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加工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表现与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相关性。为研究马铃薯干物质、淀粉等主要加工品质性状在不同纬度和土壤类型的变异,选用6个马铃薯品种,在8个生态点进行试验,分析不同纬度、气候因子和土壤类型下马铃薯主要加工品质的变化规律。马铃薯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和粗蛋白的生态点(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在8个生态试验点,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试验点干物质和淀粉含量最高、吉林省公主岭市试验点最低;还原糖和粗蛋白含量吉林省通榆县试验点最高、吉林省公主岭市试验点最低。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重和产量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达0.01水平显著,单株结薯数和产量的环境效应0.01水平显著。综上,马铃薯加工品质和产量性状受环境效应影响较大。试验结果对于高蛋白、高干物质和高淀粉马铃薯区域化种植和新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因型和环境对安徽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面粉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的影响,选用15个小麦品种连续2年在安徽省4个试点进行试验,分析了15个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其他5个品质性状的异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6个被测品质性状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在环境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被测品质性状在年份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湿面筋含量除外);环境×年份的互作对LOX活性、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总淀粉含量的效应极显著;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的影响极显著;基因型×年份、环境×年份、基因型×环境×年份互作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总淀粉含量的效应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东农310’、‘东农314’、‘东农317’和‘大西洋’为材料,从块茎形成至淀粉积累期进行多次取样,比较几个品种的主要品质形成过程,探求块茎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的变化特性,以期为特定品种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推进,几个加工型品种的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增加,整体表现为干物质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淀粉含量在生育后期进入平台期,粗蛋白含量持续增加、在生育后期最高。‘东农310’的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随生育进程推进而持续增加;‘东农314’的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东农317’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淀粉含量持续增加;对照品种‘大西洋’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粗蛋白含量持续增加。生育后期‘东农310’的干物质、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东农310’、‘东农314’和‘大西洋’的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东农317’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东农314’和‘大西洋’。  相似文献   

4.
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对块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等品质指标有严格要求,这些指标与养分供给息息相关。为了解不同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对氮钾肥的偏好,在东北黑土条件下,以‘东农314’和‘东农322’两个自主选育的加工型新品种为供试材料、‘大西洋’为对照,设置常肥、高钾、高钾高氮3个不同的氮钾配比,从块茎膨大期开始取样直至收获,比较分析3个加工型品种块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粗蛋白含量的差异。‘东农322’在施用常肥N 109.5 kg/hm2、K2O 112.5 kg/hm2时块茎的加工品质较好,‘东农314’和对照品种‘大西洋’对氮钾肥的吸收规律相同,在常肥基础上增施37.5 kg/hm2钾肥可以增加块茎中干物质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提升其加工品质。因此,‘东农314’和‘东农322’两个新品种施用合适的氮钾肥均可作为加工型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吉林省黑土区62个玉米样点数据,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玉米子粒中10种营养元素与其品质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P、Mg和Mn与粗蛋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呈显著负相关;Fe与粗蛋白和粗淀粉呈显著正相关;K与粗淀粉呈极显著负相关;另外,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表明,Mn、P、Mg和Fe对粗蛋白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P和Mg对粗脂肪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Mn对粗脂肪起限制作用;K对粗淀粉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Fe次之。 B、Ca、Mo、Se和Zn这5种元素对玉米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粗淀粉含量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区青稞籽粒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西藏地区青稞品种间的性状差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优异品质青稞种质,以251个西藏青稞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籽粒淀粉、粗蛋白、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大量元素(Ca、P)、微量元素(Fe、Zn、Se)含量共9个品质指标,分析了被测指标间关系。结果表明,所测定的9项品质指标在供试种质资源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Se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粗蛋白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 -0.54),粗蛋白与γ-氨基丁酸、Ca、P、Zn、Fe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对被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可将9项品质指标简化成3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5%,其中第一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 48.0%,第一主成分中因子载荷量大的品质指标是Zn、P、Ca、粗蛋白、γ-氨基丁酸、淀粉、Fe含量。综合评价筛选出10个营养品质较高的种质,分别为BJX152、BJX008、BJX149、BJX004、BJX003、BJX015、BJX005、藏青2000、BJX227、喜马拉22号。  相似文献   

7.
