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花期高温对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两优培九和汕优63在盛花期置于人工气候室36℃高温下处理不同时间的结果表明,在无库源关系限制下,两优培九结实率明显高于汕优63, 表明两优培九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然而,当两优培九、汕优63和Ⅱ优7号种植于不同密肥构建的6种库源群体条件下时,两优培九结实率却明显低于汕优63和Ⅱ优7号.对空秕率构成的分析表明,两优培九结实率低主要是由于受精子房中途停止发育所致.  相似文献   

2.
两优培九再生利用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示范实践表明,两优培九在赣西北双季稻改制田和光照充足的一季稻区可蓄留再生稻。据试验,两优培九两季(头季加再生季)单产比协优63增产0.93t/hm^2,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头季稻比协优63增产1.08t/hm^2,差异极显著;再生季比协优63减产0.15t/hm^2,差异不显著。两优培九的倒2、倒3节再生芽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两个节位的再生稻产量占总产量的94.2%以上。在栽培技术上要着力抓好“三早、三严、三过硬”。  相似文献   

3.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种子纯度幼苗鉴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种子置床发芽后5,14,20d左右观察了两优培九与其母本培矮64S的幼苗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幼苗的芽鞘、叶片、根系和长势长相等方面均有区别。根据此3个阶段的幼苗特征鉴定的两优培九的种子纯度与真实纯度(海南鉴定结果)相比,误差均在3%以下,所以可从幼苗形态上初步鉴定两优培九的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4.
对两优培九亲本特性进行了观察 ,介绍了两优培九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两优培九制种中,对母本培矮64S采取“四看四定”的“九二0”施用技术,初步解决了培矮64S“九二0”施用技术难题,大幅度提高了两优培九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6.
高产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培两优98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两优981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作母本,与恢复系R98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灿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产量高而稳,熟期适宜,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65396的光合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分期播种和平行比较方法,对两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 65396 的光合形态性状进行了研究。与汕优 63 相比,两优培九和 65396 在单株绿叶数达到最大值之前的增长速率基本一致,但其后的衰减速率却明显要慢,且功能叶较厚、叶角小、叶凹度大,光合优势明显。若以叶面积×叶重系数为综合光合特性,则 3 个组合中,65396 功能叶的光合优势最佳。  相似文献   

8.
两优培九制种高产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0年两优培九在麻阳制阳 7.65hm2,实收单产2.86t/hm2,分析了两优培九制种获得高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两优培九在达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万明  谢勇 《杂交水稻》2003,18(5):39-40
两优培九在四川达州大面积试种示范中表现适应性广、产量高、米质优。介绍了两优培九在当地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李中希 《作物研究》2002,16(1):35-35
两优培九系用培矮 6 4 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该组合在岳阳市作中稻栽培 ,已有 3年。1999年引进 ,2 0 0 0年小面积示范 ,2 0 0 1年达 1万公顷 ,2 0 0 2年可达 2 .2万公顷 ,占岳阳市中稻面积的 4 8%。该组合表现适应性强、产量高、米质优、抗白叶枯病和抗稻瘟病等优点 ,深受广大农户欢迎。1 两优培九的表现两优培九在本市作中稻栽培 ,从小面积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种植 ,都表现产量高、米质好。我市地处湘北 ,土层深厚肥沃 ,适合两优培九的生长。 2 0 0 1年 ,随机调查 9.5 hm中 稻两优培九 ,平均单产为 9.2 1t/ hm,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