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斑天牛(Batocera hoisfielde)隶属鞘翅目天牛科,我国黄河流域以南诸多省区有分布,能危害多种阔叶树及果树。该虫在皖浙山核桃产区的危害株率达90%以上,是山核桃主要的蛀干害虫。1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山核桃产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内或蛹室中越冬。5月上旬始见越冬成虫咬羽化孔飞出,6月中旬为成虫活动盛期,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10月底后幼虫进入越冬期。第二年3月~7月为幼虫危害盛期,7月底8月初幼虫老熟,开始作蛹室化蛹,蛹期约30天,9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并在蛹室中越冬。成虫多在19~23时咬出羽化孔爬出并在次日12时前爬上树冠,啃食嫩梢嫩树皮(补充营养)。成虫补充营养后到死亡前均能进行交尾。交尾相对集中在19~23时并多在树干下部。雌雄成虫均可交尾多次。每雌携卵量约40粒。卵分批成熟,分批生产。卵多产于胸径15cm以下树干4m以下树干上。产卵时头朝下咬近一圆形中央有一小孔的刻槽,将卵产于刻槽上方,每槽产卵1粒,然后用分泌液粘木屑盖住孔口。卵期约2周。初孵化幼虫在韧皮部附近蛀食,被害部分树皮变黑,纵向涨裂,流液,并可见细蛀屑。约经3~4周蛀入木质部并向上蛀食...  相似文献   

2.
松墨天牛在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又名松褐天牛、松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墨天牛属,是松属树种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黑松(P.thunbergii Parl.)、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和思茅松(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等的重要蛀干害虫,主要危害生长衰弱的树木或新伐倒木,造成松树枯死,同时还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ilus (Steiner & Buhrer) Nickle)萎蔫病[1-2].松墨天牛在云南主要危害云南松,目前分布范围已经扩展到43县(市),并在部分地方成灾,加大了松材线虫病传入的可能性[3].松墨天牛在滇中地区1年1代,雌成虫在树干上咬出长椭圆刻槽,将卵产在刻槽中部的表皮层下,幼虫生长发育至一定阶段蛀入木质部, 在边材表面留下椭圆形的蛀入孔;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在蛀道内取食,老熟幼虫在蛀道末端构筑蛹室化蛹,成虫从蛹室向外咬出近圆形的羽化孔爬出[4-5].松墨天牛是典型的钻蛀性害虫,调查和防治非常困难.前人曾经对松墨天牛在马尾松和思茅松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6-8],但这些研究是某一时间段天牛的危害痕迹或幼虫在树干上的分布,对于天牛产卵刻槽、蛀入孔和羽化孔的数量关系,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本文对松墨天牛的产卵刻槽、蛀入孔和羽化孔在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数量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松墨天牛的林间调查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Hope),在山东省2年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成虫多将卵产于距地面1~1.3m的主干弯曲处(成虫产卵前先咬刻槽,后将卵产于刻槽上方皮层和木质部之间),卵经10~15天后孵化幼虫,在韧皮部...  相似文献   

4.
桑天牛是丘陵山地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食性很杂,除严重危害桑树外,还可危害油桐、白杨、柳树等林木。桑天牛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越冬。成虫于6-7月间产卵于1年生枝条上,产卵时先将枝条咬成“U”形伤口,将树皮全部啃碎翻起,然后产一粒卵于其中,卵呈乳白色。幼虫孵化后蛀食枝干,并在枝条上和树干中向下蛀食,形成一条弯曲的隧道,在蛀道中每隔相当距离向外蛀一排泄孔,以排粪便,幼虫老熟后,在下端  相似文献   

5.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松墨天牛在福建闽北1a发生1代,以3~5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极少数以低龄幼虫在树皮下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在木质部内做一椭圆形蛹室化蛹,历时13~15d后成虫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从蛹室向外咬圆形的羽化孔道飞出,6月上中旬是成虫羽化出孔的高峰期。成虫的雌雄性比为1∶1。在林间,成虫寻找松树嫩枝树皮补充营养,5~9d后开始交尾产卵,产卵前在树皮上咬刻槽,造成泪滴状松脂流下,1刻槽产卵1粒,少数可产2~4粒。卵期6~10d。幼虫孵化后取食松树内皮和韧皮部,在树皮外可见白色纤维状或褐色粉末状木屑与粪便的混合物。3龄幼虫咬一长椭圆形蛀入孔进入木质部,此后树皮外不再出现蛀屑。幼虫在蛀入木质部前死亡率极高,只有31 68%能蛀入树干中,幼虫期易受白僵菌侵染。幼虫期260~310d。  相似文献   

