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在林地果园养鸡,利用鸡为林地果园除草、治虫、积肥,林地果园又为鸡提供适宜的光照、清新的空气,高温天气更有天然阴凉的小气候,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生态、经济效益好的养殖模式.但林地果园养鸡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鸡只生长不均衡,即使是饲养同一批同性别的鸡,出栏时重量差异常达0.5 kg之多,这很不利于全进全出,也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利用林地果园养鸡,鸡只可为林地果园除草、治虫、积肥;林地果园又为鸡只提供适宜的光照、清新的空气,高温天气有天然阴凉的小气候,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生态、经济效益较好的养殖模式。但林地果园养鸡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鸡的生长不  相似文献   

3.
利用林地果园发展优质肉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力 《畜牧兽医杂志》2006,25(6):64-64,6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鸡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规模化养鸡场的鸡肉品质不如农村散养鸡。为了多培育优质肉鸡,近几年来,福建省永春县农村利用林地、经济林和其它各种成片林地、竹林、果园等山地资源,开展绿色、生态、优质的养鸡项目,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1林地果园养鸡的优点1.1生态效益好林地果园给鸡提供了良好的栖身之地,阳光充足,空气新鲜,鸡野外活动空间大,采食范围广,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鸡一方面大量采食林地果园的杂草、害虫,保护林果生长;另一方面,为林地果园提供极好肥料,促进林果生长。形成鸡、林、果共…  相似文献   

4.
社会不断地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又频频发生,但是,各地用果园林地饲养的鸡却因鸡蛋和鸡肉的自然绿色环保备受百姓青睐。但是目前,大多中国的养殖户养鸡的基本知识很不了解而依靠传统的经验在养鸡,导致果园林地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果园林地养鸡技术要点等各类问题展开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果园林地养鸡以其生态环保、管理简单、鸡只肉质鲜美,效益好等优点、颇受养殖户的青睐,但因其放养范围广、相关设施不易配套等影响,疾病的防疫成为提高果园林地养鸡难题之一。1果园林地养鸡特点1.1果园林地养鸡优势  相似文献   

6.
果园林地养鸡技术(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概述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利用荒地、林地、果园、农闲地等进行规模养鸡,让鸡自由觅食昆虫野草,饮山泉露水,补喂五谷杂粮,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以提高蛋、肉风味和品质,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一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林地大棚养鸡就是在林地、草山、荒坡、果园、空闲地建盖脱温室、搭建大棚,利用青草、树叶、昆虫等天然饲料,采取半牧半饲的养鸡方法。其特点是隔离条件好、疾病少、成活率高、投资小、成本低、见效快,肉质鲜美,具有独特风味,是地道绿色食品。林地大棚养鸡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宣威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3.3℃,森林覆盖率高,林地、草山、荒坡、果园、空闲地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林地大棚养鸡条件。自1990年以来,宣威市在条件较好的靖外、西泽等地开始了林地大棚养鸡试验示范,随后逐年在全市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永安市果园养鸡发展迅速,现年饲养量达千万羽,主要是饲养“贡鸡”系列的麻鸡品种。其育雏的好环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成鸡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果园养鸡多为普通农户,他们缺乏育雏的科学知识,经常由于育雏不当造成损失,为此,笔者就雏鸡的生理特点来谈谈果园养鸡的育雏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林下养鸡在各地迅速兴起,利用荒地、林地、果园、农闲地等进行规模养鸡。鸡只为树木提供有机肥料、啄食害虫、除草,树木又为鸡只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增加了饲料品种和饲料量,具有种植、养殖协同发展的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山区综合  相似文献   

10.
林下养鸡即利用树林、荒山草坡、茶园或果园等林地的天然青草、昆虫、蚯蚓和草籽等资源优势,以及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和投资少的特性,同时利用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的特性,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的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调查武威市果园放养肉杂鸡的生产现状,认真分析计算了果园养鸡的经济效益,一个6.67hm^2的果园,可将果园分成三个区域,分三批饲养,每个区域每批可饲养600只肉杂鸡,采取一月上一批鸡,一年可饲养6批,年出栏肉杂鸡3600只,每年养鸡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为今后研究生态放养肉杂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林地、果园、草场以及荒山荒坡等自然生态资源,以放牧的方式养殖肉鸡,通称"放养鸡"。1放养特点1.1扩大饲养量放养可解决笼养场地紧张的问题,既能扩大饲养量,又可减少建棚、建舍投资。1.2降低饲养成本放养鸡可在果园、树林中觅食,降低了饲养成本和劳动强度。1.3除草、灭虫鸡在果园、林地觅食及活动中,可起到除草、灭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果园里饲养的鸡,有广阔的野外觅食空间,相对来说饲料消耗少,体重增长慢,但肌肉比较结实,该鸡肉质鲜美嫩滑,深受市民欢迎,经济效益可观。开发果园地养鸡项目,一方面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利用鸡消除杂草,鸡粪增加果树有机肥料,生产的果实质量较好,有利于果园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利用林地、草场、果园、农田等资源发展规模化蛋鸡生态放养。鸡觅食昆虫、植物、腐殖质等天然资源,适量补料,鸡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和安全保健措施等实现规模化生产,使鸡蛋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乃至绿色食品标准。同时,通过放养鸡控制植物虫害和草害,减少或杜绝药物的使用,鸡粪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这是一种农林牧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果园林地养鸡就是充分利用山地果园和林地等自然资源进行的生态型养鸡模式。在此就果园林地养鸡技术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下养鸡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利用荒地、林地、果园、农闲地等进行规模养鸡,让鸡自由觅食昆虫野草,饮山泉露水,补喂五谷杂粮,严格限制违禁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以提高蛋肉风味和品质为目的,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一项生产技术。林下养鸡是在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提高、养殖户觉得有利可图、国家林权政策实施改革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中国素有“无鸡不成宴”的饮食习惯,市场需求量大,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7.
散养鸡即是利用荒山草坡、果园林地等天然的青饲料和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库这一资源优势,且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利用本地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的特性,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的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降低饲养成本,促使家养鸡有了野味。  相似文献   

18.
林下养鸡就是利用荒地、林地、果园、农闲地进行规模养鸡,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养鸡模式,即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实现林牧和谐发展,属生态型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山地、速生林地等放养优质肉鸡,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如果采用半放牧的方式,每亩速生林可养鸡1000~2000只(按养两批计算,每批500~1000只),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以下优点:首先鸡采食果园、速生林地等放养处的杂草、害虫,  相似文献   

20.
果园养鸡是把鸡舍建在果园里,鸡在果园内进行舍饲与放养相结合的一种饲养模式,一般以抗逆性较强的土鸡为宜。雏鸡一般在鸡舍内育雏、饲养,待脱温后至出栏的大部分时间在果园内放养,白天采食草、虫、砂砾等,夜间回鸡舍歇息。所以,果园养鸡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鸡的肉质和活鸡的销售价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果园养鸡在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上与一般的舍饲方式有较大的不同之处,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鸡群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提出以下提高果园养鸡成活率的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