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鱼配合饲料中可消化能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制配合饲料投喂青鱼夏花鱼种,饲料中醣含量为30%固定值,改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设计一个两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青鱼配合饲料的可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最适需要量。结果得出,每公斤饲料可消化能为3560~3911千卡,饲料可消化能量·蛋白比(DE/P)为9.77~11.8千卡/克蛋白最适宜;试验还证明,适当提高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可获得节约饲料蛋白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木薯粉对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健康的吉富罗非鱼(体重1.29±0.25 g)为实验鱼,配制五种木薯粉含量分别为0%、10%、20%、30%和40%的等氮(粗蛋白为32%)、等能(总能为16 kJ·g-1)实验饲料,饲喂罗非鱼56 d,每饲料组设三个重复,研究不同含量木薯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及全鱼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薯粉能提高罗非鱼的增重和蛋白质效率,其中以40%木薯粉组的效果最佳,其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1470.99%(P<0.05)、2.36(P<0.05)和1.27(P<0.05).(2)40%木薯粉组的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3.87%(P<0.05)和7.93%(P<0.05).(3)40%木薯粉组的全鱼粗蛋白、粗灰分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7.07%(P<0.05)和8.78%(P<0.05),粗脂肪降低了13.00%(P<0.05).  相似文献   

3.
2007年至2009年在龙川江楚雄水文站进行采样分析,对龙川江N、P含量变化及输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氮、总磷的月均含量分别为1.088~3.834mg•L-1和0.091~2.036 mg•L-1,其中,N以NO3- -N为主,约占氮含量的39.4%~93.7%;P输出以PP为主,含量超过TP的93.6%。TN、NH4+-N和NO3- -N的含量随着流量增大而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据此分析流域内主要的N源为农业面源污染;总磷含量随悬浮物含量和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判断控制雨季土壤的冲刷侵蚀是有效控制磷径流输出的最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6年秋季和2007年春季在黄海中南部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能值、脂肪含量及C:N比值及其随不同海区和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粒径浮游动物的能值、脂肪含量与C:N比值无显著差异;仅黄海中部的浮游动物脂肪(P〈0.05)和能值含量(P〈0.01)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的平均能值和脂肪含量高于秋季;脂肪含量无明显的地理差异,能值含量和C:N比值有显著的地理差异。统计分析表明,脂肪含量与C:N比值(春季P〈0.01),能值与C:N比值(秋季P〈0.01,春季P〈0.01),水分含量与能值(秋季P〈0.01,春季P〈0.01)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克氏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3×3因子试验法,设计了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26%、29%、32%)及能最蛋白比水平(36、40、44 kl/g)的9种试验饲料,对体重(2.39±0.37)g的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适宜蛋白质含量及其蛋白能最比进行了研究,生长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克氏螫虾幼虾配合饲料中适宜蛋白质含量为29.49%~32.24%,饲料的适宜能量蛋白比范嗣为34.67~37.46 kJ/g;当试验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1.86%,能量蛋白比为35.85 kJ/g时,试验虾获得最大增重率、最低的饲料系数、最高的蛋白质效率及最大的特定生长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氮、磷含量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生化组成及脂肪酸组成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尿素质量浓度为0.35g/L时,微藻的生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脂的积累及脂肪酸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尿素质量浓度为0.7、1.4g/L时,可以生长,但各项指标明显下降;尿素质量浓度为3.5、7.0g/L时,微藻生长受到抑制。当磷酸氢二钾质量浓度为0.05g/L时,微藻的生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脂的积累及脂肪酸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磷酸氢二钾质量浓度为0.25、0.5g/L时,其生长明显受到了抑制,各项指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孙淼  何超凡  张玲  蒋广震  刘文斌  李向飞 《水产学报》2021,45(10):1667-1676
