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柽柳特麦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柽柳 (Tamarixspp .)自 1 9世纪初作为观赏植物从亚洲引入美国后 ,由于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缺乏植食者的取食胁迫而迅速扩散。其中多枝柽柳 (TamarixramosissimaLedeb .)、中华柽柳 (T .chinensisLour.)和密花柽柳 (T .parvifloraDC .) ,特别是多枝柽柳已成为美国西南部的首要有害植物[1] 。从入侵植物原产地引进天敌控制其扩散蔓延 ,是一条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迄今 ,已报道取食柽柳属植物的麦蛾有 9个属 ,其中特麦蛾属 (Teleiodes)有 2种 ,即T .brucine…  相似文献   

2.
柽柳属植物抗旱性排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通过对12种柽柳的水分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的研究,分别采用极点分析法(PO)和主分量分析法(PCA)进行植物抗旱性能的排序分析得知:两种排序方法在柽柳属抗旱性能排序上的应用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12种柽柳抗旱性能的大小分别为;沙生柽柳>安氏柽柳>山川柽柳>短毛柽柳>多枝柽柳>霍氏柽柳>细穗柽柳>中国柽柳>甘蒙柽柳>长穗柽柳>刚毛柽柳>短毛柽柳。  相似文献   

3.
根据曼陀罗属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得到33个不同来源的曼陀罗属植物的ITS序列,并以小天仙子(Hyoscyamus bohemicus)为外群,应用遗传距离与系统树分析法对曼陀罗属植物之间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供试样品中,紫花曼陀罗(Datura tatula)和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的ITS序列完全相同;多刺曼陀罗(Datura ferox)、栎叶曼陀罗(Datura quercifolia)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紫花曼陀曼(Datura tatula)、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无刺曼陀罗(Datura inermis)和光滑曼陀罗(Datura laevis)4个种间不存在遗传距离;传统分类中曼陀罗属的Dutra亚属内除光曼陀罗(Datura leichhardtii)和异色曼陀罗(Datura discolor)在ITS序列表现为比较独立的2个种外,其他各种间的亲缘关系也较近;在ITS序列上湿地曼陀罗(Datura ceratocaula)与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  相似文献   

4.
新疆柽柳瘤瘿螨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柽柳(Tamarixspp.)从1800年开始侵入美国西南部河岸生态系统,并在1925~1960年迅速扩散,已侵占中部大平原以西的大部分适宜生境,北到蒙大拿州、南到墨西哥州西北部,尤其是美国西南部地区[1]。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利用传统生物防治方法控制柽柳,曾于2001年在6个州释放引自中国新疆的柽柳条叶甲(DiorhabdaelongatedeserticolaChen)。  瘿螨因对植物具有较强的专一性而在世界杂草生物防治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澳大利亚用引自希腊的粉苞苣瘤螨(Aceriachondrillae)防治灯芯草粉苞苣(Chondrillajuncea),美国也从以色列引进此种获…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柽柳防治荒漠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者按:本文作者阿吉拉(AnuraSWira:laPatl。计al。a)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聘请的命家。1995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颁发“全球上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经验奖”给予中国、塞内加尔、澳大利亚、纳米比亚、印度、巴基斯坦等6个国家的8项成果。我国2项成果获奖,即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主持的“策勒流沙治理”和“盐碱地沙地大面积任柳造林技术”。1995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团来我国复审我国的这两项获奖项目。本文作者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对我国的荒漠化防治作了充分肯定。本文发表于肯尼亚的《今日农林》199…  相似文献   

6.
忍冬科的系统发育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败酱草科Valerianaceae的Centranthu rubber为外类群,使用Phylip 3.65软件对忍冬科Caprifoliaceae 12个属12个代表种的ITS区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采用最大简约法分析获得了5个最简约树,步长为580,一致性指数(CI)和维持性指数(RI)值分别为0.783 2和0.741 5.利用5个最简约树获取严格一致树.结果表明:①荚蒾属Viburnum与接骨木属Sambucus是姐妹群,自展支持率100%;并与忍冬科内七子花属Heptacodium、锦带花属Weigela构成姐妹群,虽然自展支持率为60%,从遗传距离上可看出荚蒾属与忍冬科内其他属之间仍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所以支持荚蒾属和接骨木属置于忍冬科内.②忍冬属Lonicera与鬼吹萧属Leycesteria聚成一小支,并构成姐妹群,自展支持率为100%;并与毛核木属Symphoricarpos、莛子镳属Triosteum构成姐妹群,自展支持率为100%,故不支持将毛核木属置于北极花族内Linnaceae;北极花属Linnaea、六道木属Abelia、猬实属Kolkwitzia、双盾木属Dipelta聚成姐妹群,自展支持率为100%,说明四者亲缘关系较近,仍置于北极花族内.  相似文献   

