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三角固定翼飞机在丘陵蔗区甘蔗生长后期叶面喷施甘蔗增糖增产液,喷施面积22hm2,在试验区中部留1hm2面积蔗区不喷甘蔗增糖增产液。结果表明:喷施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高,20min内完成约20hm2面积喷施甘蔗增糖增产液;飞机喷施的增糖效果明显,喷施后一个月甘蔗蔗糖分比对照增加了0.92,蔗汁锤度提高了0.6,重力纯度提高了1.68,降低了甘蔗还原糖分0.08(以上均为绝对值)提高甘蔗产量5%。调查发现:次年宿根蔗的发株数比对照增加26.14%,甘蔗枯心苗和黑穗病苗比对照少22.18%。  相似文献   

2.
闽糖95-261是以ROC1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甘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糖、中晚熟、宿根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5-261每公顷蔗茎产量119.825 t,比对照增产11.56%,加权平均蔗糖份14.79%,比对照低0.23个百分点,每公顷含糖量17.770 t,比对照增糖11.45%。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闽糖95-261共含有13个不同基础种质,遗传组成丰富。  相似文献   

3.
甘蔗新品种闽糖93—73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糖93—730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以川57—416为母本、CP57-614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糖、早熟、宿根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3—730每公顷蔗茎产量94.972t,11~2月份平均蔗糖分15.39%,每公顷含糖量14.594t,比对照种增产1.48%、蔗糖分提高0.36个百分点、增糖4.40%。  相似文献   

4.
第四轮国家甘蔗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3-2004年对来自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江西6省(区)的12个甘蔗优良新品种(系)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粤糖91/1102和桂糖94/119,每公顷蔗茎产量均比2个对照种新台糖10号、16号增产10%以上;宿根蔗表现较突出的是闽糖92/505和粤糖96/244,每公顷蔗茎产量均比2个对照种增产18%以上。甘蔗蔗糖分以福农95/1702和赣南95/108为最高,3年新植宿根蔗糖分分别达16.52%和15.81%。早熟高糖性能优于2个对照种。  相似文献   

5.
丰产高糖甘蔗新品种闽糖96-1409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糖96-1409系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从闽选703(Co1001)×崖城73-226组合中选育出的1个甘蔗新品种。2001~2006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6-1409平均蔗茎产量113.492 t/hm2,比新台糖10号增产8.27%,比新台糖16号增产29.6%;11月~次年1月份其平均蔗糖分16.16%,比对照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分别高1.40、0.70个百分点;每公顷含糖量17.112 t,比对照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分别增糖19.1%、32.7%,是一个早熟、丰产、高糖、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桂引9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1996年从墨西哥引进,经11年的种性试验研究选育而成的早熟高糖丰产甘蔗新品种。在广西蔗区区试中,产蔗茎92.30 t.hm-2,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2.11%,平均蔗糖分16.08%,比新台糖16号高1.24个百分点,产糖量为14.84 t.hm-2,比新台糖16号增20.76%。在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产蔗茎分别为105.83和99.80 t.hm-2,比主对照新台糖10号增产5.37%、6.98%,比副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7.14%、13.13%;平均蔗糖分15.84%、15.62%,分别比新台糖10号高1.37个百分点、0.94个百分点,比新台糖16号高0.83和0.56个百分点;产含糖量为16.71和15.59 t.hm-2,分别比新台糖10号增加15.06%、13.18%,比新台糖16号增23.57%、17.33%。  相似文献   

7.
甘蔗新品种粤糖03-393(粤糖60号)的选育与种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糖03-393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3-393蔗茎产量、含糖量分别为105.726和17.147 t/hm2,比ROC22增产12.7%、增糖21.6%;11月至翌年1月甘蔗平均蔗糖分为16.23%,比ROC22提高1.21个百分点;粤糖03-393蔗茎产量、含糖量和甘蔗蔗糖分均比ROC22稳定,高糖,稳产性能比ROC22好,两品种受环境因素效应影响较小,适应性较广.有效茎数和茎长是影响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对蔗茎产量贡献最大,高产栽培上应着重增加有效茎数和提高植株高度.公顷产蔗量在90~120 t之间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5.30 ~6.30万条/hm2,茎长在260 ~300cm,茎径在2.85 ~3.00 cm.公顷产蔗量在105~135t之间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5.70~6.75万条/hm2,茎长在270~315 cm,茎径在2.85 ~3.12 cm.  相似文献   

8.
在甘蔗早期叶面喷施蔗丰灵高效甘蔗液肥有明显的增产增糖效应。其hm2产原料蔗比对照多8415kg,增产18.42%,比施等价尿素的多2295kg,增产5.02%;蔗糖分含量为11.43%(绝对值),比对照提高0.15%,hm2产糖量比对照多1035kg,增幅为20.12%,比尿素处理的产糖量多240kg,增幅为4.66%,产量和产糖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复合性营养型的化学催熟剂—甘蔗增糖增产剂在我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在1994/95年榨季实施400公顷示范推广经验上,1995/96年榨季继续推广666.7公顷,每公顷用4500ml增糖增产剂兑水750kg进行喷施,30天后调查表明:可增加甘蔗蔗糖份1.35%,田间锤度增加2.24%,每公顷增产蔗茎6291kg,增幅达9.4%。大机压榨甘蔗蔗糖份增加0.71%,重力纯度增加0.104%,还原糖下降0.12%。每公顷新增经济收入3087元,项目新增经济效益190.6万元。  相似文献   

