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水稻育种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基础性研究科学,同其它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有自身的理论一样,水稻育种学只有在正确育种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水稻育种必须与经济紧密结合、与市场密切联系,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含组合,下同)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能创造出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里所讲的水稻育种理论是广义的,指水稻育种所采用的方法、技术和理论等(如传统技术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矮化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水稻生态育种与生理育种等),同时也包含水稻育种方向的问题。本文指出当前我国水…  相似文献   

2.
大豆化学诱变育种及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化学诱变剂处理大豆种子,对M_1代植株的生育及形态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M_1代所产生的形态变异主要是由于化学物质扰乱了植株生理而产生生理损伤所致.在M_2代植株各性状中以分枝数、株高、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性状选择的潜力是大的,通过选择容易达到预期目标.诱变M_3代绝大多数性状仍在分离.加强选择,能选出早熟、大粒、农艺性状好、丰产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3.
4.
有机肥对蔬菜无机氮利用率及氮去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蔬菜农田大量施用有机肥对无机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区15N示踪法,连续2季研究了增施有机肥对蔬菜无机氮肥利用率及其有机肥后效对土壤残留化学N肥(15N标记尿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学氮肥(CF)和增施有机肥(CF+M)2个处理第1季蔬菜体内分别有25%~26%和14%~18%的N来自化学N肥,化学氮肥利用率(UEN)分别为25.61%和18.16%;有机肥后效也显著影响第2季蔬菜体内来自土壤残留15N标记尿素的百分数(NDF)和第2季蔬菜对第1季残留15N标记尿素的利用率;CF和CF+M 2季累积对第1季所施15N标记尿素的利用率分别为28.76%、19.60%。与CF比较,CF+M对每季收获后0~200 cm土壤剖面15N标记尿素的回收率影响不显著,但增施有机肥促进剖面硝态氮的累积与下移;CF+M也显著提高了每季收获后15N标记尿素的损失率,第2季收获后CF和CF+M的15N标记尿素损失率分别为53.7%、61.2%。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短期内施入生活垃圾堆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玉米为供试作物,施用化学肥料为对照,通过施用不同量的生活垃圾堆肥和化肥配合,研究施入垃圾堆肥对土壤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肥力明显提高;而Cd、Pb、As、Hg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Cr含量基本不变;玉米籽粒中Cr、Cd含量随垃圾堆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土壤5种重金属(Hg、Cd、Cr、As、Pb)含量均未超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玉米籽粒中Hg、Cd、Cr、As、Pb含量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标准值。当施肥量为30000 kg/hm2时,玉米产量较对照有明显增加(P<0.05)。由此推断,适量垃圾堆肥农用短期内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且不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不影响玉米籽粒的食用。  相似文献   

6.
BMY牛不同生长阶段血液理化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BMY牛血液理化指标随年龄的变化规律。用自动分析仪法对30头不同年龄阶段的BMY的39项血液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WBC、RBC、P和ALP等部分指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LT、TB、Crea、LDH和ALT等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URIC、Ca、AMY和AST等指标在不同年龄段变化不明显。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均未超出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7.
沿海地区既是人类活动剧烈区又是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其耕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亟待加强。以江苏沿海为研究区域,基于耕地集约利用和生态服务价值模型,估算沿海19个县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服务价值,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沿海地区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10年江苏沿海19个县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2005年、2010年其平均值分别为0.181,0.251和0.372,空间格局变化特征显著,Ⅰ级区范围呈缩小趋势,Ⅱ级区和Ⅲ级区范围有所增加。(2)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呈波动变化,2000年、2005年、2010年其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平均值分别为1.68×109元,1.58×109元,1.55×109元,苏北地区耕地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苏南地区呈上升趋势,耕地生态服务价值Ⅰ级区呈零散分布,Ⅱ级区范围在扩大,Ⅲ级区范围呈减少态趋势。(3)江苏沿海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服务价值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典型年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0.662和-0.682,不同经济梯度下其相关系数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关系数值大于苏北地区,苏南地区相关系数呈下降趋,而苏北地区呈上升趋于。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沙棘研究方面的有关文献,全面地综述了沙棘属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国内外沙棘育种情况,归纳并总结了俄罗斯的两个阶段的沙棘育种,并为中国沙棘今后的育种方向和育种趋势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离子注入诱变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马士革Ⅲ玫瑰在鄂西地区引种可能性,在湖北兴山县境内选取了不同海拔梯度的试验地进行引种实验,第1年进行生长状况调查;第2年测定功能叶Pn、LMA、WSC、花产量及精油提取率,并记录其物候动态。结果显示:(1)生长状况与引种海拔线性相关;(2)随海拔的升高,展叶期、初花期逐渐后移,花期延长,落叶期提前;(3)引种第2年即开花,单株鲜花的产量在51~517 g之间,精油实验室平均提取率0.04%以上;(4)单株鲜花产量与单株总叶面积、WSC均线性相关,与LMA、功能叶Pn线性无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赛乌素嘎查,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了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草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连续2年对出苗时间、出苗率、越冬率、株高、物候期、草产量、鲜干比、茎叶比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春播与秋播区间内,出苗时间与播种日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育时期随播期的提前而相应提前;秋播越早,根颈越粗,入土越深,当年越冬性越强,翌年草产量也越高;不同播期对鲜干比、茎叶比影响甚微。综合评价认为,该地种植紫花苜蓿,宜选择秋季播种,阈值为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3.
