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高产栽培技术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适合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综合栽培技术,合理配置影响甘薯产量的主要因子,提高甘薯产量,并适当降低化肥的过度使用量,起到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对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采用五因素(1/2实施)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分析了氮肥、磷肥、钾肥、密度、插秧期对该甘薯品种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程度依次为:钾肥(X3)>磷肥(X2)>密度(X4)>氮肥(X1)>插秧期(X5)."泰中9号"甘薯产量在48977.25~61919.4kg/hm2的1532个组合中优化栽培方案是:折合纯氮160.5~178.2kg/hm2,纯磷81.6~90.15kg/hm2,纯钾227.255~297.45 kg/hm2,适宜的栽培密度范围是6072~67875株/hm2,适宜的插秧期范围为4月22-29日.研究可为能源型甘薯"泰中9号"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杂交油菜品种黔油20号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优化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四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密度>钾肥.产量达250 kg/667 m2的农艺措施为X1(密度):7 453~7 772株/667m2,X2(纯氮量):14.87~16.09 kg/667 m2,X3(速效磷):7.70~8.67 kg/667m2,X4(速效钾):6.89~7.97 kg/667m2.  相似文献   

3.
马波 《耕作与栽培》2011,(1):14-14,32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了不同插秧密度及氮、钾肥施用量对绥粳8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栽培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氮肥施用量>插秧密度>钾肥施用量.同时获得了绥粳8号达到680kg/667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密度22.0~25.4穴/m2、施氮量7.9~9.7kg/667m2、施钾量...  相似文献   

4.
为使‘毕单17号’在高海拔地区获得高产,通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毕单17号’产量及其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所得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解析各因子对产量的效应,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毕单17号’产量≥ 9850.00 kg/hm2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65805~70620 株/hm2,施纯N量449.85~485.1 kg/hm2,施P2O5量273.75~326.25 kg/hm2,施K2O量224.64~323.85 kg/hm2,且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密度 > 氮肥(纯N) > 磷肥(P2O5) > 钾肥(K2O),且氮、钾肥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3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与磷肥,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同时得到,在川西麦区绵阳33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1·30~241·26万/hm2基本苗,纯氮量188·82~199·49kg/hm2,P2O5用量87·14~103·49kg/hm2,K2O用量98·31~124·39kg/hm2。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3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6日—11月1日。  相似文献   

6.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及追肥时期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0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达极显著水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密度与追肥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追肥时期、密度、钾肥。同时得到,在川西麦区绵阳30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156.6~183.0万/hm^2基本苗,纯氮量159.3~166.95kg/hm^2,P2O5用量137.625~144.375kg/hm^2,K2O用量216.75~244.5kg/hm^2,追肥时期以拔节期或孕穗期为宜。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0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1日。  相似文献   

7.
淹涝胁迫下早稻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早稻“湘早籼19号”在孕穗期淹涝胁迫下,氮肥、钾肥和栽培密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表L9(34)设计,三分之一实施)的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方差分析表明:氮肥和钾肥主效具有显著性差异,栽培密度主效差异不显著;在每667m2施纯氮9kg、纯钾8kg和栽培密度16.5cmx20cm的条件下产量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对杂交油菜品种金农油1号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的定量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4因素中,对金农油1号产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要获得≥250 kg/hm2的产量,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密度13.2万~15.0万株/hm2,施氮量262.5~330.0 kg/hm2,施磷量102.3~119.6 kg/hm2,施钾量102.3 ~ 129.2 kg/hm2 .  相似文献   