为探讨不同水温与饲料磷水平对日本沼虾生产性能、组织及水体磷含量的影响,实验采用3×3因子设计,设定3个水温梯度(20、25和30°C)和3个饲料磷水平(1.1%、1.5%和1.9%),共9组(分别命名为20/1.1、 20/1.5、 20/1.9、 25/1.1、 25/1.5、 25/1.9、30/1.1、30/1.5和30/1.9),每组4个重复。虾饲养于室内循环系统中,养殖期为8周。结果显示,从水温来看,30°C组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高于20°C组,但与25°C组间差异不显著,而摄食量和饵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此外,30°C组的磷保留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且该组血淋巴磷含量显著高于25°C组,而与20°C组无显著差异。从饲料磷水平来看,1.9%磷水平组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磷保留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而磷摄入量与饵料系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1.9%磷水平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1.5%磷水平组,但与1.1%磷水平组差异不显著。此外,1.1%磷水平组全虾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且该组的血淋巴钙含量显著高于1.9%磷水平组,而与1.5%磷水平组无显著差异;1.5%磷水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1.1%磷水平组,但与1.9%磷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水温和饲料磷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摄食量、磷摄入量、磷保留率、血淋巴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分别发现于20/1.1、25/1.9和30/1.9、30/1.1、30/1.9及25/1.5组。另外,水体磷含量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而20/1.5组水体磷含量极显著高于25/1.1组和30/1.1组。研究表明,当水温为30°C而饲料磷水平为1.1%时,日本沼虾的生长性能及饲料效率最优,同时其对水体中磷的排放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以金线鱼鱼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木薯淀粉能使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得到改善,持水性和弹性得以提升,实验从表观黏度和流变特性(输送难易程度)、打印效果(外观形貌、定型性)、鱼糜制品凝胶特性3个方面研究了木薯淀粉对金线鱼鱼糜3D打印效果的影响。采用质构分析、低场核磁分析、流变分析、成型效果分析方法,对凝胶强度、质构特征、持水性、水分分布及组成、表观黏度、动态流变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木薯淀粉添加量的增加,金线鱼鱼糜浆料的凝胶强度、硬度、弹性、持水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木薯淀粉添加量为2%时达到最高值,较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3.63%、249.00%、28.00%和9.14%。鱼糜中的不易流动水(T23)相对含量在木薯淀粉添加量为2%时达到最高,T23峰比例为0.98。随着木薯淀粉添加量的增加,鱼糜浆料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上升,浆料的弹性模量(G?)和损失模量(G??)随着木薯淀粉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木薯淀粉浓度为3%时达到最高,损失正切(tanδ)在淀粉浓度为2%时达到最高。研究表明,在木薯淀粉添加量为2%时,鱼糜3D打印的效果最佳。本研究对鱼糜3D打印有积极指导意义,为实现食品领域3D打印的实用化、广泛化、多样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岳伟萍 《水产科学》2013,32(1):46-49
用三氯化铁、氢氧化钠、壳聚糖以及明矾絮凝海链藻后在4℃、-4℃以及添加10%甘油作为保护剂-20℃条件下保存,保存过程中分别在15、30、45、60、90d测定海链藻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含量变化情况。研究不同絮凝剂及不同保存温度对海链藻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海链藻的营养物质成分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三氯化铁、明矾絮凝后保存效果相近;氢氧化钠营养成分含量降低最快,保存90d以后蛋白质和糖含量为对照组的16%~24%和18%~31%;壳聚糖下降最慢,保存90d以后蛋白质含量、糖含量为对照组的43%~71%和45%~75%。3种保存方法,-4℃保存营养成分流失最多,添加10%甘油作为保护剂-20℃保存和4℃保存相近。本试验表明,壳聚糖絮凝4℃保存营养物流失最少,方便、快捷,可长期稳定保存。  相似文献   

10.
对革胡子鲶(Ctarias Ieather)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的同时,进行了配合饲料的试验研究。饲料的营养水平为:粗蛋白含量29.5%,粗脂肪6.3%,可消化能约2.364兆卡/公斤,可消化能与粗蛋白之比为8.01千卡/克蛋白。试验养殖60~116天,平均饲料系数2.14。初步探讨了革胡子鲶配合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及其氨基酸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花生四烯酸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和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的花生四烯酸(62.5 mg/L)能促进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而低质量浓度(0.1~12.5 mg/L)和高质量浓度(312.5~1562.5 mg/L)的花生四烯酸均能抑制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长;花生四烯酸能促进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的积累,随着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的增加,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也逐渐增加,当花生四烯酸质量浓度为312.5 mg/L时,虾青素的含量最高,达3.67 mg/L,比对照组提高48.8%。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等能的情况下,不同蛋白质含量对幼鳖生长及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含量由45%分别降至42.27%、39.97%、36.82%亦即饲料能量蛋白比由36.5kJ/g蛋白分别提高到39.1、41.4、44.9kJ/g,对幼鳖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幼鳖成活率略有提高。出池幼鳖体形、体色更接近野生鳖。饲料系数无明显差异,蛋白效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最多提高了27.2%。建议在目前的饲料标准基础上降低幼鳖饲料蛋白质含量或营养保证含量5%-8%。  相似文献   

