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锋 《中国水土保持》2020,(12):54-55+79
侵蚀沟治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在总结东北黑土区现有侵蚀沟治理措施、成效及有关治沟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工程为主植物为辅、植物为主工程为辅、植物治沟和复垦治沟等4种侵蚀沟治理模式,分别指出了不同治理模式的适用范围、治理原理、措施组成和布设要点,可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舟曲县在"长治"工程建设中,针对农村"两工"取消、其他建设项目投资标准较高、工程建设发动群众困难和工程建设进展缓慢、建设质量不高等实际问题,推行了"长治"工程建设项目公示制,采用了事前公示、事后公示,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使广大群众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有了充分的了解,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投入水保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长治"工程建设向"高、深、细"方向发展。介绍了推行项目公示制的做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扎兰屯市总面积16948.26km2,是东北黑土区的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市。20多年来,坚持因地制宜,对坡耕地、荒山、侵蚀沟进行综合治理,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576.62km2,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谈谈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耕地是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综合治理是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坡耕地综合治理已成为东北黑土区群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论述了黑土区坡耕地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及推行坡耕地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黑土区振祥小流域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坡面防护、沟道治理等工程措施,配置相应的林草措施,并辅之以适当的耕作措施,对振祥小流域进行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并对治理后产生的效益进行初步评价。经过5a的实践,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各项措施全部生效,每年拦蓄径流30.65万m3,保土总量1.71万t,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2350 t/(km2.a)下降到416t/(km2.a),年增加经济收益29.39万元,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9.0%增加到12.3%。证明该综合治理措施适用于黑土区,为黑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全面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传统顺垄耕作为对照,研究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坡耕地不同治理措施的保水效应和保土效应以水平梯田最佳,效应值分别为70.64%和77.61%,大小顺序为水平梯田>地埂植物地>横垄>对照,保土效应要优于保水效应,对照和横垄的土壤侵蚀程度表现为轻度,地埂植物带和水平梯田表现为微度;容重、蓄水容量、有效蓄容和稳定入渗率表征坡耕地治理措施土壤水源涵养效应指标的大小顺序为地埂植物带>水平梯田>横垄>对照.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区、西南土石山区、东北黑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和体系日趋成熟,为实现流域治理可持续发展,结合黑土区流域治理的经验,分析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国家扩大内需重点治理项目——老二色小流域为典型案例,探究黑土区小流域可持续经营道路。对老二色小流域进行实地调查,针对存在问题,坚持坡面治理、沟道防护、自然修复、人工维护的原则,对不同坡面和典型沟道采取生物措施治理、工程措施治理、生物工程综合治理的模式。结果表明:老二色小流域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改善了小流域生态脆弱和贫困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试点工程正式启动。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然而由于多年来的自然侵蚀和人为过度开垦 ,黑土区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 ,现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 7 5 9万km2 ,占黑土区总面积的 2 7 1% ,据初步测算 ,黑土区仅侵蚀沟吞噬的耕地 ,每年就损失粮食高达 40多亿kg。因此 ,有关方面要提高认识 ,明确重点 ,创新机制 ,加强领导 ,全力搞好试点工程 ,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着该区生态环境安全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多年来东北黑土区实施了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黑土地保护和黑土资源持续利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梳理东北黑土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情况基础上,分别从土壤侵蚀强度、林草面积、粮食产量及群众满意度变化等方面阐述了黑土地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东北黑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虽然开垦年限不长,但由于广泛发生的水土流失,退化严重。从东北黑土区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出发,分析了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及特点,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希望为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0年9月17—20日吉林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北京召开。吉林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为抢救珍贵的黑土资源,保护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2008~2010年水利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吉林省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经过3a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为此,2011~2013年将继续在吉林省实施该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原因,黑土层在逐年减少,黑土区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近年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等工程相继实施,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对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以及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同时指出:技术是基础,政策是保障,管理是根本,为东北黑土区进一步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东北黑土区沟蚀研究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沟蚀是导致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地退化的重要因素。阐述了开展东北黑土区沟蚀研究的意义,分析了东北黑土区沟蚀研究与国外和国内黄土高原沟蚀研究的差距,进而介绍了近年来对东北黑土区5个典型流域侵蚀沟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初步成果,包括沟蚀的分布、形态特征和侵蚀沟迅速发育的原因,提出了东北黑土区沟蚀的防治对策,肯定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东北黑土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遏制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趋势,保护珍贵的黑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宽甸县多举措开展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两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水土流失减轻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态环境好转了,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了,共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2 km2。简要介绍主要做法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突出主导产业,切实关注民生;完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集思广益,创新管理机制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李西民 《中国水土保持》2012,(6):F0003-F0003
<正>2012年5月22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现场会在吉林省四平市召开,松辽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王福庆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生态处处长蒲朝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对工程建设先进个人进行了表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专项治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分布广、数量大、类型多、发展速度快,严重破坏黑土资源,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心。2017年,东北黑土区侵蚀沟专项治理工程启动实施,涉及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4省(区)27个县(市、区、旗),从流域管理角度,在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建设管理机制、开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专项治理工程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植柳谷坊在东北黑土区治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植柳谷坊是用柳条做材料,在沟壑中横向沟道栽植的柳栅栏形式的谷坊治沟工程,其特点是通透性好,不易冲毁,造价低廉,便于成活,可长期发挥效益,并具有绿色生态价值,是一项极好的植物治沟措施,适用于大型沟壑治理。植柳谷坊在东北黑土区松嫩平原漫川漫岗地区沟壑治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绿色生态治沟效益,建议在同类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监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黑土区(黑龙江省部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的监理为例,介绍了在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实践与体会,分析了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推行监理制的成效与作用,并对今后继续开展监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海伦、嫩江、漠河和黑河等地的黑土侵蚀情况进行考察,形成了对东北黑土的区域差异、漫岗区沟谷系统、土地大规模垦殖对坡地水文-侵蚀过程的影响及侵蚀沟治理的一些初步认识:东北黑土发育于第四纪松花古湖及湖周地区,可分为“湖心湖相亚黏土层上发育的黑土”“湖滨阶地砾石层上发育的黑土”“湖周山地坡积物上发育的黑土”;漫岗区沟谷系统可分为上段(浅沟+切沟段)、中段(冲沟段)和下段(小河沟段);土地大规模垦殖导致林草植被消失,黑土涵蓄水分能力降低,侵蚀方式由以土壤蠕动为主改变为以坡耕地坡面侵蚀+沟道侵蚀的流水侵蚀为主;侵蚀沟是土地利用变化后加速侵蚀的产物,采用沟道工程措施治理是必须的,海伦等地侵蚀沟上段浅沟+切沟采用暗管排水填埋复垦治理是成功的。指出了侵蚀沟中段冲沟钢丝石笼谷坊坝和下段小河沟沟底、沟坡块石铺砌工程存在的问题,建议立即停止在东北黑土漫岗区侵蚀沟治理中采用钢丝石笼谷坊坝和钢丝石笼护坡形式,开展刚柔结合的谷坊坝工程试验,采用生物措施护坡。  相似文献   

20.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在有关省(区)水利厅及农发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在各项目区的积极行动下,全面完成了农发黑土区一期工程的治理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期治理工程于2011年顺利启动。为有效推进农发黑土区工程的持续健康开展,各地要加强对农发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落实配套资金,加强技术合作,做好项目前期储备和后期管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