10.
闽糖96-1027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闽糖70-611×R()C10组合中选育出的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6-1027平均蔗茎产量126.861 t·hm-2,比新台糖16号增产12.0%,比闽糖70-611增产9.3%.11~1月份平均蔗糖分(绝对值)14.03%,每公顷产糖量17.790 ...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业大学研制的甘蔗增糖增产剂,在甘蔗砍收前1-2个月喷施,能激化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催化蔗糖的合成和运转,提高原料蔗糖分1.56%,每公顷增产蔗茎7.44吨,明显地提高糖厂和蔗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糖蔗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的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糖蔗上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天达2116共3次,糖蔗小区(133 m2)产量达1 070 kg,小区有效茎数1 155条,含糖量为17.4%,比不喷施对照增产2.3%,增加有效茎数2.8%和增糖0.2百分点,具有明显的增产和增糖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蔗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甘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0 kg和过磷酸钙100 kg作基肥,甘蔗萌芽快,萌芽率高,达88.9%,每667 m2蔗茎产量7 102 kg,蔗糖分含量18.27%,每667 m2产糖1 298 kg,与常规施肥相比蔗茎增产8.6%、糖分含量提高2.53%、产糖量增加26%,初步说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湛江地区甘蔗生产上适宜作基肥施用。  相似文献   

14.
闽糖97-301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从CP65-357×崖城84-153组合中选育出的1个甘蔗新品种(系)。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7-301平均蔗茎产量124.013t·hm-2,比对照种增产7.86%。11月至翌年1月平均蔗糖分15.40%,含糖量19.094t·hm-2,比对照种增糖11.74%,是一个丰产、高糖且农艺性状优良的中茎甘蔗新良种。稳定性分析表明该品种适应性较广,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小;相关分析显示,有效茎数与株高(茎长)是影响该品种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对蔗茎产量贡献最大,高产栽培上可适当增加有效茎数和提高植株高度。  相似文献   

15.
粉垄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粉垄栽培甘蔗的增产机制,为粉垄甘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4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粉垄耕作栽培和传统耕作栽培对甘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粉垄栽培有利于提高甘蔗的出苗率和分蘖率,粉垄甘蔗的出苗率比对照增加20.7%,分蘖率比对照增多25.4%;粉垄甘蔗的月生长速度比对照快6.4%~53.7%;蔗茎增粗7.7%~23.8%;粉垄蔗茎产量为191.25 t/hm~2,比对照增产18.2%。相关分析显示,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3个性状对蔗茎产量影响由大到小为茎长、茎径、有效茎数。[结论]粉垄栽培是一项适宜甘蔗优质高产生产的新技术,可加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 ,尿素混 2 %和 3%脲酶抑制剂可使甘蔗生长加快 ,有效茎数增多 ,比不混脲酶抑制剂的对照平均每公顷增产蔗茎 784 5kg(n=93) ,增产率 9.55% ,达到统计显著水准 ,每公顷增农业纯收入 1395元 ,可减少施肥用工 4 5个 ,节省尿素用量 2 0 %左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育高产、高糖、抗倒伏、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蔗新品种,为广西和中国甘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方法]以ROC22为母本、桂糖92-66为父本进行甘蔗有性杂交育种,采用"五圃制"选育程序,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综合考察甘蔗新品种桂糖04-1001(桂糖42号)的形态特征和生产特性。[结果]桂糖42号植株高大,中大茎,易脱叶;出苗较好,分蘖力中等,成茎率高;中抗黑穗病,高抗花叶病和梢腐病,抗旱性强,宿根性好。"五圃制"历年选育平均蔗茎产量为95.06~108.87 t/hm~2,比对照增产11.3%~14.1%;平均糖产量为15.11~16.85 t/hm~2,比对照增产16.0%~18.9%。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蔗茎产量101.7 t/hm~2、产糖量15.03 t/hm~2、蔗糖分14.46%,分别比对照增加9.26%、14.45%和0.66个百分点。201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蔗茎产量为88.62 t/hm~2,比ROC22增产7.9%。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4年入选广西甘蔗良种繁育体系十大主推品种目录。[结论]桂糖42号为早熟、高产、高糖、宿根好、抗倒能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新品种,适合在中国南方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新台糖16号为试验材料,在甘蔗生长初期、拔节期和糖分积累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水剂,通过对其品质性状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讨增糖剂对甘蔗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吲哚丁酸喷施5次的增糖效果优于4次。喷5次的1000倍液处理、600倍液处理和500倍液处理的甘蔗蔗糖分与空白对照比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600倍液的效果最稳定,在各月份都比对照增糖达显著水平以上。不同处理的蔗茎产量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与极显著水平;各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600倍液增产效果最好。吲哚丁酸600倍液处理对甘蔗糖分、重力纯度和蔗茎产量的提高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川糖 8 9/10 3是优良糖蔗果蔗皆用型的“双料”甘蔗新品系。其突出特点是中大茎径 ,蔗糖产量高 ,纤维含量适中。多年多点 (次 )试验表明 :川糖 89/10 3在攀西蔗区比主栽品种川蔗 13号增产8.9% ,增糖 2 1.8% ,纤维含量 10 .9% (与对照种相当 ) ;在资内蔗区比川蔗 17号增产 2 5.3% ,增糖15.8% ,纤维含量 8.9% (比对照种 11.2 %低 2 .3% ) ,加上其适口性好 ,蔗茎基部粗大 ,抗倒伏力强 ,茎型美观 ,从而受到甘蔗种植者、城镇居民和制糖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蜜酒精发酵液蔗田施用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增糖、消除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环境的污染及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提供参考,并为在试验地蔗区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把糖蜜酒精发酵液作为液肥与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糖蜜酒精发酵液施用量为120 t/ha,锤度为7.0~7.5.试验期间调查不同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施肥(CK)相比,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叶绿素和田间锤度,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也有一定的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30.2%.[结论]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甘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