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德国环境部2007年11月7日消息,德国内阁于当日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国家战略的目标是在国内实施生物多样性条约,为全世界的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森林作为中欧最有价值的陆地生态系统,发挥着多方面的保护和休憩作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活空间,同时又为人类提供可再生的和利于环境的原材料木材,为许多人提供收入来源和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1):36-36
德国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对森林生长有利,其森林生长量在欧洲属于最高水平。德国的树种较多,林木质量好,森林道路的开发也好。德国能够持续生产生态的木材原料,而且不再限于用木材作原料,还要发展木材能源。因此,德国对木材的需求将长期呈增长趋势。德国是一个木材和纸产品进口国。其国产材的消费量只占木材总消费量的近2/3。德国持续的木材产量达到每年6000万m3,而采伐量只有4000万m3。  相似文献   

4.
5.
德国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对森林生长有利,其森林生长量在欧洲属于最高水平。德国的树种较多,林木的质量好,森林道路的开发也好。德国能够持续生产生态的木材原料,而且不再限于用木材作原料,还要发展木材能源。因此,德国对木材的需求将长期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7.
8.
1近自然林业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国外林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森林高度商品化利用、森林的生态保护、森林的多功能利用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浅谈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德国“可持续”森林利用的不同概念、德国不同森林认证体系“经营标准(Management Standards)”的比较实例、德国森林经营和“近自然森林经营”筒史、德国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资源的变化、德国有关森林资源的几个基本理念与“近自然森林经营”的主要特征、德国哥廷根市有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实例等6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10.
芬兰国家林业计划是到目前为止芬兰最全面的林业规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10年国内年木材消费量增加500~1000万m^3,木材加工工业的出口产值增加1倍,年木材能源利用量增加500万m^3。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1日,德国联邦环境部起草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战略草案。德国决心在2010年之前能够控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环境部长特里廷表示,即使在工业发达国家,维持生物种和生态系统也必须体现最和谐的并存。  相似文献   

12.
13.
可持续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应用,木材,创造100多万就业机会-这就是德国林业的新目标。德国森林主协会联合会主席PrinzSalm日前对媒体表示:林业木材业是德国的一个真正的成长行业。过去10年仅仅向新的联邦州就投资了38亿欧元,加上欧盟等国际投资的7.5亿欧元,为这些地区提供了6000多个新的就业岗位,保证了原有的1.3万多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4.
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含义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题,着重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内容与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生物多样性对评价森林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经营森林对各种有机物种群产生着极为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寄生在树木上的藓类种群认识不足。为此,德国为研究森林生物多样性制定了一个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在里约举行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决议之后,2002年在欧洲也召开了内容相关的峰会。德国巴伐利亚州对此作出的反应是由环境部出面,把有关持续发展的项目捆绑在一起,为2003-2004年的新项目做出了双倍的财政计划。这笔款项达到6.4亿欧元,其中一部分来自私有化的收益。这个捆绑起来的项目  相似文献   

18.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6):10-10
“世界林业动态信息网”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其主要任务是收集翻译各国林业信息,包括各国林业政策、林业管理体制、森林经营、木材生产和加工利用以及林产品贸易等,尤其对林业可: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国际碳贸易及木质生物利用等国际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并对林业的国际发展动向进行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对保护区的类型做了系统划分。  相似文献   

20.
德国林业体系及森林经营技术与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德国的培训考察,对其林业管理体系与政策、森林经营与理念、生物圈保护、森林公共教育等方面归纳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