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窄行距插秧机机插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余姚市水稻种植以早稻、晚稻套种为主,部分地区种植单季稻。经多年引进与推广,水稻插秧机深受农户拥护,机插面积不断扩大,到2012年底全市插秧机保留量达到471台,2012年全市机插水稻面积超1.53万hm2,涉及农户2.6万多户,水稻机插已深入人心。现广泛使用的高速插秧机机插秧苗行距为30cm,比较适应早稻、单季稻杂交品种的种植要求。而在晚稻机  相似文献   

2.
浏阳市2011年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及机插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经浏阳市统计局和农调队联合测产,五福堂种植合作社机插陆两优996杂交稻早稻亩产528.93kg,龙港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插湘早仙10号常规稻早稻亩产432kg,机插稻普遍亩增产40kg以上.  相似文献   

3.
淮安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已有13年,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2012年全市新增插秧机4581台,比上年增长86%,水稻机插面积超过255.8万亩,机插率达64.5%。只是大家感觉这些年推广的30cm行距机插秧,在某些情况下,如茬口后移、生长期缩短、病虫害发生等,影响机插水稻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莆田市荔城区近年来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从2006年引进1台插秧机示范推广面积160亩至今,已拥有高性能插秧机31台,早中稻机插面积达5500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区机插三大户分不开。三大户  相似文献   

5.
晚稻机插秧育秧技术推广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晚稻育插秧技术是农机部门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但由于我国水稻品种和种植制度的多样性,如种植制度有单季、双季及多熟制,品种有粳稻、籼稻、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之分等,以致给晚稻机插秧苗的培育带来难度。解决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瓶颈,一方面需要技术创新,同时还需依赖政策引导。(1)常规稻育秧技术推广难点。对于单季常规稻而言,我国机插秧技术是引进日本的小苗带土宽行机插秧技术,这一技术是以日本的常规稻(粳稻)种植为基础发展而来,适用于  相似文献   

6.
2001年开始,莆田农机总站先后引进吉林延吉插秧机和江苏东洋插秧机进行常规稻和杂交稻育秧技术及机械插秧技术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莆田实际的机插水稻育秧技术——软盘泥浆培育机插秧苗技术。该技术育秧效果与传统湿润育秧技术相同,与软盘细土育秧技术相比,免除了床土采集、运输、晒土、筛土、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水稻品种的多样性和生产条件的差异性,安徽农业大学朱德泉教授领衔的水田机械课题组研制了一种可调行距高速水稻插秧机。据介绍,这种插秧机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插秧行距和水稻宽窄行种植,满足了不同品种、土壤肥力和种植模式等对水稻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的农艺要求,改变了水稻传统机械栽插方式,实现了机插密度大幅度可调,提高了插秧机的农艺适应性和使用效率。该机器行距无级可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市场上杂交水稻制种插秧机行距最小为  相似文献   

8.
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县除水稻栽插外,大宗作物的主要生产环节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手工栽插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民迫切需要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 1999年我县引进 1台插秧机进行试验。 2000年引进插秧机 2台,试验示范面积增加到 500亩,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2001年,我县又引进 20台东洋插秧机进行大面积试验推广,机插面积达 5000亩,从目前运作情况来看,机插秧工作进展顺利,可以说是取得初步成功。我们推广机插秧的经验是:   1.明确双膜育秧是机插…  相似文献   

9.
正4月29日,宁波市镇海区农业机械化管理站农机推广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了解镇海区春耕作业情况及今年新引进25 cm窄行距手扶插秧机的应用情况。新引进推广的25 cm窄行距手扶插秧机得到了购机农户一致的好评,机插的秧苗长势良好。窄行距手扶插秧机提高了秧苗栽植密  相似文献   

10.
淮安市水稻缩行增密机插秧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安是农业大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已有11年了。2012年全市新增插秧机4581台(总量突破1万台),比上年增长86%,水稻机插面积超过255.8万亩,机插率达64.5%。推广实践中发现,30cm行距机插秧在某些条件下影响机插水稻产量的提高。特别  相似文献   

