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秦川牛场秦川牛群近交及其对初生重、断奶重及哺乳期成活率的影响,并采用标准群体遗传学模型分析了秦川牛的致死当量。研究发现,30多年来秦川牛群平均近交系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近交对成活率、初生重及断奶重均有一定危害;秦川牛群体的隐性有害基因含量较少,平均每个个体约携带2.05个致死当量。  相似文献   

2.
以陕两省秦川牛场秦川牛保种群1965—1990期间所有系谱记录、群体规模与结构等记录为材料,首次分析统计了秦川牛的年龄特异成活率和年龄特异繁殖率(指繁殖成活率),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两个适宜于家畜世代重叠群体保种的数学模型、3个计算机  相似文献   

3.
2004-2005年,我县依托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先后从山东、陕西引进小尾寒羊6000只,秦川母牛1450头.投放农户半年后,羊成活5790只,牛成活1438头,成活率分别达到96.5%和99.2%,取得了显著成效.现结合实际,就牛羊引进前后的关键技术措施作一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卢要中 《中国牛业科学》2001,27(3):63-63,65
秦川牛肉质好,抗逆性强,易饲养,深受群众喜受,是优良的黄牛品种.但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秦川牛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很不适应养殖需求.一头秦川牛,从犊牛到出栏,需两年以上时间,纯利润有1 000元左右,而黄牛奶改可成倍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富平县宫里镇董村的"三元”改良牛,每年纯利润可达3 000~5 000元,是秦川牛的3~6倍.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了解决秦川牛养殖效益低,长年吃闲饭的问题,1987年董村请来全国著名养牛专家邱怀教授,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又在县畜牧站的领导下,建立了黄牛改良站,用丹麦红牛对秦川牛杂交进行改良,使秦川牛的后代变为奶、肉、役兼用牛.  相似文献   

5.
犊牛是指0~6月龄的小牛,犊牛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养牛场的养殖水平,及经济效益.所以,养殖人员应当注重犊牛的管理工作,提升犊牛的成活率.本文介绍了影响犊牛成活率的因素,并根据不同原因探讨了犊牛成活率的提升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秦川牛优质高效高产规模化示范园养殖技术,将秦川牛综合先进技术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在示范园内组装使用,研究总结出一整套先进的饲养管理模式和办法,以提高秦川牛的经济效益,并在面上迅速推广,从而解决当前秦川牛养殖效益低下、品种退化、数量难以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和利用秦川牛种质资源优势,迅速克服秦川牛泌乳量低、生长发育缓慢、产肉量少的缺陷,实现生产优质高档“雪花牛肉”。宝鸡市于2006年开始开展了《优质肉牛杂交改良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8.
秦川牛普查情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秦川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以种用和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而享誉国内外。为了摸清秦川牛的发展现状,我们制定了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秦川牛的产业,我省从2003年10月份~2004年1月在全省开展了秦川牛普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展特点从普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农牧部门和广大农民把秦川牛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秦川牛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特点是:1.1 秦川牛数量稳步增长截止2004年2月底,全省秦川牛存栏100.77万头,占全省黄牛存栏的45%,较2001年的92.46万头增长了9%。2003年秦川牛出栏35.40…  相似文献   

