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学文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7):157-157,147
棉花产量的构成因素:每hm2产量=每hm2收获株数×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在一定的收获株数的条件下,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成为产量的决定因子,因此搞好棉田的铃期管理,提高铃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棉田高光效群体生态结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田群体生态结构的好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一般高产棉田在相同的群体条件下,仅放宽行距缩小株距,便可收到增产增质的效果。这是由于推迟了封行期,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所致。高产优质棉田要具备亩铃多、铃重大、僵烂铃少、霜黄花率低的特点。因此,增加亩铃数、提高铃重、减少僵烂铃和霜黄花,便是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棉田产量的构成由株数、铃数、铃重三个因素决定,这三个因素有机相关,并互相制约.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的密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验证稀植能增强棉花个体发育,提高单株结铃性,从而充分利用本地的光热资源优势,总结鄯善县棉花栽培的高产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岱-80,试验地土质为壤土,前茬棉花,面积2 000 m2.  相似文献   

4.
气象因素对旱地棉花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气象因素对旱地棉花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9年试验资料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和有关性状影响的大小,因生育时期而异。整个生育期间,干燥度和蒸发量是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株铃数、铃重和绒长与其关系密切;苗期,蒸发量是主要决定因素,铃重与其关系密切;蕾期,降雨量是主要决定因素,铃重和株高与其关系密切;铃期,蒸发量和积温是主要决定因素,株铃数、绒长和生育期与其关系密切。其间,各因素对有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了较高的同步性。由此认为,这一规律可作为旱地棉田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并提出了旱地棉花育种和栽培的有关方略。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恢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池栽条件下,通过设置盛蕾期和花铃期渍水,研究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恢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蕾期渍水后棉花受到的伤害较重,恢复难度大,最终产量损失多。盛蕾期渍水后,棉花经过恢复生长干物质积累、果节量、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可恢复至对照的71.0%、77.8%、72.6%、86.5%和61.6%;花铃期渍水后,棉花经过恢复生长上述指标可恢复至对照的87.7%、90.1%、83.4%、94.3%和74.7%。进一步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发现,渍水对棉花铃数的影响大于对铃重的影响,铃数的减少是产量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棉花抗渍栽培应以防范盛蕾期渍水为重,在做好棉田排涝降渍工作的同时,通过叶面营养或激素调控防止渍水后棉铃脱落、保铃促铃是挽回产量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棉花高产密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的出现,给棉花生产再夺高产提供了可能。而高密度植棉的关键在于合理密植,使棉田群体结构合理,最大效率地利用地力、空间和光能,保证棉花个体的正常发育和群体的良好发展,从而使单位面积上的铃数、铃重协调统一,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艾氟迪(AFD)在盐碱地棉田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新型棉花花芽分化促进剂艾氟迪(AFD)在盐碱地棉田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AFD对棉株生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对降低棉株死苗率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对提高棉花单株成铃数、铃重、籽指等性状没有显著作用,对促进棉花增产效果也不明显。说明在盐碱地棉田使用AFD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棉花开心株型栽培,通过主茎早摘心,以叶枝结铃为主,影响了棉花结铃及铃重。其单铃重的时间变化,呈两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7月16-25日,每2个高峰期在8月6-15日,在两个高峰期内所结棉铃的平均铃重分别比整株铃重高18.8%和12.7%,棉田整体和个体结构合理,使棉花结铃多,铃重高。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滴灌棉田施用碱易客调碱型土壤调理剂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易客-调碱型土壤调理剂,在新开垦地盐碱较重的滴灌棉田使用,对棉花的出苗及其长势、长相、产量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株高增加5~10 cm,单株铃数平均增加0.2个,平均铃重增加0.2 g,增产籽棉603.62 kg/hm~2,增产率17.1%;同时可减少土壤盐分,总盐分减少0.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南阳地区是我省主要产棉区之一,现根据我区情况,谈谈高产棉花的长相和栽培上的主攻方向。一、棉花高产优质的生育指标1.产量结构及长相长势:棉花的产量结构是由株高,果枝、成铃、铃重和衣分构成,而最终是每亩成铃数。从目前栽培品种的铃重、衣分来看,二百斤皮棉产量一般每亩成铃7万枚左右,成铃率按30—35%计算,每亩总果节数需要20—25万个。从我区亩产200斤以上棉田的长势长相  相似文献   

