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活动记数法,热板法,电刺激法和扭体法,电惊厥法和化学惊厥法,观察胆红素含量不同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的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经实验研究证明,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具有相近的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中、低胆红素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均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延长戊巴比妥钠的作用时间,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的疼痛反应,但对电,热物理因素所致小鼠疼痛反应无明显抑制作用。此外,这3种药物对小鼠  相似文献   

2.
运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牛黄解毒丸(简称NJDW)和牛黄解毒丸中的主药牛黄被等量鸡胆粉取代后制得的鸡胆粉解毒丸(简称JJDW)进行了解热和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NJDW和JJDW对由大肠杆菌内毒素和蛋白陈引起的大鼠发热体温有极显著的解热作用;对由热刺激、电刺激、醋酸所致小鼠疼痛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两者之间的热解、镇痛作用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胆红素含量不同培植牛黄对动物心脏及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证明,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一样,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大鼠的正常血压,能显著减少离体蛙心的收缩频率和输出量;而对离体蛙心的收缩幅度和大鼠的心电图无显著影响。表明牛黄对动物心脏和血压的影响与其胆红素含量的多少无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研究证明,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一样,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大鼠的正常血压,能显著减少离体蛙心的收缩频率和输出量;而对离体蛙心的收缩幅度和大鼠的心电图无显著影响。表明牛黄对动物心脏和血压的影响与其胆红素含量的多少无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免疫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证明,低胆红素培植牛黄(胆红素含量为8.7%),按1g/kgpo给药对小鼠溶菌酶活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DNCB所致的迟发型过敏反应以及B淋巴细胞功能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鸡胆汁的解热、镇痛及抗惊厥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鸡胆汁按0.5g/kg/d无论经腹腔注射还是口服给药,均能极显著地抑制电刺激、热板所致小鼠疼痛;鸡胆汁按0.5g/kg腹腔注射给药,不仅能极显著地抑制伤寒一副伤寒菌苗及蛋白陈所致大鼠的不同时间发热体温,而且还能极显著地抑制大鼠的正常体温;鸡胆汁按0.5g/kg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电惊厥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1987年在新疆福海县解特阿热勒乡进行了100头牛人工培植牛黄试验,经一年半后抽查,试验牛生长、发育、繁殖、泌乳,使役与同群未做牛黄培植的牛相比均无变化,抽样取黄试验牛54头,其中产牛黄者41头,成黄率为76%;在这41头产黄牛中,产牛黄最高者11.2g,最低者0.85g,平均每头3.75g。此人工培植牛黄经自治区药检所化验鉴定,其胆红素含量为32.92%,胆酸为11%,总胆酸为20.46%,与天然牛黄成分相同,据兄弟省区材料报道,人工培植牛黄的超微结构,药理作用、毒性试验与天然牛黄相比,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用健康黄牛28头施行双胆囊(DG)植黄手术,使胆汁从胆囊全部流入模拟胆囊(AG)内再回流入十二指肠,使牛黄同时在AG内和胆囊内牛黄床上生长。本文采用向牛体内AG中注入肝泰乐来提高胆红素转化率,加入Ca2+促进胆红素沉淀,月产牛黄6.80±1.80g,胆红素含量达到或超过35%的占61.54%,实验组胆红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天然牛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DG内培植牛黄效果优于AG内和胆襄内培植,肝泰乐和Ca2+可明显提高培植牛黄(CCB)的产量和质量,CCB中胆红素含量与胆汁中总胆红素(CB)和游离胆红素(UCB)的乘积呈正相关:y=32.93lgx-27.78,r=0.767**。  相似文献   