 利用粳稻品种间杂交组合“龙锦1号/香软米1578”的196份F3家系,对糙米中Fe、Se、Zn、Cu、Mn、Ca、Mg、K、Na和P等10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10种矿质元素在F3家系间均有较大的变异,其中Na含量变异最大,Zn含量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77.69%和12.04%。各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Na>Se>Cu>Fe>Mg>Mn>Ca>P>K>Zn。不同矿质元素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F3家系群各矿质元素含量平均值高低排序为P>K>Mg>Ca>Fe>Mn>Zn>Na>Cu>Se。糙米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在F3家系群中均表现为正态分布,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Zn与Fe、Cu,Mn与Mg、Ca、K、P,Ca与Mg、K、Na、P,Mg与K、P,P与K、N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Fe与Se、Mn与Na、Mg与N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Mn、Ca、Mg、K、P含量与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较Fe、Se、Cu、Zn含量与其他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钾肥对鲜食型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使用不同用量的钾肥,研究不同用量K肥对鲜食型马铃薯植株性状、块茎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07~2008年,在张掖绿洲灌溉农业区灌漠土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K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块茎粗淀粉、蛋白质、干物质、维生素C含量增加,K肥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则下降;增施K肥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的产量随K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K肥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则递减;马铃薯在K肥适宜用量为180kg·hm-2时,其产量最高,块茎还原糖含量最低,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旱作栽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内蒙古呼盟与乌盟旱作马铃薯优化栽培下的干物质积累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全生育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 ,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块茎快速增长期 ,干物质积累百分率以块茎增长后期至淀粉积累期较高 ;马铃薯生育期间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中心依次为叶片、地上茎、块茎 ;两地区不同品种优化栽培下的各项栽培生理指标均优于一般生产田和不施肥处理 ,其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419份广西水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糙米为材料,分别于2014和2015年测定了Ca、Fe、Zn和Se 4种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利用34个SSR标记对两年矿质元素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种矿质元素在两年间的鉴定结果存在极显著差异,呈显著正相关。籼稻的Ca、Se平均含量高于粳稻,Ca(2014)、Se(2014)在籼粳稻间呈显著性差异;粳稻的Fe、Zn平均含量高于籼稻,Fe(2015)、Zn(2014,2015)在籼粳间呈显著性差异。矿质元素含量与稻作区经纬度、海拔等因素相关,Fe平均含量在桂南稻作区最高,Zn平均含量在桂中稻作区最高;Ca、Fe、Zn平均含量在黑米中含量最高,Se在红米中含量最高;Ca和Zn平均含量在黑米与红米、黑米与白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e无显著差异。4种矿质元素含量在2年间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159~0.557,均呈极显著正相关。2014年4种元素含量间无显著性相关;2015年Se和Fe、Z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Zn和Fe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Zn和Ca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01)。SSR标记共检测到167个等位基因,平均4.91个,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74,遗传信息量为0.522。经Pearson相关分析,4种矿质元素共关联到18个相关位点,其中8个位点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措施,就两种密度(6万及12万基本苗/667m~2)、3种施氮量水平(5、10、15 kg N/667m~2)及其互作对绵杂麦168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密度与施氮量对容重、密度对弱化度、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形成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外,密度与施氮量及其互作对降落数值、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稳定时间,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容重,密度与施氮量对形成时间,施氮量及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弱化度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除吸水率与降落数值外,密度为6万基本苗/667m~2的品质性状优于密度为12万基本苗/667m~2的.无论是在低用种量(6万基本苗/667m~2)或者常规用种量(12万基本苗/667m~2)下,绵杂麦168的各品质性状均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改善的趋势,绵杂麦168各品质性状(除吸水率、湿面筋含量外)在施氮量为15 kg N/667m2下都能达到中筋小麦标准.同时对各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弱化度与其余品质性状都呈极显著负相关;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这五个性状间互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综合考虑用种成本、产量与品质等因素,绵杂麦168的高产优质栽培应在配合其他栽培措施的基础上,以密度6万基本苗/667m~2、施氮量15 kg纯氮/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铃薯》2013,(3):148-152
选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原种1代种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茎粗和分枝数可以提高块茎的产量;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可以显著提高茎粗和增加分枝数,进而增加马铃薯的产量;氮磷钾配比对块茎干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大;每667 m2施氮(N)14.4 kg、施磷(P2O5)9.6 kg、施钾(K2O)17.6 kg,可以获得较高的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马铃薯品种贮藏期间还原糖及干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对 13个马铃薯品种的块茎在收获后定期进行还原糖及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各个品种块茎还原糖含量在收获后第一次测定时 ,一般为最低 ,其后发生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室温下回暖 ,大部分品种表现为块茎还原糖含量较刚从贮藏窖中取出的块茎还原糖含量低。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含量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不明显 ,且不同品种的表现又各有不同 ,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木薯种质资源矿物质元素含量,优选含量丰富的品种,为木薯的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本文采用马弗炉法、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分别对113份木薯种质资源灰分与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矿物质元素Cr、Cu、Se含量均低于1 mg/kg(干重),Ca、Fe、K、Mg、Mn、Na、Zn含量分别为66.39~1609.81 mg/kg、4.35~ 38.93 mg/kg、1954.56~8762.78 mg/kg、149.04~1143.73 mg/kg、4.48~37.40 mg/kg、36.80~530.40 mg/kg、6.35~24.83 mg/kg。