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初始体重为20g左右的刺参幼参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的EM菌使用方式(G0:不使用;G1:养殖池泼洒;G2:蓄水池泼洒)及不同的换水量(0.5,1.0,1.5倍)对其生长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EM菌及增加换水量均可显著提高刺参的增重率及成活率(P〈0.05),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P〈0.05),且G2使用方式优于G1使用方式;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活性磷酸盐、总磷在使用EM菌和增大换水量后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45天时,使用方式及换水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养殖水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实验90天时,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养殖水质(P〈0.05)。综上,建议在刺参池塘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在使用EM菌的同时,可适当减少换水量,且以蓄水池直接泼洒使用为优。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不同的盐度梯度(20、25、30、35),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养殖的刺参稚参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生长最适盐度范围在25—30。过高或过低的盐度对刺参生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计比较试验,监测使用EM菌的刺参养殖池与未使用的池塘水质和刺参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EM菌的使用可使水体溶解氧上升,氨氮含量下降,并使刺参均重增加30%以上。原因可能是EM菌通过菌体代谢,改善水体环境,使其更加适合刺参生长;EM菌随水进入刺参体内后,提高体内各种酶活性,增强了刺参的抗病力,加快了刺参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EM发酵人工配合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刺参幼参的饲喂效果,以及对发酵饲料的最适日投喂量和日投喂次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饲料较配合饲料能显著提高刺参幼参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可作为生产高产大规格刺参苗种的主要饲料;发酵饲料的最适日投喂量为刺参体重的3%~4%,增加或减少投喂量均会降低幼参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发酵饲料的最适日投喂次数为2次,增加或减少投喂次数均会降低幼参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表明合理投喂EM发酵饲料可以为刺参养殖业提供高产且大规格苗种。  相似文献   

5.
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底管微孔增氧机在刺参养殖池塘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对底管微孔增氧技术对参池环境和刺参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参池中合理使用底管微孔增氧机可显著增加参池溶氧,并显著提高刺参重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增氧技术。  相似文献   

6.
影响刺参幼参成活和生长的几个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慧玲 《水产学报》1988,12(3):259-265
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从稚参到幼参阶段极易受外界综合因子影响,成活率很低。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择四种因子对此阶段死亡率进行试验。从方差和直观分析看到稚参的附着密度和饵料品种对其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大于水温和换水方式。稚参附着密度以0.2头/cm^2为最佳,0.5头/cm^2次之;饵料以鼠尾藻磨碎液为最佳,其次是鼠尾藻液和叉鞭金藻的混合液.  相似文献   

7.

对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 并以浒苔为原料投喂体质量(5.26±0.14) g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幼参, 与幼参常用饵料如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马尾藻(Sargassum muticum)、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进行效果对比。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 浒苔蛋白质含量为15.7%, 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 脂肪含量低(1%), 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0.24%); 浒苔中各重金属(无机砷、镉、铅、甲基汞)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限量标准。以4种海藻为饵料投喂幼参70 d, 各组刺参幼参生长良好, 成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 幼参体质量均显著增长(P<0.05); 各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由高到低依次为鼠尾藻组、浒苔组、马尾藻组、海带组; 摄食率(IR)由高到低依次为海带、马尾藻、浒苔、鼠尾藻, 饵料转化率(FE)由高到低依次为鼠尾藻组、浒苔组、马尾藻组、海带组。浒苔、鼠尾藻、马尾藻3个投喂组刺参幼参特定生长(SGR)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显著高于海带组(P<0.05)。本研究说明, 浒苔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 可全部或部分替代鼠尾藻添加到幼参饵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受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实验设暗光、微强光、强光3个光照处理,同时每个光照处理组分别投喂两种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加底栖硅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幼参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每种饵料处理下强光处理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明显高于暗光处理组,而相同光照强度下两种饵料处理对幼参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个光照处理下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平均分别为0.26%、0.63%、0.98%/d,日增重为0.53、1.39、2.26 g/d。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25.6~27.0℃、盐度31、光照2000lx条件下饲育仿刺参苗种,研究了鱼粉、大豆蛋白与梭子蟹粉3种蛋白源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按海藻质量的1‰、2‰、3‰分别添加鱼粉、大豆蛋白与梭子蟹粉。在27个容积为56L的玻璃钢水槽中分别放入一片30cm×40cm的波纹板和200头(0.1g/头)幼参,适量充气进行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鱼粉试验组中以1‰的添加量效果最好,20d内质量增加175.0%,平均每头幼参质量日增加(3.75±0.9)mg;大豆蛋白试验组中以1‰的添加量效果最好,20d内质量增加165.0%,平均每头幼参质量日增加(3.25±0.3)mg;梭子蟹粉试验组中以3‰的添加量效果最好,20d内质量增加203.5%,平均每头幼参日质量增加(5.17±0.7)mg。3种蛋白源的1‰添加量中,效果依次为:鱼粉>蟹粉>大豆蛋白>空白组,空白组与添加蛋白源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2‰添加量中,效果依次为:蟹粉>鱼粉>大豆蛋白>空白组,蟹粉与鱼粉和大豆蛋白之间差异显著(P<0.05),空白组与添加蛋白源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添加量中,效果依次为:蟹粉>鱼粉>大豆蛋白>空白组,蟹粉与鱼粉和大豆蛋白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空白组与添加蟹粉试验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证明,用梭子蟹粉作蛋白源效果显著好于鱼粉和大豆蛋白。  相似文献   