9.
将ECO1、ECO2、ECO3和ECO-mixture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菌株接种于牛体胆囊培植牛黄.测定接种前后胆汁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酶)活性及培植1a后牛黄产量及胆红素含量.结果表明.ECO1、ECO2菌株的β-G酶活性,牛黄胆红素含量比ECO3菌株、ECO-mixture菌株明显升高(P<0.01),但牛黄产量明显偏低(P<0.01);ECO-mixture菌株的β-G酶活性、牛黄胆红素含量比ECO3菌株明显升高(P<0.01),但牛黄产量相近(P>0.05).综合判断ECO-mixture菌株是培植牛黄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
将ECO1,ECO2,ECO3和ECO-mixture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菌株接种于牛体胆囊培植牛黄,测定接各前后胆汁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酶)活性及培植1a后牛黄产量及胆红素含量。结果表明,ECO1,ECO2菌株的β-G酶活性,牛黄胆红素含量比ECO3菌株,ECO-mixture菌株明显升高(P<0.01),但牛黄产量明显偏低(P<0.01);ECO-mixture菌株的β-G酶活性,牛黄胆红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牛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牛黄形成规律或方法、时间、产量、质量等角度,综述了近20a来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培植牛黄、腹腔内模拟胆囊快速培植牛黄、注射法牛体培育牛黄、体外模拟胆囊工厂化生产牛黄、体外培养牛黄的研究进展。对牛黄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32头牛,随机分成2组,20头牛为试验组,在植黄同时应用 ZD 制剂,12头牛为对照组,只植黄,不加制剂。1年半后取黄,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培植牛黄平均产量(干纯品)比对照组有所增高,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黄牛双胆囊培植牛黄期间胆道压力与成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8头黄牛进行双胆囊植黄术,即在胆囊和模拟胆囊内同时培植牛黄。植黄期间测定了胆囊、模拟胆囊、胆总管内压力。4头黄牛进行胆囊插管、十二指肠插管后测定了胆囊、十二指肠在常态下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证明培育牛黄对乙酰胆硷与氯化钡所引起的小白鼠离体小肠痉挛有解痉作用。培育牛黄的成份中去氧胆酸具有较强的抗乙酰胆硷与氯化钡作用,其浓度与效应呈直线相关。其成分中的胆酸仅有较弱的抗乙酰胆硷作用,且浓度与效应不呈直线相关,也无抗氯化钡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院培育牛黄研究始于1979年。1980至1988年先后承担了内蒙古科委下述的《工培育天然牛黄研究》和《培育牛黄开发》两个课题。截至1988年底,已在内蒙42个旗县推广该项技术。787人参加了培训班,其中412亲自手术操作,前后施行培植牛黄手术6853例。植黄手术对牛的生长、发育、繁殖、使等均无影响。感染死亡率0.15%。统计表明、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培植时间的延长、牛黄的平均产量相应增加: 埋植异物半年左右,平均每头牛可产牛黄干纯品3.89克。埋植异物一年左右,平均每头牛可产牛黄干纯品5.73克。埋植异物二年左右,平均每头牛可产牛黄干纯品7.6克。埋植异物三年左右,平均每头牛可产牛黄干纯品13.1克。  相似文献   

16.
药物性(头孢曲松钠)结石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头孢曲松钠)诱发胆囊、肾脏结石的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由使用头孢曲松钠诱发胆囊、肾脏药源性结石的B超、CT资料。结果:胆囊、肾脏药源性结石B超表现为强回声光斑和光团堆积,随体位改变形态也改变,CT表现为结石密度较低,CT值约70Hu左右,停药后结石可自行排除体外而消失。结论:头孢曲松钠诱发胆囊、肾脏结石有其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用药史可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犬尿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指在犬矿物质代谢紊乱情况下,尿液中析出的盐类结晶以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异物为核心逐渐形成的矿物质凝结物,积滞于尿路并刺激尿路黏膜引起出血、炎症和阻塞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笔者就犬尿结石症的结石成因、分类、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大蒜油的防腐杀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大蒜油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并确定了其本酝酚系数和最低抑菌浓度,同时进行了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9.
线性规化是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将物理学直接应用于后两门学科中去解决问题并不很普遍。本文就一个属于线规划的问题,为什么能用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来求解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物理学的规律有可能在求解数学问题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观测研究洋浦经济开发区城市森林对降温增湿遮荫的作用,以便评价洋浦城市森林的合适程度和树种与结构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洋浦城市森林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与遮荫作用,各观测点的平均降温为0.8℃,平均增湿为5%,平均遮荫为94%。但各观测点所代表的树种和结构组成在降温增湿和遮荫方面的效应不一,最热时段的12:00~13:30和13:30~15:00降温最好的是马占相思与椰子混合林;增湿方面最好的是马占相思与椰子混合林、双排椰子林;遮荫最好的是短穗鱼尾葵。洋浦城市森林的降温效果在午间最好,增湿效应则在午前与傍晚最好,遮荫作用在午间最好。相比之下,洋浦城市森林的降温与增湿效应与三亚城市森林的有相当差距,说明洋浦城市森林在面积、行道树林宽度、密度、树种选择与搭配等尚有许多要改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