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着适用性广、抗杂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管理粗放、符合消费者购买心理等原则,我们连续对60多个平菇菌种进行了一系列的出菇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富养水平试验和抗性试验等,并对选育出的13个菌株进行了强制性锻炼及驯化,优中选优,最终筛选出5个符合上述要求的平菇新菌株,经过先进的脱毒技术处理后,现已完成F0级菌种的培育工作,作为今年的当家菌种,向广大菇农介绍以上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着适用性广、抗杂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管理粗放、符合消费者购买心理等原则,我们连续对60多个平菇菌种进行了一系列的出菇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富养水平试验和抗性试验等,并对选育出的13个菌株进行了强制性锻炼及驯化,优中选优,最终筛选出5个符合上述要求的平菇新菌株,经过先进的脱毒技术进行处理后,现已完成F.级菌种的培育工作,作为今年的当家菌种,向广大菇农介绍以上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产销全球第一,北京市食用菌产量平均每年增长50.0%,其中,香菇和平菇占北京市食用菌总产量50.0%以上。菌种质量是影响产业发展的成败,同时也影响着试验效果。在引种试验中存在着多家;1种、重复试验、品种名称混乱、菌种退化等问题,着重阐述了菌种引进试验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1年春季,我们的平菇品比试验结束后,至气温高达34℃时,杂草丛生并遮盖的废料堆上,陆续长出若干平菇子实体,色泽灰白至灰黑,朵形丛生,最大朵重2.4kg,经定向组织分离并采用瓶栽和袋栽等方式予以出菇试验,表现良好,经两年的中试验证,确为夏季栽培的优良菌株;至2004年春季进行了脱毒处理,其性状更加稳定,可以作为夏季平菇生产的当家菌株。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平菇生产中菌种名称混乱,缺乏简便、科学的菌种鉴定方法的现状,通过对22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进行栽培,观察比较子实体阶段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颜色、发菌时间和产量等7个性状,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提出用遗传距离对菌种分类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立足陕西省宝鸡市平菇生产实际,在2010年和2011年两年引进的26个平菇菌株定性试验基础上,2012年对十个性状较好的菌株从母种、原种和栽培袋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品比试验,观察记录比较其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菇体特性及生物学转化率,丰富了我单位菌种室平菇种质资源,初步筛选了适宜我市栽培的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7.
对19个平菇菌株进行的综合性状比较结果表明,仙杂8804,Po5,付17,杂17,丰1等5个菌株是适合关中地区栽培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北京地区平菇的栽培发展迅速,为了选择适合本地的平菇品种,试验对55个平菇菌株进行品种比较。55个供试品种全部为我国各地的主要栽培品种,由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收集保藏。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胺凝胶园盘电泳法对河南省表现较好的38个平菇菌株的菌丝体进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发现38个菌株的同工酶谱分为12个类型。试验表明,根据酯酶同工酶谱的类型对平菇菌种进行分类是一种简单迅速而又可靠的鉴别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北京地区平菇的栽培发展迅速,为了选择适合本地的平菇品种,试验对55个平菇菌株进行品种比较。55个供试品种全部为我国各地的主要栽培品种,由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收集保藏。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平菇菌株诱变处理与应用。在平菇培养中,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设栽培袋培养料A、B、C和D 4个配方,利用紫外线(照射时间分别为为0.51、0和15 min)对平菇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筛选高产优良菌株。利用紫外线对平菇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了高产优良菌株,其菌丝生长表现为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健壮等特点。与对照(固体棉籽皮培养基)相比,该处理原种和栽培种的菌丝体可提前10~15 d长好,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可提前10~15 d长满菌袋,提前20~30 d出菇。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其产量存在差异,以配方A(以棉籽皮87%,麸皮或米糠10%为主要成分)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8.7。利用液体培养生产菌种,采用培养基配方A栽培平菇,具有栽培周期短、简化栽培程序,降低成本,提高平菇的品质、产量高和成品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平菇P10是1992年冬季开始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引进的品种,此菌种盖大灰色,为侧耳类优质平菇,经多次试验栽培后,龙川县农技推广中心实验室再进行组织分离,根据龙川气候特点进行大面积推广,经10多年几百户农户种植,P10菌株高产优质、商品性好、转潮快、适应性广,抗杂力强。抗病性能好,与其它10多个传统品种比较,在冬季栽培耐低温、产量高,现将此菌株的有关特性及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平菇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3个平菇栽培菌株和11个野生菌株为材料,通过子实体颜色差异初步分类,采用拮抗法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差异较大的菌株,拮抗试验差异显著;通过拮抗法将54个菌株分为32个差异菌株;通过ITS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将54个菌株聚为2个大类,2个大类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独立进化,最终将54个菌株鉴定为36个差异菌株;拮抗试验结果与ITS序列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第Ⅵ—Ⅸ组有较大差异。因此,拮抗试验结合ITS序列分析法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高温季节栽培的优良平菇品种,探讨平菇周年性栽培的可行性措施,我们进行了高温条件下平菇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结如下。一、试验材料选用引进的三个中、低温型菌株“504”、 "连04"、"PZo"及二个由我所筛选的中、低温型菌株"1125"、"10,"。供试菌种的母种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均为棉籽壳。培养料处理:选川干燥、无霉新鲜棉籽壳,每50公斤干料兑水55公斤  相似文献   

