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工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2.
柞蚕茧全茧量变异原因初探秦利,冯绳祖,高玉章,张涛莫忠彦(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岫岩县三家子蚕业站)柞蚕茧全茧量不仅是评价柞蚕茧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茧质的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柞蚕茧的产量,必须从提高柞蚕茧的茧层量和全茧量入手。本文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恒温和变温两种感温方式对柞蚕种茧进行暖茧,研究两种感温方式对柞蚕成虫的产出卵率及卵的普通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方式比恒温方式符合柞蚕成虫的生理发育节律,有利于成熟卵粒的形成,对提高柞蚕成虫产出卵率有更好的促进作用,而两种感温方式对柞蚕卵的普通孵化率的影响没有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气候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分别进行了柞蚕裸蛹与柞蚕生物茧发蛾试验,测定了羽化率、单蛾产卵量、绿卵率、百粒卵重及克蛹转化卵粒数.结果表明:柞蚕裸蛹发蛾的百粒卵重比柞蚕生物茧发蛾的高10.59mg(P<0.05),其它性状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柞蚕生物茧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柞蚕裸蛹代替柞蚕生物茧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而且可提高繁蜂效率.  相似文献   

5.
柞蚕茧质与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供试验条件相同情况下,对同一品种、同一产地的柞蚕雌茧 不同种级,茧质,不同出库时期,暖茧温度对卵量的多因子互作试验研究。有明:用克蛹转化卵粒数衡量柞蚕雌性生殖力较单蛾产卵量更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柞蚕是中国特有的生物资源,辽宁省年产柞蚕茧约6.5万t,占全国柞蚕茧产量的70%以上。柞蚕茧、蛹、蛾、卵、丝加工利用的产值约200亿元,卵、蛹用于繁育赤眼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等用于防治玉米螟、美国白蛾及松毛虫等年经济效益约1000亿元。柞蚕产业发展中,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是提高柞蚕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研究柞蚕遗传资源及功能基因、柞蚕与病原微生物互作的机制、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是提高柞蚕种质资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不同寄主产地柞蚕生物茧的剖腹卵被赤眼蜂寄生后.在人工气候务件下冷藏15、30、45、60d的赤眼蜂的羽化率。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柞蚕生物茧剖腹卵繁殖赤眼蜂的羽化率存在差异(永吉80.8%,西丰77.4%,营口77.2%,敦化66.2%),但主要受冷藏时间的影响,冷藏30d以上差异极显著。建议加强柞蚕生物茧的标准化生产,科学利用柞蚕卵寄生蜂的耐贮性,提高繁放蜂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种茧保护、暖茧、制种过程各细节以及制卵、控卵等环节中的种种问题的分析讨论,总结了黑龙江省柞蚕制种技术,以期为柞蚕制种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柞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种茧保护、暖茧、制种过程各细节以及制卵、控卵等环节中的种种问题的分析讨论,总结了黑龙江省柞蚕制种技术,以期为柞蚕制种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柞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柞蚕蛾病害与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柞蚕病蛾及造卵量、绿卵率的调查 ,进行了茧质、暖茧温度与蛾期病症、造卵量、绿卵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柞蚕病害对雌蛾造卵量的影响 :绿肚蛾 >微粒子病蛾 >背脉炎蛾 (不含微粒子病 ) ,依次减少卵量 (32± 3) %、(19± 10 ) %、(12± 3) % ,前 2种病蛾与内染茧有密切关系 ,背脉炎蛾因高低温暖茧症状加重。赤眼蜂柞蚕寄主卵生产宜用 2 0℃~ 2 2℃、RH 75 %~ 85 %暖茧发蛾。上述 3种病蛾 ,卵壳不够成熟 ,易破碎 ,其剖腹卵千粒重轻 ,绿卵率相对偏低。正常情况下 ,绿卵率是一常数 ,赤眼蜂生产中不宜过于强调靠挤压法来降低绿卵率 ,以免破坏卵壳物理结构 ,导致卵失水、染病。建议繁育柞蚕生物茧应特别注意微粒子原虫病、细菌病 (软化病 )的防治 ,繁蜂部门应到病害发生轻的地区购生防用茧。提出了生防用柞蚕茧蛹期微粒子病、背脉炎、内染茧的具体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 鲁山县蚕业原种场通过三年来的试验探索,初步获得了放养秋柞蚕的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978年试养1.35斤卵量的秋柞蚕,收茧1.35万粒,平均斤卵产茧1万粒;1979年试养卵量14斤,平均斤卵产茧8300粒;1980年养蚕卵量12斤,在后期严重干旱情况下,仍然有一些试区斤卵产茧1.08万粒的好收成.试验证明,秋蚕的产茧量、重量、质量都有分别接近或超过春蚕生产的典型.下汤公社下纸房社员余廷兴1980年养秋蚕卵2斤,共收茧2.68万粒,平均斤卵产茧1.34万粒,百粒茧重1.3斤.发展秋柞蚕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得到  相似文献   

