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哺乳仔猪育成效果对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减少饲料消耗,预防疾病,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2009年,我们对凯尔种猪场饲养的40头初产和经产母猪及其所产仔猪实施了综合育成技术试验,研究结果:40头母猪  相似文献   

2.
仔猪早期断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泉岭垦区养猪一直沿用母猪春、秋分娩,哺乳仔猪60日龄断奶的传统饲养方式,平均每头母猪年产仔猪1.8窝左右,生产断奶仔猪18头左右。由于仔猪哺乳期较长,.限制了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也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仔猪早期断  相似文献   

3.
黄福锦 《养猪》1992,(1):29-29
在养猪生产中,提高仔猪增重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缩短饲养周期,加快栏舍周转,降低饲料消耗,又可减少疾病传播机会,降低育仔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因此,提高仔猪增重是商品猪场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场1987年引进120头长白和约克夏母猪,几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4.
仔猪早期断乳是现代养猪生产中进一步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采用仔猪早期断乳措施的母猪一般年产仔胎数可提高0.3~0.5胎,年产仔数可提高到20头以上;仔猪每千克增重饲料耗料量将下降22.6%~31.5%,效益显著.但是,由于早期断乳仔猪生长快,离乳早,对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水平也相应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满足早期断乳仔猪的生长要求,在整个哺乳期和保育期内均要实行配套技术饲养.  相似文献   

5.
仔猪早期断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泉岭垦区90年代前一直沿用母猪春秋分娩、哺乳仔猪60日龄断乳的传统饲养方式,每头母猪平均年产1.8窝左右,生产断乳仔猪18头左右。由于仔猪哺乳期较长,一是限制了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二是饲料经过母猪、仔猪两次转化降低了饲料利用率。研究仔猪早期断乳,不但可以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是在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较少的国情下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唯一选择。为此,我们从1991年起在宝泉岭农场进行仔猪早期断乳试验,选用30头繁殖母猪,连续三产,共产仔90窝、实行35日龄  相似文献   

6.
母猪饲养管理作为猪场核心价值,对于养猪成败与猪场生产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主要以大中型猪场母猪饲养管理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做好母猪饲养管理可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母猪生长发育,提出相应饲养措施,以期为相关猪场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母猪及仔猪饲养常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仔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养猪增效,抓好母猪、仔猪饲养管理是关键。但一些养殖户在这方面的饲养技术和知识较缺乏,管理粗放,导致母猪繁殖力、仔猪成活率低下,效益不好。我们通过近十年的养猪实践,狠抓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收到良好效果:母猪繁殖率达2.2窝/(年&#183;头),窝产11.5头,仔猪60日龄成活率达97.3%,平均体重达22.8kg,全群成活率达96.8%。现将关键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冈县青冈镇新民村五屯青年农民李德福,从2001年春天开始养猪,建造了350平方米的标准化砖瓦结构的猪舍,其中包括成母猪舍、育成母猪舍、种公猪舍、仔猪舍及产房。现饲养种公猪2头、成母猪17头、育成母猪18头,年生产仔猪400头左右,专门从生产、销售优质仔猪的养猪业。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种植饲料草养猪方面闯出一条节粮、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并成为该县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养猪典型示范大户。为了彻底扭转养猪效益低下的状态,李德福从自家45亩(每亩667平方米)承包田中挑出13亩好地,围绕养猪种植籽粒苋6亩、苦荬菜2亩、紫花苜蓿2亩、饲料胡萝卜…  相似文献   

9.
<正>哺乳仔猪育成效果对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减少饲料消耗,预防疾病,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2011年,我们对荣昌种猪场饲养的45头初产和经产母猪及其所产仔猪实施了综合育成技术试验,研究结果:45头母猪均正常分娩,共产仔391头,窝均9.77头,成活369头,产仔成活率达94.3%,35日龄断奶窝重达57.87kg,个体重6.8~8.2kg,平均7.5kg,取得了较好的培育效果和理想的经济效益,我们采取的综合培育措施是: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可综合饲养规模、饲料营养、厂房设备、生产经营水平诸要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并进行科学的组织实施,从而产生最佳的规模效益。1生产工艺选择规模化养猪常见的生产工艺有以下几种方式:1.1一点一线式生产工艺1.1.1四段饲养生产工艺(适合千头规模猪场)。空怀及妊娠期→分娩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肥育期,整个过程有3次转群。第一次转群:配准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观察饲养4周,在妊娠母猪饲养区饲养11周半,母猪分娩前1周转群至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有很多养猪场(户)反映,经常有空怀母猪不发情的情况发生,导致妊娠和泌乳落空,不仅浪费饲料,浪费饲养时间,而且减少了产仔数量,降低了养猪经济效益。1病因分析1.1后备母猪生殖系统发育不全或迟缓,抑制了初情期用饲养育肥猪的方法培育后备母猪,造成母猪能量1  相似文献   