11.
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研制的SPU-68C型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作业中一次可插6行,行距为30cm,株距可有12、14、16、18、21、24cm6种调节方式,适应各种栽插密度的作物品种。行走部分采用无级变速,插秧效率每小时可达8亩。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机插秧通过政府先期推广,很多地区均已市场化运作,乘坐式插秧机单一的插秧功能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生产厂家与客户根据插秧机现有条件都在开发复合功能,实现一机多用,但受到使用条件限制,效果不一,总体方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一、25cm与30cm行距互换栽秧台水稻品种在区域上南北差异较大、种植农艺截然不同。机插秧基本苗要求不同,目前传统的30cm行距插秧机是沿袭日本农艺特点(宽行距即适应作物生长需要良好的通风采光性,又便于机插秧后田间植保机施洒微肥与农药的需求),而国内部分地区插秧期短需要密植,部分区域同样基本苗数希望行距与株距均匀平衡。  相似文献   

13.
水稻插秧机配套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2008年福安市溪潭镇首次引进1台步行式插秧机,1台乘坐式插秧机。我们根据机插育秧教材,结合以往大田育秧经验进行机插育秧试验,早晚两季机插示范300多亩获得成功,今年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现将本镇机插育秧示范过程中在关键环节采取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方双季稻区早稻密植、晚稻稀植多元化种植特性,通过对南方双季稻区不同早稻品种(湘早籼4 5、嘉早3 1 2、两优9 1 6 8)进行窄行距(2 4 cm)和常规行距(3 0 cm)机插秧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早稻品种宽窄行距机插秧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早稻,窄行距(24cm)机插秧水稻具有生育期短的优点,且增产明显;而常规行距(30cm)机插秧水稻生育进程相对落后,产量较低。由此可见,利用窄行距插秧机合理密植,科学调整早稻亩穴数,保证稳产高产必须的基本苗数,可提高南方双季稻区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5.
<正>2004年3月江西省新干县引进第一台水稻插秧机。经过12年的反复实践和认真总结,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县农村实际,农民易于接受掌握的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模式,在全县农民中广泛应用。通过12年的艰辛努力,新干县至今拥有181台插秧机,列吉安市各县市之首;第一年机插秧面积11.8亩,今年预计机插面积可达19万余亩。农户普遍反映机插秧增产稳产,省时、省  相似文献   

16.
步行式窄行距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步行式手扶插秧机的插植机构,插植行距为2 3 cm,适应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水稻多元化种植模式。建立分插机构的数学模型,利用Pro/E软件三维建模,进行运动模拟和仿真分析,通过对取秧点的轨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检验分插机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水稻机插秧田间对比试验,对插秧质量、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插机构稳定可靠,插秧质量达到了机插秧要求。对比23cm和30cm两个插秧行距:23cm行距基本苗更多,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实收产量平均增产767.55kg/hm2,平均增产率为14.96%。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江苏省宝应县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共推广水稻插秧机246台,列全省第九;全县插秧机保有量达352台,完成机插秧面积7.2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10%。当年,全县水稻生产虽遭遇了灰飞虱,条纹叶枯病等病虫害的严重侵袭,后期又长时间低温寡照。一些机插秧水稻亩产仍达到600公斤左右,高的亩产达700公斤。水稻机插秧受到了不少干部农户的认同、欢迎和支持。2006年全县计划推广312台水稻插秧机,机插面积15万亩。现计划推广的插秧机已全部落实到位。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正8月3日,邵武市洪墩镇水口寨村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插秧机操作手正使用机动高速插秧机抢插烟后稻,该合作社第一小分队的两台机动高速插秧机当日早晨5时开始作业,轻松完成60余亩烟后稻的种植。洪墩镇今年有烟后稻8600多亩,为了确保农户能够不误农时地完成烟后稻的抢插,连日来,该镇农机管理服务部门组织了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48台插秧机分赴各村为农民抢插烟后稻,使用插秧机抢插烟后稻不但解决了农村劳弱户和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机》2013,(3):43
5月13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洪军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始机插单季杂交稻,拉开单季稻种植序幕。合作社安排了一台插秧机,完成近2hm2大田插秧任务,全年将完成133余hm2水稻机插服务。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插秧机能满足定穴、定量、宽行、浅栽的现代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的要求,机插水稻具有省工、节本、稳产、增产、病虫害发生偏低、降低劳动强度的特点。因此机插秧在兴化市目前水稻生产的几种方式中优势明显.逐渐被广大农户接受,呈逐步取代其他生产方式之势。东洋PF455S犁插秧机的推广量逐年增加,2005年就推广了488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