7.
从国内采集了毒麦种子进行毒麦内生真菌Gloeotiniatemulenta的分离培养,没有能够成功分离到毒麦内生真菌的菌株,苯胺蓝染色镜检观察毒麦种子内的内生真菌带菌率为0~65.4%。直接从毒麦种子中挑取内生真菌菌丝,用基因释放剂(genereleaser,BioVenture)处理后扩增测序获得了毒麦内生真菌的ITS序列(DQ235697),经过相似性比对和分析,所得序列和GenBank中的内生真菌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4%~100%,排除了毒麦种子表面真菌和毒麦种子序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额济纳绿洲中柽柳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热脉冲技术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柽柳灌丛液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下,柽柳在开始生长的初期(5-6上旬),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0.05-0.08L.cm-2.d-1;日平均耗水量为0.8-1.2L.d-1,在生长旺盛时期,液流通量为0.06-0.108L.cm-2.d-1;日平均耗水量为1.1-1.5L.d-1;在生长的后期(6月-9月),液流通量明显下降(9月下旬-10月),液流通量为0.04-0.06L.cm-2.d-1;在液流的日变化中,树液流速具有的多峰变化趋势,在中午有短暂液流明显减小的现象,晚上有明显液流上升,以补充树冠部分的水分储存;随着胸径的增大,茎流速率和茎流量也随之增大;在生长季节地径4-5cm的柽柳日平均耗水量1.25L,整个生长季节耗水量为150.8L。  相似文献   

9.
柽柳粗角萤叶甲交配和产卵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柽柳的重要食叶昆虫———柽柳粗角萤叶甲的交配和产卵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产卵方式与被寄生的相关性等生殖行为进行了研究。该叶甲行多次交配和多次产卵,一次完整的交配过程包括交配前、交配中和交配后3阶段,对各阶段内不同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雌虫交配后28h开始产卵;室内条件下卵为聚产,每卵块平均7粒,但野外则多为散产(占57.7%);产卵历期11.4d,每雌产卵141粒。成虫羽化后14d累计卵量为总卵量的50%,28d达80%以上。柽柳粗角萤叶甲雌虫交配1次仅产卵7.5±2.8粒,产卵持续1.9±0.8d;而多次交配雌虫的产卵量为141.0±88.1粒,产卵历期11.4±5.9d。柽柳粗角萤叶甲的交配活动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高峰,产卵活动在中午和晚上各有一高峰。柄翅卵小蜂对第2代卵的寄生率(23.6%)高于第3代(5.96%),柽柳粗角萤叶甲二代卵块大小与被寄生率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白花丹根提取物的杀螨活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 根提取物对柑桔全爪螨的杀螨活性,发现其具有优良的杀螨、杀卵和产卵抑制活性.白花丹根先经甲醇冷浸提取,然后用石油醚萃取甲醇提取物,所得石油醚萃取物的12、24h杀螨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52、2.12mg/ml, 产卵抑制中浓度(ODC50)分别为1.39、1.52mg/ml,杀卵LC50为1.04mg/ml.石油醚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后,以PE5-9馏份的活性最高,1mg/ml浓度下,杀螨率和杀卵率与白花丹素(plumbagin)标样在P=0.05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E5-9馏份 12、24h的杀成螨LC50分别为0.71、0.67mg/ml,杀卵LC50为0.66mg/ml.不同溶剂展开系统薄层层析和GC-MS结果表明,该植物中的杀螨活性主要成分为白花丹素.  相似文献   

