮饲料感官评分为中等,92%FS+8%CF、88%FS+12%CF青贮饲料为优级,96%FS+4%CF青贮饲料为良好;随着添加玉米粉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逐渐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逐渐降低,92%FS+8%CF和88%FS+12%CF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青贮品质大幅提高。添加玉米粉是提高牧草大豆青贮饲料品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添加8%玉米粉进行青贮制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黄条跳甲、茎象甲是青海春油菜田的主要虫害。为了探讨国产噻虫嗪30%FS对春油菜田苗期虫害的防效,本试验比较了国产噻虫嗪30%FS、进口噻虫嗪30%SC对黄条跳甲、茎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2014年和2015年两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国产噻虫嗪30%FS按照10g/0.4kg剂量进行油菜种子包衣,对黄条跳甲的防效可达到73.6%—79.7%,对茎象甲的防效达到71.2%—76.8%。且表现安全,生产成本较进口噻虫嗪低。  相似文献   

7.
有机组合对玉米主要病虫的防效与增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国 《河南农业》2012,(16):50-51
通过高巧60%FS(悬浮种衣剂)与立克莠6%Raxil(湿拌剂)有机组合药剂拌种对玉米主要病虫的防效及其增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巧60%FS"60ml+"立克莠6%Raxil"20ml防效极为显著,对玉米苗期蚜虫平均控制效果为75%,对后期蚜虫最好控制效果可达57.1%;对地下害虫平均防治效果为67.5%;对粗缩病和茎腐病等也有较好效果。通过二者最佳组合拌种处理,不仅达到"一次处理,病虫兼治,安全高效"的综合防效,而且表现出极为明显的促壮增产作用,最高增产幅度达到28.1%,为农药新品种的系列研发与合理应用带来新启示,对进一步提升玉米无害化生产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使用安泰生70%WP+高巧60%FS进行种薯处理能很好的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防治效果高达89.38%,并能延长马铃薯的生长期3~5d,使马铃薯增产率较常规用药区达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9.
常用的蒜蛆防治药剂甲基异柳磷、毒死蜱等毒性高、防效低,易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本县已经陆续被禁用。为了减轻蒜蛆对大蒜产量造成的损失,保护生态环境,笔者对高巧60%FS不同用量拌大蒜种子进行试验研究,明确高巧拌种防治蒜蛆的防治效果,为田间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麦种植中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较多,为实现小麦优质、丰收、丰产,需要对小麦进行科学种植管理。可以说,小麦产量的提高,对增加人民收入,满足人们对小麦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就如何提高小麦种植产量进行分析,旨在达到实现小麦产量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发生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小麦吸浆虫春季越冬幼虫基数、成虫发生量、穗部幼虫数量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旨在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小麦吸浆虫危害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评估方法。结果发现,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总量与小麦产量损失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在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期设置黄板监测成虫发生量的方法估计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免因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田间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农2号、周麦26、周麦28、丰德存麦1号等32个小麦品种的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宿州市种植的小麦品种对小麦赤霉病抗性普遍不高。为此提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应对小麦赤霉病全面实施药剂预防措施,对部分抗性较弱的小麦品种应实施二次防治,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小麦赤霉病造成的损失,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石新828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在小麦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寡聚酸钾泡腾片溶液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齐穗期喷施寡聚酸钾泡腾片溶液,能够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防治小麦早衰,小麦成熟后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最终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其中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大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说明喷施寡聚酸钾泡腾片主要是通过增加小麦穗粒数和穗粒重而使小麦产量提高的。总体来看,在小麦齐穗期喷施寡聚酸钾泡腾片10 000倍液,对防治小麦早衰和提高产量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西干旱地区建平县的小麦发展和小麦灌溉技术的研究,总结了小麦高产栽培经验,提高了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强了群众对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在干旱地区发展小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通过使用有限的资源来保证小麦获得最高产量的技术要求在提高,所以,急需研究出一种保证小麦获得高产量的栽培技术。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某县的小麦种植情况进行研究,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为其他小麦种植地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倒伏原因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昌  陈洁 《农技服务》2009,26(9):32-32,43
针对小麦倒伏的原因与类型,分析了小麦倒伏后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预防小麦倒伏的措施,以期防止小麦倒伏,达到小麦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1978—2007年中国小麦进出口对国内小麦供求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小麦产销和供求变化来分析小麦进出口对中国小麦市场供求平衡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度依赖小麦进口填补国内产销缺口,90年代后期对小麦进口依赖度逐步下降,目前小麦进口以调节消费结构不平衡为主.中国通过稳定并提高国内小麦生产来减少国际小麦市场动荡带来的影响,把小麦进出口和库存调节作为平衡中国小麦市场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津巴布韦小麦生产形势、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津巴布韦第二大粮食作物,对全国粮食安全乃至整个农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在对津巴布韦1991—2009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小麦单产和小麦总产量变化态势全面分析,揭示小麦生产阶段性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津巴布韦近年来小麦生产滑坡的影响因素,提出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内生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小麦内生细菌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防治作用,采用表面消毒后涂布平板的方法,从来自河南麦区不同品种的82份健康小麦根系内分离获得530株小麦内生细菌.采用土壤浇灌法,于小麦活体上测定了内生细菌对小麦全蚀病的生防效果,从中获得15株可显著降低小麦全蚀病发病率和严重度的细菌.其中菌株WG-2和Y106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20.
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关系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关系,氮素对小麦叶绿素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和不同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小麦叶绿素含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