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正受到养猪学者的极大关注。目前已确定哺乳母猪每日赖氨酸的需要量,在玉米-大豆日粮中赖氨酸为第1限制性氨基酸。除赖氨酸外,其它各种重要氨基酸的需求,以及这些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对哺乳母猪获得最大的泌乳量和最小机体组织损失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定哺乳母猪日粮中氨基酸的水平,就要求饲养者记录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仔猪断奶重以及哺乳天数。通常在猪日粮中补充盐酸L-赖氨酸以降低饲料成本和含氮物的排泄量。然而,猪日粮中加入盐酸L-赖氨酸改变了其它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缬氨酸、苏氨酸(羟…  相似文献   

2.
赖氨酸作为母猪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和泌乳潜力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母猪氨基酸研究特点、研究现状,赖氨酸需要量的测定方法、测定指标以及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对赖氨酸的需要量进行综述,为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饲粮的合理配制与科学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赖氨酸是母猪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随着母猪繁殖效率提高,其需要量显著增加。妊娠及泌乳是母猪重要的两个不同生理阶段,相互影响,母猪赖氨酸需要量呈现动态的变化过程。文章总结了近10年妊娠及泌乳母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报道和行业标准表明:母猪在妊娠后期的赖氨酸需要量显著高于前期,不同阶段、胎次和体况赖氨酸需要量也不同,其适宜剂量范围为妊娠前期12~15 g/d,后期为18~22 g/d;泌乳母猪最大化采食量是制定泌乳期赖氨酸需要量的重量依据,母猪胎次、目标仔猪性能、体重损失及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泌乳母猪的赖氨酸需要量,其适宜剂量范围为55~70 g/d,赖氨酸含量增加的同时考虑不同生理阶段氨基酸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泌乳母猪赖氨酸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乳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现代母猪饲养管理方式和品种选育造成的基因型改变等导致其营养需要量也发生变化。赖氨酸作为泌乳母猪最重要的氨基酸一直得到营养学家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泌乳母猪赖氨酸的研究进展和实际条件下运用模型确定的赖氨酸需要量,以期为实际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初产母猪的饲养澳大利亚一科研机构推荐了一些有关泌乳母猪饲养管理的资料。其中包括,泌乳母猪的日粮中至少应含有13.5MJ 的消化能(DE),160g/kg 日粮或16%的粗蛋白,以及0.45g 可利用赖氨酸—相当于0.6%的赖氨酸。如果初产母猪在整个哺乳期的摄食量低于4.5~5.0kg/天的配合口粮,泌乳期间母猪的营养水平需要提高。在这种条件下,若使用通常饲养断奶仔猪或生长猪的日粮,将  相似文献   

6.
泌乳母猪对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的需要量,曾用直接试验测定,估计总芳香族氨基酸(TAAA)需要量为日粮的0.70~1.04%。美国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1979)推荐,每天饲喂5.5公斤谷物大豆饼粉日粮的成龄泌乳母猪,其需要量为0.85%(46.8克/天)。为了更加清楚地确定泌乳母猪对芳香族氨基酸需要量,选用6头以往繁殖性能良好的约克夏×兰德瑞斯母猪(第5~7产)进行了试验。基础日粮含0.30%芳香  相似文献   

7.
母猪的繁殖性能受多种因素制约,日粮的营养水平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母猪对粗蛋白质和赖氨酸的需要量超过NRC(1988)规定的需要量。为进一步探明不同日粮组合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水平  相似文献   

8.
缬氨酸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M.D.Tokach等认为,缬氨酸可能是泌乳母猪高蛋白日粮中的限制性氨基酸.缬氨酸缺乏,可能会限制合成赖氨酸的效用.猪营养学家B.J.Kerr发现,缬氨酸是生长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第四限制性氨基酸.美国NRC提出,生长猪日粮中至少应含缬氨酸0.80%,猪体重50~110千克重期间日粮缬氨酸含量减至0.40%.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日粮中的缬氨酸含量则分别为0.32%和0.60%.  相似文献   