12.
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estaceaMot.)是柞蚕业、果树及林业的大敌.作者依据天幕毛虫卵块在柞蚕场内的分布具有规律性、幼虫具有群集性、成虫具有趋光性等特性,通过多种农药毒力测定,筛选试验,确定了采卵、药杀、捕杀、诱杀及保护利用天敌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蚕业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制约柞蚕产量和种茧质量的软化病和脓病的有效防治。实践证明,盐酸甲醛混合液卵面消毒,方法简便、增产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蚕业生产自实施纸面产卵,卵面面消毒技术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卵面消毒上却始终沿用甲醛软面消毒法,这种方法防治脓病效果很好,防治软化病效果较差。我省柞蚕的主要病害是软化病,其次是脓病,这样柞蚕软化病,就因防治措施不当而逐渐抬头。严重的影响了柞蚕丝茧的产量和种茧的质量。因  相似文献   

14.
柞蚕电,磁处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电、磁处理效应研究曾昭镛王式嫒王学英(辽宁省蚕茧总站沈阳110036)(沈阳农业大学)近几年来,我国生物磁学研究和应用发展较快,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有诸多报道,但电、磁处理柞蚕卵国内外尚无报道,80年代曾有研究用永久磁铁处理柞蚕卵,因所用磁场体积太大...  相似文献   

15.
丹东地区柞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基地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 丹东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生产基地,素有“柞蚕之乡”的美誉。柞蚕生产是丹东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3县(市)、3区中有47个乡镇、297个行政村、3476个村民组放养柞蚕,分别占乡镇、村、组总数的60%、45%和51%。全市现有柞蚕场200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18%,是东部山区的重要绿色屏障。全市有3万农户从事柞蚕生产,年产柞蚕茧1.8万吨,年养蚕收入2亿元左右,养蚕户平均收入约6000元。  相似文献   

16.
杨旭  姜雪丽 《新农业》2010,(2):59-61
丹东市是我国主要柞蚕生产基地,柞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国和辽宁省的25%、40%,素称"柞蚕之乡"。全市现有柞蚕场200万亩,有47个乡(镇)、297个村、3476个村民组放养柞蚕,分别占全市乡(镇)、村、村民组总数的60.3%、44.3%和51.8%。  相似文献   

17.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仅幼虫期取食,以蛹越冬。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柞蚕一生有多种病害发生以下就柞蚕软化病防治做以粗浅介绍及蚕厂管理。  相似文献   

18.
柞蚕卵巢移植于雄体后的发育及其卵黄原蛋白的吸收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黄原蛋白(Vn)是昆虫卵中主要的蛋白质。正常的柞蚕卵里,卵黄原蛋白(Vn)中卵全蛋白的70%以上,把柞蚕的卵巢移植于雄体,不仅能发育,而且能形成卵,在此把该卵称之为柞蚕雄卵。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的结果表明,卵黄原蛋白在柞蚕雄卵里也有一定的积累。并确认该卵黄原蛋白来自于雄体柞蚕液里的卵黄原蛋白前驱体。由于雄体柞蚕液含有的卵黄原蛋白前驱体的量少(卵全蛋白的2.2%,刘朝良等未发表),每个移  相似文献   

19.
刘爱华  吴文勃 《新农业》2013,(23):56-57
凤城市是全国闻名的柞蚕茧主产区,柞蚕放养规模与柞蚕茧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凤城市具有发展柞蚕生产的诸多有利因素,也有延长柞蚕产业链条的基础;只有挖掘柞蚕生产潜力,广延柞蚕茧深加工链条,柞蚕产业才会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化性柞蚕蛹,经过越夏、越秋、越冬至翌年春暖,感受足够的有效积温后,便可羽化成蛾。这证明在自然光周期保护种茧情况下,越冬的低温影响是解除滞育(以下简称解滞)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不过在生产中常有不到种茧越冬和初春来临,便要着手有关暖茧工作,如制造蛾、卵、胚子标本,电气化暖茧试验,取卵墙养寄生蜂(赤眼蜂),进行各种需用蛾、卵及胚子的试验以及人工催芽放养早春柞蚕等。这就要求提前于初冬以至中晚秋期着手暖茧,因此需要掌握柞蛹自然解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