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北疆不同积温条件下棉花生育进程及生长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北疆玛河流域棉田为例,通过分期播种的方式调控积温,分析了不同积温下棉花的生育进程,并利用植物生长解析法研究了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指数、净同化率、相对生长率以及群体生长率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积温水平下棉花群体生长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完成各生育阶段所需的有效积温是一定的,而活动积温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是较生育期天数而言波动性小;不同积温水平下的棉花结铃盛期至吐絮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最为明显;群体生长率(CGR)和叶面积指数(LAI)之间具有一元二次函数的关系,由此可以确定棉花的最适宜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2.
新疆北疆棉区膜下滴灌棉花液体氮肥随水施用技术规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疆北疆棉区膜下滴灌棉花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滴灌随水施肥的肥料用量及其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分配做了详细的规定。按本规程滴灌随水施肥,可明显提高新疆北疆棉区膜下滴灌棉花的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北疆是新疆高产棉区和出口棉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棉花生产发展较快,产量明显提高.2007年,北疆棉花出现了大面积减产,笔者对部分棉田进行了调查分析,将棉花减产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新 《种子科技》2019,(11):24-24,27
新疆北疆地区是我国棉花种植和产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产区。北疆地区年降水量偏少、光照条件充足,具有非常丰富的热量条件,这些独特的气候特点为当地棉花种植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基础,成为当地最有优势的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新疆北疆地区棉花种植的单产产量,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加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目前北疆推广的棉花品种新陆早72号连续2年的生育特性观察记载、产量表现调研及相应栽培措施总结,为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提出合理建议。为棉花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疆棉区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常规密度的基础上,缩小行距或株距,适当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提高总铃数,夺取高产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自1999年在北疆棉区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以来,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特别是大大提高了中低产田的棉花生产水平,对实现均衡增产、全面增产,使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疆超高产棉花光合物质生产与分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于2008-2009年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普通高产和中低产棉花对比研究了超高产棉花光合物质生产与分配关系。结果表明:超高产棉花LAI花前增长速率明显快于高产、中低产棉花,盛铃期峰值大,且盛铃期后下降缓慢,后期仍能保持较高水平;叶片SPAD值与Pn(净光合速率)关系密切,即开花前超高产棉花叶片SPAD值增长较快,Pn增长较快,后期叶片SPAD值保持较高水平,Pn下降缓慢;超高产棉花地上部分与蕾铃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期长,且积累量大;超高产棉花光合产物向茎、叶器官分配集中在开花期以前,花后向茎、叶输送减少,转而向蕾铃器官分配较多,保证后期产量形成,而高产、中低产棉花开花后仍有光合产物向茎、叶输送,对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长江下游棉区抗虫杂交棉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湘杂棉8号为材料,于2008-2009年在南京研究了不同密度对杂交棉群体结构、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盛铃期以前,棉花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率随密度的提高显著增大,之后,高密度(3.9万株.hm-2以上)棉花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与群体生长率均较低,且铃数与铃重也降低,难以获得高产。综合分析,长江流域下游棉区抗虫杂交棉适宜密度为3.0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花主栽品种及其良繁体系建设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新疆棉花获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棉花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和相应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应用。但从主栽的棉花品种看,南北疆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是北疆自育品种推广面积大.品种比较稳定:南疆推广品种大都是引进品种。品种表现多、乱、杂。本文详细阐述了棉花主栽品种的推广情况以及棉花良种繁育在棉花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疆棉区由于受气候条件和热量资源的限制,实现超高产比效困难,上世纪末仅有很少面积达到2700kg/hm2。2005年,农八师棉花生产立足于“早、密、矮、膜”栽培技术措施,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6大农业精准技术和10大主体技术,实现了棉花生产的全面丰收,出现了许多高产和超高棉田。兵  相似文献   

11.
北疆高产棉花根系构型与动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棉花根系构型分布和动态建成结果表明,北疆高产棉花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呈S型曲线,其中线性增长期从6月下旬(盛蕾期)至7月下旬(盛花期),较地上部相应时期早约10d。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根系生长率下降、快速生长期提前。根系在土壤中的下伸过程呈S型曲线,构型分布符合Y=Ae-Bx指数方程,有52.4%、65.8%和73.3%以上的根量分别集中在地表20cm、30cm和40cm深的土层内,80.6%以上的根量集中在植株行间两侧0~15cm土体内。与内地棉区相比,北疆棉花根量小,但生产力更高。  相似文献   