9.
赖氨酸是泌乳母猪最重的氨基酸。Stann指出在妊娠期和泌乳期增加母猪的赖氨酸摄入量明显改善了仔猪生长,提高了母猪泌乳量,母猪的体重损失也减少了。表1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期高产母猪影响妊娠期每日摄入4g赖氨酸,分娩后每日只摄入15g赖氨酸,那么其全窝仔猪增重只有1.10kg/日。当妊娠期母猪赖氨酸摄入量接近NRC和ARC的推荐量,即每日8g时,依泌乳期日粮赖氨酸水平高低不同,全窝仔猪的平均增重速率达到1.83kg/日或1.34kg/日。总之,母猪摄入赖氨酸水平越高,其仔猪增重速率越快。母猪在妊娠每…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Baker等(1967)、Hale和Southwell(1967)、Wahlstrom等(1971)、Cromwell等(1990)、Owens等(1994)以及Hahn等(1995)研究了性别(阉公猪与小母猪)对肥育猪的赖氨酸和(或)蛋白质需要量产生的影响.一些研究评价了两种性别的遗传背景对需要量的影响(Bereskin等,1976;Watkins等,1977;Christian等,1980),还有两项研究利用理想蛋白质日粮评价了需要量(Yen等,1986).一项研究用血浆脲氮含量作指标评价了需要量(Coma等,1995),而大多数研究使用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Hansen和Iewis(1993)利用数学公式估测了阉公猪、小母猪和公猪的需要量.在其中大多数的研究中,小母猪似乎需要较多的赖氨酸(或蛋白质),尽管其增重速度没有阉公猪快.因为小母猪通常具有较快的瘦肉增长速度(Schinckel和deLange,1996),并且其平均日采食量一般说来低于阉公猪(Ekstrom,1991),所以,当以日粮百分比表示时,小母猪需要较高的日粮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
母猪的氨基酸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斌 《养猪》1998,(4):21-21
目前有人正重新考虑繁殖母猪的氨基酸需要量,这与现代母猪产仔数提高和用析因法测定营养需要量不无关系。用析因法设计日粮是按个体母猪性能和圈舍条件满足其具体营养需要。首先评定赖氨酸需要量,然后按理想蛋白质概念,使其他各种必需氨基酸构成一定比例,接着同美国N...  相似文献   

12.
赖氨酸和缬氨酸对泌乳高产母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氨酸是泌乳母猪最重要的氨基酸。Stann指出在妊娠期和泌乳期增加母猪的赖氨酸摄入量明显改善了仔猪生长;提高了母猪泌乳量,母猪的体重损失也减少了。妊娠期每日摄入4g赖氨酸,分娩后每日只摄入匕g赖氨酸,那么其全窝仔猪增重只有1.10kgi日。如果妊娠期赖氨酸水平不变,泌乳期日粮赖氨酸水平提高,那么全窝仔猪增重可达到1.74kg/日。当妊娠期母猪赖氨酸摄入量接近NRC和ARC的推荐量,即每日统时,依泌乳期日粮赖氨酸水平高低不同,全窝仔猪的平均增重速率达到l.83kg/日或l.34kg/日。总之,母猪摄入赖氨酸水平越高,其仔猪增重速…  相似文献   

13.
妊娠和泌乳期母猪理想氨基酸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红 《饲料广角》2010,(23):22-25
蛋白质是乳蛋白合成的主要原料,也是泌乳母猪日粮的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因此提高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蛋白质的利用率尤为重要。胎儿和乳房的发育需要母猪提供大量的营养,在哺乳期特别是初产母猪的第一个哺乳期会消耗母体大量的蛋白质。多数研究表明,理想氨基酸模式对母猪的一系列生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包括:1)胎儿的生长发育;2)妊娠母猪乳腺的发育;3)妊娠母体组织发育;4)泌乳期母猪乳腺的发育;5)泌乳期母体组织发育。妊娠母猪的氨基酸需要及理想比例随妊娠期进程而呈动态变化趋势,在各种"理想蛋白质"模式中,均以必需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来描述。建议配比量:妊娠0~60d和60~114d母猪回肠可消化赖氨酸需要的推荐量分别为5.57g/d和8.78g/d,其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分别为100:79:65:88和100:71:66:95。若母猪在21d哺乳期内体重损失是0和3.3~4.5kg,那么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的理想比例分别被推荐为100:59:77:115和100:69:78:123。为了使母猪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佳,应该考虑氨基酸需要量和理想比例的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怎样利用氨基酸配制奶牛日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提出了泌乳牛氨基酸的需要量 ,是奶牛蛋白质营养研究的重大突破 ,已成为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核心。过瘤胃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 ,使利用氨基酸配制奶牛日粮成为现实。用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脂肪和优质牧草可以配制出高营养浓度的平衡日粮 ,使奶牛的高产潜力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将重点介绍利用氨基酸配制高产奶牛日粮的方法和步骤。1首先确定泌乳牛氨基酸的需要量赖氨酸、蛋氨酸是泌乳牛合成乳蛋白的限制性氨基酸 ,在乳蛋白合成中 ,赖氨酸应占代谢蛋白质(又称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的7 3 %,蛋氨酸为2 5 %(Rulqui…  相似文献   

