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季是保护地蔬菜定植、幼苗期,该阶段菜苗娇嫩,易受害虫为害。秋季保护地蔬菜为害较重的害虫主要有烟粉虱、蓟马、斑潜蝇等。此类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重、对化学农药容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因而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保障蔬菜健康成长。一、形态特征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该害虫俗称小白蛾,成虫体长1mm左右,翅展2mm左右,虫体淡黄白色到白色,翅白色无斑点,被有蜡粉;停息时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若虫椭圆形,有触角和足,  相似文献   

2.
柑桔粉虱又称桔黄粉虱、桔裸粉虱、通草粉虱和桔绿粉虱。主要为害柑桔、柿、山茶花等作物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吸食汁液 ,并诱发煤烟病 ,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长泰县原来极少发生柑桔粉虱 ,近年来 ,在长泰县岩溪、武安等柑桔产区越来越重。尤其在溪蜜柚园发生十分严重 ,成虫密度一般为 3~ 10头 叶 ,高的 35头 叶 ,卵密度一般为 4 5~ 85粒 叶 ,高的达 180粒 叶。1 柑桔粉虱为害加重的原因据笔者多年观察 ,柑桔粉虱在长泰一年发生 4代 ,以幼虫和蛹在溪蜜柚、柿等植物叶背越冬。一是大部分果农对柑桔粉虱为害性认识不够 ,忽视了对粉虱…  相似文献   

3.
2.5%扑虱蚜是一种低毒高效硝基亚甲基类新型杀虫剂,具有优良的内吸性和触杀胃毒作用。用药量少,防效高,杀虫快速,药效期长,使用安全。特别对刺吸口器害虫有特效,如蚜虫以及飞虱、叶蝉、粉虱、蓟马、梨木虱等,主要用于防治水稻、果树、蔬菜、小麦、花生等作物的多种害虫。 用于防治水稻飞虱类、蓟马、蚜  相似文献   

4.
桑粉虱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粉虱(Bemisia myricac kawana)又名白虱、杨梅粉虱、桑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在桑树的虫害中,为次要害虫,一般情况下,在一般的年份并不成灾发生,不需要单独进行防治.但是,近年来由于受气候、间作不合理、防治方法单一等原因,桑粉虱在我国浙江、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均有成灾报道,给这些地区蚕桑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于2013-2014年调查了南宁市武鸣县柑桔园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的种群消长情况。结果表明:2013-2014年柑橘粉虱卵在4月上旬分别达到了全年发生最高峰,由0.51粒/叶增至5.49粒/叶;柑橘粉虱若虫分别在2013年8月上旬和2014年4月上旬达到该年发生最高峰,由0.38头/叶增至3.90头/叶;柑橘粉虱伪蛹发生数量少;柑橘粉虱成虫分别在2013年6月下旬和2014年5月中旬达到该年发生最高峰,由51.63头/黄板降低为4.08头/黄板。2013-2014年柑桔园黑刺粉虱种群数量少,没有诱集到成虫。因此,监测表明2013-2014年南宁柑桔园柑橘粉虱种群发生数量比黑刺粉虱多,以当年4月上旬达到全年发生最高蜂;黑刺粉虱偶尔发现为害;2014年柑橘粉虱卵、若虫发生数量比2013年的有所上升,但伪蛹和成虫发生数量同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柑橘粉虱、黑刺粉虱是重庆万州柑橘上重要的害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吸食柑橘树汁液,危害新稍嫩叶,使叶片褪绿变黄,并且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严重者致叶落枝枯,为深入了解黑刺粉虱、柑橘粉虱的发生时期、发生危害程度和田间种群动态等信息,本研究通过结合田间系统调查与黄板诱捕监测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这两种害虫的田间发生规律,以期为以后更深入研究该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修水县桑粉虱暴发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粉虱[Bemisia myricae Kuwana]属同翅目,粉虱科.以前是修水县桑园间歇发生的次要害虫,近年来呈上升与蔓延之势,成为主要的暴发性害虫.2007年该县桑园暴发了严重的桑粉虱虫灾.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阿维菌素?噻嗪酮悬浮剂对柑桔粉虱的防治效果,本文选用15%阿维菌素?噻嗪酮悬浮剂等6种不同药剂处理,在广西桂林地区对柑桔粉虱进行防治效果试验。阿维菌素?噻嗪酮悬浮剂对柑桔粉虱1-2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5天供试低、中、高三浓度等防治效果分别为72.5%、81.3%、85.9%,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莫比朗乳油等防治效果分别为89.5%、81.8%、80.5%。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瑞雪环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生物产品--生物肥皂,是生物防治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它是由动植物天然提取物合成的生物产品,是专门研制用于防治各种蔬菜、花卉、水果、棉花、茶叶、烟草等作物上的害虫,包括:蚜虫、水腊虫、粉虱、蓟马、螨类、棉铃虫、菜青虫等软体害虫.它集安全性、高效性、经济性等众多优点于一身,既摆脱了化学农药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又解决了传统生物农药药效低,作用慢的弊端,是一种符合现代环保潮流的理想的生物产品.2005年推出后,在蔬菜、花卉生产上进行了大量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桑粉虱Bemisia myriedl kuwana,又名白虱、杨梅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在江苏、四川、广东等蚕区曾暴发成灾,1992年我县有27个乡镇、14万亩桑园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尤其在苗区密植桑园和苗圃中危害猖獗,严重地块枝条上均无健叶,新梢停止生长,危害之烈是历史上所罕见的.一、发生原因根据我们初步调查分析,造成我县桑粉虱大面积发生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一定越冬虫基数.1991年中秋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种植蔬菜当季就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日趋增加。大面积连片菜地的种植,给蚜虫、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甜菜夜蛾、小菜蛾、病毒病、疫病、白粉病、灰霉病等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58%风雷激乳油是中国南方果蔬技术开发基地——珠海绿色南方保鲜总公司近年开发生产的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不产生抗性的新一代生物杀螨杀虫剂。能有效地毒杀果树和蔬菜的二斑叶螨、红蜘蛛、锈蜘蛛、潜叶蛾、凤蝶、尺蠖、粉虱、木虱、小菜蛾、菜青虫、锈壁虱、斑潜蝇和其它各种螨类等主要害虫,以及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多种害虫,特别对多种害虫在同一作物上同时发生时,风雷激能1次用药同时进行防治,效果理想。1.使用方法:①防治果树害虫,加水稀释1500-3000倍;②防治蔬菜害虫,加水稀释1000-2000倍;③…  相似文献   

