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种诱蛾工具诱集棉铃虫效果比较湖北省枝江市植保站赵瑗玲项海兰施昌年棉铃虫是我市棉花生产上的大敌,为了寻求有效、经济、安全的防治方法,测报手段,今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下,比较高压汞灯、杨树枝把、性引诱剂等3种诱蛾工具诱集棉铃虫成蛾、控制田间产卵、减轻...  相似文献   

2.
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作用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枝把是棉铃虫预测预报和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使用效果在棉铃虫的3、4代发生期更优于性诱剂.概述了诱集棉铃虫的杨树枝把的作用、效果,分析了杨树枝把诱集棉铃虫的性别、代次差异、作用机理、诱集时闻的特异性,以及杨树枝叶挥发性物质的分离提取、室内分析与田间诱集测试进展,并分析了杨树枝把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四种诱集源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杀效果及有效半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斋压汞灯、双波灯、性诱剂和杨树枝把四种诱集源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诱杀效果及有效半径,结果表明:四者均具有较明显的诱杀作用,其各自的诱杀效果有差异,并与棉铃虫种群数量有关,发生量大的世代或年份,效果较好,反之不明显或较差,综合比较各处理的诱蛾量、百株卵量、幼虫量及其活动态天敌碍,发现其诱杀效果的优劣次序为高压汞灯、双波灯、性诱剂、杨树枝把;2种灯的有效诱杀半径约为80-160m,性诱剂约30m,杨树枝把约在10m内,该范围内高压汞灯、双波灯区内的百株卵量比对照分别降低31.7%-33.8%、40.1%-41.5%,性诱剂降低10.7%-21.5%,杨树枝把降低4.8%-14.6%。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卵诱集植物选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疆莎车县,对苘麻、玉米、鹰嘴豆、红花等植物对棉铃虫卵的诱集效果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对第2代棉铃虫卵的诱集能力明显不同,累积卵量分别为:苘麻13 018粒、鹰嘴豆3 844粒、玉米2 316粒、红花160粒、棉花120粒。苘麻诱集能力最强,持续时间最长,不但可诱集第2代棉铃虫卵,而且可大量诱集第3代棉铃虫卵。  相似文献   

5.
6.
澳大利亚棉铃虫杀虫剂抗性的治理策略NeilW.Forrester,等引言1983年1月,在昆士兰州的中部埃默拉尔德,合成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大田棉铃虫失去了有效的控制。在此之前(Riley,1989),在美国因这类药剂取代了具有抗性和环境污染的有机氯制...  相似文献   

7.
棉田综合种植油菜与高粱诱集带控制棉花害虫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作棉田中综合种植油菜与高粱诱集带,苗蚜、棉蓟马、蕾铃期伏蚜以及第二、三代棉铃虫的发生与为害明显减轻,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增殖棉田内的天敌。当两种诱集带综合种植时,控制害虫的效果优于单种高粱诱集带。  相似文献   

8.
棉田周缘种植不同品种油菜诱集带增益控害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伟  姚举  李号宾  张瑜  王东  马国兰 《植物保护》2011,37(3):142-145
为了明确棉田周缘种植油菜对棉田害虫和益虫的影响,2007年5-6月在新疆莎车县棉田周缘分别种植不同油菜品种‘新油13号’、‘258110’和‘253142’,调查各处理棉田自然天敌和主要害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种植油菜诱集带的棉田自然天敌主要种类有食虫蝽、蜘蛛和瓢虫,发生数量分别占天敌总数量的39%、20%和19%。方差分析表明3个品种油菜带棉田天敌总量差异显著,‘253142’处理天敌总量极显著多于‘新油13号’处理和‘258110’处理;不同品种油菜带棉田蚜虫类和叶蝉类害虫总量差异显著,牧草盲蝽总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油菜品种对棉花长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油13号’与棉花的共生期最长,对棉花长势的潜在影响最大。综合分析认为,‘253142’芥菜型油菜品种可作为棉田诱集带待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棉田种植诱集作物对天敌的保护及增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1987—1988年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棉田种植油菜及高粱诱集带,棉花主要害虫发生期内捕食性天敌数量比对照田增加25—51%;当棉田施用化学农药时,诱集带对保护天敌、促使捕食性天敌数量回升的效果明显。两种诱集作物综合种植的相互衔接,对保护、增殖天敌和控制害虫作用明显优于单一种植高粱诱集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空间分布特点,并验证自制越冬卵诱集管的诱集效果,于2019年和2020年11月在宁夏灵武长枣园采用棋盘式取样法调查了枣树当年休眠期枣枝剪口、枣股和翘皮缝处的绿盲蝽越冬卵分布情况,并分别于当年9月使用自制诱集管(仿真枝条剪口)收集绿盲蝽越冬卵,对其进行防效评价。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树各部位带卵率依次为树体中部>树体内膛>树体下部>树体上部。诱集管中填充物紧实度为0.94 g/cm~3的诱集管带卵率显著低于紧实度为0.58 g/cm~3的,4 mm直径的诱集管平均卵量显著低于6.4 mm直径和9 mm直径,诱集管带卵率占比67.47%~73.92%,平均卵量占比22.07%~30.17%。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布设紧实度为0.58 g/cm~3和直径6.4 mm的诱集管,可有效地收集绿盲蝽越冬代卵。为枣园绿盲蝽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了应用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In the laboratory, low concentratio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B.t.), as ‘Dipel’ 2X applied (at about the LC5) to cotton leaves enhanced the activity of endosulfan and reduced resistance to endosulfan from approximately seven fold to two fold in neonate larva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Low (LC5) concentrations of endosulfan also increased the toxicity of B.t. Both endo-sulfan and B.t. increased the toxicity of the stomach poison cryolite to H. armigera. This increased toxicity was not observed where B.t./endosulfan combinations were applied topically to larvae or where B.t. was combined with organophosphorus or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which are considered primarily to be contact toxicants. Mixtures of B.t. and endosulfan applied at equitoxic concentrations were less toxic than similar concentrations applied al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