13.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55.73±3.55)g,健康状况良好的鲤鱼108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养殖试验在淡水浮式网箱中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预糊化木薯淀粉组的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肝体比及肥满度分别以预糊化木薯淀粉组为最大,而肝糖原含量以预糊化木薯淀粉组为最小,但均与原木薯淀粉组及木薯醋酸酯淀粉组差异不显著(P0.05)。预糊化木薯淀粉作为饲料糖源时显著提升了肠道中淀粉酶活性的活性(P0.05)。不同淀粉组的血糖、胰岛素、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为预糊化木薯淀粉组最高,不同淀粉组的生长激素也有显著差异(P0.05),以预糊化木薯淀粉组最低。各淀粉组的6-磷酸果糖-1-激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预糊化木薯淀粉组最高;各淀粉组的糖异生关键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为预糊化木薯淀粉组最低。本试验结果表明,鲤鱼对预糊化木薯淀粉的利用效果优于原木薯淀粉及木薯醋酸酯淀粉。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嶝海域牡蛎鳃和肚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用加标回收法检验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鳃中Cu、Zn、Mn、Fe的含量分别为15.35±0.36μg/g、72.86±1.12μg/g、11.39±0.76μg/g、40.07±0.40μg/g;肚腹中Cu、Zn、Mn、Fe的含量分别为5.37±0.40μg/g、41.93±0.81μg/g、6.74±0.34μg/mg、24.89±0.53μg/mg。牡蛎鳃中Cu、Zn、Mn、Fe的含量均高于肚腹。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牡蛎中微量元素的效果较好,回收率为89.0%~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以下。  相似文献   

15.
选择健康的吉富罗非鱼为试验鱼,比较不同水平木薯粉之间的诱食效果以及木薯粉与豆粕、次粉的适口性,评价木薯粉在罗非鱼饵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40%、30%木薯粉组的诱食活性显著高于10%、20%木薯粉组(p0.01),40%与30%木薯粉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2)罗非鱼对木薯粉与豆粕、次粉的适口性依次为豆粕木薯次粉。  相似文献   

