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壤淹水培养与水稻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澳大利亚SC27微生物制剂与国产复合菌肥后,土壤与水稻根际总细菌数、固氮菌数、磷细菌数及钾细菌数比施用相应的灭菌制剂及不接种的空白和肥底对照明显增加,差异从数倍到若干个数量级不等。总细菌数土体高于根际;而固氮菌数、磷细菌数、钾细菌数则是根际高于土体。栽稻条件下的土体总细菌数、固氮菌数、磷细菌数、钾细菌数高于不栽稻时土壤的相应细菌数,其中以接种国产复合菌肥处理  相似文献   

2.
大豆与烤烟不同套作年限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克服烟田连作障碍、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以大豆套作烤烟为种植模式,调查大豆与烤烟不同套作年限下根际土壤三大类群微生物和与氮代谢相关的功能性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变化及其与烤烟主要土传病害的发生情况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大豆带状套作显著增加作物根际土壤的细菌(B)、放线菌(A)数量、B/F和A/F值,减少真菌(F)数量;也提高与土壤氮素代谢相关的氨化细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自生固氮菌等功能性微生物数量;烟豆套作能降低烤烟主要土传病害的发生,其发生程度与烤烟根际土壤细菌及放线菌数量显著负相关,而与真菌数量极显著正相关。随着套作年限的延长,根际土壤的细菌(B)、放线菌(A)、B/F和A/F值以及氨化细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自生固氮菌等有益菌群数量大幅度增加,真菌(F)及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对烟草土传病害的相对防治效果明显提高,以上效应表现为烤烟-大豆带状套作3年(A3)烤烟-大豆带状套作2年(A2)烤烟-大豆带状套作1年(A1)。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因型茶树根际微生物动态及根际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不同覆盖方式下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相对裸地栽培在较长生育时期内,除固氮菌外其他微生物数量都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以烟株生长前期覆盖地膜,后期揭膜覆草这种方式,有利于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增殖和稳定。  相似文献   

5.
接种微生物肥料对土壤及水稻根际细菌数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淹水培养与水稻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接种澳大利亚SC2 7微生物制剂与国产复合菌肥后 ,土壤与水稻根际总细菌数、固氮菌数、磷细菌数及钾细菌数比施用相应的灭菌制剂及不接种的空白和肥底对照明显增加 ,差异从数倍到若干个数量级不等。总细菌数土体高于根际 ;而固氮菌数、磷细菌数、钾细菌数则是根际高于土体。栽稻条件下的土体总细菌数、固氮菌数、磷细菌数、钾细菌数高于不栽稻时土壤的相应细菌数 ,其中以接种国产复合菌肥处理的差异最为突出。同时 ,固氮菌、磷细菌和钾细菌表现出明显的趋根倾向  相似文献   

6.
我们研究了从京郊地区水稻根际分离出的一株肠杆菌(Enterob acter sp)E-25和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12的固氮特性.两种菌均具有较强的固氮活力.用乙炔还原法测定,E-25的比活为552毫微克分子C_2H_4/小时.毫克菌体蛋白,K-12的比活为676毫微克分子C_2H_4/小时.毫克菌体蛋白.在对数生长期菌体蛋白迅速增长,固氮活性也随之增高.对数生长期后,菌体蛋白停止增长,固氮活性开始下降.E-25和K-12均为兼性好氧细菌,在无氧和微氧条件下固氮活力显著高于常氧条件下.E-25比K-12对氧更加敏感.这两种菌可能是在北方碱性土壤中占据优势的根际固氮细菌.由于长期适应生存条件的结果,这两种菌固氮的最适pH值均偏碱性.E-25对碳源的利用也不同于南方水稻根际分离出的肠杆菌.E-25只能利用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而不能利用琥珀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做固氮的能源.我们推测E-25在固氮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酵解途经.  相似文献   

