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花12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常规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冬23/京冬17。亲本均为本单位选育。京冬23是节水小麦品种,京冬17是具有高产、稳产性能的品种。组合配置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接种F1代的花药培育而成。2012年秋播升入品比,代号京农12-79。2013-2014年参加北京市预试,2015-2017参加北京市区试节水组和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试,2018年完成北京市区试和国家区试程序,同年通过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京审麦20180005和国审麦20180067。  相似文献   

2.
京农14-95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抗旱、节水常规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冬18/CA9507//中麦12.2006年以京冬18为母本、CA9507为父本进行杂交,2007年以中麦12为父本进行复合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7-2018年度和2018-2019年度参加了北京市冬小麦节水组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云麦76(参加区试代号:易2011-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分别以自育的旱地品种云麦50为母本、云麦3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和穿梭选择育种方法,通过多年多点抗旱鉴定筛选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旱地小麦新品种,于2015-2017年参加云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17-2018年参加云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于2019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9001号)。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新品种京生麦1号亲本组合为"京单96-3619×京冬8号"。该品种2006年秋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区域试验预试,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连续两年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10002。1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京411晚2d,幼苗半匍匐,株高85cm左右,穗纺锤型,长  相似文献   

5.
<正>京冬24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眼于协调高产与稳产,采用"以粒大为特点,穗粒重为优势,同时兼顾产量三要素协调发展"的中间型育种模式,成功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核951/原冬93(3)。2005-2007参加天津区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编号津审麦2007005。2006-2008年参加北京市节水区试和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北京市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09001。1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中熟,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片上举,叶色浓绿,株高左右,抗  相似文献   

6.
中植7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作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抗病高产新品种。系谱为温麦8号//遗选/中植1号。温麦8号和遗选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中植1号为甘肃陇南生产品种,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2004年5月上旬通过常规杂交配制杂交组合;2006-2013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试验站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进行多代系统选择,其中系谱号为CP06-73-2-2-1-1的高代品系群体整齐稳定,丰产性好,抗病性强而被提升参加新品系抗性鉴定和产比试验。2013-2014年度参加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产量比较试验,2014-2016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016-2017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示范。于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80015。  相似文献   

7.
京花9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从配制的三交组合:京试467/京冬8号//京单93-2197,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连续2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2.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早熟冬小麦新品种—京花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花9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从配制的三交组合:京试467/京冬8号//京单93—2197,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连续2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2。  相似文献   

9.
京冬17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配制三交组合:京冬8号/RHT3//931,再经连续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年连续两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9。  相似文献   

10.
京冬17号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通过配制三交组合:京冬8号/RHT3//931,再经连续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年连续两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9.  相似文献   

11.
2006-2018年北京市审定冬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市冬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北京市冬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对2006-2018年北京市审定的49个小麦品种进行了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审定的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平均每年增长63.11 kg·hm-2;穗粒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他农艺性状均呈下降趋势。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株高;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偏相关均为正值,偏相关程度表现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株高,3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审定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均高于中筋小麦品质分类标准,有7个小麦品种达到强筋标准,有 51.02%小麦品种的面团稳定时间低于中筋小麦品质分类标准,故下一步应把提高面团稳定性作为提高小麦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审定的小麦品种中,只有中麦12兼抗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3种病害,京冬17等9个品种兼抗条锈病和叶锈病,农大413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麦1197兼抗叶锈病和白粉病。由此可见,北京市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应在保持适宜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同时进一步引进新的抗病、优质种质资源,以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中植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选育的冬性小麦新品种,以中植1号为母本,以豫麦5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并对后代株系进行系统选育而获得。2004年5月上旬配置杂交组合;2006-2011年,通过在北京海淀试验基地、河北廊坊试验基地和云南弥渡基地三地连续5年进行异地多代选择,高代品系CP04-46-2因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较好,抗病性强而被提升参加新品系鉴定试验。2010-2011年度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品系鉴定试验,2011-2012年度参加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谷试验站产量品比试验,2012-2014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014-2015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示范。2016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6010。  相似文献   

13.
正漯麦906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10年以黄淮南片国审对照品种周麦18为母本,以野二二燕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6-2018年参加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黄淮麦区南片小麦试验联合体水地组),两年试验综合评价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品质达到专用小麦品质标准。201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9-1-0064。1 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4.
晋麦88号(品系名临抗19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协作选育而成的一个多抗优质丰产旱地小麦新品种.1999-2000年配制复交组合99R162/临抗5025//晋麦47,即以高抗黄矮病、品质优良的种质材料99R162为母本,自育品系临抗5025为父本杂交,其F1代再与旱地高产品种晋麦47号杂交.F2~F5代采用系谱法分别在水地、旱地交替进行农艺性和抗旱性选择,并采用穿梭育种进行抗病性鉴定,2005年出圃.2006-2007年参加旱地品比试验,2008、2009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09006.  相似文献   

15.
京冬22是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中心从配制的太谷核不育轮选群体中,经连续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2007连续两年参加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21.  相似文献   

16.
中组1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早籼稻品种,2020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江山市于2018年引入试种示范,田间表现出熟期早、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性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等特点,高产栽培产量潜力可达10.00 t/hm2以上。本文介绍了该品种在江山市的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正龙14486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8年以龙麦35为母本、龙祁10135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生态系谱法选择,并于2014年决选稳定品系龙14-4861。2015-2016年参加所内产量鉴定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2017-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0年7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20L0003。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陕西省科企联合体小麦区试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9—2023年度连续5年参加联合体区试的114份品种,采用大田人工接种的方法进行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等5种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14份品种对鉴定的5种病害抗性程度差异较大,表现为对条锈病抗性水平较高,对白粉病和赤霉病抗性水平最差。供试品种中,对条锈病表现免疫-中抗的品种61份,占供试品种的53.51%;对白粉病表现免疫-中抗的品种27份,占供试品种的23.68%;对赤霉病表现抗-中抗的品种21份,占供试品种的18.42%;同时鉴定出2份对5种病害均表现抗病的品种,分别为西农968和金麦207。对21份高感条锈病的品种均按陕西省区试品种试验要求终止了试验。  相似文献   

19.
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技术育成小麦新品种中麦53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麦与玉米杂交方法进行单培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本文报道了用小麦×玉米方法培育小麦新品种中麦533的过程。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产、节水,条锈病中抗至高抗,白粉病免疫。北京市节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598 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 502 kg·hm-2,比对照增产9.7%。同时介绍了利用小麦×玉米单倍体育种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小麦新品种平麦20的生产性能,以河南省豫农源小麦联合体冬水组2017—2018、2018—2019年度区域试验和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数据为依据,采用增产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增产点率、回归系数、品种离优度等对平麦2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平麦20与对照周麦18相比,平均产量高,增产极显著;变异系数小,高稳系数高;回归系数小,离优度低。综合各项指标,平麦20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增产潜力、稳产性和广泛适应性,适宜在河南省早中茬高中水肥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