15.
在PDP培养基上,用25个红平菇的单孢分离物在试管中进行全配对,观测菌丝体上的锁状联合和子实体的形成情况,判定红平菇单孢菌株间的亲和性和交配系统;结果锁状联合配对占全部配对的26.70%、假锁状联合配对占全部配对的23.30%、不亲和配对占总配对的5096,表明红平菇是双因子交配系统。随机选取16个杂交新菌株进行出菇试验,得到5个粉红色新菌株,占31%,6个保持红色不变的菌株,占38%,5个灰白色的新菌株,变种比例为31%,其中04×05的形态与供试菌株形态差异最大。菌盖颜色、菌盖形状、菌柄形态、菌褶形态均与供试菌株不同。  相似文献   

16.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9株生产用平菇菌种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到16条谱带、17种酶带类型。通过聚类分析,将19株菌分成六大类群,E2(0.172)带是第一类群的特征谱带、ES(0.317)和E13(0.800)带是第三类群的特征谱带。北平4和石2026、北平1和北平9存在同种异名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平菇酯酶多样性丰富,菌株之间的差异显著,可以作为鉴定平菇菌种真实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花生根瘤菌的采集、菌株的分离和纯化以及对原寄主品种的回接等盆栽试验,已经筛选出优良菌株及菌种与寄主之间的最佳组合,达到人工接种增产的目的。为验证优良菌株的增产稳定性,我们连续进行了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优选菌株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具有增产一致性。而且3种优良菌株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接种效果更佳,这为引进优良菌种、组合接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邯郸市菌种市场上搜集的9个平菇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与长速、长相的测定,发现平菇长速与其酯酶同工酶有一定的相关性,长速快的菌株,一般酯酶的酶带数量也较多。同时发现同一菌株保藏管理方法不同,可能出现长相、长速不同的现象,但酯酶酶谱一致。另外也发现邯郸食用菌菌种市场存在同物异名现象,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菌种市场。  相似文献   

19.
决超  杨囡君  赵亚娟 《北京农业》2013,(30):127-128
[目的 ]筛选出纯度高、抗病性强,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的灰黑色平菇品种,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奠定基础。[方法 ]以7个深色平菇菌株为实验材料,进行熟料分批次栽培出菇试验,观察统计它们的抗黄斑病能力。[结果 ]筛选出了抗黄斑病能力强的优良深色平菇品种:平菇4号、平菇841、天达788。[结论 ]选用对黄斑病抗性优良的平菇菌株可以有效降低黄斑病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赵洪霞 《新农业》2005,(10):13-14
食用菌试验示范推广中心主要从事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每引进一个新品种都要进行反复的试验,确定它的优良特性后,繁育出食用菌的优良菌种,发放给农户.目前成功地推广了香菇、滑菇、平菇、鸡腿菇、白灵菇、草菇等食用菌新品种23个.特别是滑菇、金针菇、双孢菇反季节栽培的成功推广,填补了丹东地区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