11.
短毛柽柳的分类学地位一直是柽柳属中争论的焦点之一。由于所持划分依据不同 ,认为短毛柽柳为刚毛柽柳杂种、变种或一独立的种。本文系统回顾了短毛柽柳的研究历史 ,对前人所做的有关刚毛柽柳和短毛柽柳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植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查阅了大量的标本 ,认为短毛柽柳是刚毛柽柳的一个变种 ,是从刚毛柽柳进化到另一个极端种的中间过渡阶段 ,同意Baum的意见 ,将其学名恢复为Tamarixhispidavarkarelinii (Bge)Baum .。  相似文献   

12.
新疆细穗柽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显色反应、紫外吸收光谱法对细穗柽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基本确定了细穗柽柳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分析了可能影响细穗柽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各种因素。在对水提法、醇提法和碱提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法对细穗柽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柽柳属(Tamarix L.)系统学研究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柽柳属是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混乱的属之一。柽柳属种间极易天然杂交,因而形成复杂的多型现象,各种之间的界限难以确定,分种混乱,种数不清,本文系统回顾了柽柳属系统学研究历史,阐述了分类依据的争论及分类研究的现状,探讨了起源及散布,进化趋势及与柽柳科其他各属系统学关系。  相似文献   

14.
柽柳属植物镜下器官特征描述及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新疆柽柳属植物为新疆重要的固沙植物,有18种1变种。面积大(553万hm^2),分布广,由于花器小不易观察,种间易杂交,使本属植物成为有花植物中分类最为困难的属之一。为精确分类,为该属植物分类提供解剖学依据,本实验将新疆的14种柽柳植物的叶、花、种子等器官在解剖镜下放大二十倍,进行观察描述,并对关键特征拍照。总结出结构典型、特征稳定、专属性强的识别特征,且易掌握、好记忆,使种间性状的相识性明显区分  相似文献   

15.
新疆和田河流域柽柳沙堆表面沙物质粒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柽柳沙堆是新疆和田河流域常见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通过对65个柽柳灌丛沙堆表面325个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柽柳灌丛沙堆表面沉积物主要为粉砂质砂,平均粒径为3.46φ(90.87 μm),属于极细砂的范围;在柽柳沙堆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的粒级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明显区分出粗粒组分和细粒组分,两者以4φ(63 μm)为分界线;柽柳沙堆顶部的沉积物粒径最细;迎风坡各部位的粒径比背风坡相应部位的粗,分选比其差.柽柳沙堆流场特征的风洞模拟实验表明,柽柳沙堆表面沉积物粒度的有规律变化为沙堆形态、气流和植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温度、盐分和储藏时间对多花柽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储藏时间、温度以及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多花柽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柽柳种子褐色,棒状,长(0.368±0.005)mm,宽(0.172±0.004)mm,千粒重(20.518±2.500)mg;种子寿命约240 d;在5/15 ℃,5/25 ℃,15/25 ℃和25/35 ℃(光/暗=12/12 h)4个温变周期下,多花柽柳新成熟种子的萌发率均在90%以上,且彼此间差异不显著;盐分浓度小于0.2 mol/L时不抑制种子萌发,大于0.6 mol/L时萌发率随盐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直至为零,且复水后恢复萌发率低,表明NaC1处理后的部分种子永久地失去萌发力.最后探讨了多花柽柳种子的萌发行为对荒漠环境的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干流胡杨和柽柳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其垂直分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干、英苏、喀尔达依等地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sp.)的根际微生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种植物之间,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比例不同。胡杨和柽柳的根际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大小次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②胡杨和柽柳根际微生物总数及各类群数量垂直变化规律为:在60~100 cm土层中呈现递减趋势,在100~160 cm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并达到峰值,然后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③胡杨和柽柳在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胡杨根际微生物总量为柽柳的2倍,胡杨的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是柽柳的2倍、8倍和2倍。④胡杨和柽柳的根系在不同的深度,根际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不同,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和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新疆柽柳属植物(Tamarix L.)的分布与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调查研究了新疆境内柽柳属植物的分布与群落类型。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绘制了新疆柽柳属植物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是柽柳群落繁衍的关键,地下水是柽柳群落生存的命脉。水是决定和影响柽柳属植物现代地理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依据柽柳群落所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和群落景观等环境特征将柽柳群落划分成9种不同的生态类型。依据群落间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系数对群落进行了聚类分析,揭示了各类落间的内在关联性和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