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9—1974年,在静网县“牧之原”(Makinohara)台地洪积土壤,进行种茶前土壤改良,和种茶后灌溉,以及施用堆肥,对改植茶园,促进茶树生长效果的调查研究。灌溉和施用堆肥,可促进幼树的生长,但是,种茶后5—6年检查其深耕改良土壤,是没多大效果的。据推测一般“牧之原”台地,距土面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茶机设计,以经验设计法设计的为多,加之设计思想又过于求稳,以致于目前使用的茶机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电能利用率很低。根据殷鸿范等“茶机的节能潜力”一文(《中国茶叶》1990第一期)中所列浙江几家主要茶机厂家生产的几种茶机的功率配备情况(见表1)以及笔者对江西婺源茶机厂生产的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霞浦县洋里大队党支部,认真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綱,全面发展”的方针与“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辟新茶园,发展茶叶生产,夺取了粮茶双丰收,一九七二年粮食产量比一九六六年增产八成,茶园面积扩大到1160亩(其中采摘茶园317亩,幼龄茶园600多亩)。用革命种茶带动科学种茶,积极开展群众性茶叶科学实验活动,认真执行农业“八字宪法”,  相似文献   

4.
钱远昭  郑乃福 《茶叶》1995,21(4):40-41
信阳毛尖素以“细圆、光直、多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继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959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后,1985年又获国家银质奖,199O年荣升国家金质奖,1991年在首届杭州国际条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成为河南茶叶生产上的瑰宝。信阳毛尖生产干信阳市、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地区,这里种茶始于东周,距今已两千多年。唐代陆羽《茶经》曾把此地划为我国古老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菜区”,载有“谁南以光州(今光山县)上,义阳郡(今信阳县)、舒州次……”。唐地理志记有:“义…  相似文献   

5.
一、施肥 1.播种时的施肥:主要有粪(即人粪)、焦土(即焦泥灰)、糠以及牛退(疑即牛粪)、饼肥等。陆羽《茶经·一之源》有“法如种瓜”之句,以此追溯到《齐民要术》中的“种瓜法”,则可以推知,唐代播种茶籽前可能要种上一作豆科作物为底肥,而种茶籽时又用到人粪。用人粪则在唐末的  相似文献   

6.
一、我省茶叶科学的发展我省产茶历史悠久,茶区分布广泛,早在一千二百年前,陆羽《茶经》就有关于“岭南茶产于韶州”(今韶关)的记载,许多地方府志如《粤东笔记》、《潮州府志》、《惠州府志》都有不少关于种茶、制茶的记载,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全省种茶面积已达到三十多万亩,产量十六万多担,为历史最盛时期。潮安的“凤凰单丛”和“一线红  相似文献   

7.
我们前于大队,几年来,向绍兴上旺大队学习,向新昌儒一大队学习,树立了为革命种茶,用科学种茶的思想,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茶,是夺取茶叶优质高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麻业》1982,(1):39-41
苎麻是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沅江县志记载:“凡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傅导播殖,蚕桑麻苎,各尽其方。”1980年,全区苎麻面积已发展到8万多亩,总产18万多担。具有面积大,产量高的特点,但品种多、杂,品质较低,已成为突出问题。为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9.
宋、元、明、清历代安化居民大半以种茶为生。境内多雾多山,产茶极宜。山崖水畔,几乎遍地皆茶。清咸丰八年后,更为发达。粤商来县传授茶农制造红茶,运销欧美  相似文献   

10.
福建发展茶业的九大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是红茶与特种茶——乌龙茶、茉莉花茶、自茶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早在东晋(公元376年)南安市丰州古镇的莲花峰就有“莲花荼襟太元丙子”摩崖石刻,是福建茶事最早的文字记载。这比睦羽《茶经》(公元780年)问世要早404年,距今已有1632年的历史。从唐代开始,福建就是贡茶的产地——福州长乐郡(福建福州),福州的方山露芽、“蜡面茶”,“福州柏岩极佳”。宋代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与世。  相似文献   

11.
古蜀僰人清顾炎武“日知录》称:“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蜀地茶史久矣。春秋战国至两汉时,蜀南疆是僰(bō)人的集居地(《吕氏春秋》、《史记》)。以汉代四川行政区域而论,即在犍为郡范围。《元和郡县志》(卷38)记:“禹贡梁州之域,古焚国也。……汉武帝建元六年遣唐蒙发巴蜀卒,自焚道抵群籽,凿石开道二千余里,通西南夷,置僰道,属犍为郡”。应邵  相似文献   

