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微生物在海洋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微生物是在海洋环境中能够生长繁殖、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群低等生物。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按其结构、形态和组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非细胞型(如海洋病毒)、原核细胞型(如海洋细菌、海洋放线菌和海洋蓝细菌等)和真核细胞型(如海洋酵母菌、海洋霉菌等)。从微生物学或环境微生物学角度来讲,海洋微藻也应归入海洋微生物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张建 《齐鲁渔业》2014,(6):42-44
海洋事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利益协调的持续性过程,海洋生态补偿是其重要环节。海洋生态补偿,是海洋资源使用人或海洋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对海洋资源所有人(国家)或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而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3.
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和风沙等灾害。据统计,1980~2002年的22年中,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大约增长了30倍,高于沿海经济的增长速度,已成为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广东省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海洋经济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峰 《齐鲁渔业》2014,(6):45-46
人工鱼礁是利用生物对水中物体的行为特性,将生物对象诱集到特定场所进行捕捞或保护的一种设施。人工鱼礁的建设对建设海洋牧场、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遥感信息来探鱼或分析渔业资源,是七十年代的一门新技术。宇宙遥感的信息可以对大范围的海洋进行监测。通过可见光、红外、微波等多频段的遥感(装置获得海洋中与渔业有关的各种参数和资料,再根据这些遥感)信息间接或直接地判别鱼群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洋牧场的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牧场是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建设海洋牧场,一可以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二可以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相似文献   

7.
<正>海洋红酵母是海洋中自然存在的一种单细胞酵母品系,是红酵母属真菌,也是一类抗逆性较强的腐生菌。海洋红酵母呈圆形或卵圆形,菌落红色,无性繁殖,多极出芽,无酒精发酵能力。研究表明,海洋红酵母富含蛋白质、肝糖、不饱和脂肪酸、动物幼体生长激素和以虾青素为主的类胡萝卜素,有较好的耐盐  相似文献   

8.
"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构建理念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的海洋渔业生产方式,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梳理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研究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成鱼补充量不足的问题,以"产卵—仔稚鱼—幼鱼—成鱼"为保护链,提出构建"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的理念和相关技术,可在同一海洋牧场区域内完成鱼类全部生活史,同时可以恢复鱼类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建设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因休闲垂钓型海洋牧场的构建而提出,但其理念同样适用于其他生物种类比较集中、能够在海洋牧场区完成其全部生活史或大部分生活史的资源养护型、资源增殖型海洋牧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海洋微生物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琪  王静雪 《水产科学》2005,24(12):41-44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海洋中的许多微生物推测是由陆地环境经河水、污水、雨水或尘埃等途径而来的,但特殊的海洋环境赋予海洋微生物以特殊的遗传结构和生活习性。海洋生态环境复杂,高盐度、高压力、低温及特殊的光  相似文献   

10.
辽宁近岸海域生物灾害及分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伦  宋广军  姜冰 《水产科学》2017,(1):118-124
正海洋生物灾害为一种或几种海洋生物数量过度增殖引起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1-4]。辽宁省濒临黄海与半封闭的渤海,大陆岸线长2110km,近岸海域面积68 000km2,近些年海洋生态灾害在我国沿海频繁发生,为了掌握辽宁省的海洋生物灾害发生现状,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系统地论述了赤潮、褐潮、绿潮、水母和外来种入侵等海洋生态灾害的分布现状,探讨了辽宁海洋生态灾害发生特点及趋势,以期为海洋生态灾害管理提  相似文献   