6.
黄斑星天牛 Anoplophora nobilis G.是北方杨树重要蛀干害虫,其发生期与发生量的预测是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我们于1981~1982年在甘肃省甘谷县、天水市,对黄斑星天牛卵和蛹的发育进行了研究。黄斑星天牛成虫在产卵以前,选择一定胸径的杨树,刻一与树干垂直的横槽,然后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产一卵。由成虫产卵时分泌的腺液,腐蚀刻槽内的韧皮部与木质部,以供给初孵幼虫合适食料。刻槽外形随着卵的发育而变化,可根据刻槽外形及颜色的变化把卵的发育期分为4个阶段:初产期,刻槽棕黄色,卵乳白色,发育1~4天;中期,刻槽浅褐色,有树液外流,卵乳黄色,卵期5~9天;后期,刻槽深褐色,周围显湿斑,卵乳黄至黄棕色,刻槽内溢满树脂,卵期约10~  相似文献   

7.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锈色粒肩天牛在山东省滕州市 2a 1代 ,以幼虫 (卵化后当年和第 2a)在枝干蛀道内越冬 ,翌年 3月开始蛀食危害。第 3a 5月上旬开始化蛹 ,成虫产卵多在Φ7cm以上的树干基部 ,卵上覆盖草绿色糊状分泌物。幼虫孵化后垂直蛀入韧皮部 ,不断地排出粪便 ,幼虫历期 2 2个月 ,危害期达 13个月。采取加强营林、检疫措施 ,捕捉成虫 ,人工灭卵和初孵幼虫、插毒签或注射药剂毒杀第 2a幼虫等综合防治技术 ,防治效果可达 96 %以上  相似文献   

8.
淮北地区,随着杨树纯林逐年增多,杨树常见的害虫也呈上升趋势。经调查,2~3年生杨树虫株率一般在30%,高的达80%基至更高,存在大面积爆发蔓延的潜在危险。一、蛀干类害虫杨树天牛有107种,淮北地区主要有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两种,一般一年发生1代或两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虫孔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取食危害树干,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5至7月为盛发期。成虫取食叶脉及嫩枝表皮,然后刻槽于2~3厘米粗枝条韧皮下并产卵,约15天后幼虫孵出钻蛀危害木质部,从蛀道排泄木屑虫粪。桑天牛产卵刻槽呈“川”字形或“U”字形,部位在粗1~3厘米的2年生枝干上,排粪孔在枝或干上均近等距离排列,粪便白色;光肩星天牛产卵刻槽呈椭圆形,部位一般在2年生枝或枝分叉处,排出的粪便呈褐色。二、食叶类害虫主要有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杨黄卷叶螟、草履蚧、绿刺蛾、金龟子等,共同特点是食杨树的叶片,特别是新生嫩叶,常常能将小树叶片吃光,对1~5年生幼树危害最大。一般6~8月发生严重,白天卷在叶子里面,晚上出来活动,杨黄卷叶螟每年发生4~5代,幼虫3~5天即可把嫩叶吃光,仅留叶柄。高温、高湿天气对幼虫生长极为有利。三、综合防治方法1.加强植树检疫,...  相似文献   

9.
花绒寄甲卵和成虫释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蛀干害虫天牛的重要天敌,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能有效控制林木被害率和天牛的虫口数量。释放花绒寄甲卵,北方选择在3月下旬至6月中旬,南方的释放期可延长至8月;将卵卡固定在天牛虫粪孔下方的背阴处(虫孔高度3m)或距离地面2.5~3.0m的树干背阴处(虫孔高度3m)。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在北方选择5-7月初期,南方选择3月下旬或9月中旬;直接将释放盒钉在距离地面约2.5m树干背阴处。若立木被害率较小,则一次性每公顷投放成虫释放盒或卵卡200~250个;若被害林株天牛密度较大,则应连续释放2年且每年释放1次,每被害木释放花绒寄甲卵40~80粒(卵卡1~2个)和成虫5~10头。  相似文献   

10.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锈色粒肩天牛在山东省滕州市 2年 1代 ,以幼虫 (孵化后当年和第 2年 )在枝干蛀道内越冬 ,经过 2个冬天的幼虫于第 3年 5月上旬开始化蛹 ,成虫产卵多数产在 7cm以上的树干基部 ,卵上覆盖草绿色糊状分泌物。幼虫孵化后垂直蛀入韧皮部 ,不断地排出粪便 ,幼虫历期 2 2个月 ,危害期达 13个月。采取加强营林、检疫措施、捕捉成虫、人工锤击卵和初孵幼虫、插毒签或注射药剂毒杀第 2年幼虫等综合防治技术 ,防治效果达 96 %以上。  相似文献   

11.
芳香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科 ,在河北主要为害柳树、榆树 ,其次为害杨树、国槐等 ,以幼虫钻蛀树木枝干 ,常造成枯梢或整株死亡。1 生活史芳香木蠹蛾 2a发生 1代 ,第 1年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 ,第 2年幼虫离开树干在土壤内越冬 ,第 3年春天化蛹 ,4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 ,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将卵产于树干分叉处 ,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伤口及旧蛀孔处。卵单产或堆产 ,卵期 15~ 2 0d。初孵幼虫群集蛀食韧皮部和形成层 ,随后蛀入木质部 ,被害处排出白色或赤色木屑。一直为害到 9月下旬 ,开始在虫道的末端越冬。第 2年 4月上旬幼虫常…  相似文献   