12.
北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根据北疆气候、土壤等特点,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总结了北疆棉花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实现666.7m^2(即旧制1亩,下同)产皮棉125-150kg高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北疆棉区机采棉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北疆棉区随着棉花生产的逐年扩大,总产不断增加,劳动力价格高,拾花劳力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伊犁农四师六十七团在2008年、2009年2年的时间内,通过对适应机采棉的棉花品种株行距的配置以及其他农艺性状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制定了适应机采棉田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棉花群体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1991~1993年棉花高产优质与生态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生长模拟分析的方法和大量试验资料及相关的气象资料,建立了棉花群体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叶面积动态,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子模型。所建模型经检验,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可用于指导棉花生产。  相似文献   

15.
北疆棉花生产力及生产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徐文修  许秉钊 《棉花学报》2002,14(2):113-116
应用 FAO生态区域法等测算结果 ,北疆棉花光合皮棉生产力理论上限为每公顷 2 0 0 0 7.6kg,北疆各地平均光温皮棉生产力为 2 72 1~5 4 1 9.5 kg,最大光温皮棉生产力达 60 4 5 .0 kg。棉花增产潜力在 1 998年的基础上尚可增加 1 .63~4.2 6倍。北疆棉花光合生物量最大光能利用率为7.5 8% ,生物量光温光能利用率为 2 .0 34%~2 .1 1 0 % ,子棉光温光能利用率为 0 . 81 3%~1 .0 5 5 % ,皮棉光能利用率为 0 .2 76%~ 0 .474%。从而为北疆的棉花持续增产、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理论研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棉花红叶早衰在北疆棉区发生逐渐加重,棉株黄瘦铃小,纤维短,吐絮不畅,重则植株提前枯死,棉铃不能成熟,严重影响了植棉效益。因此,红叶早衰已成为当前北疆棉花生产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北疆棉区进行调查研究,为  相似文献   

17.
邱林  王林 《种子》2002,(3):64-65
新疆兵团现有 10 0多个植棉团场 ,棉花面积稳定在 4 0万公顷 ,广泛分布于全疆 11地 (州 )内 ,由于地域辽阔 ,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差异较大 ,每个棉花品种又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育成的 ,不同的品种适应不同的环境。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进行棉花品种布局 ,可以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品种优势和自然优势 ,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1 兵团棉花品种布局的现状七八十年代 ,新疆的棉花品种比较单一 ,东疆以岱 80为主 ,南疆以 10 8Φ和军棉一号为主 ,北疆以农垦 5号和新陆早一号为主 ,这些品种分别在东疆、南疆和北疆这三大棉区一统天下 ,占棉花总面积的 90…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及棉花各生育期的生育特性及管理等方面对北疆滴灌棉田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为更好地开展北疆滴灌棉田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兵团杂交棉种植面积将突破5.33万hm2今年,兵团将种植杂交棉5.33万至6.67万hm2,以进一步发挥杂交棉增产潜力,带动兵团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2001年,农五师率先在兵团试验种植杂交棉标杂A1,在5年的小面积试验推广中,连续2年创北疆皮棉平均单产200kg以上高产纪录。去年,该师种植0.23万hm2杂交棉,平均单产皮棉202kg,又创兵团棉花大面积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疆棉区22个站1961-2009年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棉区≥10℃终日和初霜期的变化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终日和初霜期均以吐鲁番棉区最晚,南疆棉区次之,并由盆地东部向西部推迟,北疆棉区和哈密棉区最早。49年来,≥10℃终日在伊犁河谷和石河子地区变化趋势明显,呈显著性向后推迟,北疆其余棉区、东疆棉区、南疆棉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初霜期北疆棉区大部变化趋势明显,呈显著性的推迟趋势,东疆棉区、南疆棉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10℃终日变化吐鲁番棉区最为稳定,南疆棉区次之,北疆棉区波动幅度最大。初霜期变化东疆棉区幅度小于北疆棉区和南疆棉区。北疆棉区、东疆棉区、南疆棉区初霜变幅均大于≥10℃终日,尤以塔里木盆地东部棉区最为明显。全疆大部棉区90年代及2001-2009年≥10℃终日除少部分站点早于常年外,全疆大部棉区均晚于常年,尤其是北疆棉区、吐鲁番棉区、塔里木盆地西部棉区偏晚较多。初霜期全疆大部分棉区延迟趋势明显,且大部棉区2001-2009年平均初霜在各年代中是最晚的。这些对于棉花后期生长都是有利的,主要有利条件为热量多,棉花后期生长遭遇霜冻的风险减小,霜前花产量高,品质好。而且≥10℃终日和初霜日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棉花的种植界限,近年来新疆棉区向北向西扩展。因此生产上,各棉区可以根据该地的≥10℃积温和初霜变化状况选择合适的棉花品种,便于做到棉花生产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