11.
正棉花是安阳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由于受气象因素的影响,棉花烂铃发生严重,直接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植棉效益的提高,据测定,和健铃比较,烂铃铃重减轻40.2%,皮棉减少52.7%,衣分降低22.1%,绒长缩短40.2%,强度降低48.9%。如何防治棉花烂铃,成为植棉效益再提高的主要问题。一、棉花烂铃形成的原因棉花烂铃每年都有发生,但烂铃率差异较大,除品种、密度、播期因素外,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因为棉花烂铃是由铃疫病菌侵染引起的。此病菌在温度24~27℃、相对湿度85%以上条件下蔓延发生为害最重。因此,在棉花结铃盛期,降雨量大小,连阴雨日的多少,是决定烂铃多少的主要因素。连阴天多,降雨量大,光照少,棉田湿度大,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造成烂铃发生。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气象条件与棉花烂铃关系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棉花烂铃的规律:即高产棉田重于低产田,棉株下部多于上部,涝年烂铃重于旱年,早播棉田重于晚播棉田,密度大田间荫蔽  相似文献   

12.
在尉犁棉区开展棉花化控调节剂棉太金试验,研究喷施棉太金对棉花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的调控效果和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田施用化控调节剂棉太金,能降低棉花株高,控制棉花果枝始节高度及果枝长度,促进棉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通过增加单株铃数来提高籽棉产量;棉田使用化控调节剂棉太金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初步研究了安徽省沿江棉区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运用杂草群落的重要值(MDK)和相对多度(RA),结合K类中心聚类法分析两种模式棉田杂草发生和危害程度。在直播棉田和移栽棉田中,杂草发生种类和杂草演替规律差异不大。一般是以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马唐为重要杂草,由铁苋菜、狗尾草、马齿苋、通泉草、反枝苋和异型莎草等主要杂草组成的杂草群落;直播棉田杂草在棉花蕾期发生密度较大,对棉花的危害程度也较大。两种栽培方式下,不除草棉田的棉花前期株高、叶片数、果枝数和果节数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后期的株高、单株铃数、单铃重显著低于常规除草棉田,皮棉产量减少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由于棉花田管理粗放导致棉花前期早衰,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笔者就近年来本地区棉花种植情况,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对策。1棉花早衰的外部表现棉花前期早衰外部表现为:植株矮小,棉株提前衰老、枯萎,蕾铃脱落严重,僵瓣、干铃增加,果枝果节少,封顶早,生长无后劲,上部空果枝多,吐絮提前。经过调查,早衰棉田的果枝比正常棉田少40%左右,总铃数比正常棉田少30%以上,产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探索不同化控方式对棉花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影响。本试验对棉花产量及株高、铃数、叶片数、果枝数、单株铃重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表明5个农艺性状对棉花产量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各处理的株高、铃数、叶片数、果枝数、单铃重与产量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以D3的5个性状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均呈现极显著关系。各处理能使不同因子的结构和性状发生一定变化,产量因子的铃数、果枝数、铃重对产量有直接的贡献,生物性状因子对产量有间接效应的影响,而D3可使因子内性状间的协调促进作用更为合理,有益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棉花铃重时空分布特点及增重途径与技术田克雨(东辛农场种子公司连云港222248)棉花皮棉产量由亩总铃数、铃重、衣分三个因素构成。从本场近5年棉花产量构成三要素看,年度间铃重的高低对产量的影响比亩总铃数还要大(表1)。本文就目前我场露地直播棉亩产70~...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格达良乡高密度棉田每年发生不同程度的早衰现象,部分棉田发生严重,到9月下旬全田棉花70%早衰死亡,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有超过40%左右的棉田秋桃未保住,直接影响棉花产量,难以确保高产田和超高产田总铃数。  相似文献   

18.
在棉花初花期和盛花期,用50%矮壮素水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能够使棉花株型紧凑,株高降低,果枝缩短,增加霜前花数量和霜前花产量并提高籽棉产量;对单株总铃数、铃重和衣分等影响不大;对棉花品质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北疆近年来几个棉花主栽品种的种植,从单位面积铃数、单铃重、子指、衣分等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产量变化情况,得出影响棉花子棉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铃数,单铃重对子棉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衣分主要影响棉花的皮棉产量,棉花的种植受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双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探索通过嫁接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已明确抗黄萎病的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海7124和Pima90为砧木,以陆地棉G.hirsutum品种湘杂棉21和感病品系冀棉11为接穗,完成4个嫁接组合,将其种植在连作棉田,调查嫁接棉花和非嫁接棉花的棉花黄萎病、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嫁接棉花和接穗对照相比,棉花黄萎病明显减轻,有些嫁接组合的抗病性达到高抗水平。和接穗对照相比,多数嫁接组合的株高和果枝数高于对照,嫁接对多数嫁接组合的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衣分、铃重以及纤维品质的大多指标影响不显著。4个嫁接组合的结铃数/m2、籽棉和皮棉产量均高于各自的接穗对照。【结论】选取合适的砧木和接穗嫁接组合,可以有效地防治棉花黄萎病和提高连作棉田的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