9.
基于“3414”模型对宁夏盐池县马铃薯氮磷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旱地马铃薯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寻找马铃薯最佳施肥措施,建立回归数学方程,通过对方程的解析求得高效组合方案,为实现盐池县马铃薯生产中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在盐池县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马铃薯“3414”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比不施肥处理有增产,最高为处理9为6125.88 kg/hm2,其次为处理13为6121.77kg/hm2,最低为处理2为179.19kg/hm2。试验地的地力贡献率为45.86%,说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施肥增产效应明显。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相对产量分别为47.84%、57.83%、86.02%,试验地种植马铃薯氮、磷肥缺失影响比钾肥大一些。根据盐池县旱地马铃薯生产状况,在18套方案中,马铃薯产量大于8000 kg/hm2的农艺措施为:氮肥116.15~183.85 kg/hm2;磷肥60.70~89.30 kg/hm2;钾肥30.56~56.94 kg/hm2。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给皖北及邻近地区引种大麦新品种“花11”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和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11”品种在皖北地区的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播种密度为22万/667m2较为合适,其中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小,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设置更多的播期、适当再提高播种密度可能有助于找到更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来提高“花11”在皖北地区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超级稻龙稻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水平的栽培密度、氮肥和钾肥的田间小区试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显示,制约龙稻5号产量的各因子顺序为:施氮量>插秧密度>施钾量。得出龙稻5号高于10500 kg/h㎡的高产栽培模式为栽培密度19.34~24.15穴/㎡,施N量172.65~180.00 kg/h㎡,施K量34.05~67.2 kg/h㎡。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新品种贵农玉889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玉米新品种贵农玉889在贵州低海拔地区的栽培模式,探讨了产量与播种日期、密度、施肥量(氮肥、磷肥、钾肥)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Y=23.92313+1.52042X1+0.2278X2+0.86125X3+1.83875X4 +1.06625X5-0.25094X1^2-0.51844X2^2-0.32094X3^2-0.65844X4^2-0.64219X5^2 +0.06438X1X2+0.55063X1X3+0.11937X1X4+0.17188X1X5+0.87313X2X3+0.049317X2X4-0.22313X2X5-0.709 38X3X4+0.04063X3X5+0.85438X4X5.结果表明,贵农玉889在贵州玉屏县的最优栽培状况为:播种日期是4月12日,密度为60000株/hm2,氮肥为345kg/hm2,磷肥为112.5 kg/hm2,钾肥为225kg/hm2,可获得10105.05 kg/hm2的产量.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水平为:磷肥>播种日期>钾肥>氮肥>密度.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泸糯8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确定‘泸糯8号’高产高效栽培适应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运用群体生理学的方法,采用两因素四水平完全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杂交糯高粱‘泸糯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低于11.25万株/hm2时,杂交糯高粱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1.25万株/hm2时,杂交糯高粱的产量又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当施氮量低于纯氮187.5 kg/hm2时,杂交糯高粱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施氮量高于187.5 kg/hm2时,杂交糯高粱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无显著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加,杂交糯高粱的穗粒数、千粒重、倒5叶叶面积、茎粗均显著减少(小),株高则显著变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杂交糯高粱的穗粒数、倒5叶叶面积、茎粗均随之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则是先增加后减小。当施氮量超过纯氮150 kg/hm2时,株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得出,处理A3B3即种植密度为11.25万株/hm2,施肥量为纯氮187.5 kg/hm2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西瓜新品种‘黄晶’的品质和产量,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研究了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的最佳育苗方式为营养钵育苗,最佳栽培方式为白色地膜覆盖+单蔓整枝,种植密度以株距25 cm、11000~13200株/hm2为最佳,基肥施用量以硫酸钾型复合肥(狮马牌)975~ 1200 kg/hm2 +有机肥30 t/hm2混施为宜。该品种在春播设施栽培条件下及推广应用中,采用单蔓整枝、白地膜覆盖、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可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氮肥水平和合理密度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影响因子。