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红松与日本落叶松不同混交比例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比例为3∶1的林型,不但单位面积上间伐材收益高、红松保留株数适宜,而且树木生长旺盛,伐除落叶松后可在较短时间内郁闭,形成红松纯林。 相似文献
2.
3.
观测记录表明:展叶、展叶盛期、雌雄花始末期顺序为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与此相反,树液流动、高径生长始末期为红松—→樟子松—→落叶松。同一树种,不同年龄立木的物候期,年龄较小的到来较早,年龄大的相对要晚。 相似文献
4.
产区区划是按照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产量及地域的分异规律制订的。它不仅从客观上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水、热、光照、土壤等条件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同时也可将各区实际的和潜在的生产力加以分析比较,制定出各产区的特点及等级。产区区划是林业生产的基本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基础科研任务。不仅具有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对指导营造速生丰产林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依据东北山地落叶松、红松、 相似文献
5.
红松与落叶松混交林适宜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仁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36(4):62-63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更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文章通过对红松与落叶松混交林的不同混交配置的试验得出,红松与落叶松混交比3∶1林分红松生长最好,混交比2∶1的林分红松生长较次之,混交比1∶1的林分红松生长最差。混交比3∶1的林分红松地径分别为混交比2∶1的林分、混交比1∶1的林分的18%与41%;树高是混交比2∶1林分、混交比1∶1林分的35%、46%。红松与落叶松混交林适宜的混交比应是有利于红松的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6.
7.
红松、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白桦等阔叶树种混交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白桦混交造林,直径生长量比纯林提高3%-15%,树高比纯林提高5%-95%,材积比纯林提高18%-99%。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樟子松和杨树不同混交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先混后纯和带状混交方式中的樟子松光合速率比隔行混交方式分别增加38.1%和31.7%,每年树高生长比隔行混交分别增加0.077m和0.076m,胸径分别增加0.332cm和0.225cm:根系(?)量分别增加1.07倍和0.71倍,每年每公顷樟子松产值分别增加9倍和8倍以上。若按16年每公顷樟子松、杨树总产值计算,带状混交比隔行混交增加20.3%,比先混后纯增加15.6%。此外,10年间各种混交方式中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都有增加,而速效钾只有隔行混交略有增加,先混后纯和带状混交则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立地速生丰产与持续经营的矛盾,通过红松与日本落叶松带状混交造林试验,研究与分析了红松与日本落叶松带状混交造林后其生长效果及其最佳的混交方式。 相似文献
10.
辽宁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人工中幼林抚育间伐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樟子松、落叶松是辽宁三大用材树种、80年代初对红松、樟了松、落叶松人工中幼林抚育间伐,开展了定位与半定位的试验研究,历经10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介绍和描述了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人工中的幼林有间代取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今后开展三树种人工林的抚育间伐工作,及指导林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曲柳与落叶松最佳混交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曲柳和落叶松均为黑龙江省造林树种中价值高、生长快的两个珍贵树种。在该省的造林实践中,这两个树种混交比较成功。现根据生产中的调查和试验等方面所获资料,对混交方式作如下探讨。一、外边资料的分析生产调查结果说明,水曲柳与落叶松的混交方式主要是以带状混交为主,其次是行间或株间混交。在我省的富锦县太东、桦川 相似文献
12.
14.
15.
16.
17.
根据樟子松雄孢子初期颜色,可将樟子松划分为绿、红、粉3种类型。通过统计分析,从木材生产量考虑,绿色型为优良类型。3种类型无性系的生长状况表明,此种划法是可靠的,而在绿型樟子松中,尤以黑色种子型的樟子松为优。 相似文献
19.
20.
长白落叶松、红松是辽东山区的乡土树种。根据对新宾县关家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与红松混交林的林分生长调查,红松与长白落叶松混交形成的林分较稳定且长势较好,在生长过程中,林分内侵入一部分阔叶树种。林龄24a生时,树种组成为5长白落叶松4红松1杂,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抚育后,林分蓄积年均增长6 63 hm2·a。林龄38a生时,树种组成为6红松3落叶松1杂,与同龄、立地条件相似的长白落叶松、红松纯林相比,林分蓄积量增加20 6805 hm2和38 3730 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