12.
俗云七十古来稀,如今七旬并不奇,六三受聘当专家,一直干到七十一。千里往返走单骑,哪怕旅途“风雨”袭,秭归茅坪建基地,白头茶人传技艺。党政干群一条心,样板茶园早建立,滔滔长江截流时,西陵云天茶香逸。而立之年去“西天”,援马种茶举红旗,卅后[注]东土把茶种,是为移民辟天地。去西非的马里共和国外援,1993年去三峡种茶,正好时隔三十年。三峡种茶有感@谌介国~~  相似文献   

13.
1990年福建全省种茶面积达179.1万亩,经济总产量5.63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27倍与2.77倍。茶农总收入3.7亿万元。出口创汇3300多万美元,占全省农业总创汇5120万美元的64.45%,为建设社会主义福建,作出一定贡献。 (一)科学种茶水平有所提高。茶树良种的推广利用,由三中全会前的40%,提高到现有的60%,单产也由改革、开放前24.45公斤,提高到现在的39公斤。 (二)茶园低改工程空前成功。“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低产栽茶历史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14.
特种茶研制与开发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茶研制与开发课题1994年列为院管课题。三年来课题组以开发研制特种茶新产品为目标,探讨各种茶类特种茶制作工艺,研制出特种绿茶产品5个,特种红茶产品1个,乌龙茶产品2个和特种。其中绿茶产品“福云曲毫”和“剑芽”荣获’95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绿茶产品“松针”和红茶产品“坦洋金猴”荣获银质奖,同时“松针”与“坦洋金猴”荣获1995年禄福建省名茶奖,绿茶产品“茸芽尖”、“金绿香”获1996年福建  相似文献   

15.
《中国麻作》1982,(1):39-41
苎麻是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沅江县志记载:“凡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傅导播殖,蚕桑麻苎,各尽其方。”1980年,全区苎麻面积已发展到8万多亩,总产18万多担。具有面积大,产量高的特点,但品种多、杂,品质较低,已成为突出问题。为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从根本上改变我区苎麻品种多。杂的现状,按照农业区划要求,搞好品种布局调整,  相似文献   

16.
正值建团市建县1800年、设市4周年庆典之际,“北苑茶”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4日在建巨市召开。建欧是中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1995年其外贸出口量达到3060吨,所产的闽北水仙、北苑乌龙茶等享誉海内外。建茶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建州就有人工种茶和茶叶加工。北苑龙凤团条,是我国茶叶生产中的一颗摧现的明珠,它始于南唐,盛于来元,衰于明朝,在这四百多年间,它一直作为“贡茶”,专供皇家享用。建区东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是北苑龙凤团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由于茶树品种优良“建茶皆乔木”。“茶树分七类”和丁谓创制龙团茶,后经蔡襄改进…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上党人参是否是真人参的问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争论。台湾学者张志纯先生的《人参的科学研究(续)》:“中国医用人参治病,为时甚早。不过古时所谓人参,实即今之党参,原产地为上党郡,位于今之山西长子县境。”(102页)笔者曾两次去古代的上党郡今日之长治市区考察,想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般人只知道,“党”是党派的意思,不知道,“党”作“所”或“地方”解。《释名》:“上党:党,所也;在  相似文献   

18.
宁德地区科委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霞浦县召开了茶叶技术咨询会。邀请省、地、县茶叶界专家和科技干部二十多人,对省科委下达给溪边茶场的“特种茶原料基地高产优质试验”项目,进行技术咨询,共同商讨该项试验的技术途径与试验方法,为完成科研指标出谋献策。会议由地区科委主任宋忠庆同志主持。专家们听  相似文献   

19.
初探近代闽江茶叶贸易对福州港兴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历来为闽江上游山区的传统产品,其中武夷茶又是茶中精品,“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崇安县新志》记载:“武夷茶始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而复兴于清”。明代,“(武夷)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降至清代,武夷茶叶商品生产有较大发展,鸦片战争后进一步走向鼎盛。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公社党委为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于一九六四年冬,在位于长乐、闽侯、福清三县交界的“远征岭”地方,开荒种茶,经过一冬春的奋斗,开荒400多亩。在全民开荒的基础上,选派了18位同志,留守在高山上,从事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