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NH4—沸石在砂姜黑土小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雄  张琳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3):227-228
针对目前淮北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磷肥,土壤速效磷有逐年上升趋势,磷肥的增产效果不如前几年显著。通过小区试验,研究用沸石交换体代替磷肥对小麦的有效施用技术,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砂姜黑土小麦亩施50kgNH4-沸石配合一定量的氮肥,增产效果显著,小麦产量为245.3kg/亩,比N12P4处理增产小麦23.5kg,增产10.6%;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N12P4)的肥料总投入每亩减少13.00元。用NH4-沸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砂姜黑土旱作区重要的经济作物,该土壤本身有较多不利花生高产的限制因素,为了提高花生的种植效益,作者通过引进比较研究,筛选出8823、鲁花11号等适应性较强的花生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3.
砂姜黑土形态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原砂姜黑土进行了野外剖面和室内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原砂姜黑土具有明显变性特征,表现在旱季土体开裂,土体中具有大量滑擦面和楔形体,显微薄片上可看到大量纤维状光性定向粘粒。粘粒含量、粘粒矿物学组成和线胀系数等都符合变性土的特征。拟将具有变性特征的原砂姜黑土划归为变性土;而将那些不具变性特征的变异和过渡类型的原砂姜黑土仍列入砂姜黑土土类。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在淮北砂姜黑土地区N素仍为作物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P肥由于得到广泛的重视和长期的大量施用,砂姜黑土严重缺P的状况已大为改善;而土壤速效K的含量则入不敷出,因此在今后的施肥中应重视K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5.
6.
李翠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209-209
本文介绍了砂姜黑土地区杨树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培肥改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了有机无机肥对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中牛粪对土壤有机质贡献最大,以后的顺序依次为猪粪、稻草、麦秸、绿肥(田菁)。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而且能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的含量。经过13a不同有机物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量下降,通气孔隙度、总孔隙度和>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N、碱解N、速效P等含量迅速提高,土地生产力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还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优于单施有机肥或无机肥,且随着总N施用量增多,最佳有机无机比例中有机肥比例亦增多。  相似文献   

8.
于2010年夏季在安徽省怀远县包集镇砂姜黑土区开展了几种不同磷肥形态的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活化磷肥在砂姜黑土夏玉米上施用,田间玉米亮秆成熟、籽粒饱满,其产量在500kg/667m2以上,比无磷区、普钙区、磷铵区分别增产22.3%、8.9%和2.0%,分别增收166.2元/667m2、56.61元/667m2和17.68元/667m2,表现出较好地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化肥的过量施用、复种指数的增加及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蒙城县耕地特别是砂姜黑土地力、质量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存在着较大问题,因此积极推进土壤深松,大力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增施商品有机肥,稳步推进秸秆还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驻马店市砂姜黑土改良培肥技术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培肥砂姜黑土,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本着遵循生态平衡原则,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改土培肥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实行改良和利用相结合,达到高产优质的培肥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砂姜黑土区冬小麦水肥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 1993~ 1995年在砂姜黑土区冬小麦上的试验资料 ,分析论证水肥因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指出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 ,最后根据肥料效应方程求出本区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精选种子、秸秆还田、施足基肥与平衡碳氮比、精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砂姜黑土小麦超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砂姜黑土微量元素含量与微肥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涡阳县是全国利用外资综合治理砂姜黑土的三个县份之一。项目区耕地面积21.9万亩,均为石灰性土壤,其中砂姜黑土占91.2%。为了探讨砂姜黑土改良利用的途径,自1983年起,项目区进行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定位监测和微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 (一) 工作方法 1、土壤微量元素长期定位监测。1983年秋,选择能代表项目区砂姜黑土五个土属的主要土种。每年秋种施肥前,进行多点采土,以及锌、锰、硼、钼、铁全量和有效量的测定。 2、盆栽试验和大田定点试验。观察微量元素的增产作用。 (二) 土壤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1、以风干土为基数,烘干土数据用水分系数换算。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培肥砂姜黑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培肥淮北平原砂姜黑土的效果。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养分和速效氮磷钾含量 ,土壤养分投入略大于支出 ,氮磷钾养分盈余 ,肥力稳步提高 ,为作物高产打下了地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任明英  钱晓华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3):242-243,249
研究砂姜黑土在种植水稻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旱改水砂姜黑土种植水稻,具有一些肥沃水稻土的特征特性,土壤不良的物理性状如强胀缩性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养分增加,使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 :磁化肥施入砂姜黑土后 ,具有明显降低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孔隙度 ,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砂姜黑土区芝麻施用磁化肥增产效果显著 ,其主要表现是增蒴、增粒、增粒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砂姜黑土硅含量及有效性低的问题,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土施与叶面喷施硅肥对砂姜黑土水稻产量、光合速率及硅吸收的影响.土壤施硅设4个施肥水平(T1-T4),施硅量分别为0、3×10-3、6×10-3和9×10-3 kg·m-2硅酸钠;叶面喷施硅肥采用水溶性多效硅肥(其含水溶性SiO2≥30%),按不同时期分为4个处...  相似文献   

20.
胡芹远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07-108,96
本文研究了砂姜黑土N、P、K肥及不同K肥品种在甘薯上肥效,结果表明:适量的N、P、K均能促进甘薯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过高的N会引起甘薯徒长,进而影响产量.当K肥用量低时,氯化钾增产效果与硫酸钾相近;高用量时,氯化钾对甘薯产量有负作用,硫酸钾增产效果高于氯化钾;氯化钾与硫酸钾配施既可提高甘薯产量,又能节约施肥成本,是K肥有效施肥技术.砂姜黑土上甘薯K肥增产效果最大,其次为P肥,N肥增产效果最小.砂姜黑土适宜施用量分别为58.2kg /hm2 N、129.5kg /hm2 P2O5、190 kg/hm2 K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