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三湖公社有16个大队,197个生产队,共有耕地面积28463亩。种植棉花14500亩,柑桔5453亩,是个人少地多,以产棉花、柑桔为主的经济作物区。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我们于1972年冬以来,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狠抓关键措施,实行科学种桔,1973年柑桔生产获得特大丰收,柑桔总产量达2157万斤,比历史最高年产的1958年增长435万斤,比1972年增产871万余斤。  相似文献   

2.
我区的水果生产,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各级党委加强了领导,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区柑桔、雪梨、苹果几种主要水果的总株数,现已发展到一千○六十七万株,其中柑桔六百三十多万株,比文化大革命前的六五年增加了三倍多。一九七五年,我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主要水果的总产量仍达到二千七百三十多万斤,柑桔二千四百多万斤,相当于丰收的一九七三年的水平,与文化大革命前的六五年比较,翻了一翻。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广大群众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发展柑桔生产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我区柑桔生产战线和其他战线一  相似文献   

4.
秭归县是我区柑桔主要集中产区,地处鄂西山区,长江横贯县境中部。在长江两岸、溪河两畔海拔五百公尺以下的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交通方便,适宜发展柑桔生产。解放后,在毛主席和党的领导下,柑桔发展很快,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通过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1972年县委又具体的制定了柑桔集中产区实行“四定”(即基本粮田面积和产量,柑桔产量,柑桔交售任务,口粮标准)政策,有力的促进了粮、柑生产的发展。粮食1973年产量1.81亿斤,比1972年增长15.4%,柑桔生产面积达到四万二千亩(约一百三十三万株,其中结果树四十多万株),1973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我场果品生产持续八年获得丰收。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全场职工九百四十八人,分十七个生产队,其中种果为主的有十三个队,现有果园面积四千八百一十二亩,其中柑桔面积三千八百七十三亩,荔枝、板栗、三华李等其他果类九百三十八亩。各种果苗二十五万株。种果以来,累计为国家提供各类果品一十七万零五百九十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广大贫下中农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适栽柑桔地区,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柑桔生产。为了适应柑桔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掘利用我国丰富的柑桔资源,1974年秋以来,有云南省农科所、云南农大、中国农科院柑桔所参加的柑桔资源调查协作组,在云南省红河县柑桔资  相似文献   

7.
我县窑湾溪公社绿化大队二生产队,现有41户,215人,耕地162亩,其中水田16亩。1962年在山地栽植实生甜橙2650株,这些树结果迟,产量低,品质差。1968年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绿化二队的贫下中农,以路线为纲,狠抓阶级斗争,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建立三结合柑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北碚区红岩公社红卫一队,位于缙云山麓下的丘陵地区,全队174户,734人,耕地总面积341亩,荒山薄土100亩,占总耕地面积29.2%。土壤为紫色石谷子土。这个队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突出主业在种好蔬菜的基础上,确定发展柑桔生产。从1969年到1970年两年间,栽植甜橙1,637株,夏橙555株,温州蜜柑701株,脐橙726株,血橙461株,椪柑689株,房前屋后地边零星栽植一部分,计5,000余株作为骨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推动下。我区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柑桔生产形势越来越好。两年来柑桔产量有较大的增长。继澄海,潮安出现大面积连年亩产超  相似文献   

10.
我队党总支、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深入开展路线斗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狠抓关键措施,实行科学种柑桔,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柑桔获得高额丰产。一九六六年冬植的二百三十二亩柑桔,产量逐年增加,到一九七一年,总产量达到一万二千六百多担,平均亩产五千四百五十斤。一九七二年,总产达到二万五千六百一十二担,平均亩产一万一千另四十斤。其中有三个生产队亩产达到一万三千多斤。有一片二亩四分柑桔园,亩产高达一万五千四百多斤。去年柑桔收入四十八万多元,占大队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并得奖售  相似文献   

11.
我队党总支、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深入开展路线斗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狠抓关键措施,实行科学种田,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柑桔获得高额丰产。1966年冬植的232亩柑桔,产量逐年增加,到1971年,总产量达到12600多担,平均亩产5450斤。1972年,总产达到25612担,平均亩产11040斤,其中有三个生产队亩产达到13000多斤。有一片2亩4分柑桔园,亩产高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农业局于1975年7月6—9日在宣宾召开了全省防治柑桔溃疡病座谈会。会议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参观了宜宾市消灭柑桔溃疡病的现场,交流了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防治柑桔溃疡病的经验,着重研究了进一步消灭柑桔溃疡病的措施。为保证柑桔生产的健康发展,四川省各  相似文献   

13.
一、四川柑桔生产现状 1.发展概况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柑桔生产发展较快。柑桔栽培面积由1952年的12.3万亩(724万株)增加到1985年的150余万亩(2亿株),柑桔产量也由1952年的5万吨增加到1985年  相似文献   

14.
(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区柑桔生产逐步有所发展。解放初期,柑桔面积只有2500亩,总产不上1万担。1972年统计,柑桔面积达到85000亩,其中结果面积28000亩,总产167000担,其中国家收购143700担。全区共有国营园艺场20个,拥有土地36000亩,已连片栽培温州蜜柑12500亩,其中成林结果的5629亩,1972年国营场柑桔总产占全区柑桔总产量的70%,在发展柑桔生产中起到了示范、骨干作用。现区内以邵阳市和洞口县为中心的两个温州蜜柑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我们新民大队位于江苏省吴县洞庭东山东部。全大队共有七个生产队,515户。1,820人,男女整半劳力1,200人。现有果树总面积1,152亩。其中柑桔665亩、枇杷105亩、杨梅115亩,桃、梅、白果、枣、栗等杂果267亩,桑地150亩,最近二年又发展了毛竹五百亩,茶叶二百亩。粮食面积749亩,其中原来三定面积281亩,是一个以多种经营为主的生产大队。十几年来,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果树生产特别是柑桔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近年来我县柑桔生产发展很快,由1966年前三个公社五个大队种植125亩,产量几十担,至1975年已发展到十五个公社(镇),100多个大队,种植面积达6108亩,产量1.4万担,比74年增长2.4倍。由于柑桔生产逐年扩大,病虫害种类随着不断增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高潮中,我队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坚持以路线斗争为纲,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粮果关系,在积极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甜橙生产。一九六六年春,种植暗柳甜橙十亩,共九百株。从一九六八年开始结果,在逐年提高单产和总产的基础上,一九七一年总产达十万零二百零一斤,平均亩产一万零二十斤;一九七二年又获得高产,总产达九万六千  相似文献   

18.
我县位于川北嘉陵江畔,地处丘陵,柑桔生产历史悠久,是我省主要产地之一。解放二十多年来,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柑桔生产。到目前止,全县柑桔已发展到近二百万株(其中结果树三十九万多株),比1949年增加十三倍。1973年柑桔总产量达一千五百多万斤,比1950年增加六倍多,比丰收的1972年增加30%,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十余年来累计为国家出口柑桔达一万余吨。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我县柑桔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发展速度很快。现全县柑桔果树160万株,其中结果树45万株。1973年柑桔总产量达到1750万斤,比文化大革命以前的1965年翻了一番。国家收购、出口、外调均超额完成了计划。但是由于柑桔产新上市季节集中,具有易腐烂的特点,过去我们运交出口和销地的柑  相似文献   

20.
我场地处桂南山区。1957年试种柑桔,现已发展到5082亩(其中1977年结果面积4087亩),分布在三百八十多个红壤山岭上。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现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山地柑桔生产基地。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了我场农业学大寨和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柑桔生产的发展。从1967年以来,柑桔生产在持续六年大幅度增产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