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茶林下半夏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阳新县是中国油茶之乡,油茶产业是其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全县油茶总面积1.386万hm2,其中产前期油茶面积4 130hm2,初产期油茶面积4 860hm2。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既能以短养长、以耕代抚,还能促进油茶生长结实,是一种立体的、高效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对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以及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半夏Pinellia ternata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  相似文献   

2.
油茶是太湖县主要乡土树种之一。1987年全县油茶面积达6667hm2,油茶产量为产油茶籽50万kg。后因油茶籽无收购,油茶林逐渐荒芜。为有效开发太湖县现有油茶资源,必需提高油茶种植的科技含量,提高现有油茶资源的效益,建立高效油  相似文献   

3.
采用标准地和历史资料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广西油茶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到2014年,广西油茶病虫害249种,其中,油茶害虫191种,病害58种。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和马尔可夫链方法进行预测,预计到2025年,广西油茶病虫害种类将增加到300种,年度严重危害面积将达到6 000 hm2。建议采用适地适树、科学规划、良种壮苗、加强监测、推广生物防治等措施控制油茶病虫害。  相似文献   

4.
百菌清等3种药剂防治油茶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油茶是我省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全省各地均有栽培 ,仅丰城市油茶面积就达3.49万 hm2 ,但是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却很低 ,除油茶品种混杂、树龄老化、管理粗放及虫害等因子外 ,油茶各种病害的危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据 1997年和 1998年测报调查 ,我市油茶炭疽病在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发生 ,其发生面积分别为 1.92万 hm2 和 2 .16万hm2 ,果实一般被害率为 2 0 %~ 30 %,严重地区达到 70 %~ 80 %,防治油茶炭疽病已是当前油茶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98年市森防站成立防治油茶炭疽病药效试验组 ,分别以 75 %百菌清、6 0 %百菌通和 5 0 %的甲…  相似文献   

5.
宁都是油茶中心产区县,现有油茶林面积近1.33万hm2.从2010年起,列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近2年新造高产示范林1 466.67 hm2.笔者结合宁都实际,对宁都油茶产业发展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6.
太湖县是油茶重点产区县之一,目前全县油茶面积达6 000公顷,年产油茶籽约40万公斤.除少数油茶林产量稍高外,大部分油茶林栽培技术简单,管理粗放,茶籽产量和效益都很低.现将如何提高油茶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目前种植面积大约2.2万hm2,鲜果产量为5 200万kg左右,产油量为260万kg左右。根据油茶发展规划,2017年、2022年和2037年油茶资源面积将达到3.40、4.67和5.00万hm2,鲜果产量分别达到8 500、19 600和39 200万kg,产油量将分别达到425、980和1 960万kg。经预测,河南省2017年、2022年和2037年茶油消费潜力将分别达到2 531.09、7 070.83和16 813.24万kg,消费缺口将分别达到2 106.09、6 090.83和14 853.24万kg,油茶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株洲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有油茶林面积2.53万公顷,是湖南省主要油茶生产县之一。但目前全县油茶产业发展还存在认识不高、粗放经营、油茶林面积不断减少、品种改良进程缓慢、生产组织形式落后、加工利用滞后等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株洲县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郑是一个农业大县,地处巴山北坡。全县面积28.36万公顷,林业用地18.79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66.2%。油茶在南郑县栽培历史悠久,现保存面积近0.3万公顷。开发经营利用油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实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聚点和难点。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发展油茶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西油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广西主要栽培经济树种之一,现有油茶种植面积36.7万hm2。介绍广西油茶产业建设概况,分析油茶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乐业县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5年石漠化监测图斑空间属性数据为本底,利用经过校正的遥感影像数据,对2011年乐业县发生变化的图斑进行区划,再实地核准图斑界线,调查各项监测因子,通过对空间属性数据发生变化的图斑进行汇总统计,获取全县本期石漠化土地的面积及分布信息,并与前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县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 337.0hm2;由石漠化转变为潜在石漠化的改善型面积为6 909.5hm2,为主导变化因素,全县石漠化总体呈现顺向演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又名茶子树、油茶树、百花茶,山茶科茶属,为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1]缙云县油茶栽培与利用历史悠久,是浙江省15个油茶重点发展县之一,是"浙南油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现有油茶面积6.1万亩,随着《缙云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预计到2015年,油茶面  相似文献   