15.
母猪营养与管理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选择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已培育出窝产仔数多和泌乳量高的现代母猪。最近的研究已经辩明了通过改善营养来提高高产母猪繁殖力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能增强母猪繁殖力的三个领域的某些研究:第一,初步证据表明,有机铬可提高窝产仔数和受胎率;第二,高产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在妊娠后期和或泌乳早期需要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以期获得理想的断奶重和下一窝的产仔数。现已证明,是缬氨酸和异亮氨酸而非亮氨酸能提高泌乳量。实行阶段饲喂,并且将青年母猪的日粮与3~8胎经产母猪的日粮区别开来,是改善青年母猪繁殖性能的一种方法。最后,近来利用足够数量母猪以说明日粮纤维对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证明,母猪日粮中含较高量的纤维时产仔数较多,断奶仔数也较多。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163头母猪,测定母猪在哺乳期中相对于赖氨酸的总含硫氨基酸(total sulfur amino acids,TSAA)需要量。所有试验日粮均以玉米-大豆粕型日粮为基础,通过配制使日粮的回肠赖氨酸真消化率达0.88%(总赖氨酸含量为0.97%)。试验日粮含0.37%L-赖氨酸盐酸,通过添加其它晶体氨基酸以使TSAA成为日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经过配制,日粮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分别为0.44%、0.48%、0.53%、0.57%和0.62%,并使日粮赖氨酸含量分别达到50%、55%、60%、65%和70%。试验母猪分成6个产仔组,随后根据胎次将其随机分入各个日粮试验组,喂给总含硫氨基酸/赖氨酸比率不同但逐步提高的试验日粮。结果在整个哺乳期中,各组试验母猪在日平均采食量(ADFI)、失重和背膘损失及血浆尿素氮含量上并无显著差异(P>0.14)。同时,提高母猪日粮的总含硫氨基酸/赖氨酸比率,仔猪断奶体重或断奶前死亡率均未受到影响(P>0.25)。总之,逐步提高母猪日粮的总含硫氨基酸/赖氨酸比率,不会影响其仔猪的窝生长性能。这些结果表明,哺乳期母猪对回肠真可消化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不超过赖氨酸50%。体组织的动用可以作为总含硫氨基酸一种可能的来源,从而可降低哺乳母猪对日粮总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高氨基酸摄入量,同时伴随着体组织的动用,由此产生的作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日粮纤维作为生猪养殖中重要的饲料成分,被誉为第六大营养素。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日粮纤维可以改善母猪的生产和泌乳性能。本文综述了日粮纤维对母猪行为、消化系统、妊娠和泌乳的影响,旨在为日粮纤维在母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因为遗传改良,增加了母猪的产乳量和窝仔猪数。所以,必须重新评估其营养需要量。Pettigrew(1993)证明,赖氨酸需要量与母猪产乳水平高度相关。与之相比其它氨基酸的研究则显得不足。先前,Roeusselow和Speer(1980)评估了泌乳母猪的缬氨酸需要量,但试验母猪仅哺乳不足8头  相似文献   

19.
<正> 日粮中各种营养的水平对繁殖机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就一些重要营养对母猪繁殖机能的影响概述如下。能量与氨基酸孕期怀孕母猪为了构建自身组织及补充机体的正常消耗,维持各种功能活动及胎儿的正常发育,需要充足的能量和氨基酸。但怀孕母猪的总营养需要量除孕期最后几天外,要比泌乳母猪少得多。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泌乳母猪血清和乳中生化免疫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预产期、胎次和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长白×大约克母猪3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从妊娠107 d到仔猪21 d断奶,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含赖氨酸0.93%、缬氨酸0.84%)、基础日粮+0.10%缬氨酸、基础日粮+0.25%缬氨酸和基础日粮+0.40%缬氨酸.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缬氨酸显著提高了母猪泌乳第10、18 d血清白蛋白浓度(P<0.05),提高了血清IgM(免疫球蛋白M)和IgG(免疫球蛋白G)浓度,提高了泌乳第10(P>0.05)、18 d(P<0.05)血清催乳素浓度,血清尿素氮浓度以试验组2最低;显著提高了母猪泌乳第14 d乳中胰岛素浓度(P<0.05),提高了第1、14天乳中生长激素浓度,其中试验组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提高乳中白蛋白和IgM浓度的趋势(P>0.05);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有降低仔猪哺乳各阶段和全期腹泻率的趋势(P>0.05).因此,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可促进泌乳,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机能,提高乳源性生长因子的浓度,从而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