16.
陈团  胡毅  张德洪  潘化祥  陈云飞  钟蕾 《水产学报》2019,43(4):1069-1079
以商业配方为基础,研究不同糖源(小麦、大麦、玉米、白高粱、木薯)膨化饲料对大规格草鱼[初始体质量(400.77±7.45) g]生长、体成分、越冬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共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养殖实验于水库网箱(2.0 m×2.0 m×2.0 m)中进行,饲养时间为16周,养殖实验结束后,每网箱保留15尾进行越冬实验,时间为16周。结果显示,玉米组草鱼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他4组差异不显著;肥满度(CF)小麦组最高,脏体比(VSI)玉米组最高,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木薯组最高;小麦组血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大麦和白高粱组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木薯组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小麦、大麦和玉米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白高粱和木薯组,木薯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白高粱和木薯组的肝糖原显著高于其他组,大麦和白高粱组的肌糖原显著高于其他组。越冬后,大麦组草鱼体质量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HSI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其他各组,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GLU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肌肉粗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高,其他各组越冬后体质量下降幅度差异不显著,小麦组CF下降比例最高,玉米和木薯组HSI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其他各组,玉米组的VSI下降比例最大。研究表明,在膨化工艺条件下,以生长、增重成本和越冬为评价指标,小麦、木薯和白高粱是大规格草鱼适合的糖源,木薯增重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商品南极磷虾粉、自制冻干南极磷虾粉和南极磷虾肽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以6种鲟鱼肌肉为参比蛋白,利用3种营养评价指标(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了这3种磷虾粉作为鲟鱼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对3种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3种南极磷虾粉平均粗蛋白含量在61.73%~67.13%,粗脂肪含量在3.56%~4.56%,灰分含量在15.56%~17.15%,达到了一级品甚至是特级品的指标。总氨基酸含量达51.46%~58.75%,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3.69%~28.51%,三者必需氨基酸总量与粗蛋白的百分比为45.09%~47.94%;呈味氨基酸总量为18.60%~21.19%,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达到了36.07%~36.17%。从必需氨基酸指数方面看,3种南极磷虾粉都为优质的蛋白源。同时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关联度分析法,3种南极磷虾粉对于鲟鱼的必需氨基酸平衡性较好,相关系数和鱼粉相差不大,且要高于豆粕。氟含量方面,自制的冷冻冻干南极磷虾粉氟含量最高(2 382.83±112.43 mg.kg-1),其次为商品南极磷虾粉(1 122.73±62.82 mg.kg-1),而经过酶解后南极磷虾肽粉的氟含量(65.19±5.08 mg.kg-1)则显著下降,低于欧盟标准(350 mg.kg-1)。综合来看,3种南极磷虾粉氨基酸平衡性较好,营养价值较高,氟含量可通过一定方法降低,南极磷虾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利用前景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搞清鲤鱼饲料中最佳能量蛋白比[可消化能(DE,千焦/公斤饲料)与蛋白质(P,呖)之比;DE/P]进行了饲养试验,方法是给鲤鱼投喂含营养量不等的(蛋白质(22%-41%)、碳水化合物(5%-50%)和类脂(5%-15%)]各种配合饲料,结果表明,不管饲料中的DE如何,喂蛋白质含量23%饲料的鱼,其生长速度和喂养变化相当慢.当饲料的DE达1298-1507千焦/100克、蛋白质含量达31%-32%时,生长速度最快.使用碳水化合物或类脂把饲料中的DE从1298千焦提高到1292千焦,其生长速度、饵料系数等没什么变化.喂消化能量小于1298千焦的饲料时,PER(饲料蛋白质的蛋白效率)和NPU(净蛋白利用率)值低得多.不管饲料中消化能量比或鱼的生长情况如何,鲤鱼体中能量转化率在32%~49%.另外能量消化率与饲料的纤维素含量呈线性关系,随着饲料纤维素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数据推测,鲤鱼生长所需饲料的最佳蛋白质含量是31%左右,据消化能的测定,生长所需最佳的能量蛋白比(DE/P)的试验值是406-486.  相似文献   

19.
以黄颡鱼幼苗为研究对象,设计蛋白含量为36.5%、38%、39.5%、41%,能蛋比水平为8Kcal/g、8.5Kcal/g、9Kcal/g、9.5Kcal/g下的16种饲料,在恒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70天,研究不同能蛋比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为39.5%,能蛋比为8.5Kcal/g的实验组,黄颡鱼生长性能最佳;蛋白含量低于38%,不能满足黄颡鱼营养需求,生长性能较差。蛋白含量为41%,能蛋比高于9Kcal/g后,不利于黄颡鱼幼鱼生长。因此,黄颡鱼幼鱼膨化饲料适宜的蛋白含量为38-41%,适宜的能蛋比为8-9Kcal/g,过高或过低的能蛋比均不利于黄颡鱼生长。  相似文献   

20.
许明珠  张琴  董兰芳  童潼  谢达  苏琼 《水产科学》2020,39(2):175-181
在水温26~30℃,盐度18~22条件下,初始体质量(0.012±0.000)g的拟穴青蟹仔蟹饲养在底铺1~2 cm细沙、边缘放5 cm^2瓦片的塑料水桶(直径20 cm,水深20 cm)中,投喂以葡萄糖、蔗糖、糊精、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糊化木薯淀粉和糊化玉米淀粉为糖源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养殖3周,研究不同糖源对拟穴青蟹仔蟹生长、体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糖源显著影响拟穴青蟹仔蟹的生长性能(P<0.05);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依次为糊化木薯淀粉>糊化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糊精>蔗糖>葡萄糖;葡萄糖试验组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不同糖源对拟穴青蟹仔蟹体组成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仔蟹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糖源对3种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拟穴青蟹仔蟹对大分子糖源的生物利用度要大于小分子糖源。在本试验的研究条件下,7种常见糖源中糊化木薯淀粉是拟穴青蟹仔蟹的最适糖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