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建刚  赵文峰  李庆杰 《油气储运》2014,(6):662-664,679
参考国内外应用成熟的稠油降粘工艺,结合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加工技术,提出了风城稠油掺柴降粘外输方案。重点研究了风城稠油特性,掺柴后的混油特性,掺柴工艺流程,不同输量下管道运行的水力、热力条件,以及最小启输量、最大输量及安全停输时间等。结果表明:掺柴后的混油在一定温度下表现出牛顿流体特性;掺稀工艺满足事故工况和投产初期低输量运行要求,低黏度下满足设计输量的最小掺柴质量分数为20%,高黏度下满足设计输量的最小掺柴质量分数为25%,且低黏度和高黏度下管道外输量适应范围较大。风城超稠油外输管道的顺利投产,可为我国今后设计线路更长、输量更大的稠油外输管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于成品油长输管道而言,保证油品质量、减少混油,并将油品安全输送至下游油库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在成品油管道-35#柴油/97#汽油的混油切割作业中尚无成熟经验。以吉长成品油管道-35#柴油/97#汽油的混油切割为例,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分析输送期间不同输量对混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吉长成品油管道以400 m3/h的输量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油量。明确了混油切割计算中密度的选取依据,提出了非对称切割方法。通过分析管道沿线各检测点混油量的变化趋势,得出混油增长经验公式,即长春末站的混油量约为吉林首站初始混油量的1.15倍(或8#阀室混油量的1.02倍),并且总结提出指导-35#柴油/97#汽油混油切割作业的建议,保障了管道运行安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长输管道在输送柴油的过程中,柴油质量会随着输送里程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以西部成品油管道为例,通过批次跟踪及取样测试的方法,对柴油输送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柴油、-35#柴油到达末站时的闪点衰减平均值分别为5.75℃、3℃,建议0#柴油、-35#柴油最低进线闪点值分别为66℃、48℃;在顺序输送过程中,相邻油品性质差异较大时,柴油质量降低程度较高;管道的停输时间越长,柴油质量降低程度越高,建议减少管道停输时间;管道中的杂质会造成柴油输送质量下降,定期进行清管作业有助于提高管输柴油质量;当管道运行流量大于临界流量时,管道流量变化对柴油输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长输成品油管道的经济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热油管道运行经济性的若干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热站效率、运输距离及管道承压能力等因素对不同输量热油管道运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站效率对热力费用影响明显,但其影响程度与输量有关。运距变化对吨油公里运费影响较小,随运距增大,运费出现小幅下降态势。管道承压能力对运行经济性的影响比较复杂,较高的承压能力可以充分发挥泵扬程的作用,使动力费用降低,但并非承压能力越高经济性越好,与经济性有关的合适承压能力与站间距离、输量、泵型配置及泵运行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棕榈油制备生物柴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焱虎  张汝坤  张天顺  董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70-4171,4180
[目的]对棕榈油制备的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能及燃烧性能进行测试。[方法]以棕榈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与0#柴油部分理化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并对掺混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掺烧生物柴油的混合燃料燃油消耗率略有升高,HC、CO排放明显低于0#柴油。[结论]棕榈油制备的生物柴油可以满足替代石化柴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0号柴油在低温下的管输问题,开展了0号柴油的析蜡、溶蜡规律试验,分析了0号柴油析蜡量随温度、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温度下柴油和汽油的溶蜡时间规律.根据苏霍夫公式的计算结果,绘制了南方某石化公司厂际间成品油管道的温降曲线;并对该成品油管道在环境温度低于析蜡点温度时的输送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南成品油管道泵站优化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  吴先策  纪荣亮 《油气储运》2011,30(3):196-199,5
以管道全线动力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以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油品输量为约束条件,同时满足管道水力、工艺及强度等约束条件,建立优化过程的数学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泵性能参数的处理和计算,设置合理间距,将调速泵离散化为不同转速的固定转速泵,进而确定全线泵站的开泵方案。以西南成品油管道泵站为例,在N=300,G=300,Pc=0.25,Pm=0.03的情况下,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计算,优化后的开泵方案,可使动力费用降低30.7×104元。遗传算法可以有效应用到已经建成且配有调速泵的常温输油管道泵站优化的数学模型中,进而得到泵站的最佳经济运行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役埋地热油管道低输量运行的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英  袁宗明  肖燕 《油气储运》2008,27(4):10-13
对在役埋地热油管道,当管道实际输量小于设计输量时,为妥善地解决管路沿线的能量消耗与能量供应之间的矛盾,研究一种经济上、技术上比较合理科学的运行方案,对于降低输油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埋地热油管道经济计算数学模型,提出了采用方案比较法和TLNET软件相结合求解数学模型,确定了管道输量在小于设计输量下,使管道的运行费用为最小的经济运行方案,包括管道沿线运行的热泵站数、站内泵机组的组合方式、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和温度、管道的小时运行费用、变频调速电机的转速及热站的热负荷等。进行了实例计算,通过与现场实际相比较,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风城超稠油掺柴油长距离输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莉  王从乐  姚玉萍  熊小琴 《油气储运》2011,30(10):768-770,716
针对新疆风城超稠油长距离管道的输送难题,结合超稠油特性及下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加工工艺要求,对比分析了掺稀输送工艺常用稀释剂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风城超稠油掺柴油降粘输送方法。以风重010井与重59井原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法与瓶试法,同时依据相关测试标准,测试分析两种原油脱水前后的基本性质、流变特性与粘温特性,评价其掺柴油的脱水效果及其脱水前后掺柴油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风城原油属于典型的超稠油,选用0#柴油作为稀释剂具有明显的安全经济优势;两种超稠油掺0#柴油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其表观粘度,而且有助于脱水;在0#柴油掺入体积分数为20%~25%、输油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两种超稠油掺混0#柴油处理后均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与可泵送性。  相似文献   

