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正>马铃薯是定西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正常年份种植面积达20万hm2以上,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0%。近年来,随着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危害日趋严重,尤其是贮藏期烂窖问题十分严重,已成为严重影响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全面了解定西市马铃薯贮藏病害的主要种类和危害现状,2006年秋季对全市7县(区)马铃薯主要病害田间危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2006年冬至2007年春又对全市马铃薯贮藏期主要病害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2.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发 《中国马铃薯》2008,22(1):53-54
<正>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在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发生,是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晚疫病大流行会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根据我们三年来的调查结果,晚疫病危害导致马铃薯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30%,严重的地块可减产50%~60%,甚至绝收,窖藏损失轻者5%~10%,重者在30%以上。马铃薯是宁夏南部山区的重要农作物,也是宁夏四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4万hm2以上,因此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是宁夏马铃薯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我国粮食生产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马铃薯病害的发生流行逐年加重,已成为限制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危害最为严重的2种病害,该文总结了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田间主要识别特征、病原菌特征及生物学特性,为2种马铃薯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典型的流行病害,几乎分布在全世界所有马铃薯栽培地区.它是马铃薯病害中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最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县历年均有发生,部分地方较重,造成马铃薯早衰,大面积减产,严重危害了马铃薯的生产与发展.本试验考察不同病指、发病率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找出马铃薯晚疫病经济、高效的防治药剂,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马铃薯真菌病害种类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1年7月至2002年12月对河北省马铃薯在生长期和储存期进行病害种类调查,共发现了5种主要真菌病害,即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干腐病和马铃薯黑痣病,并明确了它们在河北省范围内的大致分布。通过对河北省马铃薯真菌病害的病原进行鉴定,共鉴定出了7种病原菌,即:Fusarium solani、Fusarium semiteatum、Fusarium moniliforme、Fusarium oxysporum、Rhizoctonia solani、Phytophthora infestans、Alternaria solani。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是中国马铃薯种植大省,但是由于多年连作,导致马铃薯病害愈加严重。为探究山东省马铃薯常见病害发生情况,于2015年秋季采集了滕州、泰安和高密3个市区的44个样本,提取病株的DNA和RNA,分别对这些样本进行13种马铃薯常见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的检测。结果表明,山东省发现的马铃薯病害主要有疮痂病、黑胫病、干腐病、黑痣病、病毒病PVX和PVY。这将为山东省马铃薯病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防治马铃薯病害的新生物药剂近年来,马铃薯真菌病害,特别是晚疫这一切都说明有必要改变马铃薯病害防病的危害明显加童.发病始期已从孕蕾期显治的战略.著提前,同时病菌不仅仅侵染叶片、块茎,在新修改的植保策略中,生物防治方法而且浸染地上茎,被侵染的部位很容易损...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马铃薯主产区真菌病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2014~2017年对马铃薯主产区真菌病害发生及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为开展关键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理论参考。调查表明,北疆有9种马铃薯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干腐病。病害的发生时间与严重程度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播期;主要病害因不同地区、年份、品种、栽培模式发生情况有差异;马铃薯黑痣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日益严重,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Shtie.  D  廖晓兰 《杂粮作物》1992,(3):39-42
由马铃薯早疫交链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的马铃薯早疫病和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美国东北地区马铃薯的两种最重要的真菌病害。晚疫病是偶尔发生的,但极具危害性,而早疫病危害较轻,但经常发生。马铃薯种植者施用大量的杀菌剂来控制这两种病害,在美国东北部通常是当植株高15~20厘米时进行首次喷药,以后每周喷1次直至植株枯死,共喷药7~10次。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以带病种薯为主要传播途径,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后代种薯质量,具有易传播、早期症状不明显、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已经成为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文章对马铃薯环腐病的危害、成因和发病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了病菌的检测方法、防治措施以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应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推动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定西市马铃薯病害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定西市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是马铃薯的适宜种植区,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马铃薯也是定西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病害的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成为制约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于2004年9月对全市7县(区)21个乡(镇)的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的病害进行了调查,每块地调查发病株和未发病株各10株.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学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限制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针对目前生产上该病害防治困难的现状,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学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细菌性软腐病和环腐病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常见病害,可发生在马铃薯生长或贮藏期.马铃薯是人类消费的第一大非谷类粮食作物,马铃薯软腐病和环腐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论述了上述2种马铃薯细菌性病害所造成的危害特点及国内外主要防治研究进展,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豆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菌除危害大豆外,还侵害油菜,向日葵,马铃薯等多种作物。赵光地区近几年来由于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需要,油菜,向日葵,马铃薯,重茬大豆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也逐年加重,在部分生产队成为主要病害。对大豆菌核病防治的宗旨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充分利用耕作,轮作,药剂防治等多种手段来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马铃薯病毒主要病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疫病、青枯病、软腐病和病毒病等是常年危害云南省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每年均引起十分严重的损失,以前对这些病害病原菌的诸多方面缺乏详细的了解,本文论述了马铃薯主要病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群体组成、分布范围、发生频率等内容研究取得的一些进展。可为云南马铃薯抗病品种的选育、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以及病害综合防治策略的合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黑痣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其产量和品质受病害影响严重。其中黑痣病对马铃薯的危害很大,黑痣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作为一种土传病害,它一旦在土壤中固定繁殖就会变的很难根除,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生长及块茎产量和质量。对于黑痣病的防治目前人们还是主要采取适宜田间农艺措施、化学药剂以及生物防菌剂\等方法,而通过基因工程改良马铃薯对立枯丝菌的抗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且已经有研究者证实了转几丁质酶基因马铃薯植株对立枯丝菌具有一定抗性,所以基因工程技术在增强马铃薯抗立枯丝菌核病方面的应用被认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茎基腐(Rhizoctonia solani Kuhn)为真菌性病害,原本属于次要病害。由于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各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带病种薯得不到更换,从而导致马铃薯多种病害逐年加重发生。近年来,马铃薯茎基腐已经成为讷河地区马铃薯主要而致命的病害之一。发病轻的年份,发病率达30%~50%,产量降低20%~40%,发病重的年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丝核菌溃疡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产业发展迅猛。但由于种薯生产者提供无病种薯的观念不强,用种者常将非种薯做种薯应用,品种引进和调运过程中忽视检疫把关;甚至有的种植区域种薯生产地区,不注意轮作倒茬;还有的在种植过程中对病害的防治措施落实的不认真。种种原因,致使马铃薯病害日趋严重,马铃薯丝核菌溃疡病(也称黑色粗皮病)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发病普遍,危害程度也在加重,一般发病株率4%~6%,重的达20%左右,降低了产量,影响了品质,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转基因技术在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生理机制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应用于马铃薯的基因转化方法主要有基因枪法、微束激光法和农杆菌介导法。随着马铃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相继获得了一批抗病毒、真菌、细菌性病害的种质资源,并在基因功能研究材料创新上取得进展,研究马铃薯的抗性机制,开展马铃薯基因的功能研究将会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农作物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其总产量的 37% ,其中 13%是由虫害引起的[1] 。而马铃薯是虫害危害较严重的作物之一 ,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 ,有许多害虫对它进行危害 ,不仅影响了生长 ,甚至会造成死亡。而且害虫在咬伤组织的同时 ,还带来了病害 ,或为病害的侵染带来方便 ,因此虫害的防治在马铃薯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铃薯的主要虫害包括 :蚜虫、马铃薯瓢虫、马铃薯块茎蛾、地老虎、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等。1 马铃薯虫害的传统防治措施马铃薯虫害的传统防治措施一般采用综合防治(包括培育抗虫品种、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