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多年养殖实践中对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的水质监测,指出科学的水质管理是获得养殖高产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水质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虾养殖实践中水质调控一直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由于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养殖环境很难得到精确的控制,在进行一般常规的水质调控时,结合新型的水质调控方法,如使用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化学药剂等,提高对水质变化的应对能力是实现青虾养殖成功的关键。本实验采用了青虾新品种"太湖一号",经  相似文献   

3.
<正>《对虾健康养殖综合集成技术》是水产工作者和养殖从业人员在多年对虾养殖生产与试验、示范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下面就"放养对虾苗种健康质量检疫检测技术","养殖池塘环境修复技术"、"应用微生态制剂养殖池塘底质、水质环境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凡发生锚头鳋病的鱼池,往往是长时间内水质相对稳定或池水长期得不到交换的池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反复试验改变病鱼池的水质环境,试验表明了水质突然变化,能使锚头鳋死亡。如在肥水鱼池出现锚头鳋时,以清瘦之水猛将肥水换出1/2以  相似文献   

5.
<正>肥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在养殖初期往往会遇到肥水困难的问题,现将肥水困难原因及解决方法介绍如下。一、pH偏高清塘时生石灰或漂白粉用量过大,造成池塘水质和底质短时间内pH偏高,肥料难以发挥肥效,造成肥水困难。解决方案:用"益水清""解毒应激宝""应  相似文献   

6.
尹振鳌  陈胜林 《齐鲁渔业》2004,21(11):16-16
在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产中,由于内陆池塘一般面积较小(3~10亩),养殖密度大,水质恶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和排泄物的增多,有机物的积聚超过分解的速度,导致水中悬浮有机物增多,氨、氮含量升高,底质发黑,水质浑浊,透明度降低,导致对虾生长缓慢,甚至产生病害。如何有效改善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笔者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改善水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一、水质管理在生产实践中,偏瘦型水质有利于草鱼的生长和疾病防控。立秋过后,鱼塘水温多维持在20~29℃时,草鱼养殖已进入后期生长黄金阶段,此时鱼塘投饵量大,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常会出现肥水和水质老化现象。有换水条件的塘口,排放老水并及时加注新水,配合全塘施用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乳酸菌、EM菌等)的调水措  相似文献   

8.
肖鱼 《内陆水产》1974,(4):22-27
从长期培育鱼种的实践中,我们对“养鱼如养猪”的论点有深切的体会。群众总结得好,“养鱼冒得巧,饵足水质好”。鱼种在优良的水质中,只要吃饱吃好,就成长快.成活高。  相似文献   

9.
内陆山区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新,有大量的欧鳗养殖场,但水温较低、水质清瘦,因此小瓜虫多发,并由于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大量死鳗,引起巨大损失。在生产实践中小瓜虫病的处理非常棘手,根据我市小瓜虫发病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内陆池塘一般面积较小(3~10亩),养殖密度大,水质恶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南美白对虾生长缓慢,甚至产生病害。如何有效改善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笔者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改善水质,效果明显。1.适时换水换水是改善水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适时抽出池水20~30厘米,同时加注新水,冲淡水中的有机质。注意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大,以保持水中藻相和水环境的稳定,以免水环境因子变化过大,造成对虾应激反应,影响生长。2.施用沸石粉沸石粉除了可以降解有机质、减少底质污染外,还可以起到增氧的作用。用量视水…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幅员辽阔,不仅气候多样,而且各地区鱼塘的水质、土质等条件也千差万别,加之鲫鱼品种多、养殖模式千变万化、养殖技术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国家至今仍很难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鲫鱼养殖技术规范。但群众在自己的养殖实践中,摸索到了许多宝贵经验,现将部分鲫鱼养殖者的投饲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PSB菌剂净化养殖水体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SB菌剂施用到养殖水体后水质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PSB菌剂净化养殖水体的效果较好 ,实验池与对照池相比 ,水中的溶解氧平均升高了 10 .6 % ,高锰酸盐指数平均下降了 2 2 .3% ,氨氮平均下降了 2 5 .9% ,硫化物平均下降了 16 .7%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水质净化剂 ,可广泛应用于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七、水质管理充分利用微生物制剂加强养殖全程的水质管理是生态健康养殖的主要内容之一。水质改良是无公害生态养殖的基础,要养好一塘鱼、虾、蟹,先要养好一塘水。  相似文献   