10.
热油管道的加热费用占管道总能耗的比重较大,热输原油管道因加热所耗原油占管输原油的1%~3%左右。在管道运行中,减少热能损失对输油成本最小晔、提高经济效益影响重大。以铁在输油管道为例,详细地分析了在较低输量下热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找出了影响热力系统最优化运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昌吉油田所辖区块油藏具有原油黏度高,储层中低渗的特点,采取管网远距离集输工艺,存在井口高回压甚至凝管等问题,而采取井口单罐生产收油车倒油至集中处理站的集输方式,存在收油车卸油困难、单罐电伴热能耗高、收倒油运费高、巡检管理不便、影响原油连续生产等问题。为此,采用回掺热水降黏集输工艺,使昌吉油田实现了稠油的管网集输,吨油运行成本降低46%。探讨了该工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停加降黏剂、在各回掺水配水站增加燃气水浴炉、使用伴生气代替CNG作为相变加热炉燃料等解决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8,表1,参11)  相似文献   

12.
颜建宝 《油气储运》2005,24(9):51-53
介绍了兰州石化公司302厂至兰州炼油厂的重油管道改输柴油的具体改建方案。通过水力计算,校核了离心泵的实际工作点。针对降低能耗、增大输量、气温影响和冬季停输再启动等技术问题,确定了改建后管道的合理运行方案,提出了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降低泵站油电消耗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魏安河  时建辰  刘巧云  陈忠 《油气储运》2001,20(10):49-50,59
以庆铁线新庙和牧羊泵站为例,在输量一定的条件下,提出通过运用降低进站温度的方法,对降低低油电消耗总费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计算比较,证明了低输量管道的保证输油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这一方法对减少节流损失,降低输油成本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日东原油管道通过使用静态掺混装置实现了高黏油的在线掺混输送,并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数据和经验。介绍了日东原油管道的掺混工艺、输送油品的物性、掺混界面的移动对运行参数的影响及油品静置对启输的影响。以黏度异常事件为例,对比分析了事件前后管道流量、压力、黏度及水力坡降等重要参数和数据,最终确定高稠油掺入比和部分管段沉积的杂质颗粒黏团为两个关键影响因素。为确保管道的运行安全,避免再次发生黏度异常事件,建议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以取样数据为依据,严格控制掺混比例和黏度等运行参数,明确清管频次,进一步优化管道生产运行。研究成果可为管道安全输送掺混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燃用超声乳化柴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乳化机理,将适当配比的0#柴油、水和SPSO型乳化剂进行乳化,研究了掺水量、乳化剂含量、乳化温度和乳化时间时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水量的增加,乳化柴油的热值逐渐下降,黏度、闪点、燃点和凝点越来越高,最大掺水量应小于18%.对10%,15%掺水量的乳化柴油进行台架试验表明,中小负荷工况下节油效果不明显,大负荷工况下节油效果显著,节油率在9%~14%之间,燃用乳化柴油可降低尾气排放中NOx和排气可见污染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南输成品油管道输储油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鹏 《油气储运》1998,17(11):7-10
分析了南输成品油管道实际输油,储油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取消或停用首,末站柴油储罐加热蒸气的方案,通过对停用加热蒸气后输运输转0号柴油的实际运作及对首末站储罐没温的实测值分析,认为在输储0号柴油机时,可以在首末站停止加热蒸气,从而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维志  于清澄  张迪 《油气储运》2012,31(1):65-67,86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以各站的升压值作为决策变量,以全线的总动力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等温输油管道优化运行的数学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利用管道进出站压头的约束条件,确定了各站的供给能量,进而获得全线各站升压值的最佳组合,制定运行优化方案。以大庆-锦西原油管道为例,对运行方案最优工况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进行说明,并获得了经济合理的运行参数,可为制定管道运行优化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原油含水对管道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油气储运》1998,17(8):4-6
介绍了水在原油中的存在状态及含水率的测量方法,结合马惠宁管道近期的实际情况,就原油含水对原油流变性、管道运行及设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指出:(1)在一定范围内,原油的粘度和凝点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大,含水率低于5%,对原油流变性影响不大;(2)高含水原油进入管道会造成管道运行不稳定,并使管输能耗明显增加;(3)靖马原油所含水分对管道和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并影响了加热炉的正常操作;(4)应避免3m罐位以下的高含水靖马原油集中进入管道,对这部分原油可采取与马岭原油掺合的输送工艺。  相似文献   

19.
输油泵机组及其进出口连接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问题是影响输油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分析了管道系统激振力的来源和振动成因,并给出了诊断方法.针对某长输管道输油泵进出口管道出现的振动现象,运用振动测试手段对输油泵及其进出口管道分别进行了振动检测和分析.当输油泵进出口管道振动速度有效值最大达到9.28 m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