13.
李民  楼普灿 《蚕桑通报》1994,25(1):48-50
桑粉虱属同翅目(Homoptera)、胸喙亚目(Sternorhycha)、粉虱总科(Aleyrodoidea)、粉虱科(Aleyrodidae),学名为(Bemisia myricae Kuwana).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生态条件改变以及近二年夏秋季高温多湿的气象因子等诸原因,导致桑粉虱大发生.1992年夏秋季在嘉兴市主产蚕区暴发成灾,为害面涉及海宁、桐乡、嘉兴郊区的55个乡(镇),30万亩桑园和7万亩桑苗.其中成灾面积达10万亩桑园和5万亩桑苗.93年使嘉湖地区123个乡(镇)50万亩桑园受害,导致三秋茧大幅度减产减收,已严重威胁到嘉湖蚕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种植蔬菜当季就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日趋增加。大面积连片菜地的种植,给蚜虫、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甜菜夜蛾、小菜蛾、病毒病、疫病、白粉病、灰霉病等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化学农药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试验药剂在药后5d对成虫的毒性达到最大值,其中,10%溴氰虫酰胺OD 3000×,99%绿颖EW 250×及25%噻虫嗪WG 3000×对2种粉虱成虫的毒性最高,4.5%联苯菊酯EW 2000×及10%烯啶虫胺AS 3000×毒性略低;药后3d,7d,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的毒力最高的为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最低为99%绿颖EW,其余2种药剂毒力居中;5种化学药剂能够降低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实验种群的瞬时增长率,但影响未达显著水平。综合结果说明,10%溴氰虫酰胺OD和10%烯啶虫胺AS是对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若虫和成虫毒性较高的2种药剂。  相似文献   

16.
茶园瓢虫类群及其优势种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中瓢虫种类较多,成、幼虫食性相似且活动力较强,是粉虱、蚧类、蚜虫等难以控制的小型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如刀角瓢虫(Serangium japonicum)是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幼虫和蛹期的主要捕食性天敌(?)瓢虫(Chilocorus Kuwana)具有(?)长白蚧  相似文献   

17.
20 0 0年夏、秋季 ,平和县溪蜜柚园发生罕见的柑桔粉虱为害 ,且暴发成灾 ,有近 150 0hm2 溪蜜柚园严重受害 ,导致枝梢、果实、叶片煤烟病严重 ,部分枝梢枯死。柑桔粉虱又称桔粉虱、桔绿粉虱、通草粉虱。平和县一年发生 6代以上 ,一、二代成虫盛发期在 5月上旬和 6月中下旬。成虫在新梢叶背栖息产卵 ,在树冠中、下部和荫蔽处的叶背面产卵较多 ,在徒长枝和潜叶蛾为害的嫩叶产卵最多。卵散产 ,卵粒间有白粉 ,一叶产卵数百粒。幼虫在春、夏、秋梢叶背面吸食为害 ,严重时造成枯梢 ,成、幼虫在夏、秋季对果实、枝叶诱发煤烟病。低洼、湿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我国有关同翅目(Homoptera)角蝉科(Membracidae)、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粉虱科(Aleyrodidae)等11个科的桑树害虫共54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和防治桑树角蝉、蜡蝉和粉虱等12个科的害虫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蚕区受害桑树的叶片背部采集到一种新的粉虱类害虫,在实验室观察其成虫和卵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DNA COⅠ)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分类鉴定。观察采集粉虱样本的成虫及卵粒四周有粉状物和蜡丝包覆,雄成虫阳茎具有一个双钩结构;提取粉虱样本的基因组DNA,以mtDNA COⅠ基因的通用引物扩增、测序,将拼接序列提交NCBI数据库比对,与数据库中双钩巢粉虱同源序列(GenBank登录号:HM150635.1)的相似度为99%,截取657 bp片段序列比对,二者仅存在1个碱基差异。经过对该粉虱样本的形态识别与mtDNA COⅠ基因分子标记鉴别,初步鉴定其为入侵桑树的双钩巢粉虱(Paraleyrodes pseudonaranjae)。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6月5日,福建省顺昌县植保站在仁寿、洋墩等乡镇开展柑桔园调查,发现一些果园木虱、蚜虫、粉虱、潜叶蛾、介壳虫、砂皮病、褐斑病和煤烟病不同程度发生,及时发布病虫情报,要求切实做好这些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当前正值夏梢抽发时期,气候适宜,食料丰富,极有利于柑桔木虱等病虫害发生流行为害,是防治柑桔木虱,预防柑桔黄龙病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