14.
鲁林仓 《内陆水产》2002,27(3):31-31
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水产动物增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的今天尤其如此。笔者根据黄河滩水质特征,给出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供广大养殖工作者参考:1水质特征黄河滩水质属于高盐度高碱度的水质,盐度达到2.5‰左右,碱度达到750毫克/升。硫化物、氨氮含量过高,在水温25℃、pH值7.5的条件下,氨的总含量可达到6.5毫克/升。2重视“防重于治”的观点由于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活动,人们不易察觉,一旦生病,及时和正确的诊断较困难,治疗也较麻烦,基本上都是进行群体…  相似文献   

15.
评价湖泊水质并探究其空间分布规律对于湖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乌伦古湖2017年7-8月采样点(S1~S8)的8个水质指标(矿化度、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价乌伦古湖水质现状,采用空间插值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聚类分析法(CA)识别水质污染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乌伦古湖水体呈弱碱性,水质污染以氮、磷有机污染为主;8个采样点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结果为:骆驼脖子>小海子>码头>中海子>农十师渔政点>湖中心>吉力湖中心>吉力湖入水口,呈现出小湖区水质优于大湖区、湖中心区水质优于湖岸区、距离进水口越远水质越差的显著空间差异特征。骆驼脖子采样点(S1)水质污染最严重,吉力湖采样点(S7、S8)水质相对最好;基于湖区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将乌伦古湖湖区分为3类,Ⅰ类湖区水质最差,Ⅱ类湖区水体呈咸化趋势,Ⅲ类湖区水质相对最好;水体矿化度、营养盐与有机污染物是乌伦古湖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原因可归结为自2000年来乌伦古河常态化断流以及湖区渔业养殖、周边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盐分与营养成分及有机污染物由河道不断向湖泊的迁移富集。  相似文献   

16.
南湾水库水质状况调查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自荣 《水利渔业》2007,27(5):65-66,116
南湾水库2000年以前水质基本上保持在地表水Ⅰ类。2003~2005年水质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为地表水Ⅱ类,总氮为地表水Ⅲ类,其余各项指标均为地表水Ⅰ类;综合评价,水库水质为地表水Ⅲ类。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对水库水质的负面影响严重。水质富营养化治理对策是: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水库环境;提高农艺水平,减少营养流失;退耕还林,建设生态林业;建立生态渔业工程。  相似文献   

17.
斜管虫是对虾养殖生产的一大新害。斜管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一种。呈桔红色、体为卵圆形、周身有纤毛、营浮游生活(有时也沉于池底)、繁殖力强、喜集群、喜生活于水质较差的水质。其主要危害是:自身能分泌出一种有毒物质,毒害对虾和其他生物;大量繁殖并集群,造成虾池水质整个或局部缺氧。斜管虫多发生于水质差的虾塘。为预防其发生,虾池清塘要彻底;合理投喂饵料,加强水质管  相似文献   

18.
<正>养殖中的龟鳖健康状态直接受到养殖水体的影响。龟鳖养殖水体由于受到其群体自身、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影响,水质是波动变化的。影响龟鳖养殖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p 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如果这些水质指标变化超出龟鳖自身所能承受的界限,龟鳖会有各种不适的表现,甚至死亡。提前预知水质的波动情况,并通过人为的或者电气设备自动调节水质,可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水质范  相似文献   

19.
生态防病,强调通过环境条件控制来预防鱼类发生疾病,是鱼类养殖技术的组成部分。鱼类的生存环境是水,水体中的理化因子有较大的变异性,水环境不仅作为鱼类的生存条件,而且还起着活饵料供应的功能,池塘生态系本身有其相对独立性,因此,从控制环境入手,促进鱼类生长,抑制鱼类发生疾病,在养殖生产实践中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生态防病的重要性 养鱼生产技术实际上已经融入了生态防病的措施,如:池塘清整、合理密养、改良水质、注意饵料的质量等。在生产实践中,由于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对虾养殖生产中,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饵料费用是关键因素,而正确掌握投喂量是降低饵料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生产实践中,饵料系数的高低,固然与饵料本身的营养价值有关,但水质的管理与投喂量的高低也不可忽视。 对虾生活在水环境中,它不分昼夜,见饵即食,如能正确投饲,坚持少投、勤投的原则,严格控制合理、准确的投喂量,就可达到既不污染水环境和底质,又能满足对虾的生长需要,从而提高饵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