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教师要如何才能上好数学课,使学生变成对学数学的"乐知者",让学生喜欢学数学,乐于学数学呢?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资百态、引人入胜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产生学数学的欲望,并且要根据数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生从"知之者"、"好知者"变成"乐知者"。  相似文献   

2.
数学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 ,强化基本技能 ,训练思维方法 ,提高创造能力。学数学离不开解题 ,通过解题教学配合实施素质教育 ,应是当今数学解题教学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 ,在解题教学时 ,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 ,冲破常规思路束缚 ,充分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谈一下关于在解题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一题多变许多题目可以进行变“形”不变“质”、变“质”不变“形” ,改变题设保留结论或保留题设延伸结论…  相似文献   

3.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基础知识薄弱,理解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信心不足,厌学情绪严重。要做好职高数学教学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爱学数学";进行程序化学习,教育学生"会学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保障学生"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学好小学数学,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助力学生学有所成,在数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所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亲自感悟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喜欢上数学。  相似文献   

7.
文化(Culture)、生态(Ecology)、健康(Health),在乡村景观文化设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研究基于所提出“CEH”理论,即以乡土文化为魂,以自然生态为本,以创建健康的乡村生活环境为目标的乡村景观文化设计理论。以蒲塘村总体规划为例,用“CEH”理论为基础,最终营造出蒲塘村的自然、生态、健康的景观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同志“5.31”讲话也强调:“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下,农电企业正经历着体制改革的阵痛,能否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农电企业文化建设,用战略眼光认识农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国有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不断深化农电企业体制改革、提高农电企业孩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如何改进和加强农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农电人”认真思索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湛江医学院学报》2013,(6):640-640
1.2010年,Martinsoukup教授发表了题为《文化的概念:生命文化学和社会科学的进化》(Ccnceptof Culture: Bioculturology and Evolutionary Social Sciences)文(作者在之前曾经提出的用文化进化理论作为一个参考,用生命文化学来建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这引起了一定的争论)。在这一篇论文中,他分析了在文化人类学中“文化”概念新的演变。他认为,作为历史科学的人类学和在人类学中作为认识论工具的文化研究目前都存在着一些困境。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科学的进化学派中对文化的理论框架的分析。笔者最后得出结论:生命文化学的建立,有助于解决社会生物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存在的一些难题:文化进化理论的争论可以追根溯源到“文化”和“自然”这两个词汇的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不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的技能训练”以及“大量的人为编造的以致脱离实际的所谓应用题”和“各种各样的解题技巧、解题模式的训练”中,而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学生也许学到了不少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领悟到其内在的本质,只有知识的“躯体”,缺乏知识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丰厚沉郁的江淮文化是现代皖西作家共同的宝贵财富,无论是“未名”主力台静农、韦丛芜、韦素园、李霁野,还是“左联”中坚蒋光慈,都书写着对故土的眷恋。从皖西小镇到十里洋场,从江淮大地到宝岛台湾,江淮文化伴随着作家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人生的潮起潮落。他们用眷乡者的眼光描述家园的爱恨故事、民俗事象;用稳固的地域文化心态诠释作品中的艺术人物和情境;甚至将地方方言和习语入文,在各方面展现作家浓郁的江淮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2.
在初等数学的教学中引入数学史、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雷玉琼  张建军 《河南农业》2014,(2):31-31,43
数学是一种文化,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数学文化的感染,使同学们的数学素养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技术背景下,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中心,如何进行微积分课堂教学,是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问题。微积分的教学目的, 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方法, 提高运算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用创新能力, 为学习相关专业打好数学基础。微积分课堂应当成为数学文化传播的场所;微积分的教学活动应当有意识地进行数学思想的教育;微积分的教学应当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为重。微积分课程应当真正成为培育人才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很多朱参加中考的学生进入技校学习,由于这些学生在中小学的基础薄,学生的素质低下,成绩较差,数学成绩尤为薄弱。学生对数学课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数学学科难度大,加上主要以讲授为主,实践机会较少,更被学生们视为“枯燥”、“繁琐”、“艰难”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文化礼堂建设是推进乡村基层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是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治理乡村文化的重要意义。在理论层面,文化礼堂“治理文化”具有必然性、“用文化治理”具有可行性,“治理文化”与“用文化治理”具有密不可分、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在应用层面,文化礼堂对公共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乡风文明等内容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究其实现路径,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经济产业开发经营,乡村文化特色风貌、文化供给内容途径,村民凝聚力归属感、乡村良好风气氛围,乡村文化宣传平台、村民自豪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方面之一,近些年来,数学文化的价值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重视。良好的数学文化素养对于人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均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为了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教学实践入手,不断提升当代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鉴于此,本文从数学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数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具有的意义,并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挖掘中国羊文化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探讨了将羊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融入羊生产学课程教学和实践中的有效途径,利用羊文化深刻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自信心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为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新农科背景下“三全育人”格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经济生长的土壤,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比例关系。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亦存在两面性,其优良文化品质为湖南经济提供强大精神资源、智力支持和发展契机;其“重理轻欲”“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传统价值取向养成的集体“道德人”和“政治人”特点,阻碍湖南经济发展。创新湖湘文化推动湖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反思湖湘文化精神实质,促成文化新合力;科学扬弃湖湘文化传统,实现文化重心大转移;同步推进社会体制创新,营造文化创新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标志着国家形象的各种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的相互撞击,相互融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这种浪潮中举步维艰,发展遇到了“瓶颈”。通过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现状分析,从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应该走“见贤思齐、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