利用概率分级法将113份木薯种质资源灰分及矿物质元素含量分为5级,即极高、高、中、低和极低,并推荐极高品系作为基础亲本材料。在相关性分析中,灰分与Fe、Mg、Na、Zn含量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Ca含量与K、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a含量与Mg、N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Fe含量与Mg、Na、Zn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K含量与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N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g含量与Na、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n含量与Mn、N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n与各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有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Fe含量与Mg、Na含量有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Ca含量与K、Mn的吸收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Ca、K、Mn与Fe、Mg、Na的吸收可能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不同木薯种质资源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2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1.707%。聚类分析可将113个木薯种质资源分为3类,根据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可将不同木薯品种分为Na、Mg、Zn、Fe含量较高和Mn、Ca、K、Zn含量较高两大类,主成分综合评价中‘274'‘50'‘571'‘521'‘417'等木薯种质资源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障花生品种远杂9847优质增产丰收,选取3个代表性的花生产区,并依据生产实践分别设置5个不同播期和密度,研究该品种在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域的最适播期和最佳播种密度.结果表明,试验点、播期、密度、试验点×播期和密度×播期互作对远杂9847的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试验点×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密度对脂肪、蛋...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钾比例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宋志荣 《中国马铃薯》2009,23(3):155-157
为探寻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了不同氮钾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因子和质量因子的影响。当N:K2O比增加时,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进程推迟,健康态势降低,块茎蛋白质含量升高。而N:K2O比降低时,块茎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总糖和Vc等含量趋向增加,但钾肥的百分比过高时,又会阻碍马铃薯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环境、基因型及其互作对小麦面条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澄清环境、基因型及其互作对面条品质的影响,进行了2组不同试验:试验1选用强筋、中筋和弱筋不同类型的6个小麦品种,采取统一方案分别种植于河南省不同纬度的5个地点;试验2选用9个中筋小麦品种,分别种植于环境差异相对较大的河北、湖北、陕西、四川、山东5个地点.两组试验均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TOM值、吸水率和煮制损失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但在试验2中基因型对面条评分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值大小比较表明,面条品质性状多表现为环境效应≥基因型效应≥环境×基因型互作效应.试验1中以汤阴、武陟点面条品质较好,信阳点最差;试验2以山东、河北、陕西生态点的面条品质相对较好.相关分析表明,面条评分与面粉膨胀势及糊化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及弱化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呈不显著的正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则无明显的相关性.面粉膨胀势和淀粉糊化参数等可以较好地预测面条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8.
贮藏期间马铃薯几个主要加工品质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南部山区近几年几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时期几个主要加工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其加工所要求的主要的品质指标干物质、淀粉含量在收获时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贮藏中期下降最多,贮藏末期各品种干物质、淀粉含量有所回升。还原糖等含量的变化与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的活性息息相关。随着低温贮藏天数的延长,不同品种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在马铃薯加工利用时,对于低温长时间存贮的马铃薯根据加工利用目的如淀粉加工、食品加工必须进行升温贮藏,以降低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增加淀粉合成酶的活性,使糖转化为淀粉,提高块茎的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9.
锌、硒种肥配施对裸燕麦产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锌、硒种肥配施对裸燕麦产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裸燕麦品种燕科1号为材料,田间试验设置锌肥、硒肥、锌肥和硒肥配施及对照4个处理,分析了燕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中矿质元素Ca、Mg、Fe、Mn、Cu、Zn、Se的含量以及Zn、Se的累积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种施锌肥、硒肥以及锌肥和硒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燕麦生物学产量。锌肥和硒肥配施时,燕麦籽粒比对照增产2.8%,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处理Zn、Se累积量均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单独施用锌肥、锌硒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燕麦全株Zn的积累量,分别提高了30.2%和37.1%;单独施用硒肥、锌硒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全株Se的积累量,分别提高了95.3%和110.6%。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成熟期籽粒中Zn、Se含量,锌肥、硒肥、锌肥和硒肥配施时籽粒中Zn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0.5%、13.9%和31.5%,Se含量分别提高了41.7%、175.6%和239.4%。不同处理间成熟期籽粒中Ca、Mg、Fe、Mn、Cu含量的差异不显著。说明通过种施锌肥、硒肥、以及锌肥和硒配施在不影响产量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提高燕麦籽粒中Zn、Se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测定6个不同品种椰子凋落叶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6个品种椰子凋落叶的叶柄中C、N、P、K、Na、Ca、Mg、Mn、Zn营养元素之间差异显著,其中Fe和Cu含量差异不显著;小叶中,C、N、P、K、Na、Ca、Mg、Fe、Mn、Zn营养元素之间差异显著,其中Cu含量差异不显著。同时,小叶中的C、N、Fe、Mn、Zn含量高于叶柄,而叶柄中的P、K、Na、Ca、Mg含量高于小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