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种鹅"蛋子瘟"即卵黄性腹膜炎,是一种由鹅生殖道感染的传染病。该病种公鹅是主要传染源,原因往往是种鹅在污秽浅沟水塘中交配,或由于交配中母鹅尾羽粗硬刺伤公鹅外生殖器,而引起公鹅阴茎发炎感染细菌,通过交  相似文献   

2.
鹅在自然交配时,公母鹅都具有择偶交配的特点,而且在公鹅中存在较多的不育现象,造成公鹅留种数量增多,而且受精率偏低。在养鹅生产中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15~1∶20,同时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增加了每只母鹅繁殖雏鹅的数量。尤其是在进行鹅品种间杂交时,人工授精可以克服因公母鹅个体大小悬殊而造成的自然交配困难。随着我省养鹅业的不断发展、集约化养鹅场的增加,应大力推广鹅的人工授精技术。1公鹅的采精1.1采精训练与选留在母鹅开产前两周,公鹅就应进行按摩训练。公、母鹅在达到性成熟阶段,要分开饲养,公鹅一般…  相似文献   

3.
1病原本病的病原是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从病鹅的卵子和腹腔渗出物以及公鹅的外生殖器病灶中可以分离出病菌。采用从病料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培养物接种易感鹅,能够引起发病。从人工感染结果发现,公鹅在任何季节都很易感,而母鹅仅在产蛋期间有易感性,非产蛋期间不易感染,这与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一致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4.
病因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在养鹅区,成年鹅发病较为普遍,尤其是母鹅产蛋期间发病,死亡率很高,俗称“蛋子瘟”。感染大肠杆菌的公鹅通过交配可在鹅群中传播。随着近年规模化养鹅业的发  相似文献   

5.
“蛋子瘟”是一俗名,其实是卵黄性腹膜炎,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产蛋母鹅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期间,可造成母鹅产蛋率明显下降和死亡。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不良,鹅群在浅而污秽的水池或水塘内交配,易诱发本病的发生。公鹅发病时,其阴茎常见发炎溃烂等病损。公母鹅交配在本病的传播上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 种公鹅的选留 在选留公鹅时,要注意淘汰体重过大、超标准水平的公鹅。因母鹅体重小,公鹅体重大,交配时公鹅在母鹅背上站不稳而被滑下,造成交配困难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对体重过小的公鹅,体况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的公鹅,要加强饲养,提高体重,达到配种前的标准体重。否则,混群后受强鹅欺负,时常靠边,不敢接近母鹅,抢不上食,体质逐渐变弱,失去配种能力,降低了种蛋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7.
朱明  游旭 《中国家禽》1998,20(11):42-43
1发病情况1996年6月购进2400只雏母鹅和400只雏公鹅,放牧于大丰三龙斗龙巷河内,辅以舍饲,自然交配。此地以前未曾养过鹅,自然条件较好。育雏期间发现鹅群生长不好,不整齐。1997年1月20日开产时,发现多只母鹅、公鹅发病,并有3只死亡。患病母鹅...  相似文献   

8.
1选择好种鹅1.1公鹅的选择将体大毛纯、胸部宽厚、胫长脚粗、两眼有神、声音宏亮、行动灵活、雄性特征明显的公鹅挑选出来,用手提公鹅的颈部离开地面时两腿用力向前侧方蹬动,双翅频频拍打的公鹅留做种用。对部分每天交配次数多(十多次),或仅与一、二只母鹅交配的公鹅予以淘汰。1.2母鹅的选择选出的母鹅要外貌清秀、前躯宽深、臀宽丰满、肥瘦适中、颈部细长、眼睛有神、脚掌小而两脚距离宽。2合理安排公母比例根据产蛋期调整公母鹅的比例,产蛋前公鹅与母鹅的比例为1∶6,产蛋期为1∶7~8,产蛋率有明显下降后,公母比例的…  相似文献   

9.
养好种公鹅,对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关系极大,要引起足够重视。种鹅的交配行为与其它家禽不同,大多数公鹅对长期关养在一起的母鹅出现厌伴反应,同时对完全陌生的异性也表现出性冷漠。有些养鹅户只养母鹅而不养种公鹅,而到配种季节就找亲戚朋友借公鹅回来配种,交配成功率只有40%左右。那么,如何提高种鹅的交配率?  相似文献   

10.
养好种公鹅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关系极大,要引起足够重视。种鹅的交配行为与其他家禽不同,大多数公鹅对长期关养在一起的母鹅出现厌伴反应,同时对完全陌生的异性也表现出性冷漠。有些养鹅户只养母鹅而不养种公鹅,而到配种季节就找亲戚朋友借公鹅回来配种,交配成功率只有40%左右。那么,如何提高种鹅的交配率,本文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1.
<正>种鹅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O2,O7,O141,O39等血清型大肠杆菌在鹅产蛋期间发生于母鹅和公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产蛋,有的鹅群产蛋率下降可达30%以上,母鹅患病后的主要特征是粪便内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蛋黄,输卵管感染发炎,卵黄破裂,最后发展为弥漫性卵黄性腹膜炎,母鹅发病后病死率高。公鹅发病后主要症状限于阴茎,轻者阴茎肿大,在不同位置有芝麻至黄豆大小的脓性结节,重者阴茎肿大数倍,大部分露出体外,有大小不一的脓性结节,一般不造成公鹅的死亡[1]。以下主要对母鹅的大肠杆菌病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种鹅繁殖季节历来采用自然交配,其公鹅均采用简单的外貌观察及传统的翻肛法选留,一只公鹅仅能负担4~6只母鹅,我县为1∶4~5,其缺点是公鹅质量差,利用率不高,且种蛋的孵化率较低。据黎城炕坊1984年统计,入孵52106个种鹅蛋,出雏35696只,入孵蛋的孵化率为68.5%。采用人工授精法虽然可以提高种公鹅的利用率,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但在养鹅生产中操作比较繁琐复杂,影响母鹅的产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局限性,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为了寻求简便易行而又富有成效的配种方法,我们于1984年应用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对“种鹅配种方法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探讨出应用人工采精法选留种公鹅,扩大性比为1∶8,让其自然交配比直  相似文献   

