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评价种衣剂防治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可行性,通过选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种衣剂,设置常规剂量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采取田间罩网小区试验,明确种衣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效及对玉米出苗、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0%噻虫嗪FS、10%氟虫腈FSC、38%噻虫胺FSC、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FS、30%噻虫嗪·氟虫腈FSC、30%噻虫胺·氟虫腈FSC、20%噻虫胺·氟啶虫酰胺FSC等7种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生长均安全;38%噻虫胺FSC有效成分用量7.6 g/kg种子处理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治效果为70.6%~78.5%,防效最好,显著高于除30%噻虫胺·氟虫腈FSC 7.5 g/kg处理外的其他种衣剂处理(P<0.05),并且可使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羽化出土始现期、出土高峰期推迟5~10 d,可以使成虫高峰期避开玉米吐丝期。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防控前移推荐使用38%噻虫胺FSC,有效成分剂量为7.6 g/kg种子。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区双斑长跗萤叶甲生活习性及消长动态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斑长跗萤叶甲是新疆北疆棉区近几年来为害棉花的一类新害虫.通过2004~2007年对卵、幼虫、蛹取土样分离调查,对成虫定田块系统调查,基本明确了该虫主要以卵在棉田0~15 cm土层越冬,幼虫主要取食棉田及其周围棉花、玉米、杂草等的根系,完成其生长发育.成虫为害棉花,6月底、7月上旬为发生为害高峰.双斑长附萤叶甲喜高温、干旱的习性与本区近年来棉花大面积集约化种植、节水灌溉的日益普及是该虫近年发生加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龙眼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及其防治“龙眼长跗萤叶甲”(暂定中名)MonoleptaOccilanisGressittetkimoto属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萤叶甲属。近年在我区盛产龙眼的西南部几个县,较为普遍发生为害,龙眼枝梢被害后不能萌新芽;...  相似文献   

4.
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俗称双斑萤叶甲。原来寄主为豆类、苜蓿、玉米等作物,2002年在玉米制种地附近的棉田里小面积为害棉花,2004年以后成为博乐地区棉田的主要害虫。为了更好地控制其为害,2004 ̄2005年对该虫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在田间进行了饲养及田间观察。1为害特点双斑长跗萤叶甲以成虫在白天为害棉花叶片,花蕾苞叶、花柱,夜间躲在棉叶下休息。一般在5月中旬棉花苗期出现,开始出现成虫取食棉花叶片表层叶肉组织,5月下旬棉花蕾期是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最严重时期,7月中旬花期为害减轻,因气温高、棉株叶…  相似文献   

5.
棉花新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北疆棉花新害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生态习性、消长动态及危害规律,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北疆棉区危害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棉花品种、土壤性质和田间管理灌溉方式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与危害存在着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研究了捕食性天敌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日最大捕食量为20.4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捕食一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需要2.94min,功能系数为0.5169;蠋敌成虫个体间相互干扰对捕食效应的影响可以用E=0.4046*P-0.3914模拟;蠋敌若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以用A=0.3034p-0.5357模拟。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实测值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查发现,近年由于气候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双斑长跗萤叶甲在辽宁省建平县菜区,特别是设施蔬菜上的为害加重,分布广、虫量大,成虫为害期长,对秋菜幼苗集中为害严重.为此提出须采取科学有效防治策略和合理耕作,规避为害;对为害较重的田块,除及时化防外,补水、补肥加快生长,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或耐受能力,减轻损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玉米花丝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吐丝初期, 通过人工接虫模拟不同密度的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为害玉米花丝, 研究其对产量损失的影响, 收获时进行各项产量性状指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吐丝初期每果穗接入1~40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 玉米平均产量损失率在3.8%~28.5%; 接入1头成虫时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接入5头以上成虫时显著减产, 平均产量损失率达12.3%~28.5%; 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数量与玉米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符合一次函数y=0.64x+5.17(R2=0.65, P<0.001); 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为害玉米花丝, 影响玉米授粉和结实, 随着成虫数量增加, 果穗的穗粒数和百粒重逐渐降低, 产量损失逐渐增大。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为害玉米花丝对产量的影响对确定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综合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Momoleptahieroglyphica Motschulsky)又叫双斑萤叶甲。2002年在陈仓地区夏玉米上首次较重发生,目前已成为夏玉米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并有逐渐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受害田产量损失率达15%左右。为此,笔者自2002年至今通过4年的田间观察及防治探索,初步摸清了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在我区夏玉米上的发生特点及田间消长规律,并摸索出了先治田外后治田内的一套经济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1发生情况玉米双斑长足跗萤叶甲在2002年以前在玉米田很少发现为害,但自2002年夏玉米田暴发以来,发生为害程度日趋严重(表1)。时间(年)发生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双斑长跗萤叶甲数量逐年上升,其分布广泛,寄主多样,危害严重,成为玉米、大豆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笔者于2022年7―9月在吉林公主岭田间采集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时,在其体内发现了一种寄生蜂。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冈田长柄茧蜂Streblocera (Eutanycerus) okadai Watanabe(茧蜂科Braconidae长柄茧蜂属Streblocera亮角茧蜂亚属Eutanycerus),基于CO I基因的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与长柄茧蜂属寄生蜂聚为一类。截至目前,国内外未有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性天敌报道。本研究填补了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生防资源的空白,也为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古浪县引黄灌区农田野燕麦发生为害及综防措施甘国福(甘肃省古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733100)古浪县30万亩高扬程引黄提灌新垦区自1989年开始上水,1995年建成,在全面收益期间,由于搬迁农户大面积种植从山区带来的混有野燕麦籽的种子,使野燕麦得以传播...  相似文献   