10.
在五触手幼体、附板稚参和幼参阶段的养殖水体中添加筒柱藻液,探讨筒柱藻对刺参养殖水质及生长性能方面的影响。试验设1个对照组和5个筒柱藻不同添加密度组,每组3个平行,进行150天。结果表明,筒柱藻投喂密度为20亿个/m3组的稚参附板率及总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投喂此密度组对于早期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和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投喂筒柱藻对幼参中后期的生长性能影响不大;投喂筒柱藻较小程度增加刺参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P〉0.05),较大程度增大刺参养殖水体的亚硝态氮含量,但投喂筒柱藻各试验组水体均符合刺参养殖水质标准。因此,筒柱藻较适合附板稚参及幼参前期添加,且最适添加密度为20亿个/m3。  相似文献   

11.
影响刺参生长及成活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刺参,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手目,刺参科。产于黄、渤海,其经济价值可称之为“参”中之冠。是蛋白质含量高、糖类丰富而不含胆固醇的珍贵海产品,具有滋补强身的功能。体壁可治痛虚阳萎、肠燥便秘、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等。体壁真皮结缔组织、体腔膜和真皮内腺管所含有的多种酸性粘多糖对人体生长、愈创、抗炎、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动脉硬化等有着特殊功能。刺参肠和性腺加工品,在日本视为美味极受欢迎,价格昂贵。刺参可谓全身皆是宝。近几年,刺参的价格一路攀升,居高不下,正因为如此,北方沿海不少地方,吸引着众多的投资者投…  相似文献   

12.
用EM有效微生物群制剂饲喂猪的助长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平 《畜禽业》2000,(2):39-39
  相似文献   

13.
几种饲料原料对刺参幼参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饲料原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幼参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实验采用鱼粉、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Kuntze、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海泥5种主要原料配制的饲料投喂体长为4.18±0.23cm、体重为5.99±0.26g的刺参幼参,进行了为期80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束时,投喂鼠尾藻饲料、浒苔饲料和动物性饲料的刺参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为95.36%/d、92.29%/d和84.87%/d.这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生长效果要好于投喂海带饲料和海泥饲料的刺参.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室内养殖条件下,虽然刺参能够更好地利用植物性蛋白,但是可以将动物性蛋白作为刺参的辅助性饲料成分,配制出营养更全面的配合饲料;浒苔作为刺参幼参的养殖饲料原料是完全可行的;海带粗加工产品不适于用做刺参饲料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将3种微生态制剂产品(免疫增强剂,复合芽孢杆菌,EM菌)以不同浓度(0,2μl/L或mg/L,4μl/L或mg/L)按L9(3^4)正交设计法配制成9种混合制剂进行刺参饲养试验。结果表明,3种菌制剂对幼刺参生长的影响显著性的顺序为:免疫增强剂〉复合芽孢杆菌〉EM菌;对酸性磷酸酶影响显著性的顺序为:免疫增强剂〉EM菌〉复合芽孢杆菌;对过氧化氢酶影响显著性的顺序为:免疫增强剂〉复合芽孢杆菌〉EM菌;对溶菌酶影响显著性的顺序为:复合芽孢杆菌〉EM菌〉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罗非鱼养殖模式,减少病害发生,试验采用定期投喂EM菌的养殖模式,分析其对池塘水质以及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期投喂EM菌,有助于增加池塘溶解氧(DO),降低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浓度,维持较稳定的pH值;促进罗非鱼生长,提高成活率;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增强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  相似文献   