7.
香稻的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光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164-168
香稻是一种特殊稻种,具有某种滋补和药用效果,在国际稻米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成为当今稻作科研的热门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香稻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包括营养价值、香味的化学成份、香味的鉴定、香味的的遗传及其表达、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等主要方面,以期为我国优质香稻的选育与保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从水稻根际分离的两株固氮菌:肺炎克雷从伯氏菌(Klebsilla Pneumoniae)K—12,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E—25以及从国外引进的水稻根际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lipoferum FS),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NG13)菌株,分别接种于有水稻幼苗生长的无碳、无氮培养基中,于28℃暗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以上各菌均能正常生长,并与水稻幼苗有联合固氮作用.其固氮活性分别如下:Azospirillum lipoferum FS菌株为10.5毫微克分子C_2H_4/株/小时,Klebsiella oxytoca NG13菌株为3.9毫微克分子,C_2H_4/株/小时,Klebsiella pneumoniae K—12菌株为4.9毫微克分子C_2H_4/株/小时,Enterobacter SP E—25菌株为2.9毫微克分子C_2H_4/株/小时.固氮菌与水稻联合共生于半固体培养基中时,菌在水稻胚乳周围生长旺盛、繁殖快、并形成菌环.用对DNA专一的荧光染料DAPI染色观察,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均表明:这四种固氮菌均聚集并附着在水稻根表,大部分在根毛区.水稻根横切面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对接种的水稻根内生菌的重新分离实验表明,部分固氮菌能够进入水稻根组织的皮层薄壁细胞内生长并繁殖.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作物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生土土壤上,种植任何作物都较不种作物的裸露生土,其细菌、真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数量增高,且不同作物根际微生物数量不同,微生物数量以施肥较不施肥明显增多,其中以施NPK完全肥数量最多。根际微生物数量与根重及地上部生长有密切关系。不同施肥对荞麦生长影响的差异顺序与根际微生物对施肥反应的数量差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再生季水、肥管理措施是再生稻尤其是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获得高产稳产的一项关键措施,明确再生季合理的水肥运筹对提高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低节位再生芽的萌发成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杂交籼稻泸优明占为材料,通过设置再生季分蘖期3个不同水肥处理盆栽试验,即淹水灌溉不施用促苗肥(S处理)、干湿交替灌溉不施用促苗肥(G处理)和干湿交替灌溉施用促苗肥(GN处理),研究不同水肥运筹对再生季稻腋芽、产量、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季稻不同水肥处理对根际氧化还原电位和根际土壤酶有显著影响,处理后10 d,与S处理相比,G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根际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磷酸单酯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G处理相比,GN处理可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蔗糖酶、磷酸单酯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同水肥调控下再生季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和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差异显著,处理后10 d,GN处理和G处理根际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S处理,GN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酚酸、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G处理。GN处理和G处理的根系伤流量分别比S处理的提高27.27%和14.84%,再生季分蘖数和产量分别比S处理的提高102.50%~111.11%、42.50%~44.44%和91.41%~108.72%、37.93%~40.94%。由此可见,再生季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或施用促苗肥均可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促进再生季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和代谢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根际土壤有机质的氧化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增加根际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再生季新根的形成和腋芽的萌发。采用干湿交替灌溉耦合促苗肥对再生季稻的促控效果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对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利用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利用模式,为茶园有益微生物的利用,开发和使用奠定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盐碱胁迫对芸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芸豆根际微生态环境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以HYD和JW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将2种碱性盐Na2CO3、Na HCO3按摩尔比1∶9混合,按混合后占土壤质量分数0(S0),0. 4%(S1),0. 8%(S2),1. 2%(S3)设计4个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芸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HYD在株高、根长和地上、下生物量等优于JW。在盐碱胁迫处理下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差异显著,细菌数量高于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两芸豆品种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在S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差异显著。在相同处理下,HYD的株高、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等生长特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显著高于JW。相关分析表明,脲酶活性与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真菌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在盐碱胁迫条件下,p H值上升,微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导致酶活性改变,间接改变根际土壤微环境。一定量的盐碱胁迫有利于提高芸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促进芸豆生长。  相似文献   

15.
竹林生态系统虽然比较稳定,但病原菌也较多,使用生物农药是竹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许多芳香植物精油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都有作为生物农药的潜力。但是竹林土壤微生物也可能受到精油抑菌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常见5种芳香植物精油香茅、肉桂、大蒜、生姜和茶树精油,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毛竹实生盆栽苗的土壤进行处理,测定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细菌丰度和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精油会降低毛竹根际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使变形菌门的细菌成为绝对优势菌群。对微生物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香茅、生姜、茶树、肉桂和大蒜精油。  相似文献   

16.
小麦根际与非根际解磷细菌的分布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在冬小麦苗期,利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测定分解卵磷脂和溶解磷酸三钙的细菌,发现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的数量大大高于非根际土壤,但无论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有机磷细菌比无机磷细菌多。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种类较多,而非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种类较少。根际土壤的有机磷细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属,无机磷细菌主要是假单胞菌属和欧文氏菌属,而非根际土壤的优势解磷菌属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的根际特性差异,为水稻品种筛选和稻田甲烷减排提供基础依据。以不同甲烷排放量的早晚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观测水稻根冠比、根体积、根孔隙度、根系活力以及根际土壤中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指标,与甲烷排放通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的甲烷排放通量在季节变化上较一致,分蘖期最高,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降低,至生长后期(乳熟期)几乎没有甲烷的排放。早晚稻根系及根际土壤特性在不同生育时期均表现出不同差异性。早稻的甲烷排放通量与根冠比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晚稻甲烷排放通量与根冠比、根孔隙度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根体积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根系伤流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可知,根冠比是影响早晚稻品种甲烷排放的关键根际特性。  相似文献   

18.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是地表水环境普遍检出的一类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去除环境介质中PAEs的主要途径,根际微生物是PAEs降解的"主力军".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地表水环境PAEs的污染状况、生物降解途径、典型草本植物根际降解特性,以期为人工湿地草本植物净化地表...  相似文献   

19.
涝害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淹水影响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不同基因型大豆植株耐涝性差异较大。本研究选取耐涝(waterlogging-tolerant,W-T)基因型大豆齐黄34和涝害敏感(waterlogging-sensitive,W-S)基因型大豆冀豆17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淹水时间下2个基因型根际细菌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网络特征。结果表明,耐涝基因型大豆的生物量和细菌丰度明显高于涝害敏感基因型大豆。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耐涝基因型与敏感基因型大豆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随淹水时间的增加而变化(P<0.05)。在淹水条件下,耐涝基因型大豆富集了Yonghaparkia属和Unclassified-WD2101属以及OTU274(Clostridium)和OTU2334(Desulfosporosinus)等物种,这些细菌的富集可能与耐涝性有关,本研究提供了大豆根际微生物抗涝潜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转3α-HSD基因水稻各个时期根际微生物的数量的研究,探究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且从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两株具有较强降解胆固醇的菌株。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的根际微生物在数量上大于常规水稻。通过从土壤中富集分离纯化分离出来的2个菌株在30℃,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4天后对0.1 mg/m L胆固醇的胆固醇降解率分别达到38.75%和64.64%,通过经形态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肠杆菌科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