13.
正石门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油茶栽培面积4026.67公顷,其中老油茶林面积3373.33公顷,2010年以来新造林面积653.33公顷。全县有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承包大户和农户个人等5种油茶经营主体,主要以村集体组织农户经营为主,全县申请批准的油茶专业合作社18个。存在的主要问题油茶产业观念不强。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部分油茶林分山到户,由于当时茶油价格过低,农民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不愿在油茶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油茶林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造林树种及其造林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固碳释氧效益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秭归县退耕还林中经济林面积最大,其次是阔叶林,针叶林面积最小。工程造林面积超过1 000hm2的树种是依次是核桃、刺槐、柑桔、板栗、紫穗槐和茶叶。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年固碳量为64 780.7 t,年释氧量为110 468.7 t,为全县生态环境和固碳减排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清水县为研究区域,以1979年和2008年该区的TM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和GIS支持下,通过提取NDVI值以及NDVI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对该县植被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9~2008年清水县整体植被覆盖有所增加,植被指数在138以上的面积从1979年的52488.13hm2增加到2008年的117603.38hm2,净增65115.25hm2,占全县面积的33.80%;低盖度植被类型面积大大减少,其中,Ⅴ级植被面积减少了73780.25hm2,占全县总面积的34.22%,高盖度植被面积增加,其中,Ⅰ级植被增长了33798.07hm2,占全县总面积的17.54%,Ⅱ级、Ⅲ级植被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植被盖度等级未变化的面积为62954.75hm2,占全县总面积的32.68%;植被退化面积为11768.25hm2,而植被好转面积多达117926.75hm2,是退化面积的10.02倍。通过综合治理,清水县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永安市油茶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地调查、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永安市现有油茶林面积约988.77 hm2,槐南乡和安砂镇是油茶主要分布区,品种以普通油茶为主,管理粗放,果实产量低,出油率低,经济效益不高。对现阶段永安市油茶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油茶发展的趋势做出综合评价,提出一些适于永安市油茶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宜丰县地处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 ,地理位置为东经 114°30′~ 115°0 8′,北纬2 8°17′~ 2 8°40′。全县共辖有 16个乡镇 ,2 0 8个行政村 ,1787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 2 5 .8万 ,其中农业人口 17.6万。199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 16 0 10万元 ,财政收入 10 732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2 5 89元。全县国土总面积为1935 km2 ,其中耕地面积 2 4190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 12 .5 %,山地 12 6 5 32 hm2 ,占 6 5 .4%。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 0 .0 97hm2 ,人均占有山地 1.193hm2。全县有林地面积为10 3912 hm2 ,其中毛竹林面积 480 44hm2 ,用材林…  相似文献   

18.
利用磐安县2001年区划界定的28 190 hm2重点公益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2001年和2012年不同林地类型生产力指标与森林生态状况指标的对比,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全县重点公益林评价指标值,评价与分析了全县重点公益林森林资源质量变化情况;活立木总蓄积由2001年81.5×104m3增加到2012年158.5×104m3;单位面积蓄积量由2001年30.53 m3/hm2增加到2012年59.88 m3/hm2;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面积由2001年4 876 hm2增加到2012年13 547 hm2。群落结构复杂、乔灌草层次完整的公益林面积大幅增长,说明磐安县公益林林种树种结构趋于优化,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森林的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全县公益林中针叶林所占比重过大,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占比仍过少,中幼林面积过多,成过熟林面积过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泽州县为深化林业改革、活化林业机制 ,消灭“无主”荒山 ,通过政策扶持、机制创新、舆论引导、法律保障等办法 ,鼓励多渠道、多成份、多形式、全方位开发林业。目前 ,全县民营林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 ,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 ,涌现出了不同类型的绿化典型 ,成为全县林业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 ,全县已发展民营林业 97户 ,共购买“四荒”72 6 6 hm2 ;个体苗圃、花卉种植户达到 10 0多户 ,面积达 2 6 6 .6 7hm2 ;截至 2 0 0 0年底 ,全县林业大户总投资 877.5 3万元 ,其中用于造林的资金达 6 14 .3万元 ,共完成造林 2 340 hm2 。泽州县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总结油茶栽培生产经验,提高油茶经营管理水平,从新造林面积、经营形式、成活率或保存率、生长等级等方面,对常宁全市2008年冬至2012年春新造的所有油茶林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经营形式、整地方式、施放基肥、间种作物和抚育管理对新造油茶林质量的影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常宁全市这4年新造油茶林的面积为5 404.7 hm2,造林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新造油茶林的主要经营方式为公司经营和大户经营,且公司和大户经营的油茶新造林的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