16.
在水温12.0~16.0 ℃下,将平均体质量8.56 g 的仿刺参幼参放养于容量50 L(50 cm× 40 cm ×30 cm)的水槽中,饲料以玉米蛋白为蛋白源,按饲料中粗蛋白含量12.0%、15.0%、18.0%、21.0%和24.0%,分别添加11.5%(F1)、16.1%(F2)、20.8%(F3)、25.7%(F4)和30.7 %(F5)玉米蛋白,以不同数量的海泥平衡.饲养60 d,各组幼参的存活率均为100%,但特殊生长率却随饲料中玉米蛋白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饲料中玉米蛋白含量由11.5%升至20.8%时,幼参的特殊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当玉米蛋白含量达25.7%和30.7%时,幼参的特殊生长率显著低于F1、F2和F3组(P<0.05).摄食不同试验饲料的幼参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随饲料中玉米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消化道中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差异不显著,而当饲料玉米蛋白含量超过20.8 %时,淀粉酶的活力明显下降.摄食试验饲料的幼参体内蛋白、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25.61%,34.55%,45.31%,55.82%,66.09%),探讨对刺参幼参[体重(1.67±0.06)g]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为60 d,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幼参。结果表明:(1)随着摄食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于SGR和FCE的二次回归模型估算幼参碳水化合物的最适需求量为50.15%~53.95%;(2)蛋白质效率和摄食能在45.31%~66.09%碳水化合物水平组均显著高于25.61%~34.55%组,说明碳水化合物为幼参获得蛋白质节约效应提供了能量;(3)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幼参摄食率、排粪率和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性影响,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水平会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4)全参、体壁及消化道中粗脂肪含量均随摄食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而有所增加,表明摄食过量碳水化合物会造成幼参体组织脂肪的沉积;(5)在66.09%碳水化合物水平下,幼参生长能占摄食能的比例显著降低,粪能、排泄能及呼吸能占摄食能的比例有所升高,说明过高的碳水化合物水平会造成机体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综上,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可以促进幼参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而摄食过量碳水化合物会造成其体组织脂肪的沉积,并影响机体能量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刺参(Aposl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稚参后期至幼参的培育结果不仅影响幼参单位面积出苗量,也影响到幼参(种苗)的出池规格.培育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饵料的效果、培育管理技术是否得当以及培育密度等因子.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幼参生长和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参的生长发育受许多因子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影响刺参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研究温度对幼参生长和摄食的影响,找出其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及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摄食量,对于加速幼参的生长,于当年获得较大规格的幼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温度对剌参生长、摄食影响的报道甚少。山东长岛县水产局等单位于1973—1975年曾观察过水温对幼参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棉子糖对刺参生长、消化与糖代谢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1.46±0.06) g的刺参幼参为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包膜棉子糖,配制成棉子糖含量分别为0.00%(D1)、0.02%(D2)、0.03%(D3)、0.06%(D4)、0.08%(D5)和0.11%(D6)的6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67 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随着棉子糖含量的增加,刺参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先升后降,D2~D5组显著高于D1组,D4组达最大值,体壁基本营养成分不受棉子糖含量的影响。(2)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先升后降,D3、D4组显著高于D1组;丙二醛含量先降后升,D4组达最低值;D3~D5组肠道皱襞高度显著高于D1组,D5、D6组出现炎症细胞浸润。(3)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先升后降,葡萄糖激酶和果糖磷酸激酶活性在D4组达最大值,丙酮酸激酶活性在D3组达最大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先上升后平稳,D4~D6组显著高于其他组。(4)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基因表达量均先升后降,D2~D6组均显著高于D1组,葡萄糖激酶和果糖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