12.
皱绿柄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儿山保护区水源林灾害性天牛优势种皱绿柄天牛Aphrodisium gibbicolle(White),该天牛每2年发生1代,第1年以3~4龄幼虫在寄主蛀道内、第2年以预蛹在树干蛀道蛹室内越冬。皱绿柄天牛最大的行为是在生长发育的第2年7-9月大龄幼虫阶段沿寄主树皮内缘环状绕旋钻蛀2~3圈,切断寄主的内表皮、形成层、韧皮部及部分木质部,导致曼木周树(Cyclobalanopsis oxyodon)大面积枯死。害虫生长发育及对寄主的为害表现出明显规律性,隔1年的秋冬季出现1次枯树枯枝危害状。  相似文献   

13.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剖受害辽东栎,结合林间调查,研究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栎树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害后表现为全部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4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1~4m;部分出现枯梢症状的栎树,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6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3~7m。天牛数量与树皮厚度和树干直径均呈正相关关系。调查发现,当辽东栎树皮厚度大于0.47cm、树干直径大于9.02cm时,开始出现栗山天牛危害。在林间,栗山天牛低龄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阳面的韧皮部中,而蛹主要分布在木质部,越靠近树干中心分布越多。产卵当年和翌年6月前幼虫主要在韧皮部取食危害。从翌年6月开始,天牛幼虫逐渐蛀入木质部为害,7—8月为蛀入木质部的高峰期,9月绝大多数幼虫蛀入木质部取食,直至化蛹。树干2m以下的幼虫排粪孔数与树木胸径成正相关,而与最高活枝高度成负相关关系。当最高活枝高度在4~7m时,幼虫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4.
沙棘蛀干害虫柳蝙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蝙蛾是一种新的沙棘蛀干害虫,属鳞翅目,蝙蝠蛾科。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一般2年发生1代,少数1年发生1代,以卵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从4月下旬开始危害至7月下旬;越冬卵孵化后,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上旬开始钻蛀危害至10月,然后以幼虫在树干基部越冬。采用20%的速灭杀丁乳油、80%敌敌畏乳油,在幼虫钻蛀前进行地面喷药防治,结合虫道“注液法”防治,防效可达93.3%~100.0%。  相似文献   

15.
1新疆杨树天牛及其危害 新疆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有黄斑星天牛、青杨天牛、山杨楔天牛等,上述三种天牛均为自治区补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有黄斑星天牛、山杨楔天牛。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天牛均以幼虫蛀孔隐藏在树皮下和木质部进行危害。卵孵化后,初孵幼虫首先取食卵槽边缘的腐烂变黑的韧皮部及形成层,逐步向干、枝横向取食木质部表层,三龄以后逐渐蛀入木质部内,钻蛀成S形U形等不规则的坑道。  相似文献   

16.
台湾狭天牛是花椒树上的主要蛀干害虫,1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在树干坑道内越冬。翌年6月上旬始见成虫,幼虫孵出后钻蛀树干,连续多年为害,直至寄主死亡。  相似文献   

17.
松墨天牛幼虫在马尾松上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在马尾松树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树上的松墨天牛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数量随着树体高度的增加呈"钟形"分布,主要集中在寄主的中部,其中2~5 m高树干上的蛀入孔数量占总蛀入孔的64.88%,2~5 m高树干上的蛹室数量占总蛹室的62.44%,3~6 m的羽化孔占总羽化孔的63.47%;松墨天牛的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在树枝上的分布数量显著高于树干上的分布,说明树枝是幼虫的主要分布部位,同时也是松墨天牛越冬的重要场所;蛀入孔、蛹室和羽化孔的数量与马尾松树胸径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且其在马尾松树南北两侧的分布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云斑天牛在晋中市核桃树上两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蛹室或树干蛀道内越冬。运用人工捕杀、树干喷药、虫孔注药、灯光诱药、肿腿蜂寄生等方法进行无公害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天牛综合防治十法温素卿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其幼虫钻蛀树干,对树木的危害极大。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严格检疫,控制虫害蔓延。对可能传播危险性天牛的苗木、种条、木材等进行检疫,发现有产卵刻槽、侵入孔、虫道、羽化孔、活虫体等,及时按检疫法规处理。二、...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适用于贵州省马尾松林内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防治的药剂和方法,调查了松褐天牛在马尾松植株上、中、下各部位的蛀干特征。选用诱木引诱剂、APF-1、噻虫啉、白僵菌等4种新型药剂开展防治实验。结果表明,松褐天牛幼虫蛀树干上部占40.13%,蛀树干中部占37.58%,蛀树干下部占22.29%,随树干自下而上松褐天牛的数量逐渐增加的趋势。经4种药剂处理后,与对照比较,树干松褐天牛幼虫减少比例为:噻虫啉(42.46%)APF-1(37.38%)诱木引诱剂(33.78%)白僵菌(31.48%)。本文还阐明根据不同林分特征选用不同特点的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