11.
陈宏 《海鲜世界》2005,(5):134-134
近两年来,全国许多海洋馆纷纷传出鲨鱼肥胖或因之瘁死的事件,如上海长风海洋世界、青岛海洋馆、蓬莱海洋世界、南京海底世界、北海海洋世界以及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等等,CCTV等媒体纷纷为此还做了许多报道。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杨红生 《水产学报》2016,40(7):1133-1140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特定海域科学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海洋牧场的特点包括以增加渔业资源量为目的、具有明确的边界和权属、苗种主要来源于人工育苗或驯化、通过放流或移植进入自然海域、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和对资源实施科学管理等。早在1965年,我国学者曾呈奎先生就原创性地提出在海洋中通过人工控制种植或养殖海洋生物,建设"牧场"的理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牧场经历了从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到系统化的海洋牧场发展过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海洋牧场的涵义应用过于宽泛、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忽视海洋牧场生态作用以及忽视项目评估和系统管理等问题。展望未来,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应在"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四化同步、创新跨越"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的宏观引导、推动海洋牧场体系化建设、实施海洋牧场企业化运营,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产业繁荣和保持健康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正> 除被人类利用的鱼类、海洋哺乳类和大型的无脊椎动物外,在生物资源组成中,占大部分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数量巨大的小型藻类,和水生动物。所以,在谈到关于海洋的补充营养来源时,应该把生物资源和食物或渔业资源加以区别。生物资源是巨大的,而食物或渔业资源是有限的。工业利用海洋食物资源是从十九世纪才开始的,而海洋捕鱼业是从十三世纪开始的。鱼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条为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义务与制止、检举破坏或侵占海洋自然保护区行为的权利。第四条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和管理,实行统一规划、分工负责、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北太平洋渔场叶绿素a浓度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毛志华 《水产学报》2005,29(2):270-274
海洋叶绿素a(Chla.)含量是了解世界海洋中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基础和估算海洋生产力的基本指标,是判断水域的肥瘠程度和评价水域渔业潜在生产力的基本依据。富集浮游植物的海域是海洋食植动物的大密度存在和水产资源丰富存在的基础,许多鱼类如金枪鱼等中上层鱼群集在锋面两侧或涡旋,这些特征与营养盐供给或混合层深度变化相关。北太平洋渔场已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同步的观测和一年四季连续的观测,是测定北太平洋渔场海洋叶绿素a的最有效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数据来源卫星资料采用美国海洋水色卫星的宽视场海洋水色扫描仪(SeaWiFS)资料,全球海上测量资料利用国际海洋水色协调工作组(IOCCG)在世界大洋范围测量的1175个站位光谱数据和对应的叶绿素a浓度,南海测量数据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在南海测量的48个站位光谱数据和叶绿  相似文献   

16.
赤潮是影响海洋劳动者收入最经常、最直接的因素,赤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涉及的数额很大,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海洋赤潮通过赤潮水体和赤潮生物毒素经由海洋各产业影响海洋劳动者收入。文章基于海产品市场、海产品经营者市场和海产品消费者市场,将赤潮与海洋劳动者收入的关系通过经济学分析细节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地展现出来,为研究作好整体的铺垫。  相似文献   

17.
深水网箱——海洋养殖先进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从海洋中获取渔业利益或水产食物,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捕捞,二是养殖。海洋渔业捕捞,是"海洋"赐给人类的"礼物",长久以来,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呈现枯竭状态。对于海洋渔业捕捞,为了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发展,解决生态平衡与合理获取是当务之急。养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为了确保具有充足食物以及社会发展中粮食安全保障供给所采取的一种生产方式。深水网箱是海洋众多养  相似文献   

18.
渔船是海洋捕捞的主要工具,是海洋渔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施渔船更新改造工程,对于促进海洋捕捞转型升级、增加渔民收入、维护渔区和谐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南通市海洋捕捞渔船的基本情况 南通是江苏的海洋捕捞大市,海洋捕捞产量一直占据江苏的50%以上.历史最高峰全市拥有海洋捕捞机动渔船7583艘、功率30.1万千瓦、捕捞产量38万多吨.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通认真贯彻农业部出台的海洋捕捞渔船船网工具控制制度(渔船数量控制和渔船功率指标控制,简称"双控"),积极组织渔船报废拆解和渔民转产转业(简称"双转")工作.2002年开展渔船报废拆解工作以来,全市共拆解报废渔船1110艘,弃捕转产从事海水养殖29艘,实施部、省、市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配套项目40多个,8000多渔民弃船转产从事海水养殖业或其它产业.另外,该市渔民还自行报废拆解了一批旧、小渔船.  相似文献   

19.
《现代渔业信息》2012,(2):166-171
全球海洋酸化正在加剧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加泰罗尼亚高等研究院(ICREA)及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警告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严重改变了海水的化学结构,海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酸化。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研究表明,海洋酸化正影响着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在过去的300万年中,海洋化学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目前海洋水质的酸化速度要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间点都要快,这或将为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有30%进入了海洋,这直接导致了海洋的酸化。海洋酸化威胁到了一些海洋生物种类的生存。比如,海洋酸化降低了珊瑚、软体动物等生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管理是我国当前海洋界探讨的热点。作者结合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加强海洋管理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