广西野生毛葡萄果实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大量育种材料筛选过程中,品质性状测定工作繁重的问题,选用45份毛葡萄种质资源,对果实的出汁率、水溶性总糖、维生素C、总酸、单宁、蛋白质6项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分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毛葡萄种质间营养成分含量相差很大;出汁率和单宁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水溶性总糖与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单宁间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总酸和蛋白质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PEG干旱胁迫对红三叶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快速比较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植株抗旱性,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对4个野生红三叶材料和1个红三叶品种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各材料叶片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EG干旱胁迫处理下,巫溪红三叶叶片含水量降幅较低,20% PEG处理下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为28.49%,叶片电导率均最低,为对照的2.78倍,MDA含量增幅较小,为对照的2.84倍,叶片细胞膜系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而红三叶06-4叶片含水量降幅最大,在强度渗透胁迫下与对照相比下降幅度为35.32%,叶片电导率在20% PEG处理时为对照5.01倍,MDA含量增幅最大,为对照的4.24倍,其忍耐干旱的性能相对较弱。渗透胁迫下各品种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当PEG浓度为20%时,巫溪红三叶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为对照的30.84倍。红三叶各材料的SOD活性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均提高,胁迫程度增强时SOD活性下降。PEG胁迫导致红三叶各材料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上升、脯氨酸含量增加而SOD活性下降,但4个材料和1个红三叶品种对应指标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巫溪红三叶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而‘红三叶06-4’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5.
雄性赤拟谷盗性斑的位置和形态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赤拟谷盗性斑的位置和形态结构,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雄性成虫的性斑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性二型性斑位于雄性赤拟谷盗第一对足的腿节腹侧面,靠近基节和转节端。性斑形状为椭圆形,性斑里长有刚毛,刚毛基部有凹槽,刚毛光滑而短且高于体表,在整个性斑范围内刚毛外周浓密而中央稀疏。刚毛数量为(56±6.2),性斑面积为(1247.7±133.3) μm2。本研究为赤拟谷盗性斑分泌物的分离、提取和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棉花叶面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作物叶面施肥具有许多土壤施肥无法比拟的效果,是补充营养元素和改善品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棉花叶面施肥不仅可以解决苗期低温,后期根系活力下降所造成的根系养分吸收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产量改善棉花品质。本研究分析了叶面施肥所能解决的棉花生产中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叶面肥的发展趋势,对棉花叶面肥的种类、叶面施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对今后棉花叶面专用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浮山县7—9月夏闲期降水量对翌年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做出翌年小麦产量的趋势预报,提出相应措施和对策,指导小麦生产趋利避害。通过对山西省浮山县1980—2009年7—9月夏闲期降水量与翌年冬小麦产量的分析,利用SPSS软件,分离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建立小麦趋势产量回归方程;通过气象产量与夏闲期降水量的分析,建立两者的对数方程,最终建立小麦产量预报模型:Y=2.995T+68.102lnX-254.578。结果表明:浮山县1980—2009年7—9月夏闲期降水量与翌年冬小麦产量拟合率较高,预测精度最高为99%,平均预测精度为80%。通过研究得出:浮山县7—9月降水量与翌年冬小麦产量相关性显著,预测精度较高,但因未考虑到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的影响,故如遇较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时,预测精度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8.
19.
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生产形势下,亟需突破传统玉米育种方法,选育出满足多种需求的育种材料。就玉米单倍体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玉米育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近十几年来,玉米产量增加的诸因素中,遗传改良因素占35%左右,化肥因素占51%左右,其它因素占14%左右,说明玉米育种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玉米专家也提出,美国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的历史就是玉米育种发展的历史,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