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蔗脱毒对光合作用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茎尖培养获得的花叶病脱毒果蔗拔地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Pn)及一些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脱毒果蔗的叶绿素含量、Pn、光合系统 原初光能转换率和潜在光化学反应活性均比感染花叶病的果蔗高 ,而且脱毒果蔗生长快 ,后期不早衰 ,蔗茎产量比未脱毒的高 30 %左右 ,品质获得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果蔗脱毒对光合作用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茎尖培养获得的花叶病脱毒果蔗拔地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及一些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脱毒果蔗的叶绿素含量,Pn、光合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率和潜在光化学反应活性均比感染花叶病的果蔗高,而且脱毒果蔗生长快,后期不早衰,蔗茎产量比未脱毒的高30%左右,品质获得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脱毒果蔗     
◇项目介绍据《台州日报》消息,温岭市泽国镇的温联牌果蔗加工场日前成功培育出优质脱毒果蔗苗。这种苗采用芽梢细胞分裂培育而成,种苗质量好,脱去花叶病,能恢复果蔗的优  相似文献   

4.
果蔗拔地拉种性恢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未脱毒果蔗拔地拉为对照,对脱毒果蔗拔地拉进行种性恢复试验,结果表明:经脱毒处理后,果蔗节间增长3.7 cm,株高增加60.1cm,单位面积产量增长33.56%,明显促进果蔗的生长,改善果蔗的产量性状。此外,还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ATP酶活性,并减少花叶病发病株率,果蔗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得到改善,种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因此,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果蔗脱毒健康种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5.
果蔗长期以营养体种茎进行无性繁殖,不可避免会导致花叶病、宿根矮化病、黑穗病病原体等在种苗中的累积,从而造成品种严重退化,减产、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6.
果蔗Badila脱毒组培苗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带有花叶病果蔗badila的茎段为材料,经热处理和无处理后分别栽植于温室,以新生植株的蔗芽和心叶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并于不同时期对不同处理的果蔗叶片进行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脱毒后的果蔗Badila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n、Gs、Tr、Fv/Fm、Fv/Fo及Yield等均高于未脱毒处理的,脱毒苗中均以愈伤苗的比茎尖苗高.因此,经过脱毒处理,有利于增加果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果蔗脱毒苗田间叶绿素荧光和群体冠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使用果蔗Badila脱毒健康种苗和普通种苗进行大田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果蔗脱毒健康种苗的花叶病发病率为0;果蔗脱毒健康种苗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量子产额和光化学反应活性均小于普通苗,但差异不大;果蔗脱毒健康种苗在田间大伸长期群体冠层的平均叶倾角、透光系数、辐射透过系数、消光系数和田间叶面积分布状况均优于普通种苗,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  相似文献   

8.
温联果蔗是从引入的紫皮果蔗品种中通过1984~1989年集团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果蔗品种。生长热强,抗倒伏,耐连作,花叶病较轻;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14%~16%。一般每667m^2产量6 000kg以上,200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1999,(10)
1999年春节临近,温岭市联树镇的果农们喜上眉梢.市场上果蔗的价格越卖越高,已由刚上市的每千克0.50元涨到每千克1元,一车车果蔗成了各地的抢手货。果蔗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一条重要的致富路。温岭市联树镇盛产果蔗已有多年的历史。早在80年代初,他们便在承包田里种植青皮果蔗。由于青皮品种产量低,质量差,易感花叶病,因而经济效益低。该镇农科站急果农所急,想果农所想,1984年,组建了果蔗研究会,一方面要求会员参加农函大学习,掌握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建立果蔗示范基地,对各种果蔗品种  相似文献   

10.
果蔗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是一种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的消暑果品,其种植效益好,每667 m2售价可达5000~8000元,因而近年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果蔗在栽培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的为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我省Badila(即紫皮蔗)等9个地方品种病害发生的共同特点是:甘蔗花叶病(亦称嵌纹病)和宿根矮化病发生普遍而严重;根结线虫、矮化线虫等10多种线虫病的为害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由于线虫分布于土壤中,危害不易被觉察,防治难度大,因而,我国对甘蔗线虫病的研究尚处于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