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华茶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在中国始终扮演着社会人情的最佳礼物和媒介,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茶产业是农产业中最富有发展性的产业,茶产业的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息息相关,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和谐人文环境的建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图书馆是构建和谐人文环境非常重要的一个基地,而其和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图书馆的文化是以人为本,通过构建精神文明来满足当前社会人们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在图书馆文化中融入茶道精神可以让图书馆文化更加的全面化、个性化,可以让市民加强自信心的建设,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最终形成更加良性的和谐人文环境。在此主要研究茶道精神和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联系,希望可以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弘扬茶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嫦妤  黄静  赵超艺  卓敏 《茶叶通讯》2009,36(4):44-45,48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资源最丰富、茶文化最深厚的国家.茶在中国始终扮演着社会交往的最佳礼物和媒介,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茶文化的本质是"和谐文化",它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们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彼此尊重,加强交流,启发人们感悟身心的统一.大力弘扬茶文化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笔重要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一、浙江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茶叶产业是浙江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全省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成为全省72个县(市、区)180余万山区半山区农民实现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现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产业。2009年全省茶园面积264万亩,产量16.7万吨、产值75.3亿元,  相似文献   

5.
在法治建设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必然的形式,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途径及对策研究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意义所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之间的通融性,并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有效融合,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为目的,为其提供几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贯彻科学发展观 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指引国家和社会前进方向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深化了科学发展观。我们要认清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观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对此,我们既要务虚,也要务实。固然,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所说的发展,与传统的发展理念不周,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也是全面地发展,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强调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茶叶是人类和谐健康的优选载体,堪称“和谐饮品”,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许多物质生活中融入高深文化的典型代表,因为茶叶不仅在经济价值上,而且在文化价值上契合了人类发展的需求,在新世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乃至促进世界和平的进程中,茶叶可以起到特殊作用。要提高中国茶文化软实力,须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此开宗明义地对中国茶文化的性质、内容、范畴和特点,阐明作者的观点。认为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交叉文化”,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茶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共振、升华,属交叉科学范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就如何运用交叉科学于茶产业,提高茶文化软实力,并就如何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力争化危为机,危中找机,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中,自由和谐的人文社会是我国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更为注重的发展方向。作为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我国对于德育的培养至关重要。各高校秉承党的指导思想,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和渗透。茶文化便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传统文化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文社会下茶德思维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广东茶业》2006,(1):2-5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和谐广东,现就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发展现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城城郊乡予乐村2008年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索汝城县发展循环农业的新思路。农村乡村清洁工程是一项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的系统工程,通过一年的项目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共中央所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文件,要求各高校要进一步推进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公安部也多次发文强调公安姓党,公安院校姓党,公安院校特别是部属公安院校更应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让这个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公安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好坏关系着公安院校的前途命运和预备警官的党性修养及未来发展,因此,亟需构建一个能够提升公安院校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且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评价体系,本文就当前公安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如何构建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有生态位分配形成的高端群体的生态位正反馈与低端群体的生态位负反馈效应是一个以缺补盈的过程。和谐社会需要以盈补缺,通过对低端群体进行精神生态位分配,让社会全体特别是低端群体各有所值,实现生态位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农村建设对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创新途径,要引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传统茶文化,推动和加快茶产业的发展,用富于物质性和精神性的茶文化内涵,丰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内容,更好地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和发展,以尽快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城镇一体化的实现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现代农业为理念,构建新型植保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植保技术服务不到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张淑瑛 《福建茶叶》2016,(5):271-272
图书馆作为高校基础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建设对于和谐人文环境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茶道精神作为我国精神指导的重要分支,其包含了人本思想、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因此将茶道精神用于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建设可以有利促进人本思想在和谐环境构建中的应用。本文试从茶道精神"悟"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建设重要策略,为构建良好的图书馆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佳 《茶叶》2008,34(2):120
西湖国际茶会是中国茶叶博物馆著名的茶文化活动品牌,至2007年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今年是第十一届西湖国际茶会.本届西湖国际茶会以"倡导科学饮茶,提升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打响"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品牌,弘扬中华茶文化,倡导科学饮茶,充分发挥茶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笔者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开展调研,在调研走访座谈中,找差距、找短板、找问题、找思路,同时对宁化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些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是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同时在提出之后,这一目标也成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终身教育为视角,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趋势,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本文就全面学习型社会创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陆蓉 《福建茶叶》2021,(4):237-238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国家及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空乘专业为例,简单阐述了茶文化视域下社会服务建设的现状,主要探讨如何从多方面入手构建更为完善的社会服务能力的相关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作为当下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及环境优化重要战略方针,其意义影响较为深远。近年来大多研究均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影响出发,认为该思想对国家生态环保、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与相关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茶文化承载了中国人民推崇的与世界各国人民相处之道,是连接国际人文交流的纽带."以茶为媒",中国"和而不同"的理念被更好地宣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被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影响,既彰显中国追求"和而不同"的理想目标,又体现了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之道,这与强调"和而不同"的中国茶文化不谋而合,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