蜀优217在国家区试中两年平均单产比Ⅱ优838增产8.0 %,表明该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为了更好的指导蜀优217的生产应用,于2016年、2017年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下开展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试验研究,为蜀优217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 A4B2(氮肥12 kg/666.7m2,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产量达到727.79 kg/666.7m2,比产量最低处理A1A1的648.62 kg/666.7m2,增产79.17,增幅12.21 %。此外,产量较高的组合有A3B2(氮肥10 kg/666.7m2,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A4B1(氮肥8 kg/666.7m2,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互作不显著。足穗、大穗、较高的结实率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蜀优217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高产栽培时,适宜的氮肥水平为10 kg/666.7m2-12 kg/666.7m2条件下,适宜的栽植密度0.95万穴/666.7m2,可以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栽培因素对燕麦产量和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实施)研究播种期、播种量、施氮量和施磷量对定莜9号燕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施氮量,播种期与施磷量之间存在协同增产作用;增施氮、磷肥能够提高籽粒粗蛋白和β-葡聚糖含量,但过量施肥则引起减产;各因素对燕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顺序为施氮量>施磷量>播种期>播种量。四因素对定莜9号燕麦最好的协同栽培模式是:播种期是4月下旬,施氮量为106~147 kg/hm2,播种量为120 kg/hm2,施磷量为300~330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措施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雄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126-132
为了探讨不同栽培措施对不同高粱品种产量的影响,寻求高粱获得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本试验以晋杂23号和晋中405为试验品种,在山西省农业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试验田研究了不同密度、施肥量、播期对高粱试验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晋杂23号’属丰产型品种,不宜密植;‘晋中405’属密植类型,以群体产量获得高产;随着播期的推迟,‘晋杂23号’和‘晋中405’的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最佳栽培措施:‘晋杂23号’为225 kg/hm2施肥水平、12万株/hm2密度水平及5月2日的播期;‘晋中405’为225 kg/hm2施肥水平、15万株/hm2密度水平及5月2日的播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探索合适的种植密度,以达到高产、高效是小麦栽培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小麦单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项目组依据N肥料使用量及施用方式和4种植密度下小麦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亩穗数几个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对小麦新品种-“津强7号”规范化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津强7号”的产量、穗长、小穗数性状稳定,在多种密度和N肥施用方式上均未出现显著变化;其株高、穗数受到了种植密度的影响,而千粒重、穗粒数受到了种植密度和N肥使用方式的影响。【结论】密度低千粒重和穗粒数显著增加,拔节期施用N肥5 kg/666.7m2,抽穗期施用10 kg/666.7m2,植株较矮。田间采用30 万苗/666.7m2的种植密度,拔节期一次性施N肥10 kg/666.7m2的栽培模式,技能节约生产成本,又可获得较高产量,成为“津强7号”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摘 要:天优华占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选育而成新品种,米质优良,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因而,对于天优华占最佳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的研究及其高产机理的探讨,可为该品种在金华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支持。以晚稻天优华占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120、165、210kg/hm2)和栽插密度(22.5万/hm2和16.5万/hm2)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其最佳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下,不同施肥水平间天优华占产量水平差异较大。两种栽培密度下,天优华占的产量都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氮水平,以高密度处理产量较高。高密度和低密度下,均以高肥区产量水平最高,分别达到7 464.3、6 534.8 kg/hm2。通过此研究发现,天优华占最佳栽插密度为22.5万/hm2,每1 hm2施用氮肥210 kg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产量与茎叶性状对施肥水平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探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此文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高、中、低(分别为7.5、22.5、37.5万株/hm2)3种密度条件下冬油菜籽粒产量和茎叶性状对4种施肥水平的反应。结果表明,在供试3种密度条件下,籽粒产量、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越冬期和盛花期的根颈直径、越冬期单株绿叶数、盛花期单株主茎绿叶数、越冬期最大叶长和宽、盛花期第一片无柄叶长和宽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因密度不同而异,籽粒产量和越冬期根颈直径在中密度条件下、其余各项指标在低密度条件下增加幅度最大,而在高密度条件下所测各项指标的增加幅度均最小。因此,所有处理中,籽粒产量和越冬期根颈直径以中密度、高施肥量处理(N、P2O5、K2O、B分别为240、120、210、1.2 kg/hm2)的最高,其他各项指标均以低密度、高施肥量处理的最高。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产量与茎叶性状对施肥水平的反应各异,其中以越冬期根颈直径受个体间竞争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不同密度条件下随施肥量的变化趋势于籽粒产量一致,所以能更好地反应油菜生长和产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