13.
公鹅的选择 将体大毛纯、胸部宽厚、颈长胸粗、两眼有神、声音宏亮、行动灵活、雄性特征明显的公鹅挑选出来,用手提公鹅的颈部离开地面,两腿用力向前侧方蹬动、同时双翅频频拍打的公鹅留做种用。对部分每天交配次数过多达10多次、或仅与一、二只母鹅交配的公鹅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鹅品种间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差异及其对受精率的影响,为科学选配、提高水禽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观察记录法,比较四川白鹅与浙东白鹅求偶行为和交配行为的差异,分析发现,鹅求偶方式可分为公鹅单方主动求偶、母鹅单方主动求偶和公母鹅互相求偶3种,其中公鹅单方主动求偶为主要方式,且纯繁组公鹅主动求偶的频次大于杂交组。浙东白鹅纯繁组互相求偶频次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该组存在明显的选择性交配。浙东白鹅母鹅主动求偶频次与追逐公鹅频次均大于四川白鹅母鹅,其中反交组(四川白鹅♂×浙东白鹅♀)母鹅单方主动求偶和追逐公鹅的频次显著大于四川白鹅母鹅(P0.05)。对不同鹅品种杂交组合中求偶交配行为与受精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受精率与成功交配频次和母鹅配合交配频次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鹅的求偶行为与交配行为存在差异,且种蛋受精率明显受交配次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制定种鹅科学选配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好种鹅1.鹅的选择将体大毛纯、胸部宽厚、颈长脚粗、两眼有神、声音宏亮、行动灵活、雄性特征明显的公鹅挑选出来,用手提公鹅的颈部离开地面,两腿用力向前侧方蹬动,同时双翅频频拍打的公鹅留作种用。对部分每天交配次数过多达十多次、或仅与一、二只母鹅交配的公鹅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6.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本试验鹅在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小牧场饲养。共饲养3个品种,分别为籽鹅、豁鹅和莱茵鹅公鹅各4只,每个品种的母鹅各40只。公鹅单独饲养,母鹅小群饲养,公鹅和母鹅都有适当水面可以自由活动,保持羽毛清洁。  相似文献   

17.
59鹅的人工授精有什么优点?鹅的人工授精能大大的提高公鹅的利用率,所配母鹅数比自然配种数高3 ̄6倍;人工授精操作过程进行了严格消毒,避免了公母鹅生殖器官的接触,防止生殖器官传染病的蔓延;防止母鹅漏配,使受精率明显提高;因公鹅用量少,可以优中选优,提高了公鹅的质量,延长了公鹅的使用年限,同时节省了饲料和管理费用,增加了经济效益;加快鹅的选种选配,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克服了因公母鹅个体差异悬殊而造成的交配困难。60如何选择人工授精的种公鹅?公鹅选择的好坏是鹅人工授精技术成败的关键之一。当公鹅达到性成熟以后,通过背腹按摩法,把…  相似文献   

18.
1998年 1 2月中旬 ,木乐镇广仁村某养鹅户饲养的 9只种母鹅产蛋 3天后 ,发生一种以食欲减退 ,下水后不愿游动 ,肛门周围沾着污秽发臭的排泄物的疾病 ,病鹅中有 2只突然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 ,诊断为卵黄性腹膜炎 ,俗称为蛋子瘟 ,现将发病过程和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鹅户的 1只种公鹅淘汰后 ,于 1 2月 2日 ,新购回 1只狮头种公鹅 ,并放公鹅与母鹅群同牧、交配 ,1 2月 1 8日 ,母鹅开始产蛋 ,鹅产蛋3天后均发病还有的死亡 ,死亡率 2 2 %。2 临床症状母鹅下蛋 3天后 ,表现精神沉郁 ,食量减少 ,不爱行动 ,不产蛋。病鹅的肛门…  相似文献   

19.
后备母鹅在第2次换羽之后(100~120日龄),如供给足够的饲料,则母鹅可开始产蛋,但因母鹅的发育未达到体成熟,所以产的鹅蛋也达不到种蛋标准,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也不理想,经济效益低。后备公鹅在第2次换羽后开始有性行为,但体成熟也未跟上,限饲期一定要控制好后备种鹅的体成熟和性成熟,并使公鹅、母鹅的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控制好母鹅的开产时间和公鹅的配种时间,才能把种鹅的生产性能发挥到最高水平。限饲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对母鹅的产蛋量和公鹅的交配能力有直接影响,在限饲期间母鹅体重将失重25%~30%、公鹅体重失重15%~20%,但体质要保持在正常状态,要灵活掌握好饲料量及每天喂食次数来达到最终的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鹅大肠杆菌又名鹅大肠杆菌性腹膜炎,是由不同血清型埃希氏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对幼鹅可引起急性败血症;对于生产期的母鹅可引起其整个生殖器官的感染,导致母鹅发生卵黄性腹膜炎,通过交配可传染给公鹅,由公鹅进行扩散性传染。因此,生产期母鹅患此病又称为鹅卵黄性腹膜炎(俗称"鹅蛋子瘟"或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此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使母鹅产蛋明显下降,死亡率可高达10%,给广大的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