9.
《中国牛业科学》2010,(5):73-73
以秦川牛肉用选育为目标,采用分子育种等技术,研究了影响秦川牛肉用性状的候选基因,对21个候选基因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发现了123个SNP位点,其中72个为首次发现;分布在15个基因上的20个分子标记位点与秦川牛生长及胴体性状显著相关,其中13个标记在秦川牛上首次发现;同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确定了6个影响秦川肉牛肉用性状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0.
黄牛冷配改良技术是提高牛群体质和效益的重要科技手段,是现代繁殖技术中科技含量较高的应用技术.为了加快发展延长养牛事业,按照延安市提出的"兴牛、稳羊、上猪"的发展思路,2003年以来,我县引进利木赞、红安格斯、秦川牛等优良品种冷冻精液,采用冷精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本地黄牛,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对加快我县经济发展,促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南德温牛对秦川牛的杂交改良效果.[方法]对秦川牛、南德温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南秦F1)、西门塔尔牛与秦川牛杂交一代(西秦F1)共282头母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等6项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以体尺指标为基础材料,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体重与体尺数据在不同月龄的表现特点;计算分析了它们的各项体尺指数;构建了1~2岁秦川牛各项体尺指标对体重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西秦F1比南秦F1的杂交改良效果好,6~24月龄的秦川牛、南秦F1、西秦F1随着月龄的增加,胸围和体重快速增长,西秦F1的各项体尺指标总体上高于南秦F1与秦川牛,秦川牛与南秦F1差异不显著(P>0.05);从育肥指数上来看,24月龄的西秦F1比秦川牛平均高7.2%,差异显著(P<0.05),西秦F1比南秦F1高6.8%,差异显著(P<0.05),南秦F1与秦川牛差异不显著(P>0.05),西秦F1育肥效果优于南秦F1.[结论]对1~2岁秦川牛通过逐步回归得到了估测体重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的秦川牛,千百年来一直是关中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和粪肥来源,建国后,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协同攻关,运用国际育种先进技术,选出优秀公牛,授配主产区大批秦川母牛,配合其他措施,从而加速了秦川牛的选育,使之很快由役用型转变为肉用型,形成了秦川肉牛新品系。经屠宰测定,其肉用,役用性能不仅大大高于50年代调查时测定的指标,而且其中一些肉用性能指标与国际著名的肉牛品种相比也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13.
秦川牛肉用选育及其技术策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近几年来,我国肉牛生产发展很快,但生产水平较低,平均产肉率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迄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肉牛生产,除了利用国外优秀的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我国地方黄牛外,还必须培育自己的肉牛品种。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市场变化入手,对秦川牛作了评价,回顾了它的选育历史,指出了现时期秦川牛肉用选育方向的紧迫性。在分析了秦川牛的优点及其与国外著名肉牛品种相比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秦川牛选育的主要目标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选择和建立核心群、建立健全秦川牛的选育体系、建立选育协作组、开展联合育种、导入适当外血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加快秦川肉牛的分子育种等,以早日培育出秦川肉牛新品系,使所形成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在秦川牛现有经济类型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与改造,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促进肉牛产业化发展。这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家畜改良站是陕西省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种源龙头单位.2002年3月的陕西省人民政府专题问题会议<纪要>指出:改良站的主要任务是对秦川牛提纯复壮、扩大种群、保护种质资源.<纪要>要求改良站到2010年,秦川牛种公牛存栏100头,母牛150头.年生产冷冻精液200万份,还要生产秦川肉牛胚胎、供应秦川肉牛良种.省政府对家畜改良站的高度重视是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又一大契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建立了描述秦川牛动态变化的状态方程,并根据现实秦川牛系统状况,由观测值求得一种对状态方程中各参数的一种估计。结果表明,秦川牛各组适繁母平的繁殖成活率2β_2,2β_3,2β_4,2β_5和2β_6分别为5.1312%,10.2624%,16.2071%,25.2%和42.26%。在现实秦川牛系统中,公牛组之间的转移率均为0.75%,母牛组的转移率为1,而第6组母牛的转移率定为0.7049,以使系统在保持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具有非零平衡点。将秦川牛的保种或开发利用看成是从当前初始状态X(0)=X_0开始,在时间区间[0,N]内将其状态控制到零,而要求整个过程中二次型泛函指标最小,于是就提出了秦川牛系统动态最优控制问题。将着眼点统一成经济价值,通过对泛函指标中各加权矩阵的设计,便可体现不同的控制策略。对于控制能量加权阵,按秦川牛的经济收入计算,包括增重收入、产犊收入、繁殖价值、品种价值等;对于状态能量(即饲养秦川牛)加权阵,以亏损额计算;对于终端要求,按一种理想设计给出。通过最优控制计算,最后将当前秦川牛系统X(0)=[4766,3901,3751,3088,3346,7128,9923,5953,1191,793]控制到20年的X(20)=[2570,2573,2576,2577,8701,2329,422,21,0]状态。结果发现,当控制到第14年后,秦川牛群体基本稳定,表明这种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对秦川牛发展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秦川牛是我国珍贵的黄牛品种.近年来,由于奶牛产业发展的冲击,秦川肉牛产业发展滞缓,存栏数量锐减,甚至随着肉牛的无序改良,秦川牛原本优秀基因有可能丢失.本文就秦川牛的保种、选育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秦川牛保种和选育措施,探索秦川牛今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宝鸡拥有优良的秦川牛等肉牛种质资源优势,建有秦川牛"国家级畜种保种场"和"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以及安格斯牛繁育场.本文针对宝鸡市肉牛种质资源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肉牛种质资源保护、选育提高、肉牛新品种培育措施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秦川牛是我国著名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居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是陕西古老的优良地方品种,繁育历史悠久,为役肉兼用型古老地方良种。周至县是国家肉牛养殖基地和陕西省秦川牛开发基地县,2001年为解决我国农产品基本质量安全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与2003年4月开展了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认证工作,笔者从2006年参与"三品认证"工作,无公害肉牛育肥技术一直是肉牛生产中关键控制点。在工作  相似文献   

19.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其肉用性能非常突出,具有诱人的发展潜力.本文就秦川牛肉用性能开发的前景、制约秦川牛肉用性能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秦川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做好母猪综合技术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经调查研究,总结出本项技术措施,经实践验证,对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有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