12.
母猪的营养和饲喂技术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泌乳力。1头繁殖母猪1年大约消耗1100kg以上配合饲料,母猪的饲料成本占了养猪总成本相当的比例。根据季节调整母猪的营养和饲喂技术有助于提高母猪生产性能,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提高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特别在目前肉猪市场低靡、规模化养猪普遍亏损的形势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后备、妊娠和哺乳母猪的能量需要及饲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点。母猪产仔数多、仔猪成活率高、延长母猪的利用一直是养猪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除了遗传因素外,营养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养猪生产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的今天,对母猪的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能量营养对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母猪各阶段的能量需要,提出实用的饲养策略,便于针对性地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充分挖掘母猪的生长潜能,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1能量来源及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饲料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规模化养猪改变了以往农民个体、单一、小规模的饲养模式。饲料的工业化、母猪生产的工厂化和密集封闭的良好饲养环境是规模化养猪  相似文献   

15.
<正>种公猪饲养得好坏,对猪群生产能力影响很大。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其意思是说,一头好的公猪可以与许多头母猪配种,可以生产成百上千头仔猪,可见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应特别重视种公猪的选留、培育、利用和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但长期以来,我国饲养的母猪生产性能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比如丹麦与比利时的母猪每年每头可提供仔猪30头;法国的母猪每年每头可提供仔猪28~30头;荷兰与加拿大的母猪每年每头可提供仔猪27.3头;而我国饲养的母猪每年每头只能提供仔猪16.5头。其原因除了猪场各种疾病频发,发病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正工厂化养猪具有如下优越性:一是能大量提供商品猪肉。工厂化猪场规模大,采用科学饲养方式,肉猪出栏快,商品肉量多。如一个饲养550头母猪的万头猪场,每周能够出栏商品肉猪216头,年出栏商品肉猪11 232头,年提供肉猪820 t。二是提高定额,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人工养殖生猪,一个人最多饲养肉猪250~300头,或母猪20~30头,而且工作量大,劳动繁重。而一个饲养母猪500~550头,  相似文献   

18.
1 农村养猪的现状和不足1 .1 农村养猪现状我国广大农村仍以传统养猪为主 ,养猪作为家庭副业 ,每户养猪一般不超过 3头 ,不讲究科学配料 ,生产水平低 ,饲养期长 ,不讲经济效益。让人高兴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养猪专业户大量涌现 ,一户饲养数十头或数百头母猪 ,百头、千头以上商品肥猪。有的专业户投巨资建起了年出栏上万头的规模养猪场 ,在养猪专业户的带头下 ,农村养猪业有了迅速发展。1 .2 差距与问题虽然农村养猪生产发展很快 ,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但与世界或国内养猪业的先进水平相比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 :母猪繁殖率低 ,年均…  相似文献   

19.
从养猪的全过程看 ,种猪饲养属于非生产性环节 ,降低这一环节消耗和提高母猪繁殖力是提高养猪水平和效益的关键。“三率”是指母猪年产率、产活率 (活产仔率 )、仔猪成活率。通过提高母猪的“三率”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利用率。我场近几年运用了现代养猪遗传、繁殖技术、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疫病防制等综合措施 ,每头母猪年产 2 2~ 2 3窝 ,窝均育成仔猪 8 8头 ,使母猪的繁殖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增加了经济收入。现将我场提高母猪“三率”的技术措施报告如下。1 缩短繁殖周期 ,提高年产窝数繁殖周期由三部分组成即 :妊娠期 (天 )、哺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饲养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期各阶段日增重、饲料利用效率和行为的影响。选择血缘、年龄、体重(98.73kg)相近的长白×梅山小母猪21头,用同一头长白种公猪以自然交配方式配种,配种后随机分为4个处理(高、NRC、中、低营养水平),每个处理6头母猪(高水平3头)。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妊娠期饲粮含DE13.39MJ/kg,CP13.70%),各处理组母猪妊娠期按规定喂量饲喂,妊娠前期分别饲以2.0、1.2、1.0、0.6倍的维持能量需要,妊娠中期和后期分别在妊娠前期基础上提高20%和50%。结果表明,⑴低营养水平母猪出现流产、早产和延迟产期的现象,妊娠天数变异较大(112d±13d),其它各水平母猪均能正常分娩,妊娠天数较一致;⑵随饲养水平提高,妊娠各期母猪日增重提高,高水平饲养可提高母猪妊娠各期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⑶低水平饲养不能满足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降低母猪妊娠各期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⑷母猪的安静程度随饲养水平提高而提高,低水平饲养导致刻板行为的发生,明显增加母猪的活动量和活动次数;⑸妊娠各期的排粪量和排粪次数随饲养水平提高而增加,且粪便颜色逐渐变浅,粪便逐渐变得湿软;⑹妊娠各期的排尿量和排尿次数随饲养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且尿颜色逐渐加深,由低水平的接近无色变为中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