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析了现行非计算机专业VF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对非计算机专业的VFP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2.
VFP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一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切数据库入门的基础。本文从沈阳农业大学VFP实际教学出发,剖析了大学非计算机专业VFP教育现状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改革方案,通过实践证明VFP的改革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数据库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3.
《Visual FoxPro(VFP)程序设计》是医药类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医药类院校的学生专业特点和传统VFP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并经过我校多年实施经验证明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非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如何改进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果。通过实践表明了VFP教学课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VFP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本文从改进传统授课方法、注重形象思维的教学、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转变教学观念,构造“学习共同体“、加强上机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在数据库VFP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实施的五个环节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VFP语言易学好用,其排序、检索速度之快,是VB和Delphi所不及的;用VFP开发企业内部数据管理,不仅快捷而且维护方便。但利用VFP开发软件的主要缺陷是其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对于稍懂数据库知识的用户,打开数据表、浏览表中信息、更改数据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利用各类破解工具对编译成EXE文件的VFP软件解密也比较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8.
VFP网络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VFP网络教学及科研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教学活动等总的看法。新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最终使教学效果明显,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系统安全已经成为数据库应用系统研发必须考虑的环节。本文对VFP数据库安全技术分别从VFP自身的加密技术,以及利用VFP支持远程视图功能将其与支持数据安全的数据库建立联系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VFP最小运行环境和运行库以及在VFP中绿色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对方便、经济、高效设计不“污染”系统的软件和课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VFP程序设计语言语法简单、便于理解,而且涉及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知识,因而被许多高校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如何提高VFP课程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基础,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本科学生计算机二级VFP考试过级率,提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新生教学模式,在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的基础上,提出高效的复习方法和应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数据库为存储介质,以VB6.0为开发工具,通过对VFP6.0相关文件的存储格式的研究,利用VB6.0的文件功能和FTP文件传输协议,实现了“VFP6.0上机考试系统”的机考目的,对教学效果评估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对其他计算机语言的考试系统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计算机专VF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FP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能处理大量的数据和进行管理系统开发的常用工具。它是很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对重视课前准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注重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重视上机实验指导、“无纸化”上机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贾丰  郭玉蓉  刘冬  杨曦  邓红  孟永宏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9):3831-3844
【目的】中国苹果年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约有20%用于工业化深加工。因此,每年将产生数以万吨的苹果渣,这些苹果渣一般作为廉价饲料出售或作为废料丢弃,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比较苹果渣发酵前后多糖的物理特性、流变特性、黏均分子量及基本结构等加工特性,为苹果渣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以苹果原渣多糖(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AP)、苹果酒渣多糖(wine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WFP)、苹果醋渣多糖(vinegar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VFP)为原料,通过对苹果渣多糖提取率、溶解性、乳化性及其稳定性、起泡性及其稳定性、吸湿性与保湿性等物理指标进行全面测定、利用流变仪测定多糖溶液流变学特性、利用台式扫描电镜(DSEM)对多糖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利用乌氏粘度计对多糖进行黏均分子量测定,从而对加工特性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研究。【结果】AP提取率为5.68%,发酵苹果渣多糖提取率为6%—7%,与AP差异显著(P0.05)。VFP、WFP在水中溶解度分别为0.1405 g·m L~(-1)、0.0771 g·m L~(-1),均与AP(0.0283 g·m L~(-1))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AP相比,发酵苹果渣多糖起泡稳定性有所增加,吸湿性、保湿性明显升高(P0.05),但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此外,在流变学方面,AP、VFP、WFP均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其表观黏度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特征;WFP、VFP具有良好的温度抗逆性。黏均分子量和微观结构分析表明,AP、WFP、VFP黏均分子量在15—130 k Da,黏均分子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APWFPVFP。台式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图像显示,AP主要由条带、棒状、片状组成,结构间相互交联,形成网状结构;WFP主要由齿状、棒状和片状组成,有一定交联性,但交联程度相对较低;VFP主要由较大的片状组成,弯曲折叠在一起,交联程度相对最低。【结论】发酵苹果渣多糖在物理特性、流变学特性、基本结构、黏均分子量等方面均有所提升,苹果酒渣多糖、醋渣多糖加工特性优于原渣多糖。  相似文献   

16.
嘉陵江流域鱼类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总结嘉陵江流域的鱼类分布情况,发现该流域分布有鱼类共156种,隶属于7目18科86属。采用以所含种属的绝对数目进行排序的传统方法和以科(属)所含次级分类类群在该地出现的相对频率进行排序的区系存在度方法分别对目、科和属级水平进行排序,进而分析嘉陵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结果显示,2种分析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排序方法中占优势(广布性)的科和属在嘉陵江的分布并不多,区系存在度也相对较低;而一些分布较窄的科和属,其区系存在度却相对较高。鳗鲡科和钝头鮠科都只有一个属分布在亚洲,但它们的区系存在度较高;金沙鳅属和鯮属只有1个种分布在长江流域,其区系存在度也高达100%。因此,需要结合2种区系分析方法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嘉陵江鱼类区系的组成特点。此外,比较嘉陵江鱼类区系与长江干流鱼类区系存在度,发现两者存在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李仙江鱼类的区系存在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调查、文献记录和西南林业大学标本馆馆藏标本,确定李仙江流域共有鱼类66种,隶属于5目14科44属。剔除6种引入种后,对李仙江鱼类的目、科、属3个级别进行区系存在度分析。结果显示:属级存在度更能够反映该流域的鱼类区系组成的特点,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科属在李仙江流域的存在度相对较低,而具有地方性分布的部分科属,区系存在度较高,可以反映李仙江流域鱼类的区系特征。李仙江的鱼类区系成分与元江鱼类区系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 VFP6.0与 VC++6.0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技术 ,提出了两种接口方法 ,一种是利用DAO方法 ,另一种是 ODBC方法 ,阐述了两种接口方法的原理 ,最后 ,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了如何利用 ODBC方法在两种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接口。两种接口方法各有其特点 ,我们可以进行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