12.
杨福南 《湖北植保》2014,(3):37+33-37
恩施市新塘乡地处高海拔山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夏秋凉爽的独特气候资源,是发展夏秋反季节白菜生产的理想区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高山夏秋反季节白菜生产以来,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0多hm2。由于连年种植,再加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外来品种的不断引进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白菜的各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逐年加重,而且发病特点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白菜黑斑病由原来的次要病害逐步上升为当前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3.
灰飞虱的发生为害与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灰飞虱在海门地区中西部乡镇普遍发生,局部地区呈现特大暴发态势,水稻秧田和邻近稻田的玉米田虫口密度大,水稻条纹叶枯病、玉米粗缩病中等至大发生,对水稻和玉米产量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枣庄地区农田蜗牛的发生为害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蜗牛在枣庄市为害不断加重,在部分地区和田块造成农作物较大减产和经济损失.据调查,本地区发生为害的蜗牛主要是灰巴蜗牛[Bradybaena ravida(Benson)]和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Ferussac)].近年来笔者对蜗牛在本地区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魏县小麦吸浆虫为害上升原因分析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历年小麦吸浆虫在魏县的发生情况的回顾,根据多年防治经验,对小麦吸浆虫在当地大幅回升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预测预报,提出了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应以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且以蛹期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沿江棉区麦后棉田杂草发生规律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皋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是江苏省沿江棉区之一。本区棉花生育期雨水充沛,温度适宜,有利于各类杂草滋生,对棉花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且996~1997年笔者通过普查和定点调查,基本摸清了本地区麦后棉田杂草种类、分布及消长规律,开展了农业、化学等方法防除棉田杂草,为大面积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1研究方法1.l棉田杂草种类、分布调查在杂草生长旺盛期,选择旱连作棉田、精棉水旱轮作回水二年棉田,调查杂草种类、密度。1.2棉田杂草消长规律研究选择旱连作棉田、水旱轮作棉田各3块,每块田定5点,每点lin‘,从棉花移栽之日起至7月…  相似文献   

17.
龙山县烟田烟草潜叶蛾的发生为害和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潜叶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 (Zeller)]又叫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麦蛾.它除为害烤烟、马铃薯之外,还为害茄子、辣椒、番茄、曼陀罗、龙葵、酸浆、枸杞等10种以上植物.本县由于经常从外省调进马铃薯种薯,不慎将烟草潜叶蛾随种薯带进来,现已在茨岩镇、农车乡等超过10个乡(镇)的烤烟上发生为害, 为害面积已近667 hm2.由于防治难度大,造成的损失逐年加重,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可达50%.已成为烤烟上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18.
小麦叶枯病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的病害,2003-2004年在潍坊市普遍大发生.2003年笔者在潍坊市辖的寒亭、坊子、昌乐、寿光等区县调查叶枯病病田率100%,病叶率平均48.7%,严重田块病叶率达80%;2004年在寿光、安丘、潍城、寒亭等市区调查叶枯病病田率为82.3%,病叶率为35%,严重田块病叶率达75%.2003年和2004年全市发生面积分别为17.7万hm2和18.2万hm2,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给粮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葡萄斑叶蝉在甘肃省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的为害情况及其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总结出防治措施.通过对该地区酿酒葡萄基地斑叶蝉为害情况的调查,及不同受害程度的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单宁、总酚、颜色及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比较,结果表明,同一环境、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斑叶蝉受害程度差异较明显.蛇龙珠葡萄受害明显重...  相似文献   

20.
野燕麦(AvenafatuaL.)是世界性的难治草害之一。野燕麦适应性强,繁殖量大,难于防除,很容易蔓延成灾,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野燕麦在冬小麦田的发生特点1)出苗期长。冬小麦田野燕麦出苗有2个主要时期:一是秋季出苗期,主要在小麦播种之后,于10月中旬至11月,形成冬前出苗高峰;二是翌年2月下旬至3月,仍有部分出苗。在正常年份秋季出苗数量约占全年总发生量的90%,春季出苗数量约10%。在秋季干旱的情况下,野燕麦的出苗量偏低,约占80%。若春季雨水较多,野燕麦的出苗量可达20%左右。野燕麦出苗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