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为日本血吸虫体内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简要介绍:1药物对日本血吸虫体长和运动性的影响;2日本血吸虫体内5-HT的含量;3日本血吸虫体内5-HT的合成及降解;4抗血吸虫药物对虫体内5-HT含量的影响;5日本血吸虫体内5-HT受体特性;6药物对日本血吸虫体内环核甘酸(cAMP)的影响;7GABA含量、来源;收稿日期:2002-05-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170578)作者简介:余祖功(1966-),男,河南省商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生,主要从事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和新兽药及新制剂的研究工作。8日本血吸虫GABA受体特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吡喹酮和硝硫氰醚与日本血吸虫拟似神经递质 5-羟色胺间的关系。以吡喹酮 ( 5× 1 0 - 7mol/ L和 5× 1 0 - 8mol/ L )、硝硫氰醚 ( 1 0 - 4mol/ L和 1 0 - 5mol/ L )分别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 4h和 8h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体内 5-HT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 :吡喹酮和硝硫氰醚对日本血吸虫体内 5-HT等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二者抗虫作用似不通过影响虫体 5-HT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相似文献   

3.
研究隆朋对大鼠不同脑区抑制性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影响,探讨隆朋麻醉作用机制。本试验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麻醉时期不同脑组织的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隆朋作用后,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和丘脑5-HT和5-HIAA含量分别升高,且差异极显著。表明这三个脑区是隆朋作用脑组织的靶位区,由此推断隆朋可以通过促进海马、丘脑和大脑皮层内神经突触释放5-HT和5-HIAA而产生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知的5-羟色胺(5-HT)受体至少存在7种类型,即5-HT1、5-HT2、5-HT3、5-HT4、5-HT5、5-HT6、和5-HT7,其中5-HT1受体又可分为5-HT1A、5-HT1B、5-HT1C、5-HT1D、5-HT1E和5-HT1F等亚型。5-HT1A是最早被克隆成功的5-HT受体亚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Sj)Wnt信号分子受体SjFz5(Frizzled5)在Sj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实验对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转录水平及组织分布进行了检测,并采用定量PCR方法比较SjFz5基因在Sj不同发育阶段间的mRNA水平差异。以7 d童虫cDNA为模板,扩增SjFz5基因编码胞外区CRD(Cystein rich domain)的基因片段,构建pET-SjFz5-CRD表达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SjFz5蛋白的组织定位。结果显示:SjFz5基因mRNA在发育早期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其中7 d童虫中表达量最高,13 d和18 d童虫下调了约1/3。23 d及其后雌雄虫的表达水平继续下调,雄虫下调比雌虫略显缓慢。整个成虫阶段SjFz5 mRNA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jFz5蛋白在虫体组织中分布广泛,其中雌雄虫生殖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最为明显。随着卵巢和睾丸的逐步发育,SjFz5蛋白的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SjFz5 mRNA在7 d童虫内表达量最高,SjFz5蛋白在雌雄生殖器官组织中分布最为明显,提示其介导的Wn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节童虫阶段的细胞增殖、器官分化,并可能调节两性生殖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5-羟色胺(5-HT)是一种神经递质,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中,在雌性动物生殖组织中也有分布,其受体可分为7个亚家族,不同的受体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参与广泛的生理活动,在调控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总结了5-HT的合成及代谢过程,以及5-HT及其受体家族的组成结构及发...  相似文献   

7.
采用肉眼观察法测定有关药物对日本血吸虫运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3,10-4,10-5mol/Lγ-氨基丁酸(GABA)均有兴奋虫体的作用,其兴奋性随浓度递增而增强;(2)用10-3、10-4mol/L巴氯酚(baclofen)、毕扣扣林(bicuculine)和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作用虫体后,巴氯酚、毕扣扣林在浓度为10-3mol/L时对虫体有明显抑制作用,浓度为10-4mol/L时抑制作用不明显;而10-3、10-4mol/L印防己毒素均表现一定的兴奋作用;(3)先用10-3mol/LGABA兴奋虫体后,再加入上述药物,结果仍是相同。表明一定浓度的巴氯酚,毕扣扣林不仅对内源性的GABA有拮抗作用,而且对外源性的GABA有拮抗性;而印防己毒素不仅无拮抗性,还有协同GABA的兴奋作用。初步判定,GABA为日本血吸虫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有别于其它寄生虫(如曼氏血吸虫和鸡蛔虫)。  相似文献   

8.
将不同菌株、不同浓度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伴胞晶体蛋白作用于钉螺体内的日本血吸虫幼虫阶段,经24h和48h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4种苏云金芽孢杆菌伴胞晶体蛋白均对钉螺体内血吸虫幼虫有毒杀作用,其中Bt-02的毒杀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将小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 40条 /只 ,30 d后将苏云金杆菌伴胞晶体蛋白以不同的给药方式 (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灌胃、腹腔注射 )给药 ,用药后 15 d剖检查虫。结果发现 ,各种给药方式对小鼠体内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均有一定的效果 ,但以静脉注射效果最好 ,肌肉注射次之 ,灌胃和腹腔注射效果较差。这表明苏云金杆菌制剂作用于小鼠体内的日本血吸虫时 ,静脉注射是最佳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羊踯躅提取物对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感染15条日本血吸虫尾蚴的雌性小鼠分别于感染后45 d起灌胃羊踯躅提取物及吡喹酮,结果小鼠肝内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和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试验结果表明,羊踯躅提取物与吡喹酮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发展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基因组学的发展,应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展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正成为日本血吸虫研究的前沿领域。生物体中的基因是相对稳定,但是蛋白质的活动随着生命活动的进行表现出动态的变化,并具有对外界环境发生反应的能力。对日本血吸虫进行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能直接地反映其生理功能的过程。这些研究为研制开发抗日本血吸虫病疫苗、新型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途径。论文从日本血吸虫童虫部分差异表达蛋白、成虫蛋白质的性别差异性、药物相关蛋白组学、免疫蛋白组学等方面,对日本血吸虫蛋白质组学研究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肝片形明虫 长菲策吸虫及日本血吸虫DNA的多态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技术对肝片形吸虫、长菲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虫体总DNA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筛选出三条具有种鉴别意义的RAPD谱带。这些特征性条带可望标记成探针用于粪便学检查中虫卵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与日本血吸虫病肝炎症和纤维化的相关性,本研究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感染后4周组、6周组和HMGB1抑制剂组(n=5),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测,观察肝病理学及Masson染色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HMGB1、IL-1β、TNF-α、IL-6、IFN-γ、α-SMACol1α1、TGF-β1、Smad2和Smad3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4周,小鼠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肝组织HMGB1、α-SMATGF-β1、IL-6和 TNF-α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 < 0.01);感染后6周,小鼠WBC、Neu、Mon、Eos、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ALT极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HMGB1、IL-1β、TNF-α、IL-6、IFN-γ、α-SMACol1α1、TGF-β1、Smad2和Smad3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感染后6周小鼠肝虫卵聚积处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HMGB1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值和肝组织HMGB1、α-SMATGF-β1、IL-6和TNF-α的转录水平(P<0.05)。综上表明,HMGB1与日本血吸虫病肝炎症和纤维化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铁蛋白基因在油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日本血吸虫铁蛋白基因(SjFer)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从cDNA文库中扩增SjFer基因,与T载体连接并测序。常规方法构建植物表达载体SjFer/pBI121,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油菜子叶,组织培养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转化植株。转化植株通过PCR和Northern-blot杂交进行鉴定。结果表明SjFer可在油菜中正确表达。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油菜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4wk-SEA,5wk-SEA和6wk-SEA免疫BALB/c小鼠,在攻击感染后0-8周对其血清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表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4wk-SEA免疫鼠血清抗体水平(ELISA法)较5wk-SEA和6wk-SEA及对照鼠者高1-3个稀释度,且用4wk-SEA为抗原检测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也较5wk-SEA和6wk-SEA者高。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三期SEA免疫鼠脾脏CD4^ /CD8^ 淋巴细胞随攻击感染时间的后移而下降。提示4wk-SEA的抗病免疫机理与其诱导出的短程特异性抗体的体液免疫和CD4^ /CD8^ 细胞抑制趋势的细胞免疫相关。  相似文献   

16.
对人工感染18条日本血吸虫尾蚴的雌性小鼠分别于感染后41 d起灌服羊角拗甙及吡喹酮,观察其对小鼠肝内虫卵肉芽肿和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肝内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和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羊角拗甙与吡喹酮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小鼠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对阿魏倍半萜类的敏感性。用定量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2 h,1、3、7、12、14、16、25、35、42 d后分别一次性灌服阿魏倍半萜类500 mg/kg。给药后4周剖检小鼠,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显示,阿魏倍半萜类对1、3、7、12、14、16、25、35、42 d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31.3%、45.3%、58.0%、26.4%,其中以7-35 d龄虫对该药最敏感。该结果提示,阿魏倍半萜类对小鼠